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3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2019八上·北海期末)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越大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2019·深圳模拟)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 )
A.变矮 B.变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3.(2019·南安模拟)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间距等于两玻璃门的间距
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4.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子里的像是虚像
B.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
C.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
5.(2019·普陀模拟)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气球慢慢升起,关于这只气球在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反射形成,像逐渐变小 B.光的折射形成,像逐渐变小
C.光的反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 D.光的折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
6.(2019八上·兰州期末)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A.4:40 B.4:20 C.7:20 D.8:40
7.(2019·长春模拟)爱米将手机的屏幕当平面镜使用。她将手机靠近自己时,屏幕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到屏幕的距离和像到屏幕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8.(2019·襄城模拟)“天空之镜”位于青海的茶卡盐湖,如图。这是由于光在湖面处发生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形成了 像(选填“实”或“虚”),使白云的倒影与湖水相接,美动人心。
9.(2019九下·湛江月考)学校在楼梯口的位置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小强同学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 像(选填“实”或“虚”);当他在距离平面镜前2m处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当小强向平面镜走近0.5m的过程中,小强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0.(2019·北部湾模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蜡烛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蜡烛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11.(2019八上·中山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择镀膜玻璃板而没有选择生活中梳洗用的镜子,是因为镀膜玻璃板和镜子相比,镀膜玻璃板( )
A.能成像 B.能找到像的位置
C.成的像更亮 D.只成一个像
12.(2019八上·莱城期末)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A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
C.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A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B完全重合
13.(2018八上·扬州期中)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14.(2019·江阴模拟)如图为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情景。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D.把棋子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15.(2018八上·嘉定期中)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和白纸、火柴、夹子等,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她需要移动 (选填“A”或“B”)蜡烛,以确定像的位置。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选填“能”或“不能”)。
16.(2019·巴彦淖尔模拟)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人站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人在蜡烛A的同侧看到烛焰的像是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形成的。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 。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 (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7.(2019八上·津南期末)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有的像A'B'。
18.(2019·黑龙江模拟)如图所示,请画出人眼从平面镜中看到烛焰上一点S的像的光路图。
19.(2019·开封模拟)完成图中小莉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脚后跟A点的光路图(B点为眼睛)
四、真题演练
20.(2019·邵阳)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
A.不变,2m B.不变,1m C.变小,1m D.变小,2m
21.(2019·自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22.(2019·绵阳)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23.(2019·湘潭)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 m,平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虚“或“实)像
24.(2019·郴州)小明身高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镜中像的高度为 m。
25.(2019·龙东)小丽站在舞蹈室内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 m,当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2019·随州)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27.(2019·云南)请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8.(2019·山西)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向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丽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
29.(2019·娄底)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一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30.(2019·岳阳)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应选择 (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31.(2019·荆州)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
(4)如图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
B、由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体面镜时,所成的像也将面镜,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与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解题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成像和他大小相等,他逐渐远离平面镜,他的像大小还和他大小相等,像高矮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中物像大小相等.
3.【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大小相同,在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人到镜面的距离不变,所以像的位置不变,在两个平面镜中都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气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气球慢慢升起时,像的大小仍与气球的大小相等。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再结合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表盘数字的顺序与实际顺序左右相反,时针指向4和5之间,分针指向8,实际时间为4:40.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7.【答案】不变;相等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当他将平面镜靠近自己时,物距减小,像距也减小,则像离人的距离变小。她到屏幕的距离和像到屏幕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不变;相等。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8.【答案】镜面;虚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在湖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白云的虚像。使白云的倒影与湖水相接,美动人心。
故答案为:镜面;虚。
【分析】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9.【答案】虚;4m;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小强同学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站在平面镜前2m处时,像距离平面镜也是2m;她在镜中的像到她的距离是2m+2m=4m;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同学们走近该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虚;4m;不变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10.【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A正确;
B、因为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离平面镜近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面镜时,像也面镜,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11.【答案】B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选择镀膜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12.【答案】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B不符合题意;
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不能与蜡烛B完全重合,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13.【答案】B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根据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作出蜡烛A的烛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蜡烛像的位置,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蜡烛A的像与蜡烛B不重合,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棋子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A不符合题意;
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BC不符合题意;
物体面镜时,它的像也会面镜,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及原理分析解答.
15.【答案】B;不能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点燃A蜡烛,A蜡烛在玻璃板中反射成像,所以要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以确定像的位置。(2)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同时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
所以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平面镜不透明,不能看到B蜡烛的像,实验不能进行。
故答案为:B;不能。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观察的是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所以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和像重合,由于玻璃板透明,可以关系像和后面的物体,平面镜不能完成实验。
16.【答案】(1)反射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远离;不变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眼睛在A侧看到的蜡烛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2)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3)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
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面镜,像也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反射;(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远离;不变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分析解答.
