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
1.(2019·长春模拟)下列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 )
A.℃ B.kg C.m D.m/s
【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 ℃是温度的单位,A不符合题意;
B. kg是物体质量的单位,B不符合题意;
C. 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C符合题意;
D. m/s是速度的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进行了各个单位的考查,熟记相关物理量的单位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厘米,A符合题意;
B.教室的宽度约6m,60dm,B不符合题意;
C.小明的身高约1.68m,C不符合题意;
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μ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物品的长度值,分析合理的单位。
3.(2018八上·新洲期中)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5.6nm=5.6×10-3=5.6×10-3 μm
B.5.6m=5.6×1000000μm =5.6×106μm
C.5.6cm=5.6cm×10mm=56mm
D.5.6cm=5.6÷100cm=0.056m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 换算过程缺少单位。A不符合题意;
B. 符合单位之间的换算,B符合题意;
C. 计算过程中5.6cm×10mm得到的单位不是mm,C不符合题意,
D. 计算过程中5.6÷100cm,得到的单位是c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
4.(2019八下·庆安月考)某同学次测量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cm、 2.14cm 、2.15cm 、2.13cm 、2.3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
A.2.14cm B.2.135cm C.2.13cm D.2.15cm
【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2.33cm与其它四个数据偏差较大,当舍弃,因此物体长度取其它四个数的平均值=(2.12cm+2.14cm+2.15cm+2.13cm)/4=2.135cm,在长度测量时对分度值的下一位进行估读,因此四舍五入,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注意在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时,应舍去数值偏差较大的数据,再求平均值。
5.(2019八上·来宾期末)某人用一刻度尺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第一次结果是错误的 B.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C.只有第三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D.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由于估计值不同,测量结果有差别,但相差值太大的是错误值,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进行多次测量时,结果相差太大的数据是错误数据。
6.(2019八上·揭西期末)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
A.分度值是1cm、量程为5m的皮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
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量程为3m的硬杆长尺
【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高成绩 , 成绩一般不会超过3m,最小刻度值达到1cm比较合适,量程大于1m小于3m的自制硬杆长尺能满足要求。选项AB中的皮卷尺因为有弯曲性 , 不易测量;C中的刻度尺量程过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不同的要求要选择不同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 满足不同测量要求。
7.(2019八上·端州期末)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若要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
【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因为一角硬币较薄,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话,误差较大,所以采用累积法,即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故D项为最佳选择。
故答案为:D
【分析】减小误差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累积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一角硬币厚度较小,所以采用累积法为最佳选择。
8.(2019八上·崇阳期末)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 ;
(2)一支钢笔的长度是168 。
【答案】(1)cm
(2)mm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解:(1)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左右;(2)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钢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为16.8cm=168mm。
故答案为:(1)cm;(2)mm。
【分析】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即可得解.
9.(2019·齐河模拟)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选填“A”或“B”),木块的边长为 cm.
【答案】A;B;2.40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正确读数是2.40cm。
故答案为:A;B;2.40
【分析】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0.(2019八上·桂林期末)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铅笔的长度,则应该沿图中 (选填“A”或“B”)方向读数,测得铅笔的长度为 cm。
【答案】B;6.75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所以是沿B方向读数,且刻度尺需要估读,故读数为6.75;故答案为:B,6.7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使用要求和读数,注意刻度尺要估读。
11.(2019八上·揭西期末)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刻度尺、停表、蚊香,还要 和 。
(2)测量方法和步骤:
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 ,用刻度尺测出 ;
②点燃这小段蚊香,并计时,测出这段蚊香 ;
③则蚊香的燃烧速度为 。
【答案】(1)细棉线;火柴(或打火机)
(2)拉直棉线;两标记间的距离s;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t;v=s/t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 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刻度尺、停表、蚊香,由于蚊香是弯曲的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还在用细棉线帮助测量燃烧蚊香的长度,还要有点燃蚊香的工具:火柴;
(2)步骤: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的距离s;
②用火柴点燃蚊香,并计时,测出这段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t;
③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蚊香燃烧速度:。
故答案为:(1)细棉线; 火柴(或打火机) ;(2) ① 拉直棉线;两标记间的距离s;② 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t;③。
【分析】(1)测量长度需要用刻度尺及细棉线,且用特殊方法测量蚊香的长度;测量时间需要用秒表,做的关于蚊香的实验,就应该有蚊香,而且要点燃蚊香就要火柴;
(2)先用刻度尺与细棉线测出一小段蚊香的长度s,再用秒表测出燃烧这段需要的时间t,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蚊香燃烧的速度。
二、时间
12.(2019八上·越秀期末)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
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 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C.中学生行走一步 D.人打一个哈欠
【答案】B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
【解析】【解答】解: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比心脏跳得快,约为0.3秒。
B、心脏正常跳动一次,大约需要0.8秒。
C、中学生平均行走一步,大约需要0.5秒。
D、人打一个阿欠,大约需要4~7秒。
通过比较:B最接近一秒,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估测即可.
