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等潜水位线
Contents
一、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二、关于潜水的几个概念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四、拓展练习
1.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类型 位置 流向 补给 分布 深度和水质
潜水 (重力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 从高处流向低处 雨水和地表水 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埋藏浅,
易开采,易污染
潜水示意图
一、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1.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一、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类型 位置 流向 补给 分布 深度和水质
承压水 (自流水) 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有承压水面,承受静水压力 从压力大处流向压力小处,局部可由低处流向高处 潜水 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埋藏深,受气候影响小,水质好,流量稳定
承压水示意图
比较潜水和承压水的埋藏条件;三口井的水情;自流井的成因。
隔水层
承压水
湖
隔水层
潜水
承压井
自流井
潜水井
补给区
承压区
排泄区
1.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一、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潜水 承压水
定义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补给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潜水
排泄 蒸发或补给河流、湖泊 转化为潜水,出露地表为泉
主要 特征 ①埋藏较浅 ②有自由水面 ③地势高处潜水位高, 低处潜水位低 ④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 ⑤水量不稳定 ⑥水质易受污染 ①埋藏较深
②有承压水面
③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小,
局部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
④水量较稳定
⑤水质不易受污染
2.列表比较潜水与承压水特征
一、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开发利用问题 合理保护 对地下水补给有利条件
潜水 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潜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 ②过量开采地下潜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 ③沿海地区过量开采,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下降 ①有灌有排,科学灌溉; ②适量开采,防止过度; ③雨季回灌,及时补漏; ④保护水源(特别是对自流水补给区的自然环境要很好地保护),防止污染 降雨历时长;
强度不大;
地形平缓;
植被良好。
承压水 承压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漏斗区,恢复相当困难。
一、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3.列表比较潜水与承压水利用与保护
1、潜水: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有一个自由水面
(即随着潜水量的多少上下浮动 ),一般由高处向低处渗流。
2、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
3、潜水位(线):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度
4、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
5、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
二、关于潜水的几个概念
潜水的埋藏深度:
Q处潜水的埋藏深度=H-h
Q处的海拔高度:H
Q处潜水位的海拔高度:h
6、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二、关于潜水的几个概念
a、类似于等高线,潜水面相等的点连成线。
b、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c、潜水流动方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d、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1、判断地势的高低:
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绘出地表径流的流向:
垂直于等高线,流向低处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1、判断地势的高低:
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绘出地表径流的流向:
垂直于等高线,流向低处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绘出地下径流的流向: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流向低处
2、判断潜水的流向: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绘出地下径流的流向: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流向低处
2、判断潜水的流向: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在等值线的转折点,
流向与等值线的切
线垂直,由高处向
低处流动。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地表海拔:30米
潜水位:15米
潜水深度:15米
3、判断潜水的埋藏深度:
埋藏深度﹦地表某点的海拔高度(范围)-该点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范围)
地表海拔:20米--25米
潜水位:15米
潜水深度:5米—10米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等潜水位密集,流速快
4、判断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密集,流速快;等潜水位稀疏,流速慢。
A
等潜水位稀疏,流速慢。
B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5、判断河流的流向:
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
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无论丰、枯水期,
河面海拔等于河岸潜水位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5、判断河流的流向:
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
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左图:(1)垂线法画出图中各点(蓝)潜水流向,推测河流水与潜水补给关系。
(2)确定河流纵切面各点(红)海拔高度,画出河流流向。
右图:(1)切线法(蓝)推测河流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
(2)确定河流纵切面各点(红)海拔高度,画出河流流向。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5、判断河流的流向:
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
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左图:(1)垂线法画出图中各点(蓝)潜水流向,推测河流水与潜水补给关系。
(2)确定河流纵切面各点(红)海拔高度,画出河流流向。
右图:(1)切线法(蓝)推测河流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
(2)确定河流纵切面各点(红)海拔高度,画出河流流向。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6、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在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
在B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潜水,因此河水补给两侧的潜水。
在C图中,河流右岸潜水
面高于河面,左岸潜水面
低于河面,因此河流右岸
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
补给潜水。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6、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潜水等水位线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相反,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流水补给潜水。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 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 等高距为5米,甲处有一水井。
(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2)图中潜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
;
(3)甲处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
D.大气污染严重
6、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 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 等高距为5米,甲处有一水井。
(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2)图中潜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
;
(3)甲处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
D.大气污染严重
河流水补给潜水
6、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7、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
潜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恢复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人们只要合理开采就可保证永续利用。但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采,则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如过度开采地下潜水、开采速度超过潜水的自然补给和恢复速度,就会引起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地下水漏斗区即是指地下水位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潜水面呈现漏斗状曲面的地区。更为严重的是,超采地下水还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如果在沿海地区,还会引发海水倒灌、地下水变咸等。
A、中心潜水位低,
地下水开采过度。
B、中心潜水位高,
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55
60
65
65
60
55
读下面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P地地下水有何异常 并分析其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30米
25米
25米
P
P地地下水位异常低
---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成因:过度开采地下水
危害:
1、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或倒塌;