17.【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
18.【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先作S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像点S′,然后连接像点S′和人的眼睛,可作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即为入射光线;如下图: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
19.【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根据脚的位置和平面镜,画出脚在平面镜中的像,把像和人眼连线就是反射光线,连线和平面镜交于O,连接脚和O点就是入射光线,如图
。
【分析】根据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物体的像,结合像和人眼的位置画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0.【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所以,他后退0.5m,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
小兰站在平面镜前0.5m处,当他向后退0.5m时,此时他与镜面的距离为0.5m+0.5m=1m,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m×2=2m。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21.【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①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正确;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用于成像,故正确;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凸面镜,故错误;
④较厚的玻璃两个面所成的像会影响实验效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故正确。
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2.【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甲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乙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A不符合题意;
B、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所以乙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丙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等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B不符合题意;
CD、根据平面镜成像对称性的特点,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即甲与乙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即乙与丙的距离),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23.【答案】2;等大;虚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1m+1m=2m;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是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点,所以某同学在镜中的像是虚像;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是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2;等大;虚。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24.【答案】2;1.65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小明同学距离竖直平面镜2m,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小明身高1.65m,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小明的像高1.65m。
故答案为:2;1.65。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大小相等.
25.【答案】4;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小丽到平面镜距离是2m,小丽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4m。小丽向平面镜靠近过程中,小丽的大小不变,小丽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也不变。
故答案为:4;不变。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26.【答案】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AB不符合题意;
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宠物狗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
27.【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
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
④用虚线连接A′B′,B′C′,A′C′,则△A′B′C′就是△ABC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作图如下: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
28.【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通过A点作镜面MN的垂线,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的左侧这条直线上找到像A';接下来将A'和B连接,这条线与镜面MN的交点就是入射点;将此点与B点连接得到反射光线,与A点连接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
【分析】如果司机能够看到车内装饰物在玻璃中所成的像,那么肯定有反射光线经过B点;因为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有通过B点的反射光线肯定经过像点;只要找到像点,然后与B点连接,这条线与镜面的交点就是代求的入射点,最后完成光路图即可。
29.【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S,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则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理作图即可.
30.【答案】(1)薄
(2)像与物的大小
(3)不能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故答案为:(1)薄;(2)像与物的大小;(3)不能。
【分析】(1)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31.【答案】(1)不需要
(2)大小
(3)虚像
(4)45°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蜡烛B不需要点燃;(2)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4)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对应点连线与平面镜垂直,连接A、A1,做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移动后平面镜位置,如下图,可知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
故答案为:(1)不需要;(2)大小;(3)虚像;(4)45°。
【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3)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
(4)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对应点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1 / 1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4.3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2019八上·北海期末)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越大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
B、由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体面镜时,所成的像也将面镜,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与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解题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2019·深圳模拟)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 )
A.变矮 B.变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成像和他大小相等,他逐渐远离平面镜,他的像大小还和他大小相等,像高矮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中物像大小相等.
3.(2019·南安模拟)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间距等于两玻璃门的间距
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大小相同,在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人到镜面的距离不变,所以像的位置不变,在两个平面镜中都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4.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子里的像是虚像
B.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
C.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2019·普陀模拟)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气球慢慢升起,关于这只气球在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反射形成,像逐渐变小 B.光的折射形成,像逐渐变小
C.光的反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 D.光的折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气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气球慢慢升起时,像的大小仍与气球的大小相等。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再结合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6.(2019八上·兰州期末)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A.4:40 B.4:20 C.7:20 D.8:40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表盘数字的顺序与实际顺序左右相反,时针指向4和5之间,分针指向8,实际时间为4:40.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7.(2019·长春模拟)爱米将手机的屏幕当平面镜使用。她将手机靠近自己时,屏幕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到屏幕的距离和像到屏幕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不变;相等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当他将平面镜靠近自己时,物距减小,像距也减小,则像离人的距离变小。她到屏幕的距离和像到屏幕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不变;相等。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8.(2019·襄城模拟)“天空之镜”位于青海的茶卡盐湖,如图。这是由于光在湖面处发生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形成了 像(选填“实”或“虚”),使白云的倒影与湖水相接,美动人心。
【答案】镜面;虚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在湖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白云的虚像。使白云的倒影与湖水相接,美动人心。
故答案为:镜面;虚。
【分析】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9.(2019九下·湛江月考)学校在楼梯口的位置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小强同学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 像(选填“实”或“虚”);当他在距离平面镜前2m处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当小强向平面镜走近0.5m的过程中,小强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虚;4m;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小强同学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站在平面镜前2m处时,像距离平面镜也是2m;她在镜中的像到她的距离是2m+2m=4m;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同学们走近该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虚;4m;不变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0.(2019·北部湾模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蜡烛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蜡烛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A正确;
B、因为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离平面镜近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面镜时,像也面镜,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11.(2019八上·中山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择镀膜玻璃板而没有选择生活中梳洗用的镜子,是因为镀膜玻璃板和镜子相比,镀膜玻璃板( )
A.能成像 B.能找到像的位置
C.成的像更亮 D.只成一个像
【答案】B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选择镀膜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12.(2019八上·莱城期末)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A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
C.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A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B完全重合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B不符合题意;
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不能与蜡烛B完全重合,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13.(2018八上·扬州期中)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答案】B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根据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作出蜡烛A的烛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蜡烛像的位置,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蜡烛A的像与蜡烛B不重合,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分析.
