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19 15:34:23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基础巩固
1.(2019九上·昌平期末)完全电解18 g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
A.2 g B.4 g C.16 g D.32 g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产生氧气的质量是x。
36 32
18g x
x=16g。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水的质量结合水通电的方程式进行计算
2.(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1:2 B.24:32:40
C.24:32:56 D.48:32:80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 O2 2MgO
48 32 80
故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48:32:8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镁在氧气在燃烧的方程式,计算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即可,注意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即相对分子质量还要乘以计量数。
3.(2019九上·海拉尔期末)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  )
A.2:1 B.2:3 C.3:1 D.1:2
【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于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则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a,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a。
设1.8gA与B反应时B的质量为x
A+ 3B=2C+2D
9a 33a
1.8g x
解得:x=6.6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质量为:1.8g+6.6g﹣5.1g=3.3g
则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6.6g:3.3g=2: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利用相对质量比等于实际质量比计算。
4.(2019九上·汝阳期末)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28 C.44 D.64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生成D的质量为3.2g+9.6g 5.6g=7.2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A+3B=2C+ 4D
2x 4×18
5.6g 7.2g
=28。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利用D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
5.(2019九上·沧州期末)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
CO2+2NH3 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2)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
【答案】(1)46.7%
(2)3.4t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7%
(2)设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
CO2+ 2NH3 CO(NH2)2+H2O
  24 60
  x 6t
= ,解得x=3.4t
答: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3.4t。
【分析】(1)元素质量分数等于原子的质量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尿素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进行解答
6.(2019九上·云县期末)现有50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样品,将其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请计算:
(1)碳酸钙的质量   。
(2)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提示:CaCO3+2HCl=CaCl2+H2O+CO2↑)
【答案】(1)40g
(2)17.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碳酸钙的质量为50g×80%=40g(2)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40g     X
x=17.6g
答:(1)碳酸钙的质量为40g;(2)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
【分析】(1)混合物的质量乘以纯度即纯净物的质量;
(2)利用纯净碳酸钙的质量,利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即可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7.(2019九上·防城港期末)氯酸钾(KClO3)、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26g,加热后完全反应,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4g,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   ;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
【答案】(1)24.5g
(2)1.5g
(3)94.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6g﹣16.4g=9.6g(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245   96
x   9.6g
x=24.5g
所以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6g﹣24.5g=1.5g;(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94.2%
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g;(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4.2%.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
8.(2019九上·建昌期末)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解:由于是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即制得氧气:30g﹣20.4g=9.6g
(2)解: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245   96
x   9.6g
x=24.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生成氧气的质量;
(2)根据氧气的质量利用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即可计算元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9.(2019九上·朝阳期末)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研究显示,1 L“人造树叶”每天可以从空气中吸收968 g 二氧化碳。计算1 L“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
【答案】解:设1 L“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88 46
968g x
x=50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生成乙醇的质量,注意答题步骤、
10.(2019九上·柳林期末)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即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了分析产品的纯度,张华同学取石灰石样品 ,充分煅烧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提示:杂质不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制得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解设:生成生石灰的质量为 :
CaCO3 CaO+ CO2↑
56 44
x 8.8g
答:制的生石灰质量为 克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
(2)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碳酸钙分解的方程式可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二、强化提升
11.(2019·邵阳模拟)已知铝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现有两份铝,一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另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若要制取等质量的氢气,则两份铝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2:3 D.3:2
【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2Al+NaOH+2H2O=2NaAlO2+3H2↑
铝与氢气的质量比为
(2)2Al+6HCl=2AlCl3+3H2↑
铝与氢气的质量比为
所以两份铝的质量比是1: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定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准有关物质。
观察铝反应得到氢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发现了如下的规律。当都生成相同的氢气时消耗的铝的质量应该相等,也就是质量比是1:1
12.(2019·邹平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4.66
24.22
m 43.34
52.90
62.90
72.90
(1)上表中m=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33.78
(2)解:根据题意,5.10g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时产生的CO2质量为:
50.00g + 5.10 g– 52.90
g= 2.20g
设5.1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2.20g
100/44= x/2.20g
x = 5.00 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0 g /5.10 g×100% = 98.04%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8.04% 。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10克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为15.1-14.66=0.44,加20克盐酸时,产生气体质量为20+5.1=24.22=0.88;由此可知每加10克盐酸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0.44克,加40克盐酸时产生气体质量为40+5.1-43.34=1.76,说明加30克盐酸碳酸钙仍没有完全反应,则m=30+5.1-1.32=33.78;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前后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气体质量;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出碳酸钙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再利用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钙质量及质量分数。
13.(2019九上·南海期末)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请计算:
(1)理论上制得氧气的质量   ;
(2)图像中a的数值为   ;
(3)时间为t1时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g;
(4)反应后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5)以下是几种药品的价格,现实验室要制取96g氧气,请问用哪种药品会比较划算?   
