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基础巩固
1.(2019·泰安模拟)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生铁、天然气 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
C.干冰、可乐 D.液氧、冰水混合物
2.(2019·西城模拟)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Cu(OH)2 D.KClO3
3.(2019·海淀模拟)如下图所示进行电解水实验并检验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H2
B.试管2中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C.试管1和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4.(2019·白云模拟)下列关于电解水(如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时,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
B.乙仪器中的气体是最清洁的能源
C.此体系中NaOH不发生反应,电解后溶液的pH不变
D.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仪器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5.(2019·长春模拟)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电解水,用 来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
(2)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除去水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
(4)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量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 ;
二、强化提升
6.(2019·龙岩模拟)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非金属单质 B.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7.(2019·长春模拟)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C.水通电在正极获得氧气 D.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8.(2019九上·沭阳开学考)小明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问题:
(1)电解水时,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此实验使用的电应是 电。
(2)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之比约为 。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小红同学对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实验现象 发出 火焰 小烧杯内壁有水雾
实验结论 放出热量,说明此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把化学能转变成了热能 有 生成
备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基本类型是
9.(2019·阳谷模拟)水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①②
(1)图①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2)某同学要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②),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
(3)水有软水和硬水之分,一般用 来区别。
(4)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
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用不间断的水流冲洗碗筷 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
10.(2019·滨州模拟)根据图1图2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 和 构成;
(2)图2的试管B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
(3)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如图3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前后,装置右侧海水中,下列各量减小的是 .
A
溶质质量分数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质质量.
三、真题演练
11.(2019·齐齐哈尔)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燃冰 B.冰水共存物 C.石油 D.洁净的空气
12.(2019·贵港)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水和氧气。下列关于水和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属于氧化物
B.氧气常用作氧化剂
C.氧气可供给呼吸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3.(2019·平凉)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图表示,则X是( )
A.碱 B.单质 C.化合物 D.金属氧化物
14.(2019·陕西)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里程。描写了太阳在因老化形成“氦闪”而将毁灭地球的情况下,人类是如何应对一系列生存危机的。
(1)画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当地球既将撞向木星时,木星表面的氢气与地球表面的大气混合,救援人员利用点燃混合气体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地球推离木星,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2019·重庆)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I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 色固体。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a在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6.(2019·云南)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日常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是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也是混合物,故A不 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碳单质,空气 是混合物,故B 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可乐是混合物,故C不 符合题意
D.液氧是液态的氧,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是水,属于纯净物,故D不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净化后的空气也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2.【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气是只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是由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故C不符合题意;
D、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3.【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则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H2,故A不符合题意;
B、试管2中的气体是氧气,能支持燃烧,故不B符合题意;
C、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氢气,试管2中的气体是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试管1和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 ,故C符合题意;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水电解实验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1)水电解是在正极产生氧气,在负极产生氢气,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可识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但是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2)在水中加入电解质,能增加水的导电性;
(3)随着水解过程的进行,水槽中水的质量不断减少,电解质的浓度不断增大;
(4)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5)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NaOH)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说法不符合题意。
B、乙仪器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收集到的是氢气,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水的质量变小,氢氧化钠质量不变,碱性增强,溶液的pH增大,故符合题意;
D、甲仪器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收集到的是氧气,乙仪器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收集到的是氢气,电解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解答。
(1)水电解是在正极产生氧气,在负极产生氢气,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可识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但是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2)在水中加入电解质,能增加水的导电性;
(3)随着水解过程的进行,水槽中水的质量不断减少,电解质的浓度不断增大;
(4)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5)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答案】(1)燃着的木条
(2)煮沸
(3)过滤
(4)节约用水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可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2)水样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过滤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除去水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常用的操作是过滤;(4)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量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节约用水。
【分析】(1)根据电源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来分析;
(2)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3)根据分离不溶物和可溶物的方法是过滤分析;
(4)根据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臭氧中只有氧元素一种元素,臭氧(O3)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氧元素属于非金属,所以臭氧属于非金属单质。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再由元素的种类确定其具体的分类。