13.(2019·金平模拟)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刑侦队警察往往用这个方法估测罪犯身高。图是作案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脚印,警察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cm,作案嫌疑人脚掌的长度是 cm,作案嫌疑人的身高约 m。
【答案】0.1;25.10;1.7570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0.1cm,由图知脚印长度为25.10cm,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故作案嫌疑人的身高约25.10cm×7=175.70cm=1.7570m。
故答案为:0.1;25.10;1.7570。
【分析】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再利用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求得嫌疑人的身高.
14.(2019八上·巴州期末)图中停表的示数是 秒。
【答案】218.4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指针在38.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8.4s,因此停表的读数为3min38.4s=3×60s+38.4s=218.4s。
故答案为:218.4
【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15.(2019九下·番禺月考)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如图乙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物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337.5;1;2.50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秒表的分钟指针超过5min,且过半格,秒钟盘指针读数时超30秒,秒钟读数为37.5s,总时间为5×60s+37.5s=337.5s;刻度尺上最小一格长为1mm,分度值为1mm,根据物体两侧对应的刻度值读取物体长度为2.50cm。
故答案为:337.5;1;2.50.
【分析】根据秒表的分钟盘和秒钟盘读数,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值测量长度。
16.(2018八上·和平期中)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 。
【答案】31.0 cm;4 min7.5 s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 (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4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7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71.0cm 40.0cm=31.0cm;(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4min和5min之间,靠近4;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7.5s,因此秒表读数为4min7.5s.
故答案为:31.0 cm;4 min7.5 s.
【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三、误差
17.(2019八上·中山期末)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错误
B.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
C.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
【答案】C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解:A、误差是误差,错误是错误,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误差是可以减小的,但不能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错误;
C、误差是可以减小的,但不能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正确;
D、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而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8.(2019八上·东莞期末)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答案】D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解:A、误差是在遵守操作规则下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误差不是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B不符合题意;
CD、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9.(2019八上·北京期末)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D.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A,C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解:AC、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等,可以减小误差,AC符合题意;
B、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B不符合题意;
D、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无法避免误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真题演练
20.(2019·随州)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min B.4s C.2s D.0.5s
【答案】D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
【解析】【解答】解: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笔从课桌上落到地上的时间很短,在0.5s左右。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1.(2018·邵阳)同学们好,从八年级开始学习物理,有老师的引导,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专心听,善于观察,乐于动手,每节课学有所得,至今学有所成。现在平放在你桌面中央的物理答题卡将会展示你的理想成绩!现在请你估计或者测量看看,答题卡对桌面有压力,桌面的受力面积约是( )
A.6 m2 B.600cm C.609 cm2 D.609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从估计答题卡的长和宽入手,再根据面积公式即可算出;答题卡的长大约在30厘米左右,宽大约在20厘米左右,所以 ,故答案接近609cm2,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对答题卡的边长的估计,计算答题卡的面积.
