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5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 同步训练
一、两栖动物
1.(2019八下·蚌埠月考)下面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河蚌、海豚、蜥蜴 B.海龟、扬子鳄、鳄鱼
C.青蛙、蟾蜍、大鲵 D.河马、青蛙、蝾螈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海豚属于哺乳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海龟、扬子鳄、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B不符合题意;
C、青蛙、蟾蜍、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为两栖动物,C符合题意;
D、河马属于哺乳动物,青蛙、蝾螈属于两栖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受精卵和幼体生活在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大属于变态发育.
2.(2019八下·满城月考)下列哪种生物,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的是( )
A.鱿鱼 B.蝾螈 C.墨鱼 D.鳄鱼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C.鱿鱼、墨鱼的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终生用鳃呼吸,AC不符合题意;
B.蝾螈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蝾螈的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B符合题意;
D.鳄鱼属于爬行类,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终生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学习时注意总结。草履虫——表膜,蚯蚓——体壁,昆虫——气管,软体动物、鱼、青蛙幼体等——鳃,两栖动物成体——肺、皮肤辅助,爬行类、哺乳类——肺,鸟类——肺、气囊。
3.(2019八下·长春期中)在广西大山的溪流里,有一种珍稀大型的两栖动物-大鲵,它之所以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 )
A.体温恒定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既能够在水中游泳,又能够到陆地行走
D.在水中生活但是到陆地产卵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两栖动物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肺发育不完善,需要借助于皮肤辅助呼吸,这是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B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
C、既能够在水中游泳,又能够到陆地行走 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比如乌龟,属于爬行动物,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两栖动物产卵在水中,而不是陆地上,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判断一种动物是不是两栖动动物不能只根据生活环境,还需要根据动物的内部结构特征,两栖动物幼体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肺发育不完善,需要借助于皮肤辅助呼吸;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不一定就是两栖动物,如乌龟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但是乌龟属于爬行动物。
4.(2019·镇平模拟)一位同学在调查本地动物资源中,发现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当地环境可能是怎样的( )
A.炎热多雨 B.常年寒冷
C.炎热干燥 D.工业化大城市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所以适宜生活的环境是炎热多雨。
故答案为:A
【分析】两栖类:例如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据此答题。
5.(2019八下·龙岗期中)两栖动物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对其生活环境缺乏保护措施
B.两栖动物始终生活在水中
C.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
D.两栖动物生活的水资源减少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在青蛙的生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把精子和卵细胞同时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且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因此,我们要保护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水源,其次,人们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也是两栖动物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见B说法错误,两栖动物的成体也在陆地上生活,水陆两栖,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熟知:两栖动物在水中受精,为体外受精,幼体的发育在水中完成,成体即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6.(2018八下·定远期中)下图是有“田园卫士”美誉的青蛙及其发育简史。请读图回答:
(1)图中的[2]是由[1] 发育成的,它的呼吸器官是 。
(2)从蛙的发育简史可以看出,它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
(3)请填表比较蝌蚪和成蛙在下列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不同点:
四肢 尾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
蝌蚪 无 水中
成蛙 无
【答案】(1)受精卵;鳃
(2)变态
(3)有;鳃;有;肺和皮肤;水中和陆地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青蛙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且幼体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变态发育。由①受精卵孵出的②蝌蚪,头两侧有外鳃,为呼吸器官,③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蝌蚪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而青蛙身体分头、躯干、四肢;蝌蚪有尾无四肢,青蛙有四肢无尾;蝌蚪的鳃和侧线消失,青蛙的眼睛大而突出,口腔宽阔。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不同,蝌蚪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青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故答案为:(1)受精卵、鳃;
(2)变态发育;
(3)有、鳃、有、肺和皮肤、水中和陆地;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7.(2019八下·蚌埠月考)青蛙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不适于干燥的陆地生活,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适宜陆生,用皮肤呼吸适于水生,B符合题意;
C、青蛙的食物主要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活昆虫,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皮肤裸露,身体散热快,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的原因是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8.(2019八上·福田期末)下列有关青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蛙的体表有起保护作用的鳞片
B.青蛙后肢短小,可支撑身体
C.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D.青蛙前肢发达,趾间有蹼,故前肢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能辅助呼吸,表面没有鳞片覆盖着,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善于跳跃,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青蛙的眼睛长在头顶,眼球凸出,而且很大,视野开阔,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利于它发现昆虫,可见C说法正确,C符合题意。
D、蛙的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善于跳跃,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年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肺发育不完善,靠裸露的皮肤的辅助呼吸;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属于变态发育。
二、爬行动物
9.(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答案】C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生活在水中,产卵于水中,不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皮肤裸露,产卵于水中,不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产卵于陆地,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体表有角质化鳞片或甲,符合题意;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不是卵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0.(2019·邵阳模拟)如图四种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①扬子鳄具有体表覆盖鳞片,用肺呼吸,变温动物等特征,为爬行动物,A符合题意;
B、②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都属于两栖动物,B不符合题意;
C、③麻雀具有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等特征,为鸟类,C不符合题意;
D、④大象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为哺乳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1.(2018八上·潮州期中)以下哪一组不全是爬行动物( )
