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历史八上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历史八上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2 15:27:09

文档简介

历史八上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陕西)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会宁 C.延安 D.西柏坡
【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红军长征结束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的过程、意义。
2.(2020·黔南州)电视剧《亮剑》中的八路军某部指挥员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台词所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D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A.淞沪会战,不符合题意;
B.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C.武汉会战,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主动出击,破坏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给日军沉重打击,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参战的军队是(  )
A.刘邓大军 B.新四军
C.国民党李宗仁部队 D.八路军115师
【答案】D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参战的军队。
4.(2017八上·灌云月考)下图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指向石太铁路,寓意百团大战以击破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
A.贺龙 B.林彪 C.彭德怀 D.朱德
【答案】C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1940年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此次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团大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取得成就和意义。
5.(2020·潍坊)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其背景是(  )
A. 日伪军封锁根据地 B.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C.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D.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答案】A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主要集中力量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主要集中力量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日伪军封锁根据地,根据地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2020·济宁模拟)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没收地主土地 B.打土豪,分田地
C.减租减息 D.耕者有其田
【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A. 没收地主土地,不符合题意;
B. 打土豪,分田地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这样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让军队获得了后勤保障,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耕者有其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识记,注意在理解基础上识记,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7.(2016八上·钦州期末)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D.将日军赶出华北
【答案】B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发起了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这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需要准确识记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8.(2019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下列战役属于敌后战场的是(  )
A.淞沪会战 B.长沙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答案】C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下列战役属于敌后战场的是”,淞沪会战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故A不符合题意。
长沙会战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故B不符合题意。
平型关大捷属于敌后战场的抗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C符合题意。
台儿庄战役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敌后战场抗战的有关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其中,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9.(2020八上·高明期末)对如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囚笼”政策破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抗战路线是全面抗战路线。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和维护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敌后战场的抗战。从图中可以看出,全面抗战开始的1937年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1940年相比,无论是共产党员人数、人民军队的数量,还是根据地的数量、根据地的人数均大速度的增长。这些变化均表明敌后战场抗日力量的壮大。
10.(2019·内江)1937年9月,有一场战役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八路军威名远扬,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它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A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选项符合题意。
百团大战的时间是1940年,B选项排除。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C选项排除。
长沙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平型关大捷的准确把握,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1.(2019·泰州模拟)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蒋介石发来贺电说: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蒋介石如此评价平型关战役,主要是因为(  )
A.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B.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它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D.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答案】A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B、C项是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的特点,应该排除。D项不是平型关战役的最大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实现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抗日军民的士气。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平型关大捷的内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是国共两党结合抵御外敌的重大胜利。
12.(2020八上·深圳期末)图《地道战》(绘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斗争策略是(  )
A.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人民游击战争
B.利用政府和军队的正面战场大会战
C.利用工兵建立要塞关隘的攻坚战
D.利用军事化进行快速打击的闪电战
【答案】A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道战》是以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的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利用政府和军队的正面战场大会战 ,不符合题意;
C. 利用工兵建立要塞关隘的攻坚战 ,不符合题意;
D. 利用军事化进行快速打击的闪电战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看懂图片含义,知道《地道战》是以群众为主力军的游击战争,不知道这一点就没法回答。
13.(2020·石景山模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
A.国民政府正面抗击日军进攻 B.国共合作消灭日军有生力量
C.日军侵华步步紧逼大获全胜 D.敌后战场军民抗日灵活机动
【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敌后战场根据敌强为弱形势,创造出来的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方式,因此它说明的是敌后战场军民抗日灵活机动。
ABC三项不能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史实来说明,不符合题意;
D项敌后战场军民抗日灵活机动可以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史实来说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4.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报道一场战役:“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
B.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华北地区”、“一百团人”、“理解正确”,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40年8月,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对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D项是由于卢沟桥事变爆发促成的;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团大战知识点。
15.(2019·槐荫模拟)以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型关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的第1个胜利
B.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C.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答案】A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说法错误的是“平型关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的第1个胜利”。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成功,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第一次大捷。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平型关大捷的有关知识。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9八上·福田期末)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发表合作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持久的抗日活动中,两党合作,为中国抗日运动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更重要的是,这场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一寸河山一寸血》
材料二: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这次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目标的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目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千米,公路1500余千米,破坏桥梁、车站、隧道260多处,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2005年8月9日《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战役?材料二中“这次大规模”的战役指的是哪一场战役?说出该战役的指挥者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国际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两则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点并展开论述。
【答案】(1)淞沪会战。百团大战。彭德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2)观点:国共第二次合作.分别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侵略。
