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5世纪前期 B.5世纪晚期 C.6世纪前期 D.6世纪晚期
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 隋朝统一全国 ② 杨坚建立隋朝 ③ 大运河的开凿 ④ 隋朝灭亡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3.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
A.汉武帝时 B.隋文帝时 C.南朝时 D.隋炀帝时
4.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C.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D.得到了不断完善
5.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
A.形成时期 B.首次大统一时期 C.繁荣发展时期 D.国家分裂时期
6.下列关于唐太宗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B.他的年号是“大业”
C.他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D.唐太宗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谁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A.齐桓公 B.刘邦 C.唐太宗 D.唐高祖
8.下列属于唐玄宗在位期间重用的大臣有
A.姚崇、宋璟 B.房玄龄、杜如晦 C.卫青、魏征 D.李广、李斯
9.唐太宗时期,通过精简机构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
A.减少宰相人数 B.轻徭薄赋 C.合并州县 D.大兴教育
10.小王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他是为了探究哪一位皇帝的政绩?
A.武则天 B.唐高祖 C.唐高宗 D.唐太宗
11.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遗风” D.“开皇之治”
12.唐太宗和武则天都注意的问题是
A.重视人才 B.精简机构 C.减轻刑罚 D.戒奢从简
13.唐朝为加强对东突厥的管理而设置的机构是
A 都护府 B.都督府 C.将军府 D.郡王府
14.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A 汉族 B 傣族 C 藏族 D 回族
15.唐太宗时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公主是
A 金城公主 B 貂蝉 C 文成公主 D 王昭君
16.唐朝时,唐朝加强与少数民族联系的方式有:
①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② 与少数民族和亲
③ 在边疆地区设立管理机构
④ 与少数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7.历史兴趣小组要考察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唐蕃会盟碑,他们考察的地点是
A 长安 B 大理 C 拉萨 D 洛阳
18.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的交往对象是
A 日本 B 新罗 C 波斯 D 天竺
19.唐朝时既是陆路交通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 广州 B 登州 C 扬州 D 长安
20.唐朝政府对各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经商采取的态度是
A 闭关锁国 B 反对 C 支持与鼓励 D 禁止
21.“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他的设计者是
A 鲁班 B 孙思邈 C李春 D 僧一行
22.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在
A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隋朝
23.被后世称为“诗仙”的是
A 陆游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白
24.要参观有世界艺术瑰宝之称的敦煌莫高窟,应该到
A 甘肃省 B河南省 C山西省 D河北省
25.下列关联内容有错误的是
A 吴道子——“画圣” B 杜甫——“诗圣”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 阎立本——《天王送子图》
二.材料解析题 (共9分)
26.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两图所展示的生产工具分别是 和 。(2分)
(2)这两种生产工具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这些工具的发明有何共同作用?(2分)
27.材料一: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了一个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材料二:唐朝初年一位著名僧人不畏艰险前往天竺取经,他写的见闻回忆录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材料三:隋唐时期我国已经发明了一项技术,并且利用这项技术印制了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佛经。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一个机构”它的名称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僧人是谁?他写的回忆录书名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发明的是什么技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佛经书名是什么?(2分)
三.问答题 (共16分)
28.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请回答:(1)唐朝是哪一年建立?建立者是谁?(2分)
(2)李世民发动了哪一事件后当上皇帝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社会经济的恢
复和发展?(5分)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绩卓著,他实施了哪些政策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6分)
29.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请回答:
(1)武则天做皇帝后国号是什么?(1分)
(2)武则天的哪些统治措施值得我们今天肯定和借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