A.蛇、龟、鳖 B.蜥蜴、扬子鳄、大鲵
C.蜥蜴、蛇、扬子鳄 D.龟、鳖、扬子鳄
【答案】B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蛇、龟、鳖、蜥蜴、扬子鳄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都属于爬行动物,而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2.(2019八上·克东期末)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B.爬行
C.吸收营养 D.辅助呼吸
【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这些结构特点能适应干旱的陆地生活,为真正的陆生动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比较容易,熟记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上产卵,为真正的陆生动物。
13.(2019八上·黑龙江期末)爬行动物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原因是 ( )
A.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B.卵生
C.生殖和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D.体外受精
【答案】C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 体内
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是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可以起到支持身体的作用,不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也是卵生,但是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B不符合题意。
C、
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使爬行动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可见C符合题意。
D、两栖动物在水中受精,属于体外受精,但是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可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基本特征,难度一般,熟记: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4.(2019八上·福田期末)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不但能够保护身体,而且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用肺呼吸,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的限制,这些特点都与陆地生活相适应,可见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 ③生殖和发育过程离开了水,这三项都是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因素,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的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难度不大,熟记即可,需要理解:两栖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而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卵壳保护,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5.(2017七上·黑河期中)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
【答案】蛇的身体表面覆盖有鳞片,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蛇虽然四肢退化,但身体表面覆盖有鳞片,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符合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所以蛇是爬行动物。
故答案为:蛇的身体表面覆盖有鳞片,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三、中考演练
16.(2019·邵阳)生活中有许多动物的名称带有“鱼”字,但不一定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娃娃鱼 B.鱿鱼 C.甲鱼 D.鳄鱼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娃娃鱼生活在水中,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并且属于两栖动物。符合题意
B、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不符合题意。
CD、甲鱼、鳄鱼心脏三腔,属于爬行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两栖类:例如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据此答题。
17.(2018·铁岭)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不适于干燥的陆地生活,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适宜陆生,用皮肤呼吸适于水生,B符合题意;
C、青蛙的食物主要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活昆虫,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皮肤裸露,身体散热快,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的原因是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18.(2019·山西)青蛙不能像蜥蜴那样在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青蛙的下列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
A.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B.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
C.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D.体温不恒定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所以其皮肤必须保持湿润,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体温不恒定与离不开水是无关的。
故答案为:D
【分析】 青蛙与蜥蜴分别属于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它们的体温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因此与青蛙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无关。
19.(2019·黄冈)“黄梅吋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乡村美景。下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池塘边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靑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图中有 条食物链。
(3)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池塘的影响,测定水体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下表。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
(4)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 (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1)生物适应环境
(2)4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4)用肺呼吸,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的限制等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2)图中有4条食物链即①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②水生植物→虾→甲鱼;③水生植物→虾→小鱼→甲鱼;④水生植物→甲鱼。(3)检测的食物链: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水生植物体内有毒的物质含量为0.58mg,虾体内有毒的物质含量为1.98mg,小鱼体内有毒的物质含量为10.3mg;大鱼体内有毒的物质含量为26.8mg;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4)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用肺呼吸,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的限制等。
【分析】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例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大的茎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水分,适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先算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
4、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化学物质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即每经过一种生物体,其浓度就有一次明显的提高。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5、鱼类与爬行类的主要特征及生殖特点比较如下:
动物类群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常见动物
鱼类 生活在海洋、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 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体外受精,卵生。 青鱼、草鱼、鲢鱼、带鱼
爬行类 生活在陆地上,头部后面有颈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蜥蜴、扬子鳄、蛇、甲鱼等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5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 同步训练
一、两栖动物
1.(2019八下·蚌埠月考)下面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河蚌、海豚、蜥蜴 B.海龟、扬子鳄、鳄鱼
C.青蛙、蟾蜍、大鲵 D.河马、青蛙、蝾螈