论证: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过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战役,英勇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胜利。
结论: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都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知识点】淞沪会战;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这场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37年8月13日,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淞沪会战爆发。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消灭中国的迷梦,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由材料二“……这次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目标的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目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千米,公路1500余千米,破坏桥梁、车站、隧道260多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战役”是指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投入一百多个团朝着摧毁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的攻击目标,开展百团大战;在三个半月的战役时间内,共计战斗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数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人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侵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观点正确,论述的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淞沪会战。百团大战。彭德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2)观点:国共第二次合作.分别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侵略。
论证: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过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战役,英勇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胜利。
结论: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都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淞沪会战、百团大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及学生的思维能力。
17.(2019·泗阳模拟)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八路军早在8月下句改编完毕后即赴晋作战,由八路军115师插入敌后,侧击平型关日军,晋军71师以正面团城口出击。
﹣﹣《八年抗战中的中国军队:1937﹣1945》(何柱宏)
材料三: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基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断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选自《不可不读世界历史》
(1)图1所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它的名称是什么?图2报纸报道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共御外敌的一次成功范例,这次战役的指挥官是谁?它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哪一重要原因?
(4)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1)黄埔军校;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2)林彪;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等)。
(4)团结合作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片一是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之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图2报纸报道的是西安事变;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吞并东北,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林彪指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中歼灭日军精锐部队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山炮1门、摧毁车辆100余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依据材料信息“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基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断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是二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4)开放性题目,团结合作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故答案为:(1)黄埔军校;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2)林彪;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等)。(4)团结合作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点评】本题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例,旨在说明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共的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以后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局部的抗战;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同抗日。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为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团结合作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 / 1历史八上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陕西)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会宁 C.延安 D.西柏坡
2.(2020·黔南州)电视剧《亮剑》中的八路军某部指挥员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台词所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3.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参战的军队是(  )
A.刘邓大军 B.新四军
C.国民党李宗仁部队 D.八路军115师
4.(2017八上·灌云月考)下图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指向石太铁路,寓意百团大战以击破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
A.贺龙 B.林彪 C.彭德怀 D.朱德
5.(2020·潍坊)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其背景是(  )
A. 日伪军封锁根据地 B.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C.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D.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6.(2020·济宁模拟)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没收地主土地 B.打土豪,分田地
C.减租减息 D.耕者有其田
7.(2016八上·钦州期末)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D.将日军赶出华北
8.(2019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下列战役属于敌后战场的是(  )
A.淞沪会战 B.长沙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9.(2020八上·高明期末)对如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囚笼”政策破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10.(2019·内江)1937年9月,有一场战役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八路军威名远扬,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它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1.(2019·泰州模拟)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蒋介石发来贺电说: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蒋介石如此评价平型关战役,主要是因为(  )
A.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B.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它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D.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2.(2020八上·深圳期末)图《地道战》(绘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斗争策略是(  )
A.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人民游击战争
B.利用政府和军队的正面战场大会战
C.利用工兵建立要塞关隘的攻坚战
D.利用军事化进行快速打击的闪电战
13.(2020·石景山模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
A.国民政府正面抗击日军进攻 B.国共合作消灭日军有生力量
C.日军侵华步步紧逼大获全胜 D.敌后战场军民抗日灵活机动
14.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报道一场战役:“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
B.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5.(2019·槐荫模拟)以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型关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的第1个胜利
B.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C.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9八上·福田期末)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发表合作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持久的抗日活动中,两党合作,为中国抗日运动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更重要的是,这场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一寸河山一寸血》
材料二: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这次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目标的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目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千米,公路1500余千米,破坏桥梁、车站、隧道260多处,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2005年8月9日《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战役?材料二中“这次大规模”的战役指的是哪一场战役?说出该战役的指挥者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国际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两则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点并展开论述。
17.(2019·泗阳模拟)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八路军早在8月下句改编完毕后即赴晋作战,由八路军115师插入敌后,侧击平型关日军,晋军71师以正面团城口出击。
﹣﹣《八年抗战中的中国军队:1937﹣1945》(何柱宏)
材料三: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基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断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选自《不可不读世界历史》
(1)图1所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它的名称是什么?图2报纸报道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共御外敌的一次成功范例,这次战役的指挥官是谁?它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哪一重要原因?
