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机械运动(共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机械运动(共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4-26 19:20:07

文档简介

§3.1 《机械运动》 学案2 班级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概念。知道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
二、课前预学:
(一)、看p91 “速度”主题,完成:
1、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p 91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两种方法:一是用通过相同 比较通过的路程,经过路程 的物体运动得快。二是用通过相同 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 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 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
(1)定义: 。(2)公式: 。
(3)速度的国际单位: ,交通中的常用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1m/s=____km/h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单位换算:10m/s=_____km/h 54km/h=____m/s
(5)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 )
A.750m/min B.15m/s C.36km/h D.1250cm/s
(6) 一架飞机2h内飞行1440km,它的速度是 m/s
3、平均速度
(1)为了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通常计算它的 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物理学里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那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
(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在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4 m/s,那么该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三、课堂探究:
1、先组内后全班答疑:不理解或找不到答案的地方。
2、用v=s/t及变形公式计算。规范解题格式和思路(重要)
S表示 ,单位有 ;v表示 ,单位有 ;
t表示 ,单位有 。1m/s= km/h
(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s。这项奥运会记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统一单位后才能比较)
(2)、千岛湖到杭州有180km,以30m/s的速度驾车去杭州,问从千岛湖到杭州要多少时间?
(3)、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已经开工,隧道全长2800米。若竣工后,一辆轿车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需要______________秒,以隧道内的照明灯为参照物,该轿车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四、小结整理:
五、课堂练习:
1、单位换算: 1 m/s=___ _km/h 10 m/s=_ __km/h
72 km/h=__ __m/s 54 m/s=__ __km/h
2、一辆火车的运动速度是72 km/h;燕子飞行速度可达48 m/s.燕子比火车运动得______
3、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2 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km; 如果以这个速度行驶,要通过135 km路程需要___ ___h
4、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
A、7000m B、700m C、70m D、7m
5、张森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内通过10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A、40m/s B、20m/s C、10m/s D、5m/s
6、一架飞机作匀速直线运动,在5秒内飞行了1000米,求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7它在经过如图2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8、如图: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则甲乙之间的路程为 km,所需时间为 h。
9、图6是a、b两物体s-t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的运动
情况的信息,a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 ;在相同的时间内,a物体运动路程比b物体的运动路程 。(选填“大”或“小”)
10、人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车费发票如右图,那么出租车的速度是多少km/h 。
TAXI
车号 EU-8888 
上车 9:00
下车 9:12
单价 2.00元
里程 8.0km
金额 16.00元
PAGE
1§3.1 《机械运动》 学案1 班级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回忆再现初步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3、知道参照物.
4、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
5、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课前预学:
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我们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 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一切物体都在 ,绝对不动的物体是 的。
2、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归纳:在物理学里,我们把 叫做机械运动。
3、参照物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择为 的物体,我们就把它叫做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习惯通常选 为参照物。
4、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_____的。
5、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不同,它的运动状态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6、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 运动和 运动。直线运动分为 直线运动
和 直线运动
三、课堂探究:
1、先组内后全班答疑:不理解或找不到答案的地方
2、(1)、月亮从乌云里钻出来,是以 为参照物来说的。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是
以 为参照物来说的。坐在船上的人看见前面的山向我们迎来,是以 为参照物来说的。
总之,运动物体不能选自己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并不是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为参照物。
3、(1)以下关于“静止”的说法中,以地面作参照物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看上去是“静止”的。
B、空中加油机的飞行员看到受油机是“静止”的。
C、法国一位飞行员在空战中,顺手抓住“静止”的子弹。
D、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感觉飞船是“静止”的。
(2)甲、乙、丙三辆汽车按甲前、乙次、丙后的顺序在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司机看到乙车向自己驶来,丙车离自己而去,那么乙车司机看到甲车   。丙车    。(前进、后退)
4、看课本第88页图3—2。
(1)问题: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电梯里的人以什么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是是静止的,为什么?
(2)、看课文第89页图3—3。想想,图中的受油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5、(1)、观察右图,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甲车做 运动,乙车做 运动。
(2)在物理学中,我们
把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把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 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 运动。
四、小结整理:
五、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杯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一会儿变红。 B、正在发光的白炽灯。
C、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奔跑。       D、放在火炉上加热的水壶。
2、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五四运动 B、太阳升上天空 C、心情激动 D、铁生锈了
3 、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火车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一动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树正在飞快地后退”是以     为参照物的。
4、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以 _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由此可见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小时.
5 、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支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
6、有一首歌曲的歌词中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云朵 C、人 D、月亮
7、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 若能设计,说明理由.
PAGE
1§3.1 《机械运动》 学案3 班级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 会灵活应用速度的概念,速度公式、变形公式计算。
二、课前预学:
1、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1)定义: 。(2)公式: 。
(3)速度的国际单位: ,交通中的常用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1m/s=____km/h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0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4)单位换算:10m/s=_____km/h ,54km/h=____m/s
(5)10m/s与30km/h谁快?答;
(6)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s-t大致图像,v-t大致图像
(7)通常用公式 计算出的速度
三、课堂探究:
1.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则它在前2s内的速度是 ____________m/s;一列火车用15m/s的速度通过一个长3.3km的隧道需要4min则这列火车全长为 ___m。
2.一汽车在蓬溪至成都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字样。以这样的速度,车在到"距成都120km"的路牌在到路牌"距成都40km"之间需要________min。
3、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完全通过一座长1.2km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4、某汽车用1min40s的时间行驶1000m,接着又以15m/s的速度行驶2min,求汽车在前1000m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和全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5、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已知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的长度。
6、某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若前半段路的速度为30 km/h,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60 km/h,则该车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写出计算过程。
四、小结整理:
五、课堂练习:
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 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2、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经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B、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C、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D、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3.正常人平均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1
4.甲、乙、丙三人的步行速度分别为3.5 km/h、64 m/min、1 m/s,则三人的速度关系是 ( )
A.v甲>v乙>v丙 B.v甲>v丙>v乙 C.v乙>v丙>v甲 D.v乙>v甲>v丙
5.甲物体在15 s内通过45 m路程,乙物体在25 s内通过90 m路程,则_____物体运动较快.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 s内通过24 m的路程,则它的速度是_____.它继续运动10 s,则它的速度是______m/s.
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24 m,前一半路程需4 s,后一半路程需6 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后一半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8.一位同学以3 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 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9.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10.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 h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 min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11.一列长150 m、以54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的火车,当它越过一列长130m、以5 m/s的速度同向行走的队伍时,需要多少时间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