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一、单选题
1.(2019七上·绍兴月考)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表示数﹣3和1,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 )
A.﹣4 B.﹣2 C.2 D.4
2.(2019七下·红河期末)点A,B,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B=3cm,BC=1cm,则线段AC的长是( )
A.2cm B.3cm C.4cm D.2cm或4cm
3.(2019·吉林)曲桥是我国古代经典建筑之一,它的修建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有利于游人更好地观赏风光。如图, 两地间修建曲桥与修建直的桥相比,增加了桥的长度,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垂线段最短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2019·江海模拟)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1、﹣1,那么|a+1|表示为( )
A.A、B两点间的距离 B.A、C两点间的距离
C.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A、C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二、填空题
5.(2019·广西模拟)如图,点B是线段AC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4 cm,AC=10 am,则CD= cm
6.(2019·光明模拟)如图所示,圆柱的高AB=3,底面直径BC=3,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三、解答题
7.(2019·广西模拟)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2 cm,CB= AC,点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求DE的长·
四、综合题
8.(2019七上·绍兴月考)如图所示
(1)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点B在点A右边距A点4个单位长度,求点B所对应的数;
(2)在A、B两点位于第(1)题所在的位置开始,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点A运动到﹣6所在的点处时,求A,B两点间距离.
(3)当A、B两点位于第(2)题结束所在的位置,如果A点静止不动,B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9.(2019七上·阳东期末)如图,A、B、C三棵树在同一直线上,量得A树与B树之间的距离是20米,B树与C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
(1)求线段AC的长度.
(2)若小明正好站在线段AC的中点Q处,请你计算小明距B树多远.
10.(2019七上·大埔期末)如图,线段AB=8,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
(1)求线段AD的长;
(2)在线段AC上有一点E,CE= BC,求AE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D.
【分析】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等于这两点表示的数之差的绝对值,据此计算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线段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如图,当C在AB之内,AC=AB-BC=3-1=2cm;
2)如图,当C在AB之外,AC=AB+BC=3+1=4cm;
故答案为:D.
【分析】分两种情况求AC的长,当C在AB之内,AC等于AB和BC之差,当C在AB之外,AC等于AB和BC之和。
3.【答案】A
【知识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解答】解: 公园湖面上架设曲桥,可以增加游客在桥上行走的路程,从而使游客观赏湖面景色的时间变长, 其中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定理进行判断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a+1|=|a﹣(﹣1)|,
∴|a+1|表示为A、C两点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数轴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即可。
5.【答案】3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AC-AB=BC=10cm-4cm=6cm, ∵D是BC的中点,∴CD=3cm.
【分析】已知AC、AB的长度,可求得BC,再由D是BC的中点,求出CD即可。
6.【答案】
【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解答】解:把圆柱侧面展开,展开图如下图所示,点A、C的最短距离为线段AC的长.
在Rt△ADC中,∠ADC=90°,CD=AB=3,AD为底面半圆弧长,AD=1.5π,
所以AC=
=
=
= ,
故答案为: .
【分析】圆柱侧面展开是个矩形,从A处爬到C处的最短距离即展开后线段AC长,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计算。
7.【答案】解:AC=12 cm,CB= AC,
CB=6 cm.
AB=AC+BC=12+6=18 cm,
E为AB的中点,AE=BE=9 cm,
D为AC的中点,DC=AD=6 cm,
DE=AE-AD=3 cm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分析】 根据CB、AC的关系求出AC的长度,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DE=AE-AD即可求得.
8.【答案】(1)解: 2+4=2. 故点B所对应的数为2;
(2)解: ( 2+6)÷2=2(秒), 这时A对应的数为:-6,B对应的数为:2+2×2=6,
故A,B两点间距离为是6-(-6)=12个单位长度;
(3)解: 分两种情况讨论:
1)运动后的B点在A点右边4个单位长度, 设经过x秒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 2x=12 4, 解得x=4;
2)运动后的B点在A点左边4个单位长度, 设经过x秒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 2x=12+4, 解得x=8;
故经过4秒或8秒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分析】 (1)根据左减右加可求点B所对应的数;
(2)先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运动时间,分别求出A、B此时的位置,再求两点之间距离即可;
(3)分两种情况:运动后的B点在A点右边4个单位长度;运动后的B点在A点左边4个单位长度;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9.【答案】(1)解:AC=AB+BC=20+10=30米.
故线段AC的长度是30米.
(2)解:∵小明正好站在线段AC的中点Q处,
∴AQ=15米,
∴BQ=AB﹣AQ=15﹣10=5米.
故小明距B树5米远.
【知识点】线段的中点;线段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AC可看成线段AB与线段BC和,计算即可;
(2)Q是AC中点,则AQ=AC,再通过BQ是AB与AQ的差计算即得。
10.【答案】(1)解:∵AB=8,C是AB的中点,
∴AC=BC=4,
∵D是BC的中点,
∴CD=DB= BC=2,
∴AD=AC+CD=4+2=6.
(2)解:∵CE= BC,BC=4,
∴CE= ,
∴AE=AC﹣CE=4﹣ = .
【知识点】线段的中点;线段的计算
【解析】【分析】(1) 先由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可求出AC、BC的长,再根据点D是线段BC的中点.求出CD=
BC,因为AD=AC+CD,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CE的长,因为
AE=AC-CE,据此解答即可.