(4)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红军长征结束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的过程、意义。
2.【答案】D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A.淞沪会战,不符合题意;
B.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C.武汉会战,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主动出击,破坏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给日军沉重打击,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答案】D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参战的军队。
4.【答案】C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1940年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此次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团大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取得成就和意义。
5.【答案】A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主要集中力量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主要集中力量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日伪军封锁根据地,根据地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A. 没收地主土地,不符合题意;
B. 打土豪,分田地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这样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让军队获得了后勤保障,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耕者有其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识记,注意在理解基础上识记,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7.【答案】B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发起了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这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需要准确识记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8.【答案】C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下列战役属于敌后战场的是”,淞沪会战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故A不符合题意。
长沙会战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故B不符合题意。
平型关大捷属于敌后战场的抗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C符合题意。
台儿庄战役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敌后战场抗战的有关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其中,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9.【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抗战路线是全面抗战路线。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和维护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敌后战场的抗战。从图中可以看出,全面抗战开始的1937年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1940年相比,无论是共产党员人数、人民军队的数量,还是根据地的数量、根据地的人数均大速度的增长。这些变化均表明敌后战场抗日力量的壮大。
10.【答案】A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选项符合题意。
百团大战的时间是1940年,B选项排除。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C选项排除。
长沙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平型关大捷的准确把握,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1.【答案】A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B、C项是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的特点,应该排除。D项不是平型关战役的最大影响。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实现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抗日军民的士气。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平型关大捷的内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是国共两党结合抵御外敌的重大胜利。
12.【答案】A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道战》是以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的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利用政府和军队的正面战场大会战 ,不符合题意;
C. 利用工兵建立要塞关隘的攻坚战 ,不符合题意;
D. 利用军事化进行快速打击的闪电战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看懂图片含义,知道《地道战》是以群众为主力军的游击战争,不知道这一点就没法回答。
13.【答案】D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敌后战场根据敌强为弱形势,创造出来的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方式,因此它说明的是敌后战场军民抗日灵活机动。
ABC三项不能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史实来说明,不符合题意;
D项敌后战场军民抗日灵活机动可以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史实来说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4.【答案】C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华北地区”、“一百团人”、“理解正确”,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40年8月,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对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D项是由于卢沟桥事变爆发促成的;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团大战知识点。
15.【答案】A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说法错误的是“平型关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的第1个胜利”。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成功,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第一次大捷。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平型关大捷的有关知识。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16.【答案】(1)淞沪会战。百团大战。彭德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2)观点:国共第二次合作.分别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侵略。
论证: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过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战役,英勇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胜利。
结论: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都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知识点】淞沪会战;百团大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这场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37年8月13日,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淞沪会战爆发。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消灭中国的迷梦,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由材料二“……这次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目标的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目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千米,公路1500余千米,破坏桥梁、车站、隧道260多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战役”是指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投入一百多个团朝着摧毁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的攻击目标,开展百团大战;在三个半月的战役时间内,共计战斗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数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人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侵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观点正确,论述的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淞沪会战。百团大战。彭德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2)观点:国共第二次合作.分别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侵略。
论证: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过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战役,英勇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胜利。
结论: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都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淞沪会战、百团大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及学生的思维能力。
17.【答案】(1)黄埔军校;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2)林彪;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等)。
(4)团结合作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片一是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之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图2报纸报道的是西安事变;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吞并东北,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林彪指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中歼灭日军精锐部队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山炮1门、摧毁车辆100余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依据材料信息“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基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断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是二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4)开放性题目,团结合作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故答案为:(1)黄埔军校;西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2)林彪;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等)。(4)团结合作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点评】本题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例,旨在说明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共的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以后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局部的抗战;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同抗日。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为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团结合作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