7.【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不符合题意;
B. 可用加肥皂水通过观察泡沫多少区别硬水和软水 ,不符合题意;
C. 水通电在正极获得氧气 ,不符合题意;
D.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其他可溶性杂质,不能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
B、根据硬水软水鉴别方法分析;
C、根据电解水现象分析;
D、根据活性炭的性质分析。
8.【答案】(1)电;直流
(2)2:1;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为氧气
(3)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4)淡蓝色;水;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实验使用的电应是直流电;
(2) 气体a是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气体b是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二者的体积之比约为 2:1,检验气体b可用带火星木条,若复燃则为氧气;
(3)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该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4)氢气燃烧发生淡蓝色火焰,小烧杯内壁雾产生,由此说明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该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1)根据电解水是电能转化化学能分析;
(2)根据电解水是正氧负氢的现象,二者体积比为1:2分析;
(3)根据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分析;
(4)根据氢气燃烧现象及化合反应定义分析。
9.【答案】(1)2
(2)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3)肥皂水
(4)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图①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2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试管2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2)自制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3)水有软水和硬水之分,一般用肥皂水来区别,这是因为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4)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B、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C、用不间断的水流冲洗碗筷,会浪费水,选项错误;
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水通电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分析
(2)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
(3)根据生活中利用肥皂水区分硬软水分析
(4)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
10.【答案】(1)Na+;Cl﹣
(2)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3)A;C
(4)B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电荷要写在符号的右上角,而且要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当数值为1时可省略,所以它们的符号分别为Na+、Cl-;(2)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通过观察图2,可知,A管接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化学式为H2、B管的气体是氧气,通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内,现象是木条复燃;(3)A、该观点符合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点,故A正确;
B、水蒸发后体积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B错;
C、水蒸发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不变,其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也不变,故C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当物质被分割小到分子时,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能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错;
故本小问正确的是A、C.(4)海水中溶剂是水,由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说明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所以溶液质量也减少,由于溶质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BC正确;故填:BC.
【分析】(1)根据离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方法进行解答,一般金属离子写在左边,非金属离子写在右边。
(2)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氧气。
(3)水的三态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原子的种类不改变;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三态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4)右侧中的水进入到左侧中,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剂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
11.【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可燃冰是甲烷和杂质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B符合题意;
C. 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 洁净的空气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单质或化合物),物质之间没有经化学反应而组成的物质。
12.【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水的组成;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氧化性,常用作氧化剂,故B不符合题意;
C、氧气能供给呼吸,故C不符合题意;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在氧化反应中,氧气提供氧,常作为氧化剂。
C、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有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
A、X是化合物,和碱在分类上是并列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X是化合物,不能是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X是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D、金属氧化物应属于氧化物,所以,X不是金属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简单分类
14.【答案】(1)
(2)2H2+O2 2H2O。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弧线表示电子层,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分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
(2)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可能会爆炸。
15.【答案】(1)集气瓶;黑
(2)2H2O 2H2↑+O2↑;负
(3)②③①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解:(1)仪器①是集气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2)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2H2O 2H2↑+O2↑,图中a气体体积大约是b气体的2倍,可以判断a为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冷却到室温后观察集气瓶中水减少的体积。
【分析】(1)根据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
(2)根据水通电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注意事项分析
16.【答案】(1)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2)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3)②
(4)B
(5)肥皂水;煮沸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玻璃管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节约用水的措施有:使用节水龙头,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等;(3)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均有利于防治水体污染;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水体和土壤,
故答案为:②;(4)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故A正确;
B、明矾能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B错误;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故C正确;
D、蒸馏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5)日常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水样煮沸时,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煮沸。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常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两极产生气泡,且体积为负二正一,负极产生氢气能燃烧,正极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结论证明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根据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分析;
(3)根据水污染的原因确定防污染的方法分析;
(4)根据净水的方法分析;
(5)根据硬水软水的鉴别及转化方法分析,注意硬水软化有煮沸和蒸馏两种,其中煮沸适用于生活。
1 / 1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基础巩固
1.(2019·泰安模拟)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生铁、天然气 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
C.干冰、可乐 D.液氧、冰水混合物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是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也是混合物,故A不 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碳单质,空气 是混合物,故B 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可乐是混合物,故C不 符合题意
D.液氧是液态的氧,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是水,属于纯净物,故D不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净化后的空气也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2.(2019·西城模拟)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Cu(OH)2 D.KClO3
