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计算题专题试卷
一、计算题
1.(2018九上·庆云期末)实验室现有1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mL),欲稀释为9.8%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加水的质量是x,则100mL×1.84g/mL×98% =(100mL+x) ×9.8%,x=1656mL,故加水的质量为174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设加水的质量是x,则
100mL×1.84g/mL×98% =(100mL+x) ×9.8%,
x=1656mL,
故加水的质量为1740g。
【分析】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分数 =稀溶液的质量 ×稀溶液的质量分数。注意:加入水的质量 =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浓溶液质量;
2.(2020九下·寻乌开学考)如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答案】(1)NH4Cl
(2)136.6
(3)解: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6.5%。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由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NH4Cl;(2)4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6g,含义是40℃时,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6g,故将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最多能溶解36.6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6.6g+100g=136.6g;
【分析】(1)根据表格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2)根据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3.(2019九上·浈江期末)海南省生产水果椰子,椰汁和椰肉都可食用,椰子汁清如水,且相当清甜、清凉解渴.椰汁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
(2)44g维生素C中含有 g的氧元素。
【答案】(1)3:4:3;3:4
(2)24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6:8:6=3:4:3;维生素C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44g维生素C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4g× ×100%=24g。
【分析】(1)化学式中的角标之比就是原子个数之比;
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在计算时要注意标清元素的顺序。
(2)某元素的质量=某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化合物的质量
4.(2018九下·武威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解: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10g-4.4g=5.6g。
(2)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0g+10g-55.4g-4.4g=0.2g,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 H2SO4=FeSO4+ H2↑
98 2
x 0.2g
= x=9.8g
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9.6%。
(3)解: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设需要水的质量为y。
(200g-y)×98%=200g×19.6%
y=160g
答:(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g;(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16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铁粉混合物中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0 g+50 g-55.4g-4.4 g=0.2g
设铁粉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x,
Fe+ H2SO4 = FeSO4 + H2↑
56 2
x 0.2g
= ,解得x=5.6g(2)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Fe+ H2SO4 = FeSO4 + H2↑
98 2
50g×y 0.2g
= ,解得y=19.6%
(3)设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 g需要水的质量是a,
200 g×19.6%=(200 g-a)×98%,解得a=160 g
【分析】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 剩余的4.4克滤渣是碳粉。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氢气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利用氢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再计算出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是保持不变的,可以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未知数,列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算出所加水的质量。
5.(2018九上·黄岛期末)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小红同学对该样品进行探究:称取20.4克该样品于烧杯中,然后缓慢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刚好用去稀盐酸156g,同时测得溶液pH=7;反应数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06
44
x
4.4g
= ,解得x= 10.6g
(2)解:设充分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17 44
y 4.4g
= ,解得y=11.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0.4g-10.6g=9.8g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9.8g=21.5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0.4g+156g-4.4g=172g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充分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06
117
44
x
y
4.4g
= ,解得x= 10.6g
,解得y=11.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0.4g-10.6g=9.8g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9.8g=21.5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0.4g+156g-4.4g=172g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5%
【分析】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 ,反应后生成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来自于两部分:原物质中所含的氯化钠质量(20.4g-10.6g=9.8g)和生成的氯化钠质量(11.7g),溶液的质量是加入样品的质量和稀盐酸的质量减去所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6.(2016九上·明水期中)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①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答案】解:由图象可知反应完全后生成的氢气质量是0.1g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98 2x y×9.8% 0.10gx=3.25g, y=50g;①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100%=67.5%;②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为y=50g;③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25g+50g﹣0.1g=53.15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大.计算所得溶液质量时,要注意:①不能把铜的质量计算在所得溶液中;②不能把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在所得溶液中.
