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20 13:56:26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2019·凉山)下列对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2.(2019·河南)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A.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3.(2019·沈阳)“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上述才俩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2019·黄石)他任湖广总督期间,曾开办了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等工矿企业,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位总督是(  )
A.李鸿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左宗棠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5.(2019·玉林)如图示意图中的“?”应填入(  )
A.兴办新式学校 B.翻译外国书籍
C.裁撤冗官冗员 D.开办民用企业
6.(2019·徐州)如图为清政府创办的某学堂课程内容,该学堂最早出现于(  )
A.十八世纪末 B.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初
7.(2019·潍坊)《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8.(2019·雅安)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为此,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起(  )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兴办新式学校
C.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建新式海军
9.(2019·雷州模拟)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出国 D.筹建新式海军
10.(2019·广东模拟)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11.(2019·通州模拟)以下统计数据能够反映出中国在这一时期 (  )
1909年全国(不含京师)各级各类学校数量统计 (数量:所)
学校类別 学校数量 学校类別 学校数量 学校类別 学校数量
初等小学堂 44558 师范学堂 415 工业实业学堂 64
两等小学堂 3487 高等学堂 21 商业实业学堂 28
高等小学堂 2038 专门学堂 81 实业预科 67
中学堂 438 农业实业学堂 185 其他类 1356
A.教育水平的先进性 B.近代学校的多样化
C.近代课程的形式化 D.教育发展的滞后性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2.(2019·遂宁)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2018八上·佳木斯期中)洋务运动中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规模最大的是(  )
A.北洋海军 B.南洋海军 C.福建海军 D.湖北织布局
四、材料探究
14.(2017八上·泗阳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多次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之诫。”“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节选自李侃《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日本深知,欲侵占朝鲜,必须战胜中国,甚至灭亡中国。日本军内提出的总目标首先是击败北洋舰队。于是日本加快建设海军,明治天皇下令每年从内库拨款30万元建造舰艇。为造舰,天皇谕令节省宫廷费用,文武官员缴纳薪俸十分之一。而中国则相逆而行,截取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使海军建设处于停顿状态。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除了北洋舰队以外,清政府还创办了哪几支海军?
(2)日本官员从上至下节衣缩食筹备海军经费,而中国则相逆而行,反映了什么根本问题?
(3)北洋舰队的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
15.(2019·呼和浩特)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李鸿章的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1)阅读材料,将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李鸿章实业活动的积极作用。
16.“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除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外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工业化的开端,B选项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选项排除。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C选项排除。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洋务运动的准确把握,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表格可知,洋务运动既创办了军事工业,又创办了民用工业,并不能体现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排除A;表格只是列举了创办的时间、人物、企业及类型,并不能体现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排除B、C,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从下面的表格中 ,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选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革运动,B选项排除。
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选项排除。
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 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 ”,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4.【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在任职湖广总督期间,曾开办 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等工矿企业 ,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洋务运动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5.【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70年代起,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工业,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时,由于此题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6.【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京师同文馆的相关内容。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它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故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7.【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 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 ”强调的是发展军事工业,B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材料未涉及海上运输业的发展,C选项排除。
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 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 ”,结合洋务运动进行分析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从19世纪60年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题,可以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回答。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 皆因贫穷之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也可以抓住时间“19世纪70年代起”回答。
9.【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中“制器”是制造武器装备,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创办军事工业。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的主要成就,创办了军事工业。
10.【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外轮的损失意味的是清朝的挣钱,也就是洋商的利益遭受到损害,这反映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是考试的重点,客观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1.【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表格材料中涉及初等小学堂、两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师范学堂、工业实业学堂、高等学堂、商业实业学堂、专门学堂、实业预科、农业实业学堂、其他类等学校类别,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学校的多样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这一时期近代学校的多样化。
12.【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BCD选项未涉及海军建设,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洋务运动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3.【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教材内容,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以此得出结论。
14.【答案】(1)抵制洋人的侵略,首先是防御日本。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水师。
