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5 光的色散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5 光的色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17 16:50:57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5 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1.(2019八上·龙华期末)下列现象与雨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镜中的“我”
B.树荫下的光斑
C.汽车后视镜
D.水中“断”笔
【答案】D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镜中的“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后视镜属于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断”笔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光的折射;分析各选项中的现象找到属于折射现象的即可。
2.(2018八上·岐山期末)如图所示,这是1666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做的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   ,这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答案】色散;各种色光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这说明白光是复色光,是由单色光组成的。
【分析】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由于白光是由这七种光合成的,所以白光是复合光,其它七种颜色的光都是单色光。
3.(2018·黄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   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   。
【答案】红;大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偏转能力越小,说明光的传播速度越快,而红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所以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红;大.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偏转能力越小,说明光的传播速度越快.
4.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   ;用白屏来承接是因为它能   所有色光。
【答案】色散;反射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用光屏来承接是因为白屏能把这七种颜色的光反射出来,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色散;反射.
【分析】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二、色光的混合
5.(2019·静安模拟)下列各组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答案】A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故答案为:A.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6.(2018八上·新吴期中)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B.红领巾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电影幕布是白色的,是因为白色幕布能反射所有色光
D.我们看到黑色的物体,是因为黑色物体反射的黑色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了太阳光是复合光,由各种色光复合而成,A不符合题意;
B. 红领巾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B不符合题意;
C. 电影幕布是白色的,是因为白色幕布能反射所有色光正确;
D. 黑色的物体吸收所以色光所以呈现黑色,我们能看见黑色物体并不是它反射黑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
(2)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的物体看起来是黑色的.
7.(2018八上·景德镇期中)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璄中不易看清
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若用白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因暗室安全灯是红灯,红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如果阳光照上去他就把其他6种颜色全吸收了,只反射出红光。如果红光照上去就不用说了,红光全部反射出来,看到的只能是红色,而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这样看得更清楚。综上分析,只有D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颜色是它反射的颜色决定的。
8.(2019·洛宁模拟)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橙光LED D.蓝光LED
【答案】D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因此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组合能产生白色LED光源。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9.(2019八上·临渭期末)“白纸黑字”这个成语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解: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当所有颜色的光经过反射一同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就是白光,而黑色不反光,会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人的眼睛接收不到从黑色纸面上反射的光,因此看到的纸面就是黑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
(2)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的物体看起来是黑色的.
10.(2019八上·郓城期末)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红色光线照射到蓝色纸上,显示   色。
【答案】绿光;黑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解: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
蓝色的纸只能反射蓝色的光,不能反射其它颜色的光,红光照在蓝色的纸上,蓝色的纸不能发射红光,而成黑色。
故答案为:绿光;黑。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11.(2018八上·东台月考)光的三原色是   ,阳光下小宇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    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    色.
【答案】红绿蓝;红;黑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我们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红光;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自己颜色相同的光,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不能透过红光,所以这朵花呈现黑色。
故答案为:红绿蓝;红;黑.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12.(2018八上·无锡期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因是红花只   红光;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在白色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演员的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答案】反射;绿;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所以,“花儿红”的原因是红花只反射红光;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在白上衣,白上衣可以反射绿光,白上衣反射的绿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绿色的;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绿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反射;绿;黑.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三、看不见的光
13.(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
B.青藏高原的白内障疾病发病率很高,与该地区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很强有关
C.适当接受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D.电视机遥控机运用了紫外线,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答案】D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 ,高温物体辐射能力较强,A不符合题意;
B.青藏高原地区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很强,白内障疾病发病率很高与此有关,B不符合题意;
C.适当接受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C不符合题意;
D.电视机遥控机运用了红外线,紫外线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太阳光中有紫外线,适当接受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对皮肤和眼睛有害,紫外线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电视机遥控机运用了红外线.
