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基础巩固
1.(2019·苏州模拟)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O B.NO C.NO2 D.N2O5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数目不变,通过观察反应方程式可知,X中应包含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2019·江门模拟)m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A.小于mg B.大于mg C.等于mg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在此反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和,那么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应大于mg。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2019·中原模拟)质量为5g的Mg、Zn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4.8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A.14.6g B.18.4g C.19.6g D.25g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克;则参加反应的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为:,则x=9.6克,再根据反应后固体为硫酸镁和硫酸锌,即硫酸根的质量和金属镁锌的质量之和,故得到固体的质量为:9.6g+5g=14.6g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氢气的质量,则可以计算出与金属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以及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再理解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硫酸根和金属的质量之和即可计算得到固体的质量。
4.(2019·西城模拟)下列关于N2 + O2 2N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表示氮气加氧气等于一氧化氮
C.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6∶15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量和质量都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B、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读法不符合题意。
C. 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
D. 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6×2:2×(14+16)=8∶15,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式含义分析,读方程式时要注意“+”和“=”读作和、生成,且计算物质的质量比时是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
5.(2019·硚口模拟)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铁与硫酸铜反应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故可以用于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故A选项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有气体氧气生成,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不能用于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不能用于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有氧气参加,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不能用于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6.(2019·曹县模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素有黄河之肾之称的黄河甘南湿地日趋萎缩,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1)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湿地的物种资源丰富,分布着大量的植物群落,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湿地缓解温室效应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其过程可以表示为: 淀粉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2)“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是保护湿地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引起湿地水体污染的原因可能有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C、H;O
(2)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生产中不合理地使用化肥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生产中不合理地使用化肥都会引起水体污染;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不变来分析;
(2)根据水体污染原因即农业污染(农药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工业污染(工业三废)、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来分析。
7.(2019·澧县模拟)2.2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无其他生成物),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列式计算)各原子的个数比 .
【答案】碳、氢;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完全反应生成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所以根据质量守恒思想的元素守恒,则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6.6g× =1.8g,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 =0.4g,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共2.2g,等于化合物的质量,所以一定没有氧元素;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3:8.答案:碳、氢;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原子个数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相对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8.(2019·门头沟模拟)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气。工业上用半水煤气合成氨(NH3)的过程如下所示。
(1)过程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 H2O H2+ ,请补全该反应。
(2)过程Ⅲ合成氨(NH3)的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 。
【答案】(1)CO2
(2)0降为-3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O + H2O H2 + CO2,则横线处填CO2。
(2)过程Ⅲ合成氨(NH3)的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氮元素化合价由0降为-3。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计算并补全化学方程式。
(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氨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氮元素的化合价。
二、强化提升
9.(2019九上·珠海开学考)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a点为起点,表示的是高锰酸钾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B. b点为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C. c点为反应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符合题意;
D. d点以后固体不再减少,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使得固体减少质量分析,其中反应过程中固体包括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剩余的高锰酸钾。
10.(2019·淮安模拟)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
A.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1
B.
C.当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的取值范围: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0g:5g=2:1,A不符合题意;
B、 ,B不符合题意。
C、当y=20时,乙是催化剂,或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则甲物质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当y<20时,乙是反应物,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C不符合题意;
D、x可以大于30,例如当a是生成物时,x>30,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是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结合题中的选项进行分析
11.(2019·柳州模拟)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C.该反应可能为2H2+O2 2H2O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
【答案】C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通过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是一种物质,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C、通过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可能为2H2+O2 2H2O,符合题意,
D、通过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其他一种是过量的反应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分解反应是反应物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物质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
B、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C、通过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
D、通过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都出现的物质说明:反应物过量或者不参加反应。
12.(2019·大埔模拟)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水
C.生成丁的质量8g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2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甲+乙 丁。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类型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丙可能是水,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故B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中信息知,生成丁的质量是8g-1g=7g,故C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6g-1g)∶(4g-2g)=5:2,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或浓度减小的为反应物,质量或浓度增大的为生成物,质量或浓度不变的为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13.(2019·虞城模拟)高温条件下,14.4g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5.6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8:7 B.7:2 C.7:3 D.21:8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设5.6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需要氧元素质量为x,
x=3.2g,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g﹣3.2g):3.2g=7: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4.(2019·广饶模拟)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和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A和B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等于2xg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均为1时,A和B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否则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的乘积的和等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的乘积的和,故B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故C不符合题意;
D.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由于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不一定是1:1,所以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相等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之和一定等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之和;
B、根据A的分析及 A和B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之和一定等于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之和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AB质量之和和生成的CD质量之和一定相等,但质量比不一定相等;
D、主要考虑 xgA和xgB 是否能够完全反应来分析;
15.(2019·濮阳模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6g某纯净物X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则X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答案】CH4 + 2O2 CO2+ 2H2O;1.6 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相等,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 =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 =0.6g,该纯净物中碳元素、氢元素质量之和为:2.4g+0.6g=3.0g,X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6g-3.0g=1.6g。
【分析】根据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分析
16.(2019·上饶模拟)如图所示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时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左盘上的锥形瓶在白磷点燃后为什么要塞紧瓶口? .
