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9-2020学年浙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9-2020学年浙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29 15:53:51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浙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的数中能和5、8、20组成比例的是(  )
A.10 B.12.5 C.15
【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解答】A、因为10、5、8、20这四个数中,任何两个数的积都不等于其它两个数的积,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B、因为在12.5×8=5×20,所以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C、因为15、5、8、20这四个数中,任何两个数的积都不等于其它两个数的积,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的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据此一一验证即可解答。
2.(2019·海珠模拟)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平面图上,实际距离是1000m,在图上是(  )
A.1m B.1dm C.1cm
【答案】C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1000m=100000cm,
100000×=1(cm)。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1m=100cm,先将实际距离的单位m化成cm,然后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3.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答案】C
【知识点】比的应用
【解析】【解答】 因为5>3+1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这个三角形中一个角所占的份数比另外两个角之和所占的份数都多,所以这个角比另外两个角之和都大,判断为钝角三角形。
4.(2019六下·河东)把一个底3cm,高2cm的三角形,按3:1放大画在图上,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A.9 B.18 C.27 D.54
【答案】C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3×3=9(cm),2×3=6(cm),面积:9×6÷2=27(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用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乘3即可求出放大后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底乘高除以2即可求出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
5.(2019六上·新会月考)六(1)班今天出勤的人数是47人,有3人请病假,出勤率是(  )。
A.6% B.93.6% C.94%
【答案】C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求百分率
【解析】【解答】47÷(47+3)×100%=94%
故答案为:C。
【分析】出勤率=出勤人数÷(出勤人数+缺勤人数)×100%。
6.(2019六上·云浮期中)北京在昆明北偏东42°方向986千米,那么昆明在北京的(  )。
A.北偏东42°方向986千米
B.西偏南42°方向986千米
C.南偏西42°方向986千米
【答案】C
【知识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解答】 昆明在北京的南偏西42°方向986千米。
故答案为:C。
【分析】甲在乙什么位置和乙在甲什么位置,这两个位置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度数和距离不变。
7.一位旅客携带了30千克行李乘飞机,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买了120元的行李票,则他的飞机票价应是(  )元。
A.1000 B.600 C.800 D.400
【答案】C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解答】解:120÷(30-20)÷1.5%
=120÷10÷0.015
=12÷0.015
=800(元)
故答案为:C。
【分析】用120元除以超出的重量求出每千克行李该交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占票价的1.5%,所以用这部分费用除以1.5%即可求出他的飞机票价。
8.某校园长240米、宽180米,把平面图画在一张只有3分米长、2分米宽的长方形纸上,那么选择(  )作比例尺比较合适。
A.1:100 B.1:1000 C.1:2000 D.1:5000
【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画平面图
【解析】【解答】240米=2400分米,3分米:2400分米=3:2400=1:800;180米=1800分米,2分米:1800分米=2:1800=1:900;
1:800和1:900接近1:1000.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长方形纸长3分米、宽2分米,与校园实际长240米、宽180米的比分别是1:800、1:900,用这两个比例尺中的任何一个来画图,都不合适,因此选择1;1000画出的图大小合适。
9.“龟免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兔子跑得快,但太骄傲,在途中睡了一觉;乌龟跑得慢,但一直不停地跑,结果乌龟先抵达终点,赢得胜利。下面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比赛的过程?(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用图像表示变化关系
【解析】【解答】选项A,从图中可以看出,兔子赢得胜利,与题意不相符;
选项B,从图中可以看出,兔子跑的快,先超过了乌龟,然后睡了一段时间,最后被乌龟超越,乌龟赢得胜利,与题意相符;
选项C,从图中可以看出,乌龟一直比兔子跑的快,与题意不符;
选项D,从图中可以看出,乌龟和兔子同时到达,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图像表示变化关系的知识,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可知,刚开始的时间里,兔子比乌龟跑的快,表示兔子跑的路程要比乌龟的路程远,然后兔子睡了一段时间,路程没有增加,所以用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线段表示,最后乌龟先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比兔子少,据此判断。
二、判断题
10.比例尺都不大于1。(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
由分析知,比例尺可能大于1,也可以小于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依据题意,根据比例尺的含义,只要是图上距离比实际大,即用比1大的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小,即用比1小的比例尺,据此解答即可。
11.判断对错
a是b的 ,a和b是成正比例的量。
【答案】正确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 , (定值)
那a和b是成正比例.