2.(2019八下·满城月考)下列哪种生物,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的是( )
A.鱿鱼 B.蝾螈 C.墨鱼 D.鳄鱼
3.(2019八下·长春期中)在广西大山的溪流里,有一种珍稀大型的两栖动物-大鲵,它之所以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 )
A.体温恒定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既能够在水中游泳,又能够到陆地行走
D.在水中生活但是到陆地产卵
4.(2019·镇平模拟)一位同学在调查本地动物资源中,发现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当地环境可能是怎样的( )
A.炎热多雨 B.常年寒冷
C.炎热干燥 D.工业化大城市
5.(2019八下·龙岗期中)两栖动物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对其生活环境缺乏保护措施
B.两栖动物始终生活在水中
C.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
D.两栖动物生活的水资源减少
6.(2018八下·定远期中)下图是有“田园卫士”美誉的青蛙及其发育简史。请读图回答:
(1)图中的[2]是由[1] 发育成的,它的呼吸器官是 。
(2)从蛙的发育简史可以看出,它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
(3)请填表比较蝌蚪和成蛙在下列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不同点:
四肢 尾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
蝌蚪 无 水中
成蛙 无
7.(2019八下·蚌埠月考)青蛙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8.(2019八上·福田期末)下列有关青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蛙的体表有起保护作用的鳞片
B.青蛙后肢短小,可支撑身体
C.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D.青蛙前肢发达,趾间有蹼,故前肢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二、爬行动物
9.(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生物3月月考试卷)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10.(2019·邵阳模拟)如图四种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2018八上·潮州期中)以下哪一组不全是爬行动物( )
A.蛇、龟、鳖 B.蜥蜴、扬子鳄、大鲵
C.蜥蜴、蛇、扬子鳄 D.龟、鳖、扬子鳄
12.(2019八上·克东期末)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B.爬行
C.吸收营养 D.辅助呼吸
13.(2019八上·黑龙江期末)爬行动物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原因是 ( )
A.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B.卵生
C.生殖和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D.体外受精
14.(2019八上·福田期末)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15.(2017七上·黑河期中)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
三、中考演练
16.(2019·邵阳)生活中有许多动物的名称带有“鱼”字,但不一定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娃娃鱼 B.鱿鱼 C.甲鱼 D.鳄鱼
17.(2018·铁岭)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18.(2019·山西)青蛙不能像蜥蜴那样在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青蛙的下列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
A.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B.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
C.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D.体温不恒定
19.(2019·黄冈)“黄梅吋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乡村美景。下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池塘边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靑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图中有 条食物链。
(3)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池塘的影响,测定水体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下表。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
(4)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 (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海豚属于哺乳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海龟、扬子鳄、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B不符合题意;
C、青蛙、蟾蜍、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为两栖动物,C符合题意;
D、河马属于哺乳动物,青蛙、蝾螈属于两栖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受精卵和幼体生活在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大属于变态发育.
2.【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C.鱿鱼、墨鱼的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终生用鳃呼吸,AC不符合题意;
B.蝾螈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蝾螈的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同,B符合题意;
D.鳄鱼属于爬行类,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终生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学习时注意总结。草履虫——表膜,蚯蚓——体壁,昆虫——气管,软体动物、鱼、青蛙幼体等——鳃,两栖动物成体——肺、皮肤辅助,爬行类、哺乳类——肺,鸟类——肺、气囊。
3.【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两栖动物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肺发育不完善,需要借助于皮肤辅助呼吸,这是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B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
C、既能够在水中游泳,又能够到陆地行走 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比如乌龟,属于爬行动物,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两栖动物产卵在水中,而不是陆地上,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判断一种动物是不是两栖动动物不能只根据生活环境,还需要根据动物的内部结构特征,两栖动物幼体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肺发育不完善,需要借助于皮肤辅助呼吸;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不一定就是两栖动物,如乌龟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但是乌龟属于爬行动物。
4.【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所以适宜生活的环境是炎热多雨。
故答案为:A
【分析】两栖类:例如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据此答题。
5.【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在青蛙的生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把精子和卵细胞同时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且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因此,我们要保护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水源,其次,人们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也是两栖动物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见B说法错误,两栖动物的成体也在陆地上生活,水陆两栖,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熟知:两栖动物在水中受精,为体外受精,幼体的发育在水中完成,成体即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6.【答案】(1)受精卵;鳃
(2)变态
(3)有;鳃;有;肺和皮肤;水中和陆地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青蛙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且幼体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变态发育。由①受精卵孵出的②蝌蚪,头两侧有外鳃,为呼吸器官,③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蝌蚪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而青蛙身体分头、躯干、四肢;蝌蚪有尾无四肢,青蛙有四肢无尾;蝌蚪的鳃和侧线消失,青蛙的眼睛大而突出,口腔宽阔。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不同,蝌蚪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青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故答案为:(1)受精卵、鳃;
(2)变态发育;
(3)有、鳃、有、肺和皮肤、水中和陆地;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7.【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不适于干燥的陆地生活,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适宜陆生,用皮肤呼吸适于水生,B符合题意;