【答案】B
【知识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气是只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是由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故C不符合题意;
D、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3.(2019·海淀模拟)如下图所示进行电解水实验并检验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H2
B.试管2中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C.试管1和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则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H2,故A不符合题意;
B、试管2中的气体是氧气,能支持燃烧,故不B符合题意;
C、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是氢气,试管2中的气体是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试管1和2中气体的质量比为 ,故C符合题意;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水电解实验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1)水电解是在正极产生氧气,在负极产生氢气,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可识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但是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2)在水中加入电解质,能增加水的导电性;
(3)随着水解过程的进行,水槽中水的质量不断减少,电解质的浓度不断增大;
(4)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5)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2019·白云模拟)下列关于电解水(如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时,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
B.乙仪器中的气体是最清洁的能源
C.此体系中NaOH不发生反应,电解后溶液的pH不变
D.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仪器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NaOH)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说法不符合题意。
B、乙仪器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收集到的是氢气,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水的质量变小,氢氧化钠质量不变,碱性增强,溶液的pH增大,故符合题意;
D、甲仪器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收集到的是氧气,乙仪器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收集到的是氢气,电解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解答。
(1)水电解是在正极产生氧气,在负极产生氢气,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可识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但是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2)在水中加入电解质,能增加水的导电性;
(3)随着水解过程的进行,水槽中水的质量不断减少,电解质的浓度不断增大;
(4)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5)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2019·长春模拟)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电解水,用 来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
(2)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除去水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
(4)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量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 ;
【答案】(1)燃着的木条
(2)煮沸
(3)过滤
(4)节约用水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可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2)水样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过滤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除去水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常用的操作是过滤;(4)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量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节约用水。
【分析】(1)根据电源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来分析;
(2)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3)根据分离不溶物和可溶物的方法是过滤分析;
(4)根据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二、强化提升
6.(2019·龙岩模拟)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非金属单质 B.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答案】A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臭氧中只有氧元素一种元素,臭氧(O3)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氧元素属于非金属,所以臭氧属于非金属单质。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再由元素的种类确定其具体的分类。
7.(2019·长春模拟)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C.水通电在正极获得氧气 D.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不符合题意;
B. 可用加肥皂水通过观察泡沫多少区别硬水和软水 ,不符合题意;
C. 水通电在正极获得氧气 ,不符合题意;
D.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其他可溶性杂质,不能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
B、根据硬水软水鉴别方法分析;
C、根据电解水现象分析;
D、根据活性炭的性质分析。
8.(2019九上·沭阳开学考)小明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问题:
(1)电解水时,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此实验使用的电应是 电。
(2)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之比约为 。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小红同学对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实验现象 发出 火焰 小烧杯内壁有水雾
实验结论 放出热量,说明此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把化学能转变成了热能 有 生成
备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基本类型是
【答案】(1)电;直流
(2)2:1;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为氧气
(3)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4)淡蓝色;水;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实验使用的电应是直流电;
(2) 气体a是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气体b是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二者的体积之比约为 2:1,检验气体b可用带火星木条,若复燃则为氧气;
(3)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该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4)氢气燃烧发生淡蓝色火焰,小烧杯内壁雾产生,由此说明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该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1)根据电解水是电能转化化学能分析;
(2)根据电解水是正氧负氢的现象,二者体积比为1:2分析;
(3)根据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分析;
(4)根据氢气燃烧现象及化合反应定义分析。
9.(2019·阳谷模拟)水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①②
(1)图①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2)某同学要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②),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
(3)水有软水和硬水之分,一般用 来区别。
(4)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
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用不间断的水流冲洗碗筷 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
【答案】(1)2
(2)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3)肥皂水
(4)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图①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2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试管2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2)自制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3)水有软水和硬水之分,一般用肥皂水来区别,这是因为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4)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B、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C、用不间断的水流冲洗碗筷,会浪费水,选项错误;
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水通电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分析
(2)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
(3)根据生活中利用肥皂水区分硬软水分析
(4)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
10.(2019·滨州模拟)根据图1图2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 和 构成;
(2)图2的试管B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
(3)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如图3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前后,装置右侧海水中,下列各量减小的是 .