12.判断对错.
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
【答案】错误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周长是1×4=4厘米,面积是1×1=1平方厘米;
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正方形边长是1×(3:1)=1×3=3厘米,正方形面积=3×3=9平方厘米,正方形周长=3×4=12厘米;
12÷4=3,所以周长扩大3倍;9÷1=9,所以面积扩大9倍;所以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先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求出原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按3:1放大后,正方形边长、周长和面积是多少,然后进行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变化。
13.判断对错
正方体的棱长与它的棱长之和成反比例.
【答案】错误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所有的棱长之和为12a.
a·12a=12a2不是定值
是定值
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与它的棱长之和不成反比例,它们成正比例.
14.张叔叔生产100个零件,结果有94个零件合格,合格率是94%。
【答案】正确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求百分率
【解析】【解答】解:合格率=94÷100=0.94=94%。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合格率=合格的零件的个数÷零件的总个数。
1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那么女生比男生少20%.(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含百分数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20%÷(1+20%)
=0.2÷1.2
≈16.7%;
所以,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6.7%.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我们由“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0%”可知是把女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的人数就是女生的(1+20%),再运用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的20%除以(1+20%)就是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三、填空题
16.如果8a=7b,那么a:b=   ,如果a=14,则b=   。
【答案】7:8;16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果8a=7b,那么a:b=7:8,如果a=14,则b=16。
故答案为:7:8;16。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解得a:b;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2可求得b的值。
17.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900千米,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答案】1:6000000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900千米=90000000厘米,15:90000000=1:6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
故答案为:1:6000000.
【分析】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解决问题.
18.(2019·商丘)用边长4dm的方砖给展览馆铺地,需要5000块;如果改用边长5dm的方砖铺地,需要   块。
【答案】3200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改用边长5dm的方砖铺地,需要x块,
5×5×x=4×4×5000
25x=80000
25x÷25=80000÷25
x=3200
故答案为:32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展览馆的面积是一定的,方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设改用边长5dm的方砖铺地,需要x块,用边长5dm的方砖边长×边长×块数=边长4dm的方砖边长×边长×块数,据此列反比例解答。
19.(2016·浏阳模拟)甲数的75%与乙数的40%相等,如果乙数是150,甲数是   
【答案】80
【知识点】含百分数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甲数为x,
75%x=150×40%
0.75x=150×0.4,
x=60÷0.75,
x=80;
答:甲数是80.
故答案为:80.
【分析】根据题意,可设甲数为x,那么75%x等于150的40%,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20.小明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买书,右图是他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他在书店买书用去   分钟,返回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答案】45;5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1)从图中看出,小明在书店买书用去的时间为: =(小时)=45分;
(2)5÷( )=5÷1=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45,5.
【分析】观察此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单位小时,把1小时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小时,也即15分钟;纵轴表示路程;小明的行程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家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用了小时,即45分钟;第二个阶段是在书店买书,用了小时,即45分钟;第三个阶段是从书店回家,用了1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得小明从书店回家的速度即可.
21.(2016·江川模拟)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广场的西偏北65°的方向,也可以说学校在广场的   偏   °的方向,距广场   米.
【答案】北;西30°;600
【知识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解答】解:4×150=600(米)
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广场的西偏北60°的方向,也可以说学校在广场的北偏西30°的方向,距广场600米.
如图:
故答案为:北、西30°、600.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再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相邻两个方向间的夹角是90°,解答即可.