(3)点燃后,若瓶塞未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将会 (填“偏左”“偏右”或“居中”)
(4)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体积的 .
【答案】(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防止瓶中的气体逸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
(3)偏右
(4)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白磷易燃,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所以看到大量的白烟产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白磷燃烧时放热,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所以燃烧过程中不塞紧瓶塞瓶内气体容易跑出;冷却后瓶内气体被消耗,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使外界空气进入瓶中;(3)若反应前没有塞紧瓶塞,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会导致白烟逸出,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也会导致一部分空气逸出容器,从而导致生成物的质量偏小,而使指针向右偏;(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五分之一。
【分析】(1)根据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和燃烧的现象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气体体积热胀冷缩分析
(3)根据点燃后,若瓶塞未塞紧会使气体外泄分析
(4)根据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三、真题演练
17.(2019·昆明)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2S+6H2O 6Ag+2Al(OH)3+3X↑,X的化学式是()
A.H2S B.SO2 C.SO3 D.O2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2Al+3Ag2S+6H2O 6Ag+2Al(OH)3+3X↑可知,反应前后铝原子都是2个,银原子都是6个,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的硫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包含在3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6个包含在3X中,反应前、后的氧原子都是6个,因此X化学式是H2S。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18.(2019·昆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是,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反应后甲、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乙、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戊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由题意不能确定物质的种类,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戊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4.8g:2.3g=48:23,故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44:27,即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27,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44:27,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量不变分析,通过各物质反应前后的变化确定反应物(即反应后质量减小的物质)和生成物(即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以及各物质反应或生成的质量关系。
19.(2019·云南)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5+16+15﹣5﹣30﹣26=15,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后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30﹣16)g:(26﹣15)g=14:11,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
20.(2019·潍坊)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A. 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符合题意;
B.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不符合题意;
C.. 由方程式可知,每9个分子变化成10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中有NO、H2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一元素是氧元素。
1 / 1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基础巩固
1.(2019·苏州模拟)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O B.NO C.NO2 D.N2O5
2.(2019·江门模拟)m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A.小于mg B.大于mg C.等于mg D.无法判断
3.(2019·中原模拟)质量为5g的Mg、Zn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4.8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A.14.6g B.18.4g C.19.6g D.25g
4.(2019·西城模拟)下列关于N2 + O2 2N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表示氮气加氧气等于一氧化氮
C.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6∶15
5.(2019·硚口模拟)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6.(2019·曹县模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素有黄河之肾之称的黄河甘南湿地日趋萎缩,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1)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湿地的物种资源丰富,分布着大量的植物群落,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湿地缓解温室效应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其过程可以表示为: 淀粉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2)“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是保护湿地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引起湿地水体污染的原因可能有 (答出一条即可)。
7.(2019·澧县模拟)2.2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无其他生成物),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列式计算)各原子的个数比 .
8.(2019·门头沟模拟)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气。工业上用半水煤气合成氨(NH3)的过程如下所示。
(1)过程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 H2O H2+ ,请补全该反应。
(2)过程Ⅲ合成氨(NH3)的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 。
二、强化提升
9.(2019九上·珠海开学考)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10.(2019·淮安模拟)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
A.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1
B.
C.当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的取值范围:
11.(2019·柳州模拟)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C.该反应可能为2H2+O2 2H2O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
12.(2019·大埔模拟)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水
C.生成丁的质量8g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2
13.(2019·虞城模拟)高温条件下,14.4g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5.6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8:7 B.7:2 C.7:3 D.21:8
14.(2019·广饶模拟)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和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A和B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等于2xg
15.(2019·濮阳模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6g某纯净物X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则X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16.(2019·上饶模拟)如图所示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时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左盘上的锥形瓶在白磷点燃后为什么要塞紧瓶口? .
(3)点燃后,若瓶塞未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将会 (填“偏左”“偏右”或“居中”)
(4)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体积的 .
