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4 16:49:53

文档简介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一、重庆判断
1.(2019·南京)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  )
A.广州 B.瑞金 C.西安 D.重庆
【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D选项符合题意。
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重庆谈判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2019·南充)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威。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沉浮”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淮海战役 D.解放南京
【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提取信息“双十协议”以及诗中反映的思想情感,结合抗日战争后的时代背景,题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B项重庆谈判是题干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一首诗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的相关知识。
3.(2019·滨州)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平
【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毛泽东和蒋介石”、“1945年9月”、“和平民主”可以判断出是重庆谈判,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与重庆谈判地点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重庆谈判的准确把握,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毛泽东和蒋介石”、“1945年9月”、“和平民主”可以判断出是重庆谈判。
4.(2019·宿迁)如图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合影,经过谈判,国共两党签订了(  )
A.“八一宣言” B.《双十协定》
C.《共同纲领》 D.“九二共识”
【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为了争取和平建国,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最终签署了《双十协定》,B选项符合题意;
八一宣言是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文件,意味着中共关门主义的结束,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开始,A选项排除;
《共同纲领》在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C选项排除;
九二共识承认的是一个中国原则,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合影 ”,结合重庆谈判进行分析即可。
5.(2019九上·滨州开学考)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目的是(  )
A.讨论停战问题 B.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C.争取国内和平 D.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实际上是要借谈判为内战争取时间,为了国内和平,毛泽东明知危险,还是到了重庆,同国民党会谈,这就是重庆谈判,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要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注意,这类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才能够记得准记得牢。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6.(2019九上·滨州开学考)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后 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大别山后 D.陕甘宁解放区后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集中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且是最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7.(2019八上·靖远期末)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C.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
【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1945年“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背弃双方的约定,并于1946年6月撕毁协定,调集20万大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的时间和地区。
8.(2019八上·福田期末)1945年,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的所作所为表述正确的是(  )
A.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
B.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C.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D.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
【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据“1945年”“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可知,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表述正确的是: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20多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C项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全面内战的爆发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9.(2019八上·巴彦淖尔期末)抗战胜利后,人们渴望和平与民主。但全面内战烽火再次点燃,其标志性事件是(  )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上党邯郸地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
【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要掌握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10.(2019八上·临洮期末)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解放战争初期,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陕北的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的重点进攻的时间、目标和结果。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1.(2019·呼和浩特)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解放战争爆发之初 B.刘邓大军展开战略进攻时
C.国共战略决战之际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后
【答案】A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 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显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只要准确记忆即可,这类题目是课本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2.(2019·龙湖模拟)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  )
A.挺进大别山 B.占领南京 C.攻占锦州 D.转战陕北
【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13.(2018八上·昌平期末)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之得失,事关重大。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时握着拳头,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展,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不久,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开始战略决战 D.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重点进攻的描述。面对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时间判定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采取的战争策略,有一定难度。
14.(2018·济宁)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  )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答案】A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可知,体现了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先后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经过八个月的作战,人民军队歼灭敌人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粉碎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15.(2018九下·吉林模拟)谍战大戏《潜伏》中有这样一幕:1947年在得知中共中央所在地被占领后,中共地下党负责人说: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当时被占领的地方是(  )
A.南京 B.延安 C.瑞金 D.北京
【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4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万兵力向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西北野战部队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因此当时被占领的地方是延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四、材料探究
16.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
(4)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
【答案】(1)重庆谈判。
(2)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集团逃往了台湾,台湾与大陆分离,祖国未完成统一。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1)依据材料信息“ 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所反映的是1945年8月的重庆谈判,蒋介石利用重庆谈判为内战做准备。
(2) 依据所学知识,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对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欺骗人民。
(3)依据所学知识,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4)依据所学知识,经过三年多的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集团逃到了台湾, 台湾与大陆分离,祖国未完成统一。
故答案为:(1) 重庆谈判。
(2) 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3)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 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集团逃往了台湾,台湾与大陆分离,祖国未完成统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17.(2018九下·句容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渝。
——毛泽东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先生”分别是谁?材料中的“渝”是指哪个城市?
(2)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邀请共产党领导人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邀请?
(4)这次会晤史称什么事件?最后取得了什么结果?