22.(2019·武威)如图所示,小木块长度是 cm。
【答案】2.50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5cm对齐,估读为3.5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
故答案为:2.50
【分析】结合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即可,注意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 / 1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
1.(2019·长春模拟)下列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 )
A.℃ B.kg C.m D.m/s
2.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3.(2018八上·新洲期中)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5.6nm=5.6×10-3=5.6×10-3 μm
B.5.6m=5.6×1000000μm =5.6×106μm
C.5.6cm=5.6cm×10mm=56mm
D.5.6cm=5.6÷100cm=0.056m
4.(2019八下·庆安月考)某同学次测量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cm、 2.14cm 、2.15cm 、2.13cm 、2.3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
A.2.14cm B.2.135cm C.2.13cm D.2.15cm
5.(2019八上·来宾期末)某人用一刻度尺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第一次结果是错误的 B.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C.只有第三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D.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6.(2019八上·揭西期末)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
A.分度值是1cm、量程为5m的皮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
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量程为3m的硬杆长尺
7.(2019八上·端州期末)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若要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
8.(2019八上·崇阳期末)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 ;
(2)一支钢笔的长度是168 。
9.(2019·齐河模拟)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选填“A”或“B”),木块的边长为 cm.
10.(2019八上·桂林期末)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铅笔的长度,则应该沿图中 (选填“A”或“B”)方向读数,测得铅笔的长度为 cm。
11.(2019八上·揭西期末)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刻度尺、停表、蚊香,还要 和 。
(2)测量方法和步骤:
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 ,用刻度尺测出 ;
②点燃这小段蚊香,并计时,测出这段蚊香 ;
③则蚊香的燃烧速度为 。
二、时间
12.(2019八上·越秀期末)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
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 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C.中学生行走一步 D.人打一个哈欠
13.(2019·金平模拟)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刑侦队警察往往用这个方法估测罪犯身高。图是作案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脚印,警察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cm,作案嫌疑人脚掌的长度是 cm,作案嫌疑人的身高约 m。
14.(2019八上·巴州期末)图中停表的示数是 秒。
15.(2019九下·番禺月考)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如图乙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物体的长度为 cm。
16.(2018八上·和平期中)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 。
三、误差
17.(2019八上·中山期末)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错误
B.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
C.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
18.(2019八上·东莞期末)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19.(2019八上·北京期末)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D.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四、真题演练
20.(2019·随州)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min B.4s C.2s D.0.5s
21.(2018·邵阳)同学们好,从八年级开始学习物理,有老师的引导,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专心听,善于观察,乐于动手,每节课学有所得,至今学有所成。现在平放在你桌面中央的物理答题卡将会展示你的理想成绩!现在请你估计或者测量看看,答题卡对桌面有压力,桌面的受力面积约是( )
A.6 m2 B.600cm C.609 cm2 D.609
22.(2019·武威)如图所示,小木块长度是 cm。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 ℃是温度的单位,A不符合题意;
B. kg是物体质量的单位,B不符合题意;
C. 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C符合题意;
D. m/s是速度的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进行了各个单位的考查,熟记相关物理量的单位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厘米,A符合题意;
B.教室的宽度约6m,60dm,B不符合题意;
C.小明的身高约1.68m,C不符合题意;
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μ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物品的长度值,分析合理的单位。
3.【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 换算过程缺少单位。A不符合题意;
B. 符合单位之间的换算,B符合题意;
C. 计算过程中5.6cm×10mm得到的单位不是mm,C不符合题意,
D. 计算过程中5.6÷100cm,得到的单位是c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
4.【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2.33cm与其它四个数据偏差较大,当舍弃,因此物体长度取其它四个数的平均值=(2.12cm+2.14cm+2.15cm+2.13cm)/4=2.135cm,在长度测量时对分度值的下一位进行估读,因此四舍五入,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注意在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时,应舍去数值偏差较大的数据,再求平均值。
5.【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由于估计值不同,测量结果有差别,但相差值太大的是错误值,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进行多次测量时,结果相差太大的数据是错误数据。
6.【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高成绩 , 成绩一般不会超过3m,最小刻度值达到1cm比较合适,量程大于1m小于3m的自制硬杆长尺能满足要求。选项AB中的皮卷尺因为有弯曲性 , 不易测量;C中的刻度尺量程过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不同的要求要选择不同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 满足不同测量要求。
7.【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因为一角硬币较薄,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话,误差较大,所以采用累积法,即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故D项为最佳选择。
故答案为:D
【分析】减小误差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累积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一角硬币厚度较小,所以采用累积法为最佳选择。
8.【答案】(1)cm
(2)mm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解:(1)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左右;(2)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钢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为16.8cm=168mm。
故答案为:(1)cm;(2)mm。
【分析】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即可得解.