14.(2019八上·韶关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答案】A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A.电视机遥控利用了红外线,A符合题意;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规律,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C不符合题意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不是红、黄、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红外线有热效应,可以用来遥控或制成夜视仪,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5.(2019八上·伊春期末)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
A. 医用杀菌灯 B. 电视遥控器
C. 验钞机 D. 测温枪
【答案】B,D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A.医用杀菌灯利用了紫外线可以杀菌,A不符合题意。
B.电视机遥控器利用了红外线,B符合题意。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工作的,与红外线无关,C不符合题意。
D.测温枪利用了红外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6.(2018八上·滨州期中)下列器材中,应用红外线的是(  )
A.验钞机 B.浴室取暖灯 C.电视遥控器 D.烤箱
【答案】B,C,D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A. 验钞机是应用了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特性制成的,不是用红外线原理制作的,A不符合题意;BCD、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应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制成了浴室取暖灯、红外线烤箱等。红外线还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机的遥控器。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红外线是一种看不到的光,具有热效应,可以遥控用电器。
17.(2018八上·郑州期中)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可见光照相机 B.紫外光成像仪
C.红外照相机 D.超声波成像仪
【答案】C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用红外照相机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
故答案为:C.
【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
18.(2018八上·无锡期中)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答案】C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两者的特点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红外线做电视机的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可以做验钞机.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做成验钞机.红外线可以用在遥控器上.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实现了无线控制家中的用电器,方便人们的生活.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9.(2018八上·无锡期中)每年秋收后,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气象局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是(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寻找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答案】D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根据红外线的知识分析解答。
焚烧秸秆时温度较高,温度越高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强,且红外线的穿透能力较强;
所以卫星监测地球表面的红外线强度可以有效监控焚烧源。
而由于烟雾和云层的阻挡,可见光监测可靠性较低;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20.(2018八上·阜新月考)红外线是一种    (选填“看不见”或 “看得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   ;任何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也   .;紫外线是一种    (选填“看不见”或 “看得见”)的光,紫外线可以使   发光,可以应用于防伪验钞;   夜视仪可用于夜晚侦察活动. (选填” 红外线”或” 紫外线”)。
【答案】看不见;升高;越强;看不见;荧光物质;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相对于可见光来说的,即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眼都看不见。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效应,所以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且任何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也越强;可以利用红外线此特征制成夜视仪用于夜晚侦察活动。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防伪验钞机就利用了紫外线的此种特点。
故答案为:看不见;升高;越强;看不见;荧光物质;红外线.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四、真题演练
21.(2019·烟台)“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解: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C。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22.(2019·益阳)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1 / 1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5 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1.(2019八上·龙华期末)下列现象与雨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镜中的“我”
B.树荫下的光斑
C.汽车后视镜
D.水中“断”笔
2.(2018八上·岐山期末)如图所示,这是1666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做的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   ,这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3.(2018·黄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   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   。
4.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   ;用白屏来承接是因为它能   所有色光。
二、色光的混合
5.(2019·静安模拟)下列各组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6.(2018八上·新吴期中)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B.红领巾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电影幕布是白色的,是因为白色幕布能反射所有色光
D.我们看到黑色的物体,是因为黑色物体反射的黑色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7.(2018八上·景德镇期中)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璄中不易看清
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若用白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8.(2019·洛宁模拟)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橙光LED D.蓝光LED
9.(2019八上·临渭期末)“白纸黑字”这个成语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10.(2019八上·郓城期末)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红色光线照射到蓝色纸上,显示   色。
11.(2018八上·东台月考)光的三原色是   ,阳光下小宇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    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    色.
12.(2018八上·无锡期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因是红花只   红光;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在白色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演员的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三、看不见的光
13.(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
B.青藏高原的白内障疾病发病率很高,与该地区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很强有关
C.适当接受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D.电视机遥控机运用了紫外线,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14.(2019八上·韶关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5.(2019八上·伊春期末)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
A. 医用杀菌灯 B. 电视遥控器
C. 验钞机 D. 测温枪
16.(2018八上·滨州期中)下列器材中,应用红外线的是(  )
A.验钞机 B.浴室取暖灯 C.电视遥控器 D.烤箱
17.(2018八上·郑州期中)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可见光照相机 B.紫外光成像仪
C.红外照相机 D.超声波成像仪
18.(2018八上·无锡期中)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19.(2018八上·无锡期中)每年秋收后,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气象局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是(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寻找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20.(2018八上·阜新月考)红外线是一种    (选填“看不见”或 “看得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   ;任何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也   .;紫外线是一种    (选填“看不见”或 “看得见”)的光,紫外线可以使   发光,可以应用于防伪验钞;   夜视仪可用于夜晚侦察活动. (选填” 红外线”或” 紫外线”)。
四、真题演练
21.(2019·烟台)“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22.(2019·益阳)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镜中的“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后视镜属于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断”笔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光的折射;分析各选项中的现象找到属于折射现象的即可。
2.【答案】色散;各种色光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这说明白光是复色光,是由单色光组成的。
【分析】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由于白光是由这七种光合成的,所以白光是复合光,其它七种颜色的光都是单色光。
3.【答案】红;大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偏转能力越小,说明光的传播速度越快,而红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所以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红;大.