【答案】(1)毛泽东,蒋介石。重庆。
(2)欺骗人民,为打内战赢得时间。
(3)为尽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或《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和材料二所给信息“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的问题,由此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先生”分别是毛泽东、蒋介石;材料中的“渝”指的是重庆。
(2)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蒋介石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的问题。
(3)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反映的这次会晤史称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签订《双十协定》(或《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故答案为:(1) 毛泽东,蒋介石。重庆。
(2) 欺骗人民,为打内战赢得时间。
(3) 为尽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 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或《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分析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通过分析理解重庆谈判地点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最终确定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分析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国民党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最终确定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分析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通过分析理解重庆谈判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最终确定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识记。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通过分析识记,最终确定答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没有诚意;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得人心者得天下。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可知,国民党没有诚意;根据所学可知,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根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此举将战争打倒国统区,对国民党首都南京和重镇武汉形成威胁。
(3)诗中指南京的是首句中的“钟山”,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故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三则材料有关的事件分别是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根据所学可知,他们的作用是: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从国民党由统治到灭亡的史实可知,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谈判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本题主要考查占领南京的诗句。(4)本题主要考查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一、重庆判断
1.(2019·南京)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  )
A.广州 B.瑞金 C.西安 D.重庆
2.(2019·南充)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威。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沉浮”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淮海战役 D.解放南京
3.(2019·滨州)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平
4.(2019·宿迁)如图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合影,经过谈判,国共两党签订了(  )
A.“八一宣言” B.《双十协定》
C.《共同纲领》 D.“九二共识”
5.(2019九上·滨州开学考)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目的是(  )
A.讨论停战问题 B.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C.争取国内和平 D.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6.(2019九上·滨州开学考)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后 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大别山后 D.陕甘宁解放区后
7.(2019八上·靖远期末)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C.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
8.(2019八上·福田期末)1945年,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的所作所为表述正确的是(  )
A.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
B.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C.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D.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
9.(2019八上·巴彦淖尔期末)抗战胜利后,人们渴望和平与民主。但全面内战烽火再次点燃,其标志性事件是(  )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上党邯郸地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
10.(2019八上·临洮期末)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1.(2019·呼和浩特)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解放战争爆发之初 B.刘邓大军展开战略进攻时
C.国共战略决战之际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后
12.(2019·龙湖模拟)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  )
A.挺进大别山 B.占领南京 C.攻占锦州 D.转战陕北
13.(2018八上·昌平期末)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之得失,事关重大。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时握着拳头,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展,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不久,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开始战略决战 D.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14.(2018·济宁)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  )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15.(2018九下·吉林模拟)谍战大戏《潜伏》中有这样一幕:1947年在得知中共中央所在地被占领后,中共地下党负责人说: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当时被占领的地方是(  )
A.南京 B.延安 C.瑞金 D.北京
四、材料探究
16.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
(4)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
17.(2018九下·句容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渝。
——毛泽东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先生”分别是谁?材料中的“渝”是指哪个城市?
(2)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邀请共产党领导人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邀请?
(4)这次会晤史称什么事件?最后取得了什么结果?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D选项符合题意。
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重庆谈判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提取信息“双十协议”以及诗中反映的思想情感,结合抗日战争后的时代背景,题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B项重庆谈判是题干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一首诗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毛泽东和蒋介石”、“1945年9月”、“和平民主”可以判断出是重庆谈判,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与重庆谈判地点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重庆谈判的准确把握,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毛泽东和蒋介石”、“1945年9月”、“和平民主”可以判断出是重庆谈判。
4.【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为了争取和平建国,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最终签署了《双十协定》,B选项符合题意;
八一宣言是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文件,意味着中共关门主义的结束,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开始,A选项排除;
《共同纲领》在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C选项排除;
九二共识承认的是一个中国原则,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关键信息是“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合影 ”,结合重庆谈判进行分析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实际上是要借谈判为内战争取时间,为了国内和平,毛泽东明知危险,还是到了重庆,同国民党会谈,这就是重庆谈判,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要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注意,这类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才能够记得准记得牢。
6.【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集中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且是最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7.【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1945年“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背弃双方的约定,并于1946年6月撕毁协定,调集20万大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的时间和地区。
8.【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据“1945年”“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可知,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表述正确的是: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20多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C项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全面内战的爆发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要掌握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10.【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解放战争初期,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陕北的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的重点进攻的时间、目标和结果。
11.【答案】A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 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显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只要准确记忆即可,这类题目是课本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2.【答案】D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13.【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重点进攻的描述。面对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时间判定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采取的战争策略,有一定难度。
14.【答案】A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可知,体现了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先后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了,经过八个月的作战,人民军队歼灭敌人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粉碎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15.【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4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万兵力向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西北野战部队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因此当时被占领的地方是延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领导转战陕北的是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野战军,采取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的方针。
16.【答案】(1)重庆谈判。
(2)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集团逃往了台湾,台湾与大陆分离,祖国未完成统一。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1)依据材料信息“ 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所反映的是1945年8月的重庆谈判,蒋介石利用重庆谈判为内战做准备。
(2) 依据所学知识,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对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欺骗人民。
(3)依据所学知识,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4)依据所学知识,经过三年多的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集团逃到了台湾, 台湾与大陆分离,祖国未完成统一。
故答案为:(1) 重庆谈判。
(2) 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3)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 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集团逃往了台湾,台湾与大陆分离,祖国未完成统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17.【答案】(1)毛泽东,蒋介石。重庆。
(2)欺骗人民,为打内战赢得时间。
(3)为尽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或《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和材料二所给信息“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的问题,由此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先生”分别是毛泽东、蒋介石;材料中的“渝”指的是重庆。
(2)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蒋介石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的问题。
(3)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反映的这次会晤史称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签订《双十协定》(或《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故答案为:(1) 毛泽东,蒋介石。重庆。
(2) 欺骗人民,为打内战赢得时间。
(3) 为尽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4) 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或《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分析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通过分析理解重庆谈判地点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最终确定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分析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国民党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最终确定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分析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通过分析理解重庆谈判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最终确定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庆谈判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识记。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通过分析识记,最终确定答案。
18.【答案】(1)没有诚意;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得人心者得天下。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可知,国民党没有诚意;根据所学可知,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根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此举将战争打倒国统区,对国民党首都南京和重镇武汉形成威胁。
(3)诗中指南京的是首句中的“钟山”,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故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三则材料有关的事件分别是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根据所学可知,他们的作用是: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从国民党由统治到灭亡的史实可知,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谈判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本题主要考查占领南京的诗句。(4)本题主要考查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