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1) 班级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确认力并非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课前预学:
1.力的作用效果有 和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 和 的改变。
2.你认为运动和力有怎样的关系 。
3.原来静止的桌子,假如没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怎样? 。
4.原来静止的桌子,推一下,就动了,不推了,就不动了。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举例说明: 。
三、课堂探究:
活动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讨论: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如何改变阻力的大小?
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看什么?
为了比较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的距离,还要控制什么因素?
。
如果给你一个斜面,你如何确保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
实验:按书本106页活动步骤完成实验,填好书本上的记录表。
实验表明: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 ,运动的距离越 ,运动时间越 ,速度减小越 。
推理: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到任何阻力的作用,它将做 运动。
活动二: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得出的
1.4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 + )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 。
2.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观点,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 做 运动。
3.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 或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活动三: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经过 得出的。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撤消一切外力时,将保持最后的 和 不变做 运动。
3.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 )
A.仍作圆周运动 B.做变速直线运动 C.作匀速直线运动 D.静止下来
4.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 的作用。
5.讨论:书本图3-55,甲中小球竖直下落,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大?
乙中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小? 丙中小球沿斜向上方向抛出,为什么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
6.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 (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 )
(3)物体运动需要力去维持( ) (4)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
(5)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
(6)让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 )
(7)让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 )
四、反思小结
五、课堂检测
1. 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 )
A.静止的物体 B.运动的物体 C.任何物体 D.地球上的任何物体
2.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
A.立即停止 B.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假如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它会( )
A.立即停下来 B.匀速曲线运动 C.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逐渐停止 E.保持原来的曲线运动
5.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体,当运动到斜面顶端时外力全部消失,它将
A.静止在斜面顶端 B.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 )
C.过斜面顶端后掉下 D.沿斜面滑下
6.一个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则它将( )
A.可能做曲线运动 B.只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不可能做变速运动 D.可能保持静止状态
7.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结论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条 ( )
A.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缓就越慢
B.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
C.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
D.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
(4)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