22.一杯牛奶第一口喝了20%,第二口喝了余下的20%,还剩96mL。这杯牛奶原有   mL。
【答案】150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解答】解:还剩的牛奶占原来牛奶的:1-20%-(1-20%)×20%=64%,这杯牛奶原有:96÷64%=150mL。
故答案为:150。
【分析】第一口喝了20%,第一口喝完还剩下这杯牛奶的1-20%=80%,第二口喝了余下的20%,第二口喝了80%×20%=16%,第二口喝完还剩下这杯牛奶的80%-16%=64%,所以这杯牛奶原有:96÷64%=150mL。
23.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答案】15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 =20-5=15(平方厘米)
【分析】阴影面积=大三角形面积-小三角形面积
四、计算题
24.列出比例式解比例。
(1)3和x的比等于6和7的比。
(2)8与 的比等于x与 加 的和的比。
(3)最小的合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13与x的比。
【答案】(1)解:3:x=6:7
6x=3×7
x=21÷6
(2)解:
x=12
(3)解:4:9=13:x
4x=9×13
x=117÷4
x=29.25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根据文字叙述先列出比例,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
五、解答题
25.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把它画出来。
【答案】解:120米=12000厘米,12000× =3(厘米)
80米=8000厘米,8000× =2(厘米)
如图:
答:长画3厘米,宽画2厘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应用比例尺画平面图
【解析】【分析】先把长和宽都换算成厘米,然后用实际距离乘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根据图上距离画图即可。
26.光明小学六年级有24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以下两种车可供选择:
①限坐5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果满座,票价可打八折;
②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果满座,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计算出总租金。
【答案】解:240÷50=4(辆)……40(人)
240÷10=24(辆)
方案1:租5辆大客车,租金为50×5×4×80%+40×5=1000(元)
方案2:租24辆面包车,租金为24×10×6×75%=1080(元)
方案3:租4辆大客车和4辆面包车,租金为50×5×4×80%+10×6×4×75%=980(元)
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是租4辆大客车和4辆面包车,总租金是980元。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折扣;最佳方案:最省钱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求出租大客车和小客车需要的辆数,方案①,全部租大客车,求出租金是多少元;方案②全部租面包车,求出租金是多少元;方案③,先租4辆大客车,剩下的租4辆面包车,刚好没有空位置,求出租金是多少元,然后对比三种方案,看看哪种省钱,就选哪种方案.
27.(2019六下·龙华期中)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0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7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13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答案】解: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0×4000000=80000000(厘米)=800(千米)
800÷(87+113)=4(小时)
答:4小时后两车相适。
【知识点】相遇问题;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先计算A、B两地的距离,即A、B两地的实际距离=A、B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故两车相遇需要的时间=A、B两地的实际距离÷(甲车每小时行的距离+乙车每小时行的距离),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8.为建设文明卫生城市,用同样的方砖铺人行道,铺18平方米要用21 6块方砖,如果铺24平方米,那么需要多少块方砖 (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需要x块方砖。
216:18=x:24 x=288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本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属于正比例关系问题,正比例关系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找到两组对应数,18平方米与216块是一组对应数,24平方米与所求问题是一组对应数,然后根据正比例关系式即可列式解决。
29.(2018·天津模拟)黄岩岛是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个小岛,渔产丰富。一天,某渔船离开港口前往这个海域捕鱼。捕捞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外国舰艇进入我国水域向黄岩岛驶来,渔船向渔政部门报告,并立即返航,渔政船接到报告后,立即从此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渔政船及渔船与港口的距离s和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渔船与渔政船沿同一航线航行)
(1)求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
(2)求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
(3)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求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
【答案】(1)解:150÷( -8)=45(海里/时)
答: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是45海里/时。
(2)解:渔船的速度:150÷(13-8)=30(海里/时)
相遇时间:150÷(45+30)=2(小时)
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30×2=60(海里)
答: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是60海里。
(3)解:相遇前:(150-30)÷(45+30)=1.6(小时)
8+1.6=9.6(小时)
相遇后:(150+30)÷(45+30)=2.4(小时)
8+2.4=10.4(小时)
答: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10.4小时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
【知识点】相遇问题;用图像表示变化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意可知,当渔船出发了8小时后,渔政船接到报告,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 ,在时到达距离150海里的黄岩岛,用路程÷渔政船行驶的时间=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2)观察图可知,渔船返回时用了(13-8)小时,用路程÷时间=速度,据此求出渔船的速度,然后用路程÷两船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最后用渔船的速度×相遇时间=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3)根据题意可知,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8<t≤13,渔船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有两种可能:①S渔-S渔政=30,②S渔政-S渔=30,据此列式解答。