7.(2020九上·黄浦期中)用73g的稀盐酸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该实验是将 (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a为40g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氢氧化钠
(2)NaOH、NaCl
(3)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x=5.85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2%。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呈碱性,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1)由图像可知,坐标的pH变化是由小于7到大于7的过渡,因此进行的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滴加到稀盐酸中。(2)由图像的变化趋势可知,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时,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溶质是NaOH、NaCl。
【分析】(1)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情况分析;
(2)根据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时溶液pH分析;
(3)根据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氯化钠质量分析。
8.(2020·邯郸模拟)今年“五·一”假期,小丽随爸爸到乡下省亲,期间看到许多漂亮的大理石。于是她带了一些回来,想去学校实验室测定这些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她称取了20克大理石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将250g稀盐酸分成五等份,依次加入烧杯充分反应,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大理石中其他成分均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入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g 15 10 5 5 m
试求:
(1)m的值应为 ;
(2)实验中大理石样品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5
(2)解:根据(1),则可以分析出碳酸钙的质量为:20g-5g-15g,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75%
(3)解:根据前三次实验可知,每加入50g的酸,就会消耗5g的碳酸钙。由于第一次、第二次实验后加入酸,样品的质量减少,则第一次、第二次实验中碳酸钙有剩余,而第三次实验结束后,再加入50g的酸,剩余固体不变,则此时碳酸钙已经被消耗,则第四次、第五次实验中的酸过量。根据每加入50g的酸就会消耗5g的碳酸钙可知,第三次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解得x=10.95g
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写出答即可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前三次实验可知,每加入50g的稀盐酸,固体就会减少5g。而第三次后,固体不再减少,则说明此时剩余的5g为杂质,不会发生反应。则可以分析出,第五次烧杯剩余的固体的质量依然为5g。故答案为:5;
【分析】(1)根据每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质量的减少分析
(2)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
(3)根据碳酸钙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氯化氢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9.(2019·莘县模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40 ,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2)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3)试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案】(1)0.4
(2)67.5%
(3)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4g;
(2)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x=13g,
y=19.6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100%=67.5%;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6g/200g100%=9.8%
【分析】 黄铜(铜锌合金)中只有锌可以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分数的费用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利用氢气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求出锌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硫酸溶质质量。从而计算出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和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2019·灌阳模拟)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4.4g
(2)11.7%
(3)16.3%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纯碱样品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图示可知:当加入73g稀盐酸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达到了最大值,即此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解:设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106 117 44
X y 4.4g
x=10.6g; y=11.7g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1.7%(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6.3%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1.7%;(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3%。
【分析】根据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 / 1初中化学计算题专题试卷
一、计算题
1.(2018九上·庆云期末)实验室现有1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mL),欲稀释为9.8%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2.(2020九下·寻乌开学考)如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3.(2019九上·浈江期末)海南省生产水果椰子,椰汁和椰肉都可食用,椰子汁清如水,且相当清甜、清凉解渴.椰汁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
(2)44g维生素C中含有 g的氧元素。
4.(2018九下·武威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5.(2018九上·黄岛期末)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小红同学对该样品进行探究:称取20.4克该样品于烧杯中,然后缓慢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刚好用去稀盐酸156g,同时测得溶液pH=7;反应数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2016九上·明水期中)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①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7.(2020九上·黄浦期中)用73g的稀盐酸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该实验是将 (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a为40g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8.(2020·邯郸模拟)今年“五·一”假期,小丽随爸爸到乡下省亲,期间看到许多漂亮的大理石。于是她带了一些回来,想去学校实验室测定这些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她称取了20克大理石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将250g稀盐酸分成五等份,依次加入烧杯充分反应,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大理石中其他成分均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入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g 15 10 5 5 m
试求:
(1)m的值应为 ;
(2)实验中大理石样品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9.(2019·莘县模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40 ,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2)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3)试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2019·灌阳模拟)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解:设加水的质量是x,则100mL×1.84g/mL×98% =(100mL+x) ×9.8%,x=1656mL,故加水的质量为174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设加水的质量是x,则
100mL×1.84g/mL×98% =(100mL+x) ×9.8%,
x=1656mL,
故加水的质量为1740g。
【分析】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分数 =稀溶液的质量 ×稀溶液的质量分数。注意:加入水的质量 =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浓溶液质量;
2.【答案】(1)NH4Cl
(2)136.6
(3)解: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6.5%。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由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NH4Cl;(2)4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6g,含义是40℃时,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6g,故将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最多能溶解36.6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6.6g+100g=136.6g;