药品 高锰酸钾 氯酸钾 双氧水(30%)
价格(元)/kg 113.4 84 54
【答案】(1)3.2g
(2)28.4
(3)11
(4)30.63%
(5)氯酸钾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y
2KMnO4 K2MnO4+ MnO2 +O2↑
316   87 32
31.6g   y x
= x=3.2g = y=8.7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2)a的数值是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数,a=31.6g 3.2g=28.4g,故填28.4;(3)解:反应中,锰元素一直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在固体中保持不变则锰元素的质量=31.6g× ×100%=11g答:t1时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为11g。(4)解:由(2)可知,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4g,由(1)可知,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则反应后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 ×100%≈30.63%答:反应后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30.6%。(5)解:生成96kg的氧气购买高锰酸钾需要的花费为96kg÷ ×100%×113.4元/kg=107503.2元生成96kg的氧气购买氯酸钾需要的花费为96kg÷ ×100%×84元/kg=20580元生成96kg的氧气购买双氧水需要的花费为96kg÷ ×100%÷30%×54元/kg=36720元比较可知,购买氯酸钾比较划算,故填氯酸钾。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根据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4.(2019九上·北海期末)实验室用48.0g过氧化氢溶液和2.0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答案】(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
(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其催化作用,更具体的说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建议填写: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50.0g﹣48.4g=1.6g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g

x=3.4g
故答案为:(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利用氧气的质量结合过氧化氢分解的方程式得出消耗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15.(2019九上·罗湖期末)取四份大理石样品分别和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应)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大理石样品质量(g) 3.0 3.0 3.0 3.0
稀盐酸质量(g) 5.0 10.0 15.0 2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4 0.88 0.99 X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仔细观察第1份和第2份实验数据,会发现生成气体的质量不相同。据此判断,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   (填“大理石”或者“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同理,比较第2份和第3份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其中第   份大理石样品反应完全。那么,第4份数据中的x值应该为   ;
(3)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稀盐酸;Ca(OH)2+CO2=CaCO3↓+H2O
(2)3;0.99
(3)7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前三次实验可知,5.0g稀盐酸对应0.44g二氧化碳,生成0.99g二氧化碳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1.25g,所以3.0g样品加入15.0g稀盐酸时碳酸钙完全反应,则继续加入稀盐酸无二氧化碳生成,可知X为0.99g。(1)仔细观察第1份和第2份实验数据,会发现生成气体的质量不相同。据此判断,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稀盐酸(填“大理石”或者“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2)比较第2份和第3份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其中第 3份大理石样品反应完全。那么,第4份数据中的x值应该为 0.99;(3)设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y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3.0gy     0.99g

y=75%
【分析】计算时,必须利用完全反应时消耗的质量。通过对几组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第3组实验中的大理石样品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数值进行计算。
三、真题演练
16.(2019·烟台)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1.1g B.2.2 C.4.4g D.5g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钙元素的质量为 ,则反应前碳酸钙的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题意计算出钙元素的质量;
再根据化学式中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接着根据碳酸钙分解反应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7.(2019·贵港)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
A.7:1 B.7:8 C.7:16 D.7:32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生成D的质量=36g+56g-28g=64g;
设:D的化学式量为x。
;x=32;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14:32=7:16。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8.(2019·海南)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用该方法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分解   千克的水。
【答案】108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分解水的质量为x
x=108kg。
【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9.(2019·新疆)将8.0g三氧化二铁加入到100.0g的稀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
+3H2O。试计算:
(1)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98
(2)14.7%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2+16×4=98;
(2)设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x=14.7g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4.7%。
答: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7%。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注意溶液之间的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为溶液中的溶质,代入方程式中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
20.(2019·贵港)小红称取5.0g某品牌化肥(商标如图1)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滴入Ba(OH)2溶液进行该化肥中(NH4)2SO4含量的测定(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测定数据如表和图2所示。
图1 图2
滴入Ba(OH)2溶液质量/g 50 100 150 200
生成沉淀质量/g 2.33 4.66 6.99 m
已知:(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1)表格中的m、坐标上的a数值分别为   、   ;
(2)该化肥属于   (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3)计算所用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01%)。
【答案】(1)6.99;1.02
(2)不合格
(3)3.42%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2中的图像信息可知,加入氢氧化钡的质量是150g时,是50g的3倍,所以生成氨气的质量为0.34g的三倍,a是1.02g;当加入200g的氢氧化钡时,氨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沉淀的质量也不会继续增加,m是6.99g;
(2)设: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x。
x=79.2%;所以该化肥属于不合格产品;
(3)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y。
y=3.42%。
【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1 / 1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基础巩固
1.(2019九上·昌平期末)完全电解18 g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
A.2 g B.4 g C.16 g D.32 g
2.(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1:2 B.24:32:40
C.24:32:56 D.48:32:80
3.(2019九上·海拉尔期末)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  )
A.2:1 B.2:3 C.3:1 D.1:2
4.(2019九上·汝阳期末)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28 C.44 D.64
5.(2019九上·沧州期末)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