(2)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3)落后就要挨打。加强海防意识。加强军队建设。实行制度变革,废除封建制度。培养忧患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和“今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抵制洋人的侵略,首先是防御日本;洋务运动时期,除了北洋舰队以外,清政府还创办了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水师。
(2)根据材料二“明治天皇下令每年从内库拨款30万元建造舰艇。为造舰,天皇谕令节省宫廷费用,文武官员缴纳薪俸十分之一。而中国则相逆而行,截取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使海军建设处于停顿状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说明了清政府腐败落后,挥霍无度,导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舰队的最终全军覆没,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加强海防意识。加强军队建设。实行制度变革,废除封建制度。培养忧患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
【点评】本题以所给材料为依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炼材料知识信息、分析归纳和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较大。
15.【答案】(1)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
(2)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
(3)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侵略。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报”“船坞”“煤矿”,这些都属于民用工业,另一类是“海军基地”“军官学校”“近代化舰队”,这些都属于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李鸿章发展实业,军事工业是为了实行“自强”,民用工业是为了“求富”,合在一起就是“富国强兵”而根本目的就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李鸿章实业活动及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侵略。
故答案为:(1)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
(2)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
(3)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侵略。
【点评】(1)回答此题,就是从材料中找,把这些分为两类,概括这两类即可。注意,一定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来。
(2)(3)两题属于同一类。都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回答时,细心看题干要求,依据所学知识,准确记忆回答即可。
16.【答案】(1)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2)举措:筹划海防(或建立北洋舰队,建立海军) ;
创办学校,培养近代人才。
(3)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或“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日本等列强的侵略。
(5)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李鸿章的知识,通过关键句:“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我们可判断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主要贡献,通过材料我们可看出,李鸿章除了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外,还有派遣学员去英国学习,筹建北洋舰队,因此李鸿章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有:筹划海防(或建立北洋舰队,建立海军); 创办学校,培养近代人才。
(3)本题考查的是李鸿章创办的民运工业——轮船招商局的作用,通过材料中的关键句:“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我们可判断出,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或“吞并美国旗昌行”,“同外国经济势力展开竞争”)。
(4)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通过材料中的关键句:“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因此我们我们可以判断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或“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日本等列强的侵略。
(5)本题要求评价李鸿章,要求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李鸿章,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李鸿章在近代向西方学习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李鸿章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或“近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先驱”、“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
【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1 / 1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2019·凉山)下列对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工业化的开端,B选项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选项排除。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C选项排除。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洋务运动的准确把握,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2019·河南)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A.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表格可知,洋务运动既创办了军事工业,又创办了民用工业,并不能体现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排除A;表格只是列举了创办的时间、人物、企业及类型,并不能体现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排除B、C,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从下面的表格中 ,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2019·沈阳)“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上述才俩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选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革运动,B选项排除。
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选项排除。
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 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 ”,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4.(2019·黄石)他任湖广总督期间,曾开办了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等工矿企业,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位总督是(  )
A.李鸿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左宗棠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在任职湖广总督期间,曾开办 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等工矿企业 ,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洋务运动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5.(2019·玉林)如图示意图中的“?”应填入(  )
A.兴办新式学校 B.翻译外国书籍
C.裁撤冗官冗员 D.开办民用企业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70年代起,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工业,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时,由于此题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6.(2019·徐州)如图为清政府创办的某学堂课程内容,该学堂最早出现于(  )
A.十八世纪末 B.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初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京师同文馆的相关内容。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它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故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7.(2019·潍坊)《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 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 ”强调的是发展军事工业,B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材料未涉及海上运输业的发展,C选项排除。
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 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 ”,结合洋务运动进行分析即可。
8.(2019·雅安)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为此,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起(  )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兴办新式学校