【分析】(1)根据表格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2)根据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3.【答案】(1)3:4:3;3:4
(2)24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6:8:6=3:4:3;维生素C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44g维生素C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4g× ×100%=24g。
【分析】(1)化学式中的角标之比就是原子个数之比;
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在计算时要注意标清元素的顺序。
(2)某元素的质量=某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化合物的质量
4.【答案】(1)解: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10g-4.4g=5.6g。
(2)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0g+10g-55.4g-4.4g=0.2g,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 H2SO4=FeSO4+ H2↑
98 2
x 0.2g
= x=9.8g
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9.6%。
(3)解: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设需要水的质量为y。
(200g-y)×98%=200g×19.6%
y=160g
答:(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g;(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16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铁粉混合物中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0 g+50 g-55.4g-4.4 g=0.2g
设铁粉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x,
Fe+ H2SO4 = FeSO4 + H2↑
56 2
x 0.2g
= ,解得x=5.6g(2)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Fe+ H2SO4 = FeSO4 + H2↑
98 2
50g×y 0.2g
= ,解得y=19.6%
(3)设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 g需要水的质量是a,
200 g×19.6%=(200 g-a)×98%,解得a=160 g
【分析】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 剩余的4.4克滤渣是碳粉。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氢气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利用氢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再计算出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是保持不变的,可以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未知数,列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算出所加水的质量。
5.【答案】(1)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06
44
x
4.4g
= ,解得x= 10.6g
(2)解:设充分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17 44
y 4.4g
= ,解得y=11.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0.4g-10.6g=9.8g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9.8g=21.5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0.4g+156g-4.4g=172g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充分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06
117
44
x
y
4.4g
= ,解得x= 10.6g
,解得y=11.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0.4g-10.6g=9.8g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9.8g=21.5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0.4g+156g-4.4g=172g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5%
【分析】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 ,反应后生成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来自于两部分:原物质中所含的氯化钠质量(20.4g-10.6g=9.8g)和生成的氯化钠质量(11.7g),溶液的质量是加入样品的质量和稀盐酸的质量减去所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6.【答案】解:由图象可知反应完全后生成的氢气质量是0.1g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98 2x y×9.8% 0.10gx=3.25g, y=50g;①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100%=67.5%;②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为y=50g;③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25g+50g﹣0.1g=53.15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大.计算所得溶液质量时,要注意:①不能把铜的质量计算在所得溶液中;②不能把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在所得溶液中.
7.【答案】(1)氢氧化钠
(2)NaOH、NaCl
(3)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x=5.85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2%。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呈碱性,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1)由图像可知,坐标的pH变化是由小于7到大于7的过渡,因此进行的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滴加到稀盐酸中。(2)由图像的变化趋势可知,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时,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溶质是NaOH、NaCl。
【分析】(1)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情况分析;
(2)根据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时溶液pH分析;
(3)根据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氯化钠质量分析。
8.【答案】(1)5
(2)解:根据(1),则可以分析出碳酸钙的质量为:20g-5g-15g,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75%
(3)解:根据前三次实验可知,每加入50g的酸,就会消耗5g的碳酸钙。由于第一次、第二次实验后加入酸,样品的质量减少,则第一次、第二次实验中碳酸钙有剩余,而第三次实验结束后,再加入50g的酸,剩余固体不变,则此时碳酸钙已经被消耗,则第四次、第五次实验中的酸过量。根据每加入50g的酸就会消耗5g的碳酸钙可知,第三次为恰好完全反应。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解得x=10.95g
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写出答即可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前三次实验可知,每加入50g的稀盐酸,固体就会减少5g。而第三次后,固体不再减少,则说明此时剩余的5g为杂质,不会发生反应。则可以分析出,第五次烧杯剩余的固体的质量依然为5g。故答案为:5;
【分析】(1)根据每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质量的减少分析
(2)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
(3)根据碳酸钙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氯化氢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9.【答案】(1)0.4
(2)67.5%
(3)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4g;
(2)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x=13g,
y=19.6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100%=67.5%;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6g/200g100%=9.8%
【分析】 黄铜(铜锌合金)中只有锌可以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分数的费用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利用氢气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求出锌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硫酸溶质质量。从而计算出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和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答案】(1)4.4g
(2)11.7%
(3)16.3%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纯碱样品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图示可知:当加入73g稀盐酸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达到了最大值,即此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解:设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106 117 44
X y 4.4g
x=10.6g; y=11.7g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1.7%(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6.3%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1.7%;(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3%。
【分析】根据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