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重点知识点专练 01:质量守恒
一、单选题
1.(2020·遵化模拟)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C.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D.甲的化学式为C2H2
【答案】D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甲化学式为C2H2,属于有机物,丙的化学式为CO2,不是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C. 反应时甲丁质量比为52:36,反应物甲的质量与生成物丁的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 甲的化学式为C2H2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有机物为含碳的化合物及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其中判断有机物时,有些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碳酸钠、二氧化碳等属于无机物。
2.(2020·哈尔滨模拟)将含碳酸银92%的样品30g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无色滤液94.5g,则所用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1% B.11.1% C.10.5% D.10.3%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生成沉淀质量为z
276 73 287 44
30g92% x z y
x=7.3g;y=4.4g,z=28.7g
盐酸溶液的质量=94.5g+28.7g+4.4g-30=97.6g
则盐酸溶液中水的质量为:97.6g-7.3g=90.3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氯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则 所用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水和二氧化碳,结合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分析
3.(2020·南岗模拟)将氢氧化铜样品(杂质不含铜元素也不参加反应)与碳单质的混合物63.6g隔绝空气加热到900℃,恰好完全反应,除有杂质剩余外只生成了一种金属单质和两种空气中含有的非金属氧化物,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9.6g,则该氢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为( )
A.92.5% B.98% C.64% D.50%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氢氧化铜与碳混合加热后,最终产物为铜、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质量为63.6g-39.6g=24g,由方程式分析可知,Cu(OH)2=CuO+H2O,C+2CuO=2Cu+CO2↑,即氢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时与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为
2Cu(OH)2 ——2H2O-CO2
196 80
设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设碳的质量为y
2Cu(OH)2 —C—2H2O-CO2
196 12 80
x y 24g
196:80=x:24g 12:80=y:24g
x=58.8g y=3.6g
则氢氧化铜的纯度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氧化铜受热生成氧化铜和水,氧化铜与碳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及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分析。
4.(2020·淮滨模拟)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6g,剩余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g,下列判断正确是( )
A.生成了2.2g CO2 B.剩余CaCO3的质量为10.0g
C.生成了10.6g CaO D.原来CaCO3的质量为15.0g
【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剩余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g,所以剩余碳酸钙的质量=0.6克/(12/100 *100%)=5克 ,而生成物中的固体是氧化钙说明氧化钙的质量=10.6克-5克=5.6克,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5.6克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 + CO2↑
100 56
x 5.6g
列比例式得:100:X=56:5.6g 解得X=10g,
所以原来CaCO3的质量为=10克+5克=15.0g。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质量等于元素质量除以元素的质量分数,结合方程式进行分析
5.(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取氧化铜和氢氧化铜混合物25.8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150g,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为( )
A.3.6g B.5.4g C.7.2g D.10.8g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150g×14.6%=21.9g
根据
得出关系式:
设生成氯化铜的质量为x
2×36.5 135
21.9g x
解得:x=40.5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得出:25.8g+21.9g=40.5g+生成水的质量
所以生成水的质量=7.2g。
故答案为:C。
【分析】先计算出已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根据“氧化铜和氢氧化铜混合物25.8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150g,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颜色的质量;
再根据氧化铜和氢氧化铜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盐酸与生成物氯化铜的关系;
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质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得出生成物谁的质量。
6.(2020九上·九龙坡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发生的反应为2KNO3 2KNO2+O2↑
D.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A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质量会随着反应进行逐渐较小,当反应停止后不再改变,但最后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质量不会减为零。B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图示KNO2和O2为产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物且只有一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为。C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D. 等质量的碳酸钙最后反应完全得到的气体质量应该相等。D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解答坐标轴曲线的相关题型时,首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然后根据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析各种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7.(2020九上·莘县期末)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乙是反应物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18g+1g+2g+32g-(26g+2g+12g)=13g ,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前后变化,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6g-1g):(32g-12g)=5:4,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乙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的质量增加了,说明乙是生成物,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前后变化进行分析。
C、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小,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大。
8.(2020九上·景县期末)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4:19 B.3:5 C.1:3 D.2:17
【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假设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和1,设恰好与20gA反应的B的质量为X,则
2A+B=3C+D
2×5 1
20g X
解得X═2g,
则由20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质量为:20g+2g-5g═17g
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2g:17g═2:17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先假设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B的质量;最后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不会之比等于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进行计算分析。
二、综合题
9.(2020·哈尔滨模拟)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分子中属于氧化物分子的是 ;
(2)乙到丙的反应实质是 ;
(3)请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原因 。
(4)如图中表示甲烷粒子随时间变化的是 (填序号)
【答案】(1)C,D或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
(2)每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结合成(或构成或组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或构成或组合成)一个水分子
(3)该反应是一种分子(或其他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的反应或甲烷分子与氧分子发生的反应或有氧分子参加或反应物的分子中有氧分子(必须从微观角度答,不能只说有氧气)
(4)③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 A,B,C,D分子中属于氧化物分子的是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
(2)乙到丙的反应实质是每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结合成(或构成或组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或构成或组合成)一个水分子