C、青蛙的食物主要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活昆虫,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皮肤裸露,身体散热快,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的原因是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8.【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能辅助呼吸,表面没有鳞片覆盖着,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善于跳跃,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青蛙的眼睛长在头顶,眼球凸出,而且很大,视野开阔,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利于它发现昆虫,可见C说法正确,C符合题意。
D、蛙的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善于跳跃,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青蛙的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年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肺发育不完善,靠裸露的皮肤的辅助呼吸;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属于变态发育。
9.【答案】C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鱼生活在水中,产卵于水中,不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皮肤裸露,产卵于水中,不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产卵于陆地,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体表有角质化鳞片或甲,符合题意;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不是卵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0.【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①扬子鳄具有体表覆盖鳞片,用肺呼吸,变温动物等特征,为爬行动物,A符合题意;
B、②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都属于两栖动物,B不符合题意;
C、③麻雀具有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等特征,为鸟类,C不符合题意;
D、④大象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为哺乳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1.【答案】B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蛇、龟、鳖、蜥蜴、扬子鳄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都属于爬行动物,而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2.【答案】A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这些结构特点能适应干旱的陆地生活,为真正的陆生动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比较容易,熟记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上产卵,为真正的陆生动物。
13.【答案】C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 体内
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是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可以起到支持身体的作用,不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也是卵生,但是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B不符合题意。
C、
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使爬行动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可见C符合题意。
D、两栖动物在水中受精,属于体外受精,但是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可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基本特征,难度一般,熟记: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4.【答案】B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不但能够保护身体,而且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用肺呼吸,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的限制,这些特点都与陆地生活相适应,可见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 ③生殖和发育过程离开了水,这三项都是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因素,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爬行动物的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难度不大,熟记即可,需要理解:两栖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而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卵壳保护,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5.【答案】蛇的身体表面覆盖有鳞片,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知识点】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蛇虽然四肢退化,但身体表面覆盖有鳞片,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符合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所以蛇是爬行动物。
故答案为:蛇的身体表面覆盖有鳞片,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6.【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娃娃鱼生活在水中,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并且属于两栖动物。符合题意
B、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不符合题意。
CD、甲鱼、鳄鱼心脏三腔,属于爬行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两栖类:例如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据此答题。
17.【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不适于干燥的陆地生活,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适宜陆生,用皮肤呼吸适于水生,B符合题意;
C、青蛙的食物主要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活昆虫,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皮肤裸露,身体散热快,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的原因是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18.【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所以其皮肤必须保持湿润,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体温不恒定与离不开水是无关的。
故答案为:D
【分析】 青蛙与蜥蜴分别属于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它们的体温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因此与青蛙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无关。
19.【答案】(1)生物适应环境
(2)4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4)用肺呼吸,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的限制等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2)图中有4条食物链即①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②水生植物→虾→甲鱼;③水生植物→虾→小鱼→甲鱼;④水生植物→甲鱼。(3)检测的食物链: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水生植物体内有毒的物质含量为0.58mg,虾体内有毒的物质含量为1.98mg,小鱼体内有毒的物质含量为10.3mg;大鱼体内有毒的物质含量为26.8mg;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4)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用肺呼吸,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的限制等。
【分析】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例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大的茎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水分,适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先算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
4、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化学物质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即每经过一种生物体,其浓度就有一次明显的提高。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5、鱼类与爬行类的主要特征及生殖特点比较如下:
动物类群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常见动物
鱼类 生活在海洋、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 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体外受精,卵生。 青鱼、草鱼、鲢鱼、带鱼
爬行类 生活在陆地上,头部后面有颈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蜥蜴、扬子鳄、蛇、甲鱼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