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八下·融安期中)当你心情不好时,下列哪种做法不当是( )
A.到花园中散散步,转移注意力
B.向知心朋友诉说
C.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在课堂上宣泄出来,与老师相抵触
D.找个理由,自我安慰
2.(2019八下·淮安月考)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 )
A.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和适应社会能力强
B.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能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和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D.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2018·昆明)歌词“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是小明同学的心情写照。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转移注意力 B.自我安慰 C.借酒消愁 D.适度宣泄
4.(2018八下·中山会考)下列关于“现代文明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
B.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现代文明病”的发生和发展
C.“现代文明病”都是中老年时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
D.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降低“现代文明病”的发生率
5.(2018八下·保定期末)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能够帮助你取得考试的成功( )
①相信自己能成功②遇到难题决不放弃 ③专心致志做题④能有效利用周边同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2019·绥化)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的是( )
A.按时作息 B.坚持体育锻炼
C.不吸烟、不酗酒 D.用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
7.(2019·绵阳)“我健康,我快乐”是人们崇尚健康的口号。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生活中爱挑食,常吃我的“最爱”
B.耍手机、打游戏,沉迷其中
C.按时作息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
D.吸食毒品,嗜好抽烟喝酒
8.(2019·娄底)当前,有不少青少年染上了烟瘾,这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吸烟将会( )
A.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B.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引起肺癌。
C.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记忆力。
D.导致骨质疏松症、骨骼异常。
9.(2019·巴中)“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10.(2019·达州)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有关健康、安全用药与急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B.中学生可以通过少吸烟、少喝酒的方式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C.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
11.(2019·滨州)“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时刻在我们耳边响起的警钟。下列关于吸毒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
B.乙同学:摇头丸等毒品能排解精神空虚,青少年可以吸食
C.丙同学:冰毒、海洛因能损害人的多种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
D.丁同学:吸毒能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易造成行为失控
12.(2019七下·揭西期末)下列有助于减少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行为习惯是( )
①酗酒 ②适量运动 ③多吃蔬菜 ④脾气暴躁
⑤不吸烟 ⑥节制动物脂肪的摄入
A. 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13.(2019·柳州)即将进入初三的你,应当拟出一份科学的计划,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更好的状态,以下不应列入计划的是( )
A.借酒消愁 B.坚持锻炼 C.均衡营养 D.按时作息
14.(2019·咸宁模拟)以下有关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方式,不正确的是( )
A.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 B.通过网络广交天下朋友
C.不登录恶意网站 D.上网适度,劳逸结合
15.(2020九上·东城期末)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少年饮酒有助于生长发育 B.常熬夜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吸烟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D.不吃早餐是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判断题
16.(2019八下·北流期中)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判断对错)
17.(2018·玉林)所有的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判断对错)
18.(2018·湘潭模拟)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散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活动。(判断对错)
19.(2018七下·阜阳期中)体育锻炼可使心脏发达,因此,运动量越大对心脏越有好处。(判断对错)
20.(2020八下·泾阳月考)考生考试前非常紧张,睡眠不好,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吃适量的安眠药。
三、综合题
21.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包括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另外,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生理健康,更重视心理健康,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更为重要.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
(2)健康的生活不仅要做到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有_____.
①愉快的心情 ②积极向上的心态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个人爱好和特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给灾区的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必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干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_____.
A.肌肉发达 B.身高正常 C.无疾病 D.心情愉快
(4)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通过下列活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到缓解 .
A.向亲人或知心朋友诉说 B.摔坏课桌 C.自我安稳 D.大哭一场.