三、真题演练
17.(2019·昆明)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2S+6H2O 6Ag+2Al(OH)3+3X↑,X的化学式是()
A.H2S B.SO2 C.SO3 D.O2
18.(2019·昆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是,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19.(2019·云南)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
20.(2019·潍坊)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数目不变,通过观察反应方程式可知,X中应包含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在此反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和,那么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应大于mg。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克;则参加反应的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为:,则x=9.6克,再根据反应后固体为硫酸镁和硫酸锌,即硫酸根的质量和金属镁锌的质量之和,故得到固体的质量为:9.6g+5g=14.6g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氢气的质量,则可以计算出与金属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以及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再理解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硫酸根和金属的质量之和即可计算得到固体的质量。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量和质量都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B、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读法不符合题意。
C. 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
D. 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6×2:2×(14+16)=8∶15,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式含义分析,读方程式时要注意“+”和“=”读作和、生成,且计算物质的质量比时是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
5.【答案】A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铁与硫酸铜反应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故可以用于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故A选项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有气体氧气生成,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不能用于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不能用于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有氧气参加,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不能用于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6.【答案】(1)C、H;O
(2)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生产中不合理地使用化肥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生产中不合理地使用化肥都会引起水体污染;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不变来分析;
(2)根据水体污染原因即农业污染(农药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工业污染(工业三废)、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来分析。
7.【答案】碳、氢;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完全反应生成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所以根据质量守恒思想的元素守恒,则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6.6g× =1.8g,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3.6× =0.4g,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共2.2g,等于化合物的质量,所以一定没有氧元素;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3:8.答案:碳、氢;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原子个数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相对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8.【答案】(1)CO2
(2)0降为-3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O + H2O H2 + CO2,则横线处填CO2。
(2)过程Ⅲ合成氨(NH3)的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氮元素化合价由0降为-3。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计算并补全化学方程式。
(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氨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氮元素的化合价。
9.【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a点为起点,表示的是高锰酸钾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B. b点为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C. c点为反应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符合题意;
D. d点以后固体不再减少,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使得固体减少质量分析,其中反应过程中固体包括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剩余的高锰酸钾。
10.【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0g:5g=2:1,A不符合题意;
B、 ,B不符合题意。
C、当y=20时,乙是催化剂,或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则甲物质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当y<20时,乙是反应物,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C不符合题意;
D、x可以大于30,例如当a是生成物时,x>30,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是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结合题中的选项进行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通过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是一种物质,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C、通过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可能为2H2+O2 2H2O,符合题意,
D、通过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其他一种是过量的反应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分解反应是反应物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物质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
B、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C、通过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
D、通过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都出现的物质说明:反应物过量或者不参加反应。
12.【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甲+乙 丁。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类型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丙可能是水,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故B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中信息知,生成丁的质量是8g-1g=7g,故C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6g-1g)∶(4g-2g)=5:2,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或浓度减小的为反应物,质量或浓度增大的为生成物,质量或浓度不变的为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13.【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设5.6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需要氧元素质量为x,
x=3.2g,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g﹣3.2g):3.2g=7: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均为1时,A和B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否则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的乘积的和等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的乘积的和,故B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故C不符合题意;
D.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由于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不一定是1:1,所以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相等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之和一定等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之和;
B、根据A的分析及 A和B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之和一定等于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计量数之和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AB质量之和和生成的CD质量之和一定相等,但质量比不一定相等;
D、主要考虑 xgA和xgB 是否能够完全反应来分析;
15.【答案】CH4 + 2O2 CO2+ 2H2O;1.6 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相等,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 =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 =0.6g,该纯净物中碳元素、氢元素质量之和为:2.4g+0.6g=3.0g,X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6g-3.0g=1.6g。
【分析】根据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分析
16.【答案】(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防止瓶中的气体逸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
(3)偏右
(4)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白磷易燃,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所以看到大量的白烟产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白磷燃烧时放热,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所以燃烧过程中不塞紧瓶塞瓶内气体容易跑出;冷却后瓶内气体被消耗,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使外界空气进入瓶中;(3)若反应前没有塞紧瓶塞,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会导致白烟逸出,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也会导致一部分空气逸出容器,从而导致生成物的质量偏小,而使指针向右偏;(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五分之一。
【分析】(1)根据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和燃烧的现象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气体体积热胀冷缩分析
(3)根据点燃后,若瓶塞未塞紧会使气体外泄分析
(4)根据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17.【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2Al+3Ag2S+6H2O 6Ag+2Al(OH)3+3X↑可知,反应前后铝原子都是2个,银原子都是6个,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的硫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包含在3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6个包含在3X中,反应前、后的氧原子都是6个,因此X化学式是H2S。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18.【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反应后甲、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乙、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戊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由题意不能确定物质的种类,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戊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4.8g:2.3g=48:23,故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44:27,即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27,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44:27,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量不变分析,通过各物质反应前后的变化确定反应物(即反应后质量减小的物质)和生成物(即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以及各物质反应或生成的质量关系。
19.【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5+16+15﹣5﹣30﹣26=15,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后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30﹣16)g:(26﹣15)g=14:11,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
20.【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A. 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符合题意;
B.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不符合题意;
C.. 由方程式可知,每9个分子变化成10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中有NO、H2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一元素是氧元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