A
溶质质量分数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质质量.
【答案】(1)Na+;Cl﹣
(2)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3)A;C
(4)B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电荷要写在符号的右上角,而且要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当数值为1时可省略,所以它们的符号分别为Na+、Cl-;(2)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通过观察图2,可知,A管接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化学式为H2、B管的气体是氧气,通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内,现象是木条复燃;(3)A、该观点符合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点,故A正确;
B、水蒸发后体积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B错;
C、水蒸发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不变,其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也不变,故C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当物质被分割小到分子时,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能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错;
故本小问正确的是A、C.(4)海水中溶剂是水,由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说明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所以溶液质量也减少,由于溶质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BC正确;故填:BC.
【分析】(1)根据离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方法进行解答,一般金属离子写在左边,非金属离子写在右边。
(2)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氧气。
(3)水的三态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原子的种类不改变;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三态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4)右侧中的水进入到左侧中,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剂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
三、真题演练
11.(2019·齐齐哈尔)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燃冰 B.冰水共存物 C.石油 D.洁净的空气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可燃冰是甲烷和杂质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B符合题意;
C. 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 洁净的空气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单质或化合物),物质之间没有经化学反应而组成的物质。
12.(2019·贵港)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水和氧气。下列关于水和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属于氧化物
B.氧气常用作氧化剂
C.氧气可供给呼吸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水的组成;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氧化性,常用作氧化剂,故B不符合题意;
C、氧气能供给呼吸,故C不符合题意;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在氧化反应中,氧气提供氧,常作为氧化剂。
C、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3.(2019·平凉)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图表示,则X是( )
A.碱 B.单质 C.化合物 D.金属氧化物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有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
A、X是化合物,和碱在分类上是并列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X是化合物,不能是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X是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D、金属氧化物应属于氧化物,所以,X不是金属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简单分类
14.(2019·陕西)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里程。描写了太阳在因老化形成“氦闪”而将毁灭地球的情况下,人类是如何应对一系列生存危机的。
(1)画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当地球既将撞向木星时,木星表面的氢气与地球表面的大气混合,救援人员利用点燃混合气体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地球推离木星,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2)2H2+O2 2H2O。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弧线表示电子层,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分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
(2)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可能会爆炸。
15.(2019·重庆)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I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 色固体。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a在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答案】(1)集气瓶;黑
(2)2H2O 2H2↑+O2↑;负
(3)②③①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解:(1)仪器①是集气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2)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2H2O 2H2↑+O2↑,图中a气体体积大约是b气体的2倍,可以判断a为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冷却到室温后观察集气瓶中水减少的体积。
【分析】(1)根据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
(2)根据水通电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注意事项分析
16.(2019·云南)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日常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 。
【答案】(1)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2)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3)②
(4)B
(5)肥皂水;煮沸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玻璃管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节约用水的措施有:使用节水龙头,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等;(3)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均有利于防治水体污染;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水体和土壤,
故答案为:②;(4)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故A正确;
B、明矾能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B错误;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故C正确;
D、蒸馏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5)日常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水样煮沸时,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煮沸。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常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两极产生气泡,且体积为负二正一,负极产生氢气能燃烧,正极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结论证明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根据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分析;
(3)根据水污染的原因确定防污染的方法分析;
(4)根据净水的方法分析;
(5)根据硬水软水的鉴别及转化方法分析,注意硬水软化有煮沸和蒸馏两种,其中煮沸适用于生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