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三节 氧气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三节 氧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0-12 16:00:4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三节 氧气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红安月考)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不符合题意;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2.(2019·江西)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答案】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A符合题意;
B、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B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B、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排水集气法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加热固体制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3.(2019·湘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铁丝 B.木炭 C.硫 D.红磷
【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A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铁丝、木炭、硫和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4.(2019·南通)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
D.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 和CuO对 分解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选项符合题意;
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选项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Fe3O4,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两种试管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利用如图装置不能比较 和CuO对H2O2分解的影响,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和氧气的构成分析;
B、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收集的方法;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分析;
D、根据对比试验的特点分析。
5.(2019九上·伊川月考)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A符合题意
B.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方便空气的排出,B不符合题意
C.验满氧气时,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C不符合题意
D.铁丝燃烧的现象很剧烈,为了防止高温融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要在瓶底放水或细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验满氧气的方法分析
D、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6.(2019九上·伊川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食物容易腐烂只与天气温度高有关,与氧气性质无关
B.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未变
C.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爆炸都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夏天食物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A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C符合题意
D.爆炸分为物理中的爆炸,如气球的爆炸,和化学中的爆炸,如炸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氧化性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
D、根据气球的爆炸进行分析
7.(2019九上·遵义月考)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 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使得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加,充气气球会减小,红墨水会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装置内压强会增大而使气球变瘪水位左移分析。
8.(2019·陕西)对以下反应归纳正确的是()
①2H2O2 2H2O+O2↑ ②2H2O 2H2↑+O2↑ ③2KMnO4 2K2MnO4+MnO2+ O2↑
A.都是分解反应
B.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C.都是实验室制取O2的常用方法
D.①③中的MnO2都是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三个化学方程式都符合“一变多”特点是分解反应,故A符合题意;
B.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H2O、K2MnO4、M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O2中氧元素的价为0价,故B不符合题意;
C.2H2O 2H2↑+O2↑制取氧气要消耗大量电能,不用于实验制取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在①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③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特点“一变多”。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二、填空题
9.(2019九上·遵义月考)从①氧气 ②氮气 ③空气 ④氢气 ⑤二氧化硫 ⑥二氧化碳六种气体中,选出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   .
(3)在食品包装袋中,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4)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答案】(1)③
(2)①
(3)②
(4)⑥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 ①氧气 ②氮气 ④氢气 ⑤二氧化硫 ⑥二氧化碳 都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③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2)氧气有帮助呼吸的作用,可用于医疗上抢救危重病人;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食品保护气;
(4)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析;
(2)根据氧气有帮助呼吸的作用分析;
(3)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
10.(2019九上·伊川月考)试选用“>”、“<”或“=”填空。
(1)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加入较多的二氧化锰,收集到氧气质量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收集到的氧气质量。
(2)量取液体,若俯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读数。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空气体积的1/5.。
【答案】(1)=
(2)<
(3)<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1)在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当过氧化氢的量一定时,生成氧气的量与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无关
(2)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会使读取的数据偏大
(3)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会使气体不断进取装置内,补充氧气的消耗,测定的氧气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2)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分析
(3)根据利用耗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分析
11.(2019九上·伊川月考)A、B……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 H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
试推断:
(1)B是   
(2)写出D与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3)请再写出一个与③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答案】(1)二氧化锰
(2)碳+铜氧化铜
(3)氢气+氧气水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 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则D是氧气,A是 一种暗紫色固体,能生成D,则A是高锰酸钾,B是黑色固体,则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E、F都是无色液体。 则E是过氧化氢,F是水,H是黑色固体,则G是铜
故答案为(1)二氧化锰
(2)碳+铜氧化铜
(3)氢气+氧气水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本题的题眼在于D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2.(2019·湘潭)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填字母序号),混合气体应从   (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A浓硫酸 B紫色石蕊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1)酒精灯
(2)A;2KMnO4 K2MnO4+MnO2+O2↑;正放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4)C;M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用发生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正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因为CO与CO2均不与浓硫酸反应;二氧化碳能使石蕊试剂变红色,但不能除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能出去二氧化碳杂质。混合气体应从M端导管口进入。
【分析】(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结合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3)根据二氧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三节 氧气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红安月考)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2019·江西)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3.(2019·湘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铁丝 B.木炭 C.硫 D.红磷
4.(2019·南通)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
D.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 和CuO对 分解的影响
5.(2019九上·伊川月考)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19九上·伊川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食物容易腐烂只与天气温度高有关,与氧气性质无关
B.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未变
C.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爆炸都属于化学变化
7.(2019九上·遵义月考)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 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8.(2019·陕西)对以下反应归纳正确的是()
①2H2O2 2H2O+O2↑ ②2H2O 2H2↑+O2↑ ③2KMnO4 2K2MnO4+MnO2+ O2↑
A.都是分解反应
B.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C.都是实验室制取O2的常用方法
D.①③中的MnO2都是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
9.(2019九上·遵义月考)从①氧气 ②氮气 ③空气 ④氢气 ⑤二氧化硫 ⑥二氧化碳六种气体中,选出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   .