CO2+2NH3 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2)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
6.(2019九上·云县期末)现有50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样品,将其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请计算:
(1)碳酸钙的质量   。
(2)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提示:CaCO3+2HCl=CaCl2+H2O+CO2↑)
7.(2019九上·防城港期末)氯酸钾(KClO3)、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26g,加热后完全反应,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4g,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   ;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
8.(2019九上·建昌期末)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9.(2019九上·朝阳期末)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研究显示,1 L“人造树叶”每天可以从空气中吸收968 g 二氧化碳。计算1 L“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
10.(2019九上·柳林期末)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即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了分析产品的纯度,张华同学取石灰石样品 ,充分煅烧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提示:杂质不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制得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
二、强化提升
11.(2019·邵阳模拟)已知铝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现有两份铝,一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另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若要制取等质量的氢气,则两份铝的质量比为(  )
A.1:1 B.1:2 C.2:3 D.3:2
12.(2019·邹平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4.66
24.22
m 43.34
52.90
62.90
72.90
(1)上表中m=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3.(2019九上·南海期末)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请计算:
(1)理论上制得氧气的质量   ;
(2)图像中a的数值为   ;
(3)时间为t1时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g;
(4)反应后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5)以下是几种药品的价格,现实验室要制取96g氧气,请问用哪种药品会比较划算?   
药品 高锰酸钾 氯酸钾 双氧水(30%)
价格(元)/kg 113.4 84 54
14.(2019九上·北海期末)实验室用48.0g过氧化氢溶液和2.0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5.(2019九上·罗湖期末)取四份大理石样品分别和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应)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大理石样品质量(g) 3.0 3.0 3.0 3.0
稀盐酸质量(g) 5.0 10.0 15.0 2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4 0.88 0.99 X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仔细观察第1份和第2份实验数据,会发现生成气体的质量不相同。据此判断,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   (填“大理石”或者“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同理,比较第2份和第3份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其中第   份大理石样品反应完全。那么,第4份数据中的x值应该为   ;
(3)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
三、真题演练
16.(2019·烟台)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1.1g B.2.2 C.4.4g D.5g
17.(2019·贵港)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
A.7:1 B.7:8 C.7:16 D.7:32
18.(2019·海南)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用该方法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分解   千克的水。
19.(2019·新疆)将8.0g三氧化二铁加入到100.0g的稀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
+3H2O。试计算:
(1)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019·贵港)小红称取5.0g某品牌化肥(商标如图1)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滴入Ba(OH)2溶液进行该化肥中(NH4)2SO4含量的测定(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测定数据如表和图2所示。
图1 图2
滴入Ba(OH)2溶液质量/g 50 100 150 200
生成沉淀质量/g 2.33 4.66 6.99 m
已知:(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1)表格中的m、坐标上的a数值分别为   、   ;
(2)该化肥属于   (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3)计算所用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产生氧气的质量是x。
36 32
18g x
x=16g。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水的质量结合水通电的方程式进行计算
2.【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 O2 2MgO
48 32 80
故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48:32:8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镁在氧气在燃烧的方程式,计算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即可,注意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即相对分子质量还要乘以计量数。
3.【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于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则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a,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a。
设1.8gA与B反应时B的质量为x
A+ 3B=2C+2D
9a 33a
1.8g x
解得:x=6.6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质量为:1.8g+6.6g﹣5.1g=3.3g
则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6.6g:3.3g=2: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利用相对质量比等于实际质量比计算。
4.【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生成D的质量为3.2g+9.6g 5.6g=7.2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A+3B=2C+ 4D
2x 4×18
5.6g 7.2g
=28。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利用D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
5.【答案】(1)46.7%
(2)3.4t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7%
(2)设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
CO2+ 2NH3 CO(NH2)2+H2O
  24 60
  x 6t
= ,解得x=3.4t
答: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3.4t。
【分析】(1)元素质量分数等于原子的质量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尿素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进行解答
6.【答案】(1)40g
(2)17.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碳酸钙的质量为50g×80%=40g(2)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40g     X
x=17.6g
答:(1)碳酸钙的质量为40g;(2)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
【分析】(1)混合物的质量乘以纯度即纯净物的质量;
(2)利用纯净碳酸钙的质量,利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即可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7.【答案】(1)24.5g
(2)1.5g
(3)94.2%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6g﹣16.4g=9.6g(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245   96
x   9.6g
x=24.5g
所以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6g﹣24.5g=1.5g;(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94.2%
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g;(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4.2%.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
