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绵阳期末)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开始
2.(2019八上·佳木斯期末)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4.(2019·河北模拟)下图文件是1912年孙中山发表的某篇誓词,该誓词表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5.(2019八上·綦江期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共和制度,加强法制建设
B.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C.防止清朝复辟,废除君主专制
D.结束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6.(2019·中山模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都 南京
B.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C. 国旗 五星红旗
D. 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并行民国纪年法
A.A B.B C.C D.D
7.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国民一律平等
C.言论自由、财产公有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8.(2020八上·深圳期末)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革命派在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规定清帝必须退位 B.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C.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2018八上·茂名月考)有人说:“袁世凯本可以留名青史的,却因为作了这大错事而身败名裂!”你认为袁世凯做的“大错事”是指( )
A.复辟称帝 B.创办洋务 C.编练新军 D.逼清帝退位
10.(2018八上·苏州期末)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
A.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11.(2017八上·裕安月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建立年号为( )
A.同治 B.宣统 C.洪武 D.洪宪
12.(2020·泰安模拟)有人说:“虽成‘空壳’,但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以下对“空壳”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空壳”造成的原因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B.“空壳”造成的原因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C.“空壳”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空壳”指同盟会的成立
13.(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写一段“画外音”,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适合( )
A.颁布的时间是1913年3月
B.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是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最终被袁世凯废除
14.(2019八上·无棣期中)关于下面两幅图反映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③袁世凯在列强的支持下篡夺了革命果实图谋复辟帝制
③由图一到图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④中华民国的成立根本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2019八上·临洮期末)中国改用公历纪年开始于( )
A.1898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12年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文: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人民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法律文件?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地位?
(2)材料二这部《中华民国约法》是谁颁布的?他颁布这部法律文件有何目的?
(3)这两部法律有何本质区别?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分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判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十八条:在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二十一条:在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第二十三条:在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国约法》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看懂材料就能答题。同时,题干中出现的时间词,往往是我们答题的重要提示。
2.【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知识。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所以中华民国十四年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1912+14—1=1925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知识。学生要识记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相互转换的方法,即用1911+14=1925;反之,要问民国多少年,即用1925—1911=14.
4.【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1912年”“孙中山”“誓词”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各省代表齐聚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所以B符合题意,
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A不符合题意;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与图片誓词不符,C不符合题意;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在1924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中的“1912年”、“孙中山”、“誓词”等关键词,再结合文件内容,很易知道,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5.【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与革命党人迫于当时的形势,被迫向袁世凯妥协,表示如果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但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遂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体现了新生政权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基本原则的尊重和实践,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ACD三项都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
B项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采用公元纪年法、并行民国纪年法。国旗为青天白日旗。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都城及历史意义。
7.【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内容是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采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C表述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
8.【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 规定清帝必须退位 ,不符合题意;
B. 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不符合题意;
C.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为防止袁世凯独裁,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想通过这种制度的约束,防止独裁专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先理解题干要求,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难点是几个备选项比较类似,要细心辨别。
9.【答案】A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大错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的复辟称帝活动。令举国哗然,遭到人民的反对,因此袁世凯的“大错事”是复辟称帝,所以A项符合题意;
创办洋务与袁世凯无关,排除B项;
编练新军和逼清帝退位属于袁世凯的功绩,与“大错事”不相符,排除CD两项。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 大错事而身败名裂 ”,仔细联系袁世凯的主要活动,不难联想到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
10.【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所给信息“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可知,
A项“全面”与材料对革命的历史进程只是轻描淡写不符,A项错误;
B项内容在题干只字未提,B项错误;
C项不利于时人正确认识辛亥革命,材料中“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突出的是袁世凯的作用,C项错误。
D项材料反映了袁世凯对革命的功绩,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教科书对辛亥革命描述的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抓住信息“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是解题的关键,材料反映了袁世凯对革命的功绩,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11.【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ABC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关于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的了解,要求熟悉辛亥革命的结果,同时也要牢记历史时间。
12.【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成为了“ 空壳 ”意思是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的原因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既定的革命目标和任务没有完成,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空壳”造成的原因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不符合题意;
C. “空壳”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符合题意;
D. “空壳”指同盟会的成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来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3.【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知识。准确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性质、主要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1912年2月,在袁世凯的软硬兼施下,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配合下,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时期,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题干中 ④ 的说法是错误的,凡含“ ④ ”的选项均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创建过程,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事实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利用袁世凯控制中国的险恶图谋,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15.【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采用民国纪年,改用公历。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故答案为D。
【点评】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16.【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地位: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
(2)袁世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法律文件,而《中华民国约法》是维护个人独裁统治的法律文件。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其制定与颁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2)《中华民国约法》 是1914年袁世凯炮制的一部宪法性文件。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凡一切内政、外交、军事、制订宪法和官制官规、任免高级官员和驻外使节,统由总统独揽。袁世凯企图利用约法,以法律形式肯定个人独裁,为复辟封建帝制做准备,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中华民国约法》随着袁世凯的垮台而被废止。
(3)《中华民国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中华民国约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彻底否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制度,代之以袁世凯的独裁,是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
故答案为:(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地位: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2) 袁世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法律文件,而《中华民国约法》是维护个人独裁统治的法律文件。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对比两者,一个是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一个为了自己的独裁统治,分析教材和题干内容,将此题加以对比,本题具有一定难度。
17.【答案】(1)原则和政体: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5)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的信息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这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⑵根据材料一的“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和“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的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⑶根据材料二的“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和“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以及“统率全国陆海军”等内容可知,《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原因,导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2)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的规定。(3)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4)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5)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1 / 1历史八上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绵阳期末)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开始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看懂材料就能答题。同时,题干中出现的时间词,往往是我们答题的重要提示。
2.(2019八上·佳木斯期末)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知识。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所以中华民国十四年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1912+14—1=1925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知识。学生要识记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相互转换的方法,即用1911+14=1925;反之,要问民国多少年,即用1925—1911=14.