9.【答案】A;B;2.40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正确读数是2.40cm。
故答案为:A;B;2.40
【分析】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0.【答案】B;6.75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所以是沿B方向读数,且刻度尺需要估读,故读数为6.75;故答案为:B,6.7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使用要求和读数,注意刻度尺要估读。
11.【答案】(1)细棉线;火柴(或打火机)
(2)拉直棉线;两标记间的距离s;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t;v=s/t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 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刻度尺、停表、蚊香,由于蚊香是弯曲的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还在用细棉线帮助测量燃烧蚊香的长度,还要有点燃蚊香的工具:火柴;
(2)步骤: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的距离s;
②用火柴点燃蚊香,并计时,测出这段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t;
③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蚊香燃烧速度:。
故答案为:(1)细棉线; 火柴(或打火机) ;(2) ① 拉直棉线;两标记间的距离s;② 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t;③。
【分析】(1)测量长度需要用刻度尺及细棉线,且用特殊方法测量蚊香的长度;测量时间需要用秒表,做的关于蚊香的实验,就应该有蚊香,而且要点燃蚊香就要火柴;
(2)先用刻度尺与细棉线测出一小段蚊香的长度s,再用秒表测出燃烧这段需要的时间t,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蚊香燃烧的速度。
12.【答案】B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
【解析】【解答】解: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比心脏跳得快,约为0.3秒。
B、心脏正常跳动一次,大约需要0.8秒。
C、中学生平均行走一步,大约需要0.5秒。
D、人打一个阿欠,大约需要4~7秒。
通过比较:B最接近一秒,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估测即可.
13.【答案】0.1;25.10;1.7570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0.1cm,由图知脚印长度为25.10cm,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故作案嫌疑人的身高约25.10cm×7=175.70cm=1.7570m。
故答案为:0.1;25.10;1.7570。
【分析】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再利用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求得嫌疑人的身高.
14.【答案】218.4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解: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指针在38.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8.4s,因此停表的读数为3min38.4s=3×60s+38.4s=218.4s。
故答案为:218.4
【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15.【答案】337.5;1;2.50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秒表的分钟指针超过5min,且过半格,秒钟盘指针读数时超30秒,秒钟读数为37.5s,总时间为5×60s+37.5s=337.5s;刻度尺上最小一格长为1mm,分度值为1mm,根据物体两侧对应的刻度值读取物体长度为2.50cm。
故答案为:337.5;1;2.50.
【分析】根据秒表的分钟盘和秒钟盘读数,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值测量长度。
16.【答案】31.0 cm;4 min7.5 s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 (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4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7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71.0cm 40.0cm=31.0cm;(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4min和5min之间,靠近4;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7.5s,因此秒表读数为4min7.5s.
故答案为:31.0 cm;4 min7.5 s.
【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17.【答案】C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解:A、误差是误差,错误是错误,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误差是可以减小的,但不能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错误;
C、误差是可以减小的,但不能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正确;
D、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而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8.【答案】D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解:A、误差是在遵守操作规则下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误差不是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B不符合题意;
CD、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9.【答案】A,C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解:AC、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等,可以减小误差,AC符合题意;
B、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B不符合题意;
D、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无法避免误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0.【答案】D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
【解析】【解答】解: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笔从课桌上落到地上的时间很短,在0.5s左右。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1.【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从估计答题卡的长和宽入手,再根据面积公式即可算出;答题卡的长大约在30厘米左右,宽大约在20厘米左右,所以 ,故答案接近609cm2,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对答题卡的边长的估计,计算答题卡的面积.
22.【答案】2.50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5cm对齐,估读为3.5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
故答案为:2.50
【分析】结合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即可,注意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