22.据报道,食道癌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现的食道癌病例超过40万。下图是研究人员对1 200名食道癌患者发病原因调查得到的数据。
(1)从调查结果来看, 和 是引起食道癌的主要原因,其中前者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 和焦油等。
(2)为了你的健康,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应该在 上和 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除不吸烟外,请你再写出至少两条健康的生活方式: 。
23.(2019·随州)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家用汽车保有量在飞速增长,但因酒后驾驶等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也在直线上升。随州市某实验中学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了研究饮酒对人的反应能力强弱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
测试人数 测试要求 测试次数 饮酒前测试动作准确的次数 测试者饮酒量(mL) 饮酒后测试动作准确的次数
1000 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用左手食指指尖准确的按压自己右手食指的指尖,重复做20次 一 20 100 15
二 20 200 9
三 20 300 5
四 20 400 3
五 20 500 1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得出实验结果:饮酒会影响人的动作准确的次数,且在一定范围内,测试者饮酒的量越多,人体动作准确度越 (填“高”或“低”)。
(2)对测试者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
(3)上述五次测试,除饮酒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了实验的 原则。
(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需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1000人的数据 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
(5)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 。
24.(2019·沂源模拟)今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 ,心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一品牌香烟各半支的烟丝,分别加入50mL、40mL、30mL、20mL蒸馏水浸泡一天,得到不间浓度的烟草浸出液,过滤后取滤液备用;
步骤二:取2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并分成5等份,分别移入清水及上述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5分钟后测量每只水蚤的心跳次数,各重复3次。
步骤三:分别计算各组水蚤每10秒的心跳次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1)该实验要求所用的水蚤大小一致,其目的是 。
(2)每组实验测量水蚤心跳次数都要重复3次,对3次数据的处理方法是: 。
(3)本实验的变量是 ,设置淸水这组,主要作用是 。
(4)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具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A、当出现情绪时,应该试着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到花园散步,转移注意力,是很好的办法,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A不符合题意。
B、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缓解不好的情绪,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情绪不好时,可以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在课堂上宣泄,会影响到大家,场合不适合,可见C做法错误,故C符合题意。
D、情绪不好时,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调节不良的情绪,D做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调节自己的情绪,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但是如果出现不良情绪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缓解。
2.【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3.【答案】C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1)转移注意力: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散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到缓解。(2)倾诉: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家人或知心朋友倾诉,或用其他适当的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宣泄时要注意避免伤害他人。(3)自我安慰:当遇到失败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据此答题。
4.【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A、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是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不符合题意。
B、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不符合题意。
C、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属于现代文明病。符合题意。
D、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不厌食、不暴饮暴食,即做到合理膳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是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5.【答案】D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要想考试的成功必须具有良好的情绪,如①相信自己能成功,③专心致志做题,都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关键;而②遇到难题决不放弃,毅力固然可嘉,但是会耽搁做其他的题;④能有效地利用周边同学的这种做法就是不道德的。
故答案为:D
【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6.【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按时作息,有利于提供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增加抵抗力,A不符合题意;
B、坚持体育锻炼,能够强壮身体,利于人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不吸烟、不喝酒可以减轻烟、酒对身体的危害,C不符合题意
D、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可见水的作用很大,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能用饮料代替补充水分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7.【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尤其青少年要注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吃营养配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良好的起居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健康的方式有:充足的睡眠、乐观的心态、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个人的卫生、良好的环境等。
8.【答案】B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D、长期酗酒会导致过量的酒精使脂肪沉淀到血管壁上,使得管腔变窄,继而使血压升高,加速人体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脂肪肝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增加患癌症的危险,导致骨质疏松、骨骼异常等,AD主要是酗酒引发的,不符合题意;
B、香烟中的尼吉丁、焦油等会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可能引起肺癌,B符合题意;
C、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
9.【答案】D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A不符合题意;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B不符合题意;
C、吸毒有很多方式,如用注射器“吸毒”,即静脉注射,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C不符合题意;
D、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是对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等条件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属于复杂反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10.【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解: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缺少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身体健康等,A不符合题意。
B、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烟雾会导致肺的功能降低;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减退,过早衰老,B符合题意。
C、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C不符合题意。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1、酒中的乙醇(酒精)醛、酮和酯类,都是对人体有害的质。酒精会损害人的胃肠、肝、胰;常喝酒会影响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摄入与吸收。因此,节假日聚会时偶尔以果酒助兴可以接受,但饮酒成癖,危害很大。