4.(2019·河北模拟)下图文件是1912年孙中山发表的某篇誓词,该誓词表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1912年”“孙中山”“誓词”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各省代表齐聚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所以B符合题意,
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A不符合题意;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与图片誓词不符,C不符合题意;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在1924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中的“1912年”、“孙中山”、“誓词”等关键词,再结合文件内容,很易知道,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5.(2019八上·綦江期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共和制度,加强法制建设
B.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C.防止清朝复辟,废除君主专制
D.结束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与革命党人迫于当时的形势,被迫向袁世凯妥协,表示如果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但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遂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体现了新生政权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基本原则的尊重和实践,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ACD三项都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
B项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6.(2019·中山模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都 南京
B.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C. 国旗 五星红旗
D. 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并行民国纪年法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采用公元纪年法、并行民国纪年法。国旗为青天白日旗。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都城及历史意义。
7.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国民一律平等
C.言论自由、财产公有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内容是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采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C表述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
8.(2020八上·深圳期末)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革命派在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规定清帝必须退位 B.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C.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 规定清帝必须退位 ,不符合题意;
B. 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不符合题意;
C.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为防止袁世凯独裁,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想通过这种制度的约束,防止独裁专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先理解题干要求,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难点是几个备选项比较类似,要细心辨别。
9.(2018八上·茂名月考)有人说:“袁世凯本可以留名青史的,却因为作了这大错事而身败名裂!”你认为袁世凯做的“大错事”是指( )
A.复辟称帝 B.创办洋务 C.编练新军 D.逼清帝退位
【答案】A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大错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的复辟称帝活动。令举国哗然,遭到人民的反对,因此袁世凯的“大错事”是复辟称帝,所以A项符合题意;
创办洋务与袁世凯无关,排除B项;
编练新军和逼清帝退位属于袁世凯的功绩,与“大错事”不相符,排除CD两项。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 大错事而身败名裂 ”,仔细联系袁世凯的主要活动,不难联想到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
10.(2018八上·苏州期末)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
A.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所给信息“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可知,
A项“全面”与材料对革命的历史进程只是轻描淡写不符,A项错误;
B项内容在题干只字未提,B项错误;
C项不利于时人正确认识辛亥革命,材料中“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突出的是袁世凯的作用,C项错误。
D项材料反映了袁世凯对革命的功绩,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教科书对辛亥革命描述的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抓住信息“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是解题的关键,材料反映了袁世凯对革命的功绩,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11.(2017八上·裕安月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建立年号为( )
A.同治 B.宣统 C.洪武 D.洪宪
【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ABC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关于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的了解,要求熟悉辛亥革命的结果,同时也要牢记历史时间。
12.(2020·泰安模拟)有人说:“虽成‘空壳’,但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以下对“空壳”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空壳”造成的原因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B.“空壳”造成的原因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C.“空壳”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空壳”指同盟会的成立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成为了“ 空壳 ”意思是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的原因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既定的革命目标和任务没有完成,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空壳”造成的原因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不符合题意;
C. “空壳”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符合题意;
D. “空壳”指同盟会的成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来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3.(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写一段“画外音”,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适合( )
A.颁布的时间是1913年3月
B.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是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最终被袁世凯废除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知识。准确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性质、主要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2019八上·无棣期中)关于下面两幅图反映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③袁世凯在列强的支持下篡夺了革命果实图谋复辟帝制
③由图一到图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④中华民国的成立根本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1912年2月,在袁世凯的软硬兼施下,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配合下,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时期,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题干中 ④ 的说法是错误的,凡含“ ④ ”的选项均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创建过程,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事实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利用袁世凯控制中国的险恶图谋,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15.(2019八上·临洮期末)中国改用公历纪年开始于( )
A.1898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12年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采用民国纪年,改用公历。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故答案为D。
【点评】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文: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人民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材料二:如下图:
(1)材料一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法律文件?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地位?
(2)材料二这部《中华民国约法》是谁颁布的?他颁布这部法律文件有何目的?
(3)这两部法律有何本质区别?
【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地位: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
(2)袁世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法律文件,而《中华民国约法》是维护个人独裁统治的法律文件。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其制定与颁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2)《中华民国约法》 是1914年袁世凯炮制的一部宪法性文件。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凡一切内政、外交、军事、制订宪法和官制官规、任免高级官员和驻外使节,统由总统独揽。袁世凯企图利用约法,以法律形式肯定个人独裁,为复辟封建帝制做准备,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中华民国约法》随着袁世凯的垮台而被废止。
(3)《中华民国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中华民国约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彻底否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制度,代之以袁世凯的独裁,是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
故答案为:(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地位: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2) 袁世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法律文件,而《中华民国约法》是维护个人独裁统治的法律文件。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对比两者,一个是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一个为了自己的独裁统治,分析教材和题干内容,将此题加以对比,本题具有一定难度。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分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判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十八条:在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第二十一条:在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第二十三条:在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国约法》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法律文件?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答案】(1)原则和政体: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5)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的信息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这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⑵根据材料一的“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和“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的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⑶根据材料二的“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和“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以及“统率全国陆海军”等内容可知,《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破坏;中国反动旧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原因,导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2)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袁世凯专权的规定。(3)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4)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5)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