8.【答案】(1)解:由于是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即制得氧气:30g﹣20.4g=9.6g
(2)解:设氯酸钾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245   96
x   9.6g
x=24.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生成氧气的质量;
(2)根据氧气的质量利用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即可计算元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9.【答案】解:设1 L“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88 46
968g x
x=50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生成乙醇的质量,注意答题步骤、
10.【答案】(1)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解设:生成生石灰的质量为 :
CaCO3 CaO+ CO2↑
56 44
x 8.8g
答:制的生石灰质量为 克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
(2)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碳酸钙分解的方程式可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11.【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2Al+NaOH+2H2O=2NaAlO2+3H2↑
铝与氢气的质量比为
(2)2Al+6HCl=2AlCl3+3H2↑
铝与氢气的质量比为
所以两份铝的质量比是1: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定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准有关物质。
观察铝反应得到氢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发现了如下的规律。当都生成相同的氢气时消耗的铝的质量应该相等,也就是质量比是1:1
12.【答案】(1)33.78
(2)解:根据题意,5.10g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时产生的CO2质量为:
50.00g + 5.10 g– 52.90
g= 2.20g
设5.1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2.20g
100/44= x/2.20g
x = 5.00 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0 g /5.10 g×100% = 98.04%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8.04% 。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10克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为15.1-14.66=0.44,加20克盐酸时,产生气体质量为20+5.1=24.22=0.88;由此可知每加10克盐酸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0.44克,加40克盐酸时产生气体质量为40+5.1-43.34=1.76,说明加30克盐酸碳酸钙仍没有完全反应,则m=30+5.1-1.32=33.78;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前后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气体质量;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出碳酸钙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再利用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钙质量及质量分数。
13.【答案】(1)3.2g
(2)28.4
(3)11
(4)30.63%
(5)氯酸钾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y
2KMnO4 K2MnO4+ MnO2 +O2↑
316   87 32
31.6g   y x
= x=3.2g = y=8.7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2)a的数值是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数,a=31.6g 3.2g=28.4g,故填28.4;(3)解:反应中,锰元素一直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在固体中保持不变则锰元素的质量=31.6g× ×100%=11g答:t1时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为11g。(4)解:由(2)可知,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4g,由(1)可知,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则反应后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 ×100%≈30.63%答:反应后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30.6%。(5)解:生成96kg的氧气购买高锰酸钾需要的花费为96kg÷ ×100%×113.4元/kg=107503.2元生成96kg的氧气购买氯酸钾需要的花费为96kg÷ ×100%×84元/kg=20580元生成96kg的氧气购买双氧水需要的花费为96kg÷ ×100%÷30%×54元/kg=36720元比较可知,购买氯酸钾比较划算,故填氯酸钾。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根据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4.【答案】(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
(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其催化作用,更具体的说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建议填写: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50.0g﹣48.4g=1.6g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g

x=3.4g
故答案为:(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利用氧气的质量结合过氧化氢分解的方程式得出消耗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15.【答案】(1)稀盐酸;Ca(OH)2+CO2=CaCO3↓+H2O
(2)3;0.99
(3)7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前三次实验可知,5.0g稀盐酸对应0.44g二氧化碳,生成0.99g二氧化碳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1.25g,所以3.0g样品加入15.0g稀盐酸时碳酸钙完全反应,则继续加入稀盐酸无二氧化碳生成,可知X为0.99g。(1)仔细观察第1份和第2份实验数据,会发现生成气体的质量不相同。据此判断,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稀盐酸(填“大理石”或者“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2)比较第2份和第3份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其中第 3份大理石样品反应完全。那么,第4份数据中的x值应该为 0.99;(3)设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y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3.0gy     0.99g

y=75%
【分析】计算时,必须利用完全反应时消耗的质量。通过对几组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第3组实验中的大理石样品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数值进行计算。
16.【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钙元素的质量为 ,则反应前碳酸钙的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题意计算出钙元素的质量;
再根据化学式中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接着根据碳酸钙分解反应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7.【答案】C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生成D的质量=36g+56g-28g=64g;
设:D的化学式量为x。
;x=32;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14:32=7:16。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8.【答案】108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分解水的质量为x
x=108kg。
【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9.【答案】(1)98
(2)14.7%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2+16×4=98;
(2)设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x=14.7g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4.7%。
答: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7%。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注意溶液之间的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为溶液中的溶质,代入方程式中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
20.【答案】(1)6.99;1.02
(2)不合格
(3)3.42%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2中的图像信息可知,加入氢氧化钡的质量是150g时,是50g的3倍,所以生成氨气的质量为0.34g的三倍,a是1.02g;当加入200g的氢氧化钡时,氨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沉淀的质量也不会继续增加,m是6.99g;
(2)设: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x。
x=79.2%;所以该化肥属于不合格产品;
(3)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y。
y=3.42%。
【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