2、沿海地区会引发海水倒灌、地下水变咸等。
解决措施:
1、适量开采,防止水位过度下降
2、雨季回灌,及时补充漏斗区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7、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8、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A.地下水汇集
(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
B.埋藏深度小处
水井位置的选择
①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②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③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8、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排水沟位置的选择
建设排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地下多余的潜水尽快排出,在潜水等水位线图上,一般布局在数值较小的一侧。
在排水沟走向的选择上,为增加排水面积,排水沟一般沿与等潜水位线平行的方向伸展(因为地下水是垂直等潜水线流动的)。
三、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8、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如图:1、3是合理的,1、2取水有“冲突”,
2是不合理的同理排水沟,5是合理的,4 不合理。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
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潜水是指地下水中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完成:
(1). 对图示河流分析可信的是
A.P处潜水补给河水
B.Q处河水补给潜水
C.为地上悬河,有冰期
D.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
(2). 下列对M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a值大于 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
B.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井灌区
C.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D.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四、拓展练习1
潜水是指地下水中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完成:
(1). 对图示河流分析可信的是
A.P处潜水补给河水
B.Q处河水补给潜水
C.为地上悬河,有冰期
D.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
(2). 下列对M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a值大于 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
B.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井灌区
C.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D.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四、拓展练习1
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某区域等高线及等潜水位线示意图,图示区域有一条
大型河流流经。读图完成3~4题。
(1).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表述,
正确的是
A.①地潜水流动速度最快
B.②地潜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C.③地看不见观景台
D.④地潜水埋藏深度可能为4米
(2). 图示季节
A.河流水补给潜水
B.河流挟带泥沙量较大
C.农作物生长缓慢
D.日落时观景台影和河流基本垂直
四、拓展练习2
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某区域等高线及等潜水位线示意图,图示区域有一条
大型河流流经。读图完成:
(1).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表述,
正确的是
A.①地潜水流动速度最快
B.②地潜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C.③地看不见观景台
D.④地潜水埋藏深度可能为4米
(2). 图示季节
A.河流水补给潜水
B.河流挟带泥沙量较大
C.农作物生长缓慢
D.日落时观景台影和河流基本垂直
四、拓展练习2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 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达120 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
四、拓展练习3
(1)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
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图示区域( )
A.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
B. 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 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D. 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3) 此季节图示地区( )
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小 D.河流携带泥沙较少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 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达120 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
四、拓展练习3
(1)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
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图示区域( )
A.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
B. 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 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D. 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3) 此季节图示地区( )
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小 D.河流携带泥沙较少
四、拓展练习4
下图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
水井,右侧标注图为河流MN剖面的等流速线分布图。读后回答:
(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0米 B.2.5米 C.7.5米 D.11.5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水面流速从岸边向最大水深方向递减
C.此时河水补给潜水 D.西南岸流水速度大于东北岸
四、拓展练习4
下图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
水井,右侧标注图为河流MN剖面的等流速线分布图。读后回答:
(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0米 B.2.5米 C.7.5米 D.11.5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水面流速从岸边向最大水深方向递减
C.此时河水补给潜水 D.西南岸流水速度大于东北岸
下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
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B.亚洲高压最为强盛
C.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
D.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值
四、拓展练习5
下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
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B.亚洲高压最为强盛
C.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
D.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值
四、拓展练习5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
(1)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谷平原
D.低山台地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
B.图中河流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
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
四、拓展练习6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
(1)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谷平原
D.低山台地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
B.图中河流下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
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
四、拓展练习6
地下水位过高导致会土壤过湿,不利于农业生产,需要排水。下图示意某地等潜水位线及拟建的排水井和排水沟的位置(图中等潜水位线单位:m)。
(1)土壤过湿对农作物的危害是( )
A. 气温日较差小,不利营养物质积累
B.土质黏重,不利农作物根系发育
C.土壤空气少,不利农作物根系呼吸
D.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减少
(2)图中排水沟4的排水效率是最低的,
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沟底是倾斜的 B.延伸方向是和等潜水位线垂直的
C.沟较浅 D.潜水是向两侧分流的
(3)综合考虑排水效率和工程量,
图中排水沟5的沟底最适宜的海拔高度是( )
A. 79m B. 80m C. 81m D.82m
四、拓展练习7
地下水位过高导致会土壤过湿,不利于农业生产,需要排水。下图示意某地等潜水位线及拟建的排水井和排水沟的位置(图中等潜水位线单位:m)。
(1)土壤过湿对农作物的危害是( )
A. 气温日较差小,不利营养物质积累
B.土质黏重,不利农作物根系发育
C.土壤空气少,不利农作物根系呼吸
D.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减少
(2)图中排水沟4的排水效率是最低的,
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沟底是倾斜的 B.延伸方向是和等潜水位线垂直的
C.沟较浅 D.潜水是向两侧分流的
(3)综合考虑排水效率和工程量,
图中排水沟5的沟底最适宜的海拔高度是( )
A. 79m B. 80m C. 81m D.82m
四、拓展练习7
下面有甲乙丙三幅图组成,乙图是甲图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
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
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四、拓展练习8
下面有甲乙丙三幅图组成,乙图是甲图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
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
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四、拓展练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