1 / 12019-2020学年浙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的数中能和5、8、20组成比例的是(  )
A.10 B.12.5 C.15
2.(2019·海珠模拟)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平面图上,实际距离是1000m,在图上是(  )
A.1m B.1dm C.1cm
3.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2019六下·河东)把一个底3cm,高2cm的三角形,按3:1放大画在图上,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A.9 B.18 C.27 D.54
5.(2019六上·新会月考)六(1)班今天出勤的人数是47人,有3人请病假,出勤率是(  )。
A.6% B.93.6% C.94%
6.(2019六上·云浮期中)北京在昆明北偏东42°方向986千米,那么昆明在北京的(  )。
A.北偏东42°方向986千米
B.西偏南42°方向986千米
C.南偏西42°方向986千米
7.一位旅客携带了30千克行李乘飞机,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买了120元的行李票,则他的飞机票价应是(  )元。
A.1000 B.600 C.800 D.400
8.某校园长240米、宽180米,把平面图画在一张只有3分米长、2分米宽的长方形纸上,那么选择(  )作比例尺比较合适。
A.1:100 B.1:1000 C.1:2000 D.1:5000
9.“龟免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兔子跑得快,但太骄傲,在途中睡了一觉;乌龟跑得慢,但一直不停地跑,结果乌龟先抵达终点,赢得胜利。下面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比赛的过程?(  )。
A. B.
C. D.
二、判断题
10.比例尺都不大于1。(  )
11.判断对错
a是b的 ,a和b是成正比例的量。
12.判断对错.
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
13.判断对错
正方体的棱长与它的棱长之和成反比例.
14.张叔叔生产100个零件,结果有94个零件合格,合格率是94%。
1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那么女生比男生少20%.(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16.如果8a=7b,那么a:b=   ,如果a=14,则b=   。
17.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900千米,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8.(2019·商丘)用边长4dm的方砖给展览馆铺地,需要5000块;如果改用边长5dm的方砖铺地,需要   块。
19.(2016·浏阳模拟)甲数的75%与乙数的40%相等,如果乙数是150,甲数是   
20.小明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买书,右图是他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他在书店买书用去   分钟,返回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21.(2016·江川模拟)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广场的西偏北65°的方向,也可以说学校在广场的   偏   °的方向,距广场   米.
22.一杯牛奶第一口喝了20%,第二口喝了余下的20%,还剩96mL。这杯牛奶原有   mL。
23.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四、计算题
24.列出比例式解比例。
(1)3和x的比等于6和7的比。
(2)8与 的比等于x与 加 的和的比。
(3)最小的合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13与x的比。
五、解答题
25.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把它画出来。
26.光明小学六年级有24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以下两种车可供选择:
①限坐5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果满座,票价可打八折;
②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果满座,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计算出总租金。
27.(2019六下·龙华期中)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0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7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13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28.为建设文明卫生城市,用同样的方砖铺人行道,铺18平方米要用21 6块方砖,如果铺24平方米,那么需要多少块方砖 (用比例解)
29.(2018·天津模拟)黄岩岛是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个小岛,渔产丰富。一天,某渔船离开港口前往这个海域捕鱼。捕捞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外国舰艇进入我国水域向黄岩岛驶来,渔船向渔政部门报告,并立即返航,渔政船接到报告后,立即从此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渔政船及渔船与港口的距离s和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渔船与渔政船沿同一航线航行)
(1)求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
(2)求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
(3)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求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解答】A、因为10、5、8、20这四个数中,任何两个数的积都不等于其它两个数的积,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B、因为在12.5×8=5×20,所以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C、因为15、5、8、20这四个数中,任何两个数的积都不等于其它两个数的积,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的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据此一一验证即可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1000m=100000cm,
100000×=1(cm)。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1m=100cm,先将实际距离的单位m化成cm,然后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比的应用
【解析】【解答】 因为5>3+1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这个三角形中一个角所占的份数比另外两个角之和所占的份数都多,所以这个角比另外两个角之和都大,判断为钝角三角形。
4.【答案】C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3×3=9(cm),2×3=6(cm),面积:9×6÷2=27(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用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乘3即可求出放大后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底乘高除以2即可求出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