C.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建新式海军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从19世纪60年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题,可以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回答。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 皆因贫穷之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也可以抓住时间“19世纪70年代起”回答。
9.(2019·雷州模拟)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出国 D.筹建新式海军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中“制器”是制造武器装备,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创办军事工业。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的主要成就,创办了军事工业。
10.(2019·广东模拟)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外轮的损失意味的是清朝的挣钱,也就是洋商的利益遭受到损害,这反映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是考试的重点,客观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1.(2019·通州模拟)以下统计数据能够反映出中国在这一时期 (  )
1909年全国(不含京师)各级各类学校数量统计 (数量:所)
学校类別 学校数量 学校类別 学校数量 学校类別 学校数量
初等小学堂 44558 师范学堂 415 工业实业学堂 64
两等小学堂 3487 高等学堂 21 商业实业学堂 28
高等小学堂 2038 专门学堂 81 实业预科 67
中学堂 438 农业实业学堂 185 其他类 1356
A.教育水平的先进性 B.近代学校的多样化
C.近代课程的形式化 D.教育发展的滞后性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表格材料中涉及初等小学堂、两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师范学堂、工业实业学堂、高等学堂、商业实业学堂、专门学堂、实业预科、农业实业学堂、其他类等学校类别,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学校的多样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这一时期近代学校的多样化。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2.(2019·遂宁)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BCD选项未涉及海军建设,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洋务运动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3.(2018八上·佳木斯期中)洋务运动中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规模最大的是(  )
A.北洋海军 B.南洋海军 C.福建海军 D.湖北织布局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教材内容,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以此得出结论。
四、材料探究
14.(2017八上·泗阳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多次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之诫。”“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节选自李侃《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日本深知,欲侵占朝鲜,必须战胜中国,甚至灭亡中国。日本军内提出的总目标首先是击败北洋舰队。于是日本加快建设海军,明治天皇下令每年从内库拨款30万元建造舰艇。为造舰,天皇谕令节省宫廷费用,文武官员缴纳薪俸十分之一。而中国则相逆而行,截取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使海军建设处于停顿状态。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除了北洋舰队以外,清政府还创办了哪几支海军?
(2)日本官员从上至下节衣缩食筹备海军经费,而中国则相逆而行,反映了什么根本问题?
(3)北洋舰队的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1)抵制洋人的侵略,首先是防御日本。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水师。
(2)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3)落后就要挨打。加强海防意识。加强军队建设。实行制度变革,废除封建制度。培养忧患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和“今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抵制洋人的侵略,首先是防御日本;洋务运动时期,除了北洋舰队以外,清政府还创办了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水师。
(2)根据材料二“明治天皇下令每年从内库拨款30万元建造舰艇。为造舰,天皇谕令节省宫廷费用,文武官员缴纳薪俸十分之一。而中国则相逆而行,截取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使海军建设处于停顿状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说明了清政府腐败落后,挥霍无度,导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舰队的最终全军覆没,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加强海防意识。加强军队建设。实行制度变革,废除封建制度。培养忧患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
【点评】本题以所给材料为依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炼材料知识信息、分析归纳和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较大。
15.(2019·呼和浩特)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李鸿章的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1)阅读材料,将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李鸿章实业活动的积极作用。
【答案】(1)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
(2)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
(3)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侵略。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报”“船坞”“煤矿”,这些都属于民用工业,另一类是“海军基地”“军官学校”“近代化舰队”,这些都属于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李鸿章发展实业,军事工业是为了实行“自强”,民用工业是为了“求富”,合在一起就是“富国强兵”而根本目的就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李鸿章实业活动及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侵略。
故答案为:(1)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
(2)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
(3)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侵略。
【点评】(1)回答此题,就是从材料中找,把这些分为两类,概括这两类即可。注意,一定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来。
(2)(3)两题属于同一类。都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回答时,细心看题干要求,依据所学知识,准确记忆回答即可。
16.“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除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外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答案】(1)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2)举措:筹划海防(或建立北洋舰队,建立海军) ;
创办学校,培养近代人才。
(3)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或“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日本等列强的侵略。
(5)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李鸿章的知识,通过关键句:“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我们可判断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主要贡献,通过材料我们可看出,李鸿章除了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外,还有派遣学员去英国学习,筹建北洋舰队,因此李鸿章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有:筹划海防(或建立北洋舰队,建立海军); 创办学校,培养近代人才。
(3)本题考查的是李鸿章创办的民运工业——轮船招商局的作用,通过材料中的关键句:“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我们可判断出,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或“吞并美国旗昌行”,“同外国经济势力展开竞争”)。
(4)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通过材料中的关键句:“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因此我们我们可以判断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或“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日本等列强的侵略。
(5)本题要求评价李鸿章,要求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李鸿章,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李鸿章在近代向西方学习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李鸿章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或“近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先驱”、“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
【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