2、吸烟:在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尼古丁就是其中之一。长期大量吸烟会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
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1.【答案】B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解:A.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很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故A不符合题意;
BCD.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故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1、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2、吸食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毒品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力,而且会让人成瘾。毒品祸害家庭,危害社会。12.【答案】C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①在中年人和老年人中,酗酒会增加患心肌梗死、中风和高血压的风险;
②适量运动可以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预防、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延年益寿;
③多吃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蔬菜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管蠕动,使大便保持通畅,避免发生便秘。这样,可以缩短粪便在肠中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的刺激。纤维素还能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的沉积,从而防止成年人动脉硬化的发生;
④脾气暴躁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怒火伤肝,消极的情绪也会让人变得忧郁;
⑤不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增快,同时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
⑥节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可以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可见题干中提到的有助于减少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习惯是:②③⑤⑥,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比如不吸烟、不喝酒,适量运动;多吃水果蔬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保持心情舒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等。
13.【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
A、借酒消愁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符合题意。
BCD、坚持体育锻炼;均衡营养、按时作息等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1)营养配餐;(2)按时作息;(3)坚持体育锻炼;(4)不吸烟、不喝酒;(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4.【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学会自我保护,不乱交朋友、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青少年利用健康网络网络获取知识、上网适度、劳逸结合等。进不健康的网站、连续数小时玩网络游戏、连续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经常在路边摊买油炸食品吃、都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B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均衡、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利用健康网络网络获取知识、上网适度、学会自我保护、不乱交朋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据此解答。
15.【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A.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饮酒,故A错误。
B.晚上熬夜读书,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故B错误。
C.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易患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将达到100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故C正确。
D.不吃早餐,上午时营养物质和能量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按时进餐能够保证人体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可见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生活方式的概念,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多种疾病。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都是在成年期发生,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而不是所有的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拒绝毒品、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60%至80%)。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有:快走、慢跑、爬楼梯、爬山、游泳、舞蹈、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也比一般人的慢;参加剧烈运动时,心率虽然加快,但是往往以提高每搏输出量为主,使心输出量成倍地增加,这样的心脏能够承担繁重的工作,而且工作持久,利于健康的生活,但运动量长期很大会导致心脏肥大,导致相对性缺血,后果很严重,所以运动量要限制在一定程度内。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运动量不宜过量.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考试前非常紧张,几天睡不好觉,没有精力复习功课,遇到以上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自我调节,不能随便吃安眠药,要注意安全用药,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1.【答案】(1)社会适应
(2)A
(3)D
(4)A、C、D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状态。
(2)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①愉快的心情②积极向上的心态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3)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4)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向亲人或知心朋友诉说、自我安稳、大哭一场等。
故答案为:(1)社会适应;(2)A;(3)D;(4)A、C、D
【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22.【答案】(1)吸烟;酗酒;尼古丁
(2)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3)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1)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害物质首先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主要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健康杀手。
(2)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除不吸烟外,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不饮酒、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故答案为:(1)吸烟;酗酒;尼古丁;(2)心理;社会适应能力;(3)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分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
②酗酒: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③毒品: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④网瘾:染上网瘾的人会毫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还会出现心理疾病,产生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
23.【答案】(1)低
(2)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作对比
(3)单一变量
(4)平均值
(5)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低
【知识点】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1)根据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饮酒能否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假设:饮酒能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根据表格得出实验结果: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低。
(2)对参与被测者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做对比,通过对比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3)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在该实验中,除饮酒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的是单一变量原则。
(4)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的平均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5)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低。