5.【答案】C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求百分率
【解析】【解答】47÷(47+3)×100%=94%
故答案为:C。
【分析】出勤率=出勤人数÷(出勤人数+缺勤人数)×100%。
6.【答案】C
【知识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解答】 昆明在北京的南偏西42°方向986千米。
故答案为:C。
【分析】甲在乙什么位置和乙在甲什么位置,这两个位置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度数和距离不变。
7.【答案】C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解答】解:120÷(30-20)÷1.5%
=120÷10÷0.015
=12÷0.015
=800(元)
故答案为:C。
【分析】用120元除以超出的重量求出每千克行李该交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占票价的1.5%,所以用这部分费用除以1.5%即可求出他的飞机票价。
8.【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画平面图
【解析】【解答】240米=2400分米,3分米:2400分米=3:2400=1:800;180米=1800分米,2分米:1800分米=2:1800=1:900;
1:800和1:900接近1:1000.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长方形纸长3分米、宽2分米,与校园实际长240米、宽180米的比分别是1:800、1:900,用这两个比例尺中的任何一个来画图,都不合适,因此选择1;1000画出的图大小合适。
9.【答案】B
【知识点】用图像表示变化关系
【解析】【解答】选项A,从图中可以看出,兔子赢得胜利,与题意不相符;
选项B,从图中可以看出,兔子跑的快,先超过了乌龟,然后睡了一段时间,最后被乌龟超越,乌龟赢得胜利,与题意相符;
选项C,从图中可以看出,乌龟一直比兔子跑的快,与题意不符;
选项D,从图中可以看出,乌龟和兔子同时到达,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图像表示变化关系的知识,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可知,刚开始的时间里,兔子比乌龟跑的快,表示兔子跑的路程要比乌龟的路程远,然后兔子睡了一段时间,路程没有增加,所以用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线段表示,最后乌龟先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比兔子少,据此判断。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
由分析知,比例尺可能大于1,也可以小于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依据题意,根据比例尺的含义,只要是图上距离比实际大,即用比1大的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小,即用比1小的比例尺,据此解答即可。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 , (定值)
那a和b是成正比例.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周长是1×4=4厘米,面积是1×1=1平方厘米;
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正方形边长是1×(3:1)=1×3=3厘米,正方形面积=3×3=9平方厘米,正方形周长=3×4=12厘米;
12÷4=3,所以周长扩大3倍;9÷1=9,所以面积扩大9倍;所以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先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求出原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按3:1放大后,正方形边长、周长和面积是多少,然后进行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变化。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解答】解: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所有的棱长之和为12a.
a·12a=12a2不是定值
是定值
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与它的棱长之和不成反比例,它们成正比例.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求百分率
【解析】【解答】解:合格率=94÷100=0.94=94%。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合格率=合格的零件的个数÷零件的总个数。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含百分数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20%÷(1+20%)
=0.2÷1.2
≈16.7%;
所以,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6.7%.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我们由“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0%”可知是把女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的人数就是女生的(1+20%),再运用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的20%除以(1+20%)就是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6.【答案】7:8;16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果8a=7b,那么a:b=7:8,如果a=14,则b=16。
故答案为:7:8;16。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解得a:b;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2可求得b的值。
17.【答案】1:6000000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900千米=90000000厘米,15:90000000=1:6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
故答案为:1:6000000.
【分析】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解决问题.
18.【答案】3200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改用边长5dm的方砖铺地,需要x块,
5×5×x=4×4×5000
25x=80000
25x÷25=80000÷25
x=3200
故答案为:32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展览馆的面积是一定的,方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设改用边长5dm的方砖铺地,需要x块,用边长5dm的方砖边长×边长×块数=边长4dm的方砖边长×边长×块数,据此列反比例解答。
19.【答案】80
【知识点】含百分数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甲数为x,
75%x=150×40%
0.75x=150×0.4,
x=60÷0.75,
x=80;
答:甲数是80.
故答案为:80.
【分析】根据题意,可设甲数为x,那么75%x等于150的40%,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20.【答案】45;5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1)从图中看出,小明在书店买书用去的时间为: =(小时)=45分;
(2)5÷( )=5÷1=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45,5.