【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偏转能力越小,说明光的传播速度越快.
4.【答案】色散;反射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用光屏来承接是因为白屏能把这七种颜色的光反射出来,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色散;反射.
【分析】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5.【答案】A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故答案为:A.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6.【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了太阳光是复合光,由各种色光复合而成,A不符合题意;
B. 红领巾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B不符合题意;
C. 电影幕布是白色的,是因为白色幕布能反射所有色光正确;
D. 黑色的物体吸收所以色光所以呈现黑色,我们能看见黑色物体并不是它反射黑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
(2)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的物体看起来是黑色的.
7.【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因暗室安全灯是红灯,红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如果阳光照上去他就把其他6种颜色全吸收了,只反射出红光。如果红光照上去就不用说了,红光全部反射出来,看到的只能是红色,而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这样看得更清楚。综上分析,只有D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颜色是它反射的颜色决定的。
8.【答案】D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因此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组合能产生白色LED光源。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9.【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解: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当所有颜色的光经过反射一同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就是白光,而黑色不反光,会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人的眼睛接收不到从黑色纸面上反射的光,因此看到的纸面就是黑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
(2)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的物体看起来是黑色的.
10.【答案】绿光;黑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解: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
蓝色的纸只能反射蓝色的光,不能反射其它颜色的光,红光照在蓝色的纸上,蓝色的纸不能发射红光,而成黑色。
故答案为:绿光;黑。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11.【答案】红绿蓝;红;黑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我们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红光;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自己颜色相同的光,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不能透过红光,所以这朵花呈现黑色。
故答案为:红绿蓝;红;黑.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12.【答案】反射;绿;黑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所以,“花儿红”的原因是红花只反射红光;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在白上衣,白上衣可以反射绿光,白上衣反射的绿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绿色的;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绿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反射;绿;黑.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13.【答案】D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A.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 ,高温物体辐射能力较强,A不符合题意;
B.青藏高原地区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很强,白内障疾病发病率很高与此有关,B不符合题意;
C.适当接受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C不符合题意;
D.电视机遥控机运用了红外线,紫外线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太阳光中有紫外线,适当接受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对皮肤和眼睛有害,紫外线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电视机遥控机运用了红外线.
14.【答案】A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A.电视机遥控利用了红外线,A符合题意;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规律,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C不符合题意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不是红、黄、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红外线有热效应,可以用来遥控或制成夜视仪,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5.【答案】B,D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A.医用杀菌灯利用了紫外线可以杀菌,A不符合题意。
B.电视机遥控器利用了红外线,B符合题意。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工作的,与红外线无关,C不符合题意。
D.测温枪利用了红外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6.【答案】B,C,D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A. 验钞机是应用了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特性制成的,不是用红外线原理制作的,A不符合题意;BCD、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应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制成了浴室取暖灯、红外线烤箱等。红外线还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机的遥控器。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红外线是一种看不到的光,具有热效应,可以遥控用电器。
17.【答案】C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用红外照相机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
故答案为:C.
【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
18.【答案】C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两者的特点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红外线做电视机的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可以做验钞机.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做成验钞机.红外线可以用在遥控器上.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实现了无线控制家中的用电器,方便人们的生活.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9.【答案】D
【知识点】红外线
【解析】【解答】根据红外线的知识分析解答。
焚烧秸秆时温度较高,温度越高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强,且红外线的穿透能力较强;
所以卫星监测地球表面的红外线强度可以有效监控焚烧源。
而由于烟雾和云层的阻挡,可见光监测可靠性较低;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20.【答案】看不见;升高;越强;看不见;荧光物质;红外线
【知识点】红外线;紫外线
【解析】【解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相对于可见光来说的,即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眼都看不见。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效应,所以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且任何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也越强;可以利用红外线此特征制成夜视仪用于夜晚侦察活动。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防伪验钞机就利用了紫外线的此种特点。
故答案为:看不见;升高;越强;看不见;荧光物质;红外线.
【分析】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21.【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解: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C。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
22.【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知道各种色光的偏折能力,即红光最弱,紫光最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