(3)在食品包装袋中,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4)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10.(2019九上·伊川月考)试选用“>”、“<”或“=”填空。
(1)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加入较多的二氧化锰,收集到氧气质量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收集到的氧气质量。
(2)量取液体,若俯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读数。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空气体积的1/5.。
11.(2019九上·伊川月考)A、B……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 H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
试推断:
(1)B是   
(2)写出D与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3)请再写出一个与③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三、实验探究题
12.(2019·湘潭)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填字母序号),混合气体应从   (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A浓硫酸 B紫色石蕊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不符合题意;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2.【答案】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A符合题意;
B、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B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B、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排水集气法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加热固体制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A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铁丝、木炭、硫和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解析】【解答】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选项符合题意;
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选项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Fe3O4,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两种试管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利用如图装置不能比较 和CuO对H2O2分解的影响,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和氧气的构成分析;
B、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收集的方法;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分析;
D、根据对比试验的特点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A符合题意
B.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方便空气的排出,B不符合题意
C.验满氧气时,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C不符合题意
D.铁丝燃烧的现象很剧烈,为了防止高温融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要在瓶底放水或细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验满氧气的方法分析
D、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夏天食物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A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C符合题意
D.爆炸分为物理中的爆炸,如气球的爆炸,和化学中的爆炸,如炸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氧化性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
D、根据气球的爆炸进行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使得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加,充气气球会减小,红墨水会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装置内压强会增大而使气球变瘪水位左移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三个化学方程式都符合“一变多”特点是分解反应,故A符合题意;
B.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H2O、K2MnO4、M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O2中氧元素的价为0价,故B不符合题意;
C.2H2O 2H2↑+O2↑制取氧气要消耗大量电能,不用于实验制取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在①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③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特点“一变多”。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9.【答案】(1)③
(2)①
(3)②
(4)⑥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 ①氧气 ②氮气 ④氢气 ⑤二氧化硫 ⑥二氧化碳 都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③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2)氧气有帮助呼吸的作用,可用于医疗上抢救危重病人;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食品保护气;
(4)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析;
(2)根据氧气有帮助呼吸的作用分析;
(3)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
10.【答案】(1)=
(2)<
(3)<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1)在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当过氧化氢的量一定时,生成氧气的量与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无关
(2)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会使读取的数据偏大
(3)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会使气体不断进取装置内,补充氧气的消耗,测定的氧气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2)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分析
(3)根据利用耗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分析
11.【答案】(1)二氧化锰
(2)碳+铜氧化铜
(3)氢气+氧气水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 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则D是氧气,A是 一种暗紫色固体,能生成D,则A是高锰酸钾,B是黑色固体,则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E、F都是无色液体。 则E是过氧化氢,F是水,H是黑色固体,则G是铜
故答案为(1)二氧化锰
(2)碳+铜氧化铜
(3)氢气+氧气水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本题的题眼在于D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析
12.【答案】(1)酒精灯
(2)A;2KMnO4 K2MnO4+MnO2+O2↑;正放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4)C;M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用发生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正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因为CO与CO2均不与浓硫酸反应;二氧化碳能使石蕊试剂变红色,但不能除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能出去二氧化碳杂质。混合气体应从M端导管口进入。
【分析】(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结合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3)根据二氧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