【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24.【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取平均值
(3)烟草浸出液浓度;形成对照
(4)促进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所以该实验要求所用的水蚤大小一致,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2)每组实验重复3次,并计算平均值,目的是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或减少实验误差)。(3)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烟草浸出液浓度。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因此设置清水这组,主要是起对照作用。(4)根据表中数据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由小变大,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由35提高到42。表明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大,则心率越高,说明促进作用越强。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八下·融安期中)当你心情不好时,下列哪种做法不当是( )
A.到花园中散散步,转移注意力
B.向知心朋友诉说
C.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在课堂上宣泄出来,与老师相抵触
D.找个理由,自我安慰
【答案】C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A、当出现情绪时,应该试着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到花园散步,转移注意力,是很好的办法,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A不符合题意。
B、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缓解不好的情绪,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情绪不好时,可以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在课堂上宣泄,会影响到大家,场合不适合,可见C做法错误,故C符合题意。
D、情绪不好时,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调节不良的情绪,D做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调节自己的情绪,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但是如果出现不良情绪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缓解。
2.(2019八下·淮安月考)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 )
A.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和适应社会能力强
B.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能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和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D.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3.(2018·昆明)歌词“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是小明同学的心情写照。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转移注意力 B.自我安慰 C.借酒消愁 D.适度宣泄
【答案】C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1)转移注意力: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散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到缓解。(2)倾诉: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家人或知心朋友倾诉,或用其他适当的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宣泄时要注意避免伤害他人。(3)自我安慰:当遇到失败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据此答题。
4.(2018八下·中山会考)下列关于“现代文明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
B.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现代文明病”的发生和发展
C.“现代文明病”都是中老年时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
D.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降低“现代文明病”的发生率
【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A、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是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不符合题意。
B、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不符合题意。
C、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属于现代文明病。符合题意。
D、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不厌食、不暴饮暴食,即做到合理膳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是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5.(2018八下·保定期末)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能够帮助你取得考试的成功( )
①相信自己能成功②遇到难题决不放弃 ③专心致志做题④能有效利用周边同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要想考试的成功必须具有良好的情绪,如①相信自己能成功,③专心致志做题,都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关键;而②遇到难题决不放弃,毅力固然可嘉,但是会耽搁做其他的题;④能有效地利用周边同学的这种做法就是不道德的。
故答案为:D
【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6.(2019·绥化)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的是( )
A.按时作息 B.坚持体育锻炼
C.不吸烟、不酗酒 D.用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按时作息,有利于提供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增加抵抗力,A不符合题意;
B、坚持体育锻炼,能够强壮身体,利于人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不吸烟、不喝酒可以减轻烟、酒对身体的危害,C不符合题意
D、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可见水的作用很大,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能用饮料代替补充水分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7.(2019·绵阳)“我健康,我快乐”是人们崇尚健康的口号。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生活中爱挑食,常吃我的“最爱”
B.耍手机、打游戏,沉迷其中
C.按时作息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
D.吸食毒品,嗜好抽烟喝酒
【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尤其青少年要注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吃营养配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良好的起居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健康的方式有:充足的睡眠、乐观的心态、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个人的卫生、良好的环境等。
8.(2019·娄底)当前,有不少青少年染上了烟瘾,这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吸烟将会( )
A.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B.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引起肺癌。
C.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记忆力。
D.导致骨质疏松症、骨骼异常。
【答案】B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D、长期酗酒会导致过量的酒精使脂肪沉淀到血管壁上,使得管腔变窄,继而使血压升高,加速人体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脂肪肝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增加患癌症的危险,导致骨质疏松、骨骼异常等,AD主要是酗酒引发的,不符合题意;
B、香烟中的尼吉丁、焦油等会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可能引起肺癌,B符合题意;
C、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
9.(2019·巴中)“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D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A不符合题意;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B不符合题意;
C、吸毒有很多方式,如用注射器“吸毒”,即静脉注射,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C不符合题意;
D、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是对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等条件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属于复杂反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10.(2019·达州)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有关健康、安全用药与急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B.中学生可以通过少吸烟、少喝酒的方式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C.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