【分析】观察此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单位小时,把1小时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小时,也即15分钟;纵轴表示路程;小明的行程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家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用了小时,即45分钟;第二个阶段是在书店买书,用了小时,即45分钟;第三个阶段是从书店回家,用了1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得小明从书店回家的速度即可.
21.【答案】北;西30°;600
【知识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解答】解:4×150=600(米)
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广场的西偏北60°的方向,也可以说学校在广场的北偏西30°的方向,距广场600米.
如图:
故答案为:北、西30°、600.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再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相邻两个方向间的夹角是90°,解答即可.
22.【答案】150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解答】解:还剩的牛奶占原来牛奶的:1-20%-(1-20%)×20%=64%,这杯牛奶原有:96÷64%=150mL。
故答案为:150。
【分析】第一口喝了20%,第一口喝完还剩下这杯牛奶的1-20%=80%,第二口喝了余下的20%,第二口喝了80%×20%=16%,第二口喝完还剩下这杯牛奶的80%-16%=64%,所以这杯牛奶原有:96÷64%=150mL。
23.【答案】15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 =20-5=15(平方厘米)
【分析】阴影面积=大三角形面积-小三角形面积
24.【答案】(1)解:3:x=6:7
6x=3×7
x=21÷6
(2)解:
x=12
(3)解:4:9=13:x
4x=9×13
x=117÷4
x=29.25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根据文字叙述先列出比例,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
25.【答案】解:120米=12000厘米,12000× =3(厘米)
80米=8000厘米,8000× =2(厘米)
如图:
答:长画3厘米,宽画2厘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应用比例尺画平面图
【解析】【分析】先把长和宽都换算成厘米,然后用实际距离乘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根据图上距离画图即可。
26.【答案】解:240÷50=4(辆)……40(人)
240÷10=24(辆)
方案1:租5辆大客车,租金为50×5×4×80%+40×5=1000(元)
方案2:租24辆面包车,租金为24×10×6×75%=1080(元)
方案3:租4辆大客车和4辆面包车,租金为50×5×4×80%+10×6×4×75%=980(元)
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是租4辆大客车和4辆面包车,总租金是980元。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折扣;最佳方案:最省钱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求出租大客车和小客车需要的辆数,方案①,全部租大客车,求出租金是多少元;方案②全部租面包车,求出租金是多少元;方案③,先租4辆大客车,剩下的租4辆面包车,刚好没有空位置,求出租金是多少元,然后对比三种方案,看看哪种省钱,就选哪种方案.
27.【答案】解: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0×4000000=80000000(厘米)=800(千米)
800÷(87+113)=4(小时)
答:4小时后两车相适。
【知识点】相遇问题;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先计算A、B两地的距离,即A、B两地的实际距离=A、B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故两车相遇需要的时间=A、B两地的实际距离÷(甲车每小时行的距离+乙车每小时行的距离),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8.【答案】解:设需要x块方砖。
216:18=x:24 x=288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本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属于正比例关系问题,正比例关系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找到两组对应数,18平方米与216块是一组对应数,24平方米与所求问题是一组对应数,然后根据正比例关系式即可列式解决。
29.【答案】(1)解:150÷( -8)=45(海里/时)
答: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是45海里/时。
(2)解:渔船的速度:150÷(13-8)=30(海里/时)
相遇时间:150÷(45+30)=2(小时)
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30×2=60(海里)
答: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是60海里。
(3)解:相遇前:(150-30)÷(45+30)=1.6(小时)
8+1.6=9.6(小时)
相遇后:(150+30)÷(45+30)=2.4(小时)
8+2.4=10.4(小时)
答: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10.4小时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
【知识点】相遇问题;用图像表示变化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意可知,当渔船出发了8小时后,渔政船接到报告,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 ,在时到达距离150海里的黄岩岛,用路程÷渔政船行驶的时间=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2)观察图可知,渔船返回时用了(13-8)小时,用路程÷时间=速度,据此求出渔船的速度,然后用路程÷两船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最后用渔船的速度×相遇时间=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3)根据题意可知,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8<t≤13,渔船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有两种可能:①S渔-S渔政=30,②S渔政-S渔=30,据此列式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