2.2城镇化(第2课时)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城镇化(第2课时)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8 22:1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二节 城镇化(第2课时)
高一—人教版—地理—第二章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
结合区域资料,理解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的主要特征,了解城镇化的意义,出现的主要问题。
能够通过案例和资料综合分析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差异。
通过学习了解本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体现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地理实践力
通过调查本地区的情况,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本地区城镇管理中的应用。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境
问题
社会
问题
城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环境
问题
社会
问题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境
问题
社会
问题
当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
问题
社会
问题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境
问题
社会
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环境
问题
社会
问题
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环境
问题
社会
问题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 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措施
生态破坏
★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地下水超采
海水入侵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等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 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进行处理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特点: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
原因:①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带动城镇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吸引更多人口进入城镇。
②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快,城镇化随之加快; 1996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①我国东部自然禀赋比中西部优越,故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中西部高,城镇化水平也高;
②改革初期,国家政策向沿海地区倾斜,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从而吸引大量中西部劳动力流向东部城镇。所以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比中西部地区高。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随堂巩固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时常发生“水浸”现象,造成较大的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
A.城市人口密度过大  B.降雨强度不大但集中C.城市机动车大量增加  D.城市地面排水不畅
本题考查城市内涝的原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降雨强度大且集中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
D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案例分析:非洲国家的城镇化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城镇人口激增。2015年非洲大约有40.7%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人口增长率为全球最高。
非洲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不尽相同。目前,北部非洲城镇化水平最高,西部非洲次之,东部非洲步伐较慢。一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如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摩洛哥沿海地带、南非首都周边地带城镇化水平较高、速度较快。
非洲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城镇的食品与住宅价格相对较高
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生活成本,“城镇贫困”现象日益凸显,贫民窟逐渐蔓延,给城镇和谐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1.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城镇人口激增的原因。
2.你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 倡议对非洲国家的城镇化可提供哪些帮助 请说明理由。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城镇人口激增的原因。
2.你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 倡议对非洲国家的城镇化可提供哪些帮助 请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非洲国家的城镇化
科学技术进步,粮食供应盈余,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人均寿命提高;
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寻求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有些国家因为动乱、灾荒,导致农村人口涌入城镇。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城镇人口激增的原因。
2.你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 倡议对非洲国家的城镇化可提供哪些帮助 请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非洲国家的城镇化
中国城镇发展模式为非洲城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投资参与非洲城镇建设,帮助完善基础设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农业专家为非洲国家带去中国经验和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率。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
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城市,尤其大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方方面面在不断地变化,居民生活不便,城市管理面临很大挑战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
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输入某一中心点,可以快捷搜寻该点附近的餐馆、酒店、医院、景点等各类信息。
01
案例
图2.26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示意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
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出行时通过手机软件输入要查询的公交线路,就可以看到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到站时间等信息,方便人们灵活选择出行时间。
02
案例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
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优化方案。
03
案例
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
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活动探究
图2.28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示意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2.28)。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
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活动探究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2.110 指挥中心要确定哪-辆巡警车离事故地点最近, 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3.110 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事故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 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4.假如你是 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请你设计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程序。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
思考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活动探究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思考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活动探究
2.110 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事故地点最近, 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GIS),所有车辆的信息都由地理信息系统整理分析,寻找离出事地点最近车辆的相关数据。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活动探究
3.110 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事故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 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思考
①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
②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活动探究
4.假如你是 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请你设计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程序。
思考
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在显示各巡警车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分析确定最近(或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出警。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活动探究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
思考
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部门,都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名称 解决的问题
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解决与“地点”和“状况”有关的查询
趋势分布 通过了解某地物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分析该地物的发展趋势
模式问题 一个地方的地物分布及其组合都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存在着一定的模式,通过模式分析,揭示各种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模拟问题 利用已掌握的规律建立一定的模型,模拟某个地方如果具备某种条件时将出现的结果
四类基本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镇分布与自然法则
在自然界中
六边形
城市服务范围
大自然为何钟情于正六边形?城市服务的范围呈正六边形是怎么形成的?
那么A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一个圆;
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斥的,A、B、C三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三个彼此相切的圆;
此时D区域没有在三城市任何一个的服务范围内;
如果某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是均匀的。
A城
B城
C城
D
D区域内的人民会选择就近城市去服务,最终演变成正六边形的城市服务范围。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镇分布与自然法则
在自然界中
六边形
城市服务范围
正六边形的中心是高一级城市,6个点是低一级城市。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本级城市数量
城市总数量
1
1
6
7
36
43
216
259
城市服务范围:
同级相斥,不同级层层嵌套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镇分布与自然法则
在自然界中
六边形
城市服务范围
最后,由于“均匀、均质”的条件难以满足,玄武岩柱截面、土地龟裂也会形成多种不规则形状,区域内城镇的分布、城镇的服务范围更不可能呈规则的正六边形!
A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乡村空心化”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乡村劳动人口大量外流B.乡村建筑设施大量减少C.乡村环境人口容量下降D.乡村交通条件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重大成就,人口多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出现“乡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劳动人口大量外流。
城镇化会造成城市住房困难等问题。因此,珠江三角洲部分乡镇推行“农村公寓化”,鼓励村民集中居住,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城镇住房紧张问题。
B
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部分乡镇推行“农村公寓化”,鼓励村民集中居住,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城镇交通拥挤状况B.解决城镇住房紧张问题C.节约土地,推进乡村城镇化D.提供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下图是某城镇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若甲、乙、丙代表该城镇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发展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甲→乙  D.丙→乙→甲
本题主要考查城镇化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特征。城镇化早期,市区人口密度最高,距离市区越远,人口密度越低;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市区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郊区的人口密度则明显增加,后期会出现郊区人口密度超过市区的现象。
B
下图是某城镇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4.该城镇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镇用地规模逐渐减小B.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C.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D.城镇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据图可知,人口逐渐由市区中心向郊区扩散。
C
2018年4月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将有大量人口迁入。读下图“河北雄安新区区域交通规划图”,完成题目。
5.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带来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生态环境因素
材料信息表明,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 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国家政策所致,因此由此带来的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A符合题意;经济因素也是人口迁入的直接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B;社会文化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对河北雄安新区的人口迁入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C、D。故选A。
A
2018年4月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将有大量人口迁入。读下图“河北雄安新区区域交通规划图”。
6.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
A.逆城市化现象突出
B.“大城市病”严重
C.农业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材料信息表明,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将有大量人口迁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使得雄安新区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不断提高,因此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D符合题意;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较快,属于快速城市化阶段,而逆城市化现象往往在城市化后期阶段才开始出现,因此目前雄安新区逆城市化现象不突出,排除A;目前雄安新区的产业和人口规模不大,规划相对合理,因此“大城市病”不会太严重,排除B;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会扩大,因此农业用地规模会缩小,排除C。故选D。
D
2018年4月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将有大量人口迁入。读下图“河北雄安新区区域交通规划图”。
7.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利于( )
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②加大京津冀交通压力
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利于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缓解京津冀交通压力、改善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故选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