14.(2019·江阴模拟)如图为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情景。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D.把棋子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棋子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A不符合题意;
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BC不符合题意;
物体面镜时,它的像也会面镜,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及原理分析解答.
15.(2018八上·嘉定期中)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和白纸、火柴、夹子等,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她需要移动 (选填“A”或“B”)蜡烛,以确定像的位置。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B;不能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点燃A蜡烛,A蜡烛在玻璃板中反射成像,所以要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以确定像的位置。(2)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同时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
所以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平面镜不透明,不能看到B蜡烛的像,实验不能进行。
故答案为:B;不能。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观察的是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所以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和像重合,由于玻璃板透明,可以关系像和后面的物体,平面镜不能完成实验。
16.(2019·巴彦淖尔模拟)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人站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人在蜡烛A的同侧看到烛焰的像是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形成的。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 。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 (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反射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远离;不变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眼睛在A侧看到的蜡烛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2)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3)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
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面镜,像也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反射;(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远离;不变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分析解答.
三、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7.(2019八上·津南期末)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有的像A'B'。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
18.(2019·黑龙江模拟)如图所示,请画出人眼从平面镜中看到烛焰上一点S的像的光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先作S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像点S′,然后连接像点S′和人的眼睛,可作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即为入射光线;如下图: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
19.(2019·开封模拟)完成图中小莉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脚后跟A点的光路图(B点为眼睛)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根据脚的位置和平面镜,画出脚在平面镜中的像,把像和人眼连线就是反射光线,连线和平面镜交于O,连接脚和O点就是入射光线,如图
。
【分析】根据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物体的像,结合像和人眼的位置画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四、真题演练
20.(2019·邵阳)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
A.不变,2m B.不变,1m C.变小,1m D.变小,2m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所以,他后退0.5m,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
小兰站在平面镜前0.5m处,当他向后退0.5m时,此时他与镜面的距离为0.5m+0.5m=1m,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m×2=2m。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21.(2019·自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①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正确;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用于成像,故正确;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凸面镜,故错误;
④较厚的玻璃两个面所成的像会影响实验效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故正确。
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2.(2019·绵阳)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甲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乙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A不符合题意;
B、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所以乙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丙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等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B不符合题意;
CD、根据平面镜成像对称性的特点,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即甲与乙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即乙与丙的距离),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23.(2019·湘潭)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 m,平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2;等大;虚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1m+1m=2m;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是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点,所以某同学在镜中的像是虚像;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是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2;等大;虚。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24.(2019·郴州)小明身高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镜中像的高度为 m。
【答案】2;1.65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小明同学距离竖直平面镜2m,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小明身高1.65m,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小明的像高1.65m。
故答案为:2;1.65。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大小相等.
25.(2019·龙东)小丽站在舞蹈室内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 m,当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4;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小丽到平面镜距离是2m,小丽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4m。小丽向平面镜靠近过程中,小丽的大小不变,小丽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也不变。
故答案为:4;不变。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26.(2019·随州)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AB不符合题意;
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宠物狗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
27.(2019·云南)请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
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
④用虚线连接A′B′,B′C′,A′C′,则△A′B′C′就是△ABC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作图如下: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
28.(2019·山西)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向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丽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通过A点作镜面MN的垂线,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的左侧这条直线上找到像A';接下来将A'和B连接,这条线与镜面MN的交点就是入射点;将此点与B点连接得到反射光线,与A点连接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
【分析】如果司机能够看到车内装饰物在玻璃中所成的像,那么肯定有反射光线经过B点;因为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有通过B点的反射光线肯定经过像点;只要找到像点,然后与B点连接,这条线与镜面的交点就是代求的入射点,最后完成光路图即可。
29.(2019·娄底)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一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S,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则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理作图即可.
30.(2019·岳阳)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应选择 (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答案】(1)薄
(2)像与物的大小
(3)不能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故答案为:(1)薄;(2)像与物的大小;(3)不能。
【分析】(1)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31.(2019·荆州)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
(4)如图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 。
【答案】(1)不需要
(2)大小
(3)虚像
(4)45°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蜡烛B不需要点燃;(2)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4)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对应点连线与平面镜垂直,连接A、A1,做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移动后平面镜位置,如下图,可知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
故答案为:(1)不需要;(2)大小;(3)虚像;(4)45°。
【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3)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
(4)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对应点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