【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解: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不能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缺少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身体健康等,A不符合题意。
B、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烟雾会导致肺的功能降低;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减退,过早衰老,B符合题意。
C、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C不符合题意。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1、酒中的乙醇(酒精)醛、酮和酯类,都是对人体有害的质。酒精会损害人的胃肠、肝、胰;常喝酒会影响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摄入与吸收。因此,节假日聚会时偶尔以果酒助兴可以接受,但饮酒成癖,危害很大。
2、吸烟:在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尼古丁就是其中之一。长期大量吸烟会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
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1.(2019·滨州)“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时刻在我们耳边响起的警钟。下列关于吸毒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
B.乙同学:摇头丸等毒品能排解精神空虚,青少年可以吸食
C.丙同学:冰毒、海洛因能损害人的多种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
D.丁同学:吸毒能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易造成行为失控
【答案】B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解:A.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很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故A不符合题意;
BCD.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故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1、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2、吸食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毒品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力,而且会让人成瘾。毒品祸害家庭,危害社会。12.(2019七下·揭西期末)下列有助于减少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行为习惯是( )
①酗酒 ②适量运动 ③多吃蔬菜 ④脾气暴躁
⑤不吸烟 ⑥节制动物脂肪的摄入
A. 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答案】C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①在中年人和老年人中,酗酒会增加患心肌梗死、中风和高血压的风险;
②适量运动可以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预防、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延年益寿;
③多吃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蔬菜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管蠕动,使大便保持通畅,避免发生便秘。这样,可以缩短粪便在肠中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的刺激。纤维素还能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的沉积,从而防止成年人动脉硬化的发生;
④脾气暴躁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怒火伤肝,消极的情绪也会让人变得忧郁;
⑤不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增快,同时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
⑥节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可以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可见题干中提到的有助于减少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习惯是:②③⑤⑥,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比如不吸烟、不喝酒,适量运动;多吃水果蔬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保持心情舒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等。
13.(2019·柳州)即将进入初三的你,应当拟出一份科学的计划,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更好的状态,以下不应列入计划的是( )
A.借酒消愁 B.坚持锻炼 C.均衡营养 D.按时作息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
A、借酒消愁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符合题意。
BCD、坚持体育锻炼;均衡营养、按时作息等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1)营养配餐;(2)按时作息;(3)坚持体育锻炼;(4)不吸烟、不喝酒;(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4.(2019·咸宁模拟)以下有关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方式,不正确的是( )
A.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 B.通过网络广交天下朋友
C.不登录恶意网站 D.上网适度,劳逸结合
【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学会自我保护,不乱交朋友、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青少年利用健康网络网络获取知识、上网适度、劳逸结合等。进不健康的网站、连续数小时玩网络游戏、连续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经常在路边摊买油炸食品吃、都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B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均衡、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利用健康网络网络获取知识、上网适度、学会自我保护、不乱交朋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据此解答。
15.(2020九上·东城期末)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少年饮酒有助于生长发育 B.常熬夜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吸烟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D.不吃早餐是健康的生活习惯
【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A.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饮酒,故A错误。
B.晚上熬夜读书,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故B错误。
C.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易患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将达到100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故C正确。
D.不吃早餐,上午时营养物质和能量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按时进餐能够保证人体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二、判断题
16.(2019八下·北流期中)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可见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生活方式的概念,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17.(2018·玉林)所有的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多种疾病。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都是在成年期发生,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而不是所有的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拒绝毒品、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18.(2018·湘潭模拟)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散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活动。(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60%至80%)。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有:快走、慢跑、爬楼梯、爬山、游泳、舞蹈、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9.(2018七下·阜阳期中)体育锻炼可使心脏发达,因此,运动量越大对心脏越有好处。(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也比一般人的慢;参加剧烈运动时,心率虽然加快,但是往往以提高每搏输出量为主,使心输出量成倍地增加,这样的心脏能够承担繁重的工作,而且工作持久,利于健康的生活,但运动量长期很大会导致心脏肥大,导致相对性缺血,后果很严重,所以运动量要限制在一定程度内。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运动量不宜过量.