1 / 1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一、单选题
1.(2019七上·绍兴月考)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表示数﹣3和1,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 )
A.﹣4 B.﹣2 C.2 D.4
【答案】D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D.
【分析】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等于这两点表示的数之差的绝对值,据此计算即可.
2.(2019七下·红河期末)点A,B,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B=3cm,BC=1cm,则线段AC的长是( )
A.2cm B.3cm C.4cm D.2cm或4cm
【答案】D
【知识点】线段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如图,当C在AB之内,AC=AB-BC=3-1=2cm;
2)如图,当C在AB之外,AC=AB+BC=3+1=4cm;
故答案为:D.
【分析】分两种情况求AC的长,当C在AB之内,AC等于AB和BC之差,当C在AB之外,AC等于AB和BC之和。
3.(2019·吉林)曲桥是我国古代经典建筑之一,它的修建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有利于游人更好地观赏风光。如图, 两地间修建曲桥与修建直的桥相比,增加了桥的长度,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垂线段最短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答案】A
【知识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解答】解: 公园湖面上架设曲桥,可以增加游客在桥上行走的路程,从而使游客观赏湖面景色的时间变长, 其中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定理进行判断即可。
4.(2019·江海模拟)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1、﹣1,那么|a+1|表示为( )
A.A、B两点间的距离 B.A、C两点间的距离
C.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A、C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答案】B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a+1|=|a﹣(﹣1)|,
∴|a+1|表示为A、C两点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数轴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
5.(2019·广西模拟)如图,点B是线段AC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4 cm,AC=10 am,则CD= cm
【答案】3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AC-AB=BC=10cm-4cm=6cm, ∵D是BC的中点,∴CD=3cm.
【分析】已知AC、AB的长度,可求得BC,再由D是BC的中点,求出CD即可。
6.(2019·光明模拟)如图所示,圆柱的高AB=3,底面直径BC=3,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答案】
【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解答】解:把圆柱侧面展开,展开图如下图所示,点A、C的最短距离为线段AC的长.
在Rt△ADC中,∠ADC=90°,CD=AB=3,AD为底面半圆弧长,AD=1.5π,
所以AC=
=
=
= ,
故答案为: .
【分析】圆柱侧面展开是个矩形,从A处爬到C处的最短距离即展开后线段AC长,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计算。
三、解答题
7.(2019·广西模拟)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2 cm,CB= AC,点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求DE的长·
【答案】解:AC=12 cm,CB= AC,
CB=6 cm.
AB=AC+BC=12+6=18 cm,
E为AB的中点,AE=BE=9 cm,
D为AC的中点,DC=AD=6 cm,
DE=AE-AD=3 cm
【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分析】 根据CB、AC的关系求出AC的长度,再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然后根据DE=AE-AD即可求得.
四、综合题
8.(2019七上·绍兴月考)如图所示
(1)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点B在点A右边距A点4个单位长度,求点B所对应的数;
(2)在A、B两点位于第(1)题所在的位置开始,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点A运动到﹣6所在的点处时,求A,B两点间距离.
(3)当A、B两点位于第(2)题结束所在的位置,如果A点静止不动,B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答案】(1)解: 2+4=2. 故点B所对应的数为2;
(2)解: ( 2+6)÷2=2(秒), 这时A对应的数为:-6,B对应的数为:2+2×2=6,
故A,B两点间距离为是6-(-6)=12个单位长度;
(3)解: 分两种情况讨论:
1)运动后的B点在A点右边4个单位长度, 设经过x秒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 2x=12 4, 解得x=4;
2)运动后的B点在A点左边4个单位长度, 设经过x秒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依题意有 2x=12+4, 解得x=8;
故经过4秒或8秒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分析】 (1)根据左减右加可求点B所对应的数;
(2)先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运动时间,分别求出A、B此时的位置,再求两点之间距离即可;
(3)分两种情况:运动后的B点在A点右边4个单位长度;运动后的B点在A点左边4个单位长度;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9.(2019七上·阳东期末)如图,A、B、C三棵树在同一直线上,量得A树与B树之间的距离是20米,B树与C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
(1)求线段AC的长度.
(2)若小明正好站在线段AC的中点Q处,请你计算小明距B树多远.
【答案】(1)解:AC=AB+BC=20+10=30米.
故线段AC的长度是30米.
(2)解:∵小明正好站在线段AC的中点Q处,
∴AQ=15米,
∴BQ=AB﹣AQ=15﹣10=5米.
故小明距B树5米远.
【知识点】线段的中点;线段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AC可看成线段AB与线段BC和,计算即可;
(2)Q是AC中点,则AQ=AC,再通过BQ是AB与AQ的差计算即得。
10.(2019七上·大埔期末)如图,线段AB=8,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
(1)求线段AD的长;
(2)在线段AC上有一点E,CE= BC,求AE的长.
【答案】(1)解:∵AB=8,C是AB的中点,
∴AC=BC=4,
∵D是BC的中点,
∴CD=DB= BC=2,
∴AD=AC+CD=4+2=6.
(2)解:∵CE= BC,BC=4,
∴CE= ,
∴AE=AC﹣CE=4﹣ = .
【知识点】线段的中点;线段的计算
【解析】【分析】(1) 先由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可求出AC、BC的长,再根据点D是线段BC的中点.求出CD=
BC,因为AD=AC+CD,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CE的长,因为
AE=AC-CE,据此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