20.(2020八下·泾阳月考)考生考试前非常紧张,睡眠不好,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吃适量的安眠药。
【答案】错误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考试前非常紧张,几天睡不好觉,没有精力复习功课,遇到以上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自我调节,不能随便吃安眠药,要注意安全用药,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三、综合题
21.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包括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另外,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生理健康,更重视心理健康,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更为重要.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
(2)健康的生活不仅要做到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有_____.
①愉快的心情 ②积极向上的心态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个人爱好和特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给灾区的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必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干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_____.
A.肌肉发达 B.身高正常 C.无疾病 D.心情愉快
(4)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通过下列活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到缓解 .
A.向亲人或知心朋友诉说 B.摔坏课桌 C.自我安稳 D.大哭一场.
【答案】(1)社会适应
(2)A
(3)D
(4)A、C、D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状态。
(2)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①愉快的心情②积极向上的心态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3)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4)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向亲人或知心朋友诉说、自我安稳、大哭一场等。
故答案为:(1)社会适应;(2)A;(3)D;(4)A、C、D
【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22.据报道,食道癌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现的食道癌病例超过40万。下图是研究人员对1 200名食道癌患者发病原因调查得到的数据。
(1)从调查结果来看, 和 是引起食道癌的主要原因,其中前者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 和焦油等。
(2)为了你的健康,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应该在 上和 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除不吸烟外,请你再写出至少两条健康的生活方式: 。
【答案】(1)吸烟;酗酒;尼古丁
(2)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3)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1)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害物质首先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主要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健康杀手。
(2)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除不吸烟外,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不饮酒、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故答案为:(1)吸烟;酗酒;尼古丁;(2)心理;社会适应能力;(3)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分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
②酗酒: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③毒品: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④网瘾:染上网瘾的人会毫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还会出现心理疾病,产生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
23.(2019·随州)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家用汽车保有量在飞速增长,但因酒后驾驶等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也在直线上升。随州市某实验中学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了研究饮酒对人的反应能力强弱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
测试人数 测试要求 测试次数 饮酒前测试动作准确的次数 测试者饮酒量(mL) 饮酒后测试动作准确的次数
1000 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用左手食指指尖准确的按压自己右手食指的指尖,重复做20次 一 20 100 15
二 20 200 9
三 20 300 5
四 20 400 3
五 20 500 1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得出实验结果:饮酒会影响人的动作准确的次数,且在一定范围内,测试者饮酒的量越多,人体动作准确度越 (填“高”或“低”)。
(2)对测试者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
(3)上述五次测试,除饮酒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了实验的 原则。
(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需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1000人的数据 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
(5)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 。
【答案】(1)低
(2)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作对比
(3)单一变量
(4)平均值
(5)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低
【知识点】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1)根据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饮酒能否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假设:饮酒能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根据表格得出实验结果: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低。
(2)对参与被测者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做对比,通过对比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3)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在该实验中,除饮酒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的是单一变量原则。
(4)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的平均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5)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低。
【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24.(2019·沂源模拟)今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 ,心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一品牌香烟各半支的烟丝,分别加入50mL、40mL、30mL、20mL蒸馏水浸泡一天,得到不间浓度的烟草浸出液,过滤后取滤液备用;
步骤二:取2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并分成5等份,分别移入清水及上述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5分钟后测量每只水蚤的心跳次数,各重复3次。
步骤三:分别计算各组水蚤每10秒的心跳次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1)该实验要求所用的水蚤大小一致,其目的是 。
(2)每组实验测量水蚤心跳次数都要重复3次,对3次数据的处理方法是: 。
(3)本实验的变量是 ,设置淸水这组,主要作用是 。
(4)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具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取平均值
(3)烟草浸出液浓度;形成对照
(4)促进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所以该实验要求所用的水蚤大小一致,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2)每组实验重复3次,并计算平均值,目的是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或减少实验误差)。(3)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烟草浸出液浓度。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因此设置清水这组,主要是起对照作用。(4)根据表中数据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由小变大,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由35提高到42。表明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大,则心率越高,说明促进作用越强。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