(3)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该反应是一种分子(或其他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的反应或甲烷分子与氧分子发生的反应或有氧分子参加或反应物的分子中有氧分子(必须从微观角度答,不能只说有氧气)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所以表示甲烷分子的是③
【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3)从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0.(2020·哈尔滨模拟)为测定某被氧化的纯铁片(表面只看做氧化铁)中铁的锈蚀程度,47中实验小组实验并记录如下:
(1)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
(2)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已知条件求解C烧杯中单质铁质量(x)的比例式为 ;
(4)D烧杯内溶液蒸发6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E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6)铁片中未锈蚀的铁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70g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3)56/2=X/0.2g或2/56=0.2g/X(其余比例均不对)
(4)40%
(5)Fe2(SO4)3、FeSO4
(6)1:2(不能颠倒)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2) B烧杯中发生反应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含有铁的质量为x
56 2
x 0.2g
x=5.6g
(4)设反应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y。消耗氧化铁的质量为z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60 294 400
z y
y=40g
则 D烧杯内溶液蒸发6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E中有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和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
(6) 铁片中未锈蚀的铁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
【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氢气的质量,利用氢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进行分析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5)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分析
(6)根据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三、计算题
11.(2020·青山模拟)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9.9g。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2)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1)0.1
(2)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 H2↑
65 2
x 0.1g
x=3.2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67.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0g+40g-49.9g=0.1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氢气的质量,利用氢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锌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12.(2020·遵化模拟)建造“南昌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铁量,进行实验;取20g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计算:
(1)20g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
(2)计算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此判断该赤铁矿石是否属于富铁矿石。
(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解:20g - 4g = 16g
(2)解:
属于富铁矿石
(3)解:设150g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x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60
219
16g
x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中固体减少质量为氧化铁质量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3)根据氧化铁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出盐酸中溶质质量,再利用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3.(2020·漳州模拟)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10g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10.04 9.08 8.12 8.12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
(2)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答案】(1)2.88g
(2)解:设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x
2KClO3 2KCl + 3O2↑
245 96
10gx 2.88g
=
x=73.5%
答: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73.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10g+1g﹣8.12g=2.88g。(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2.88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2)利用氧气的质量结合氯酸钾分解的方程式进行分析
14.(2020·广东模拟)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李璧凝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9.3g干燥的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氢氧化钙溶液质量/g 100 200 300 400
沉淀质量/g 2 m 5 5
(1)实验②中m的数值为 。
(2)计算该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并标出图中的必要数据。
【答案】(1)4
(2)解:设9.3g干燥的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 CaCO3↓+2NaOH
106 100
x 5g
x=5.3g
则该氯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57.0%
答:该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7.0%。
(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实验1和3可知,2中氢氧化钙全部反应,且100克氢氧化钙完全反应生成2克沉淀,所以m=4;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及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定量关系分析;
(2)根据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列比例式计算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溶液质量与沉淀的质量关系描点绘制图像分析。
1 / 12020年中考化学重点知识点专练 01:质量守恒
一、单选题
1.(2020·遵化模拟)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C.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D.甲的化学式为C2H2
2.(2020·哈尔滨模拟)将含碳酸银92%的样品30g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无色滤液94.5g,则所用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1% B.11.1% C.10.5% D.10.3%
3.(2020·南岗模拟)将氢氧化铜样品(杂质不含铜元素也不参加反应)与碳单质的混合物63.6g隔绝空气加热到900℃,恰好完全反应,除有杂质剩余外只生成了一种金属单质和两种空气中含有的非金属氧化物,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9.6g,则该氢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为( )
A.92.5% B.98% C.64% D.50%
4.(2020·淮滨模拟)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6g,剩余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g,下列判断正确是( )
A.生成了2.2g CO2 B.剩余CaCO3的质量为10.0g
C.生成了10.6g CaO D.原来CaCO3的质量为15.0g
5.(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取氧化铜和氢氧化铜混合物25.8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150g,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为( )
A.3.6g B.5.4g C.7.2g D.10.8g
6.(2020九上·九龙坡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发生的反应为2KNO3 2KNO2+O2↑
D.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7.(2020九上·莘县期末)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乙是反应物
8.(2020九上·景县期末)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4:19 B.3:5 C.1:3 D.2:17
二、综合题
9.(2020·哈尔滨模拟)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分子中属于氧化物分子的是 ;
(2)乙到丙的反应实质是 ;
(3)请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原因 。
(4)如图中表示甲烷粒子随时间变化的是 (填序号)
10.(2020·哈尔滨模拟)为测定某被氧化的纯铁片(表面只看做氧化铁)中铁的锈蚀程度,47中实验小组实验并记录如下:
(1)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
(2)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已知条件求解C烧杯中单质铁质量(x)的比例式为 ;
(4)D烧杯内溶液蒸发6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E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6)铁片中未锈蚀的铁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
。
三、计算题
11.(2020·青山模拟)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9.9g。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2)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12.(2020·遵化模拟)建造“南昌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铁量,进行实验;取20g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计算:
(1)20g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
(2)计算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此判断该赤铁矿石是否属于富铁矿石。
(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13.(2020·漳州模拟)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10g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10.04 9.08 8.12 8.12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
(2)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14.(2020·广东模拟)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李璧凝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9.3g干燥的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氢氧化钙溶液质量/g 100 200 300 400
沉淀质量/g 2 m 5 5
(1)实验②中m的数值为 。
(2)计算该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并标出图中的必要数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甲化学式为C2H2,属于有机物,丙的化学式为CO2,不是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C. 反应时甲丁质量比为52:36,反应物甲的质量与生成物丁的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 甲的化学式为C2H2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有机物为含碳的化合物及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其中判断有机物时,有些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碳酸钠、二氧化碳等属于无机物。
2.【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生成沉淀质量为z
276 73 287 44
30g92% x z y
x=7.3g;y=4.4g,z=28.7g
盐酸溶液的质量=94.5g+28.7g+4.4g-30=97.6g
则盐酸溶液中水的质量为:97.6g-7.3g=90.3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氯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则 所用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水和二氧化碳,结合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氢氧化铜与碳混合加热后,最终产物为铜、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质量为63.6g-39.6g=24g,由方程式分析可知,Cu(OH)2=CuO+H2O,C+2CuO=2Cu+CO2↑,即氢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时与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为
2Cu(OH)2 ——2H2O-CO2
196 80
设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设碳的质量为y
2Cu(OH)2 —C—2H2O-CO2
196 12 80
x y 24g
196:80=x:24g 12:80=y:24g
x=58.8g y=3.6g
则氢氧化铜的纯度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氧化铜受热生成氧化铜和水,氧化铜与碳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及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剩余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g,所以剩余碳酸钙的质量=0.6克/(12/100 *100%)=5克 ,而生成物中的固体是氧化钙说明氧化钙的质量=10.6克-5克=5.6克,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5.6克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 + CO2↑
100 56
x 5.6g
列比例式得:100:X=56:5.6g 解得X=10g,
所以原来CaCO3的质量为=10克+5克=15.0g。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质量等于元素质量除以元素的质量分数,结合方程式进行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150g×14.6%=21.9g
根据
得出关系式:
设生成氯化铜的质量为x
2×36.5 135
21.9g x
解得:x=40.5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得出:25.8g+21.9g=40.5g+生成水的质量
所以生成水的质量=7.2g。
故答案为:C。
【分析】先计算出已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根据“氧化铜和氢氧化铜混合物25.8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150g,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颜色的质量;
再根据氧化铜和氢氧化铜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盐酸与生成物氯化铜的关系;
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质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得出生成物谁的质量。
6.【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A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质量会随着反应进行逐渐较小,当反应停止后不再改变,但最后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质量不会减为零。B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图示KNO2和O2为产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物且只有一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为。C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D. 等质量的碳酸钙最后反应完全得到的气体质量应该相等。D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解答坐标轴曲线的相关题型时,首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然后根据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析各种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7.【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18g+1g+2g+32g-(26g+2g+12g)=13g ,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前后变化,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6g-1g):(32g-12g)=5:4,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乙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的质量增加了,说明乙是生成物,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前后变化进行分析。
C、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小,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大。
8.【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假设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和1,设恰好与20gA反应的B的质量为X,则
2A+B=3C+D
2×5 1
20g X
解得X═2g,
则由20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质量为:20g+2g-5g═17g
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2g:17g═2:17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先假设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B的质量;最后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不会之比等于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进行计算分析。
9.【答案】(1)C,D或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
(2)每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结合成(或构成或组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或构成或组合成)一个水分子
(3)该反应是一种分子(或其他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的反应或甲烷分子与氧分子发生的反应或有氧分子参加或反应物的分子中有氧分子(必须从微观角度答,不能只说有氧气)
(4)③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 A,B,C,D分子中属于氧化物分子的是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
(2)乙到丙的反应实质是每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结合成(或构成或组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或构成或组合成)一个水分子
(3)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该反应是一种分子(或其他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的反应或甲烷分子与氧分子发生的反应或有氧分子参加或反应物的分子中有氧分子(必须从微观角度答,不能只说有氧气)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所以表示甲烷分子的是③
【分析】(1)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3)从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0.【答案】(1)70g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3)56/2=X/0.2g或2/56=0.2g/X(其余比例均不对)
(4)40%
(5)Fe2(SO4)3、FeSO4
(6)1:2(不能颠倒)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2) B烧杯中发生反应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含有铁的质量为x
56 2
x 0.2g
x=5.6g
(4)设反应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y。消耗氧化铁的质量为z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60 294 400
z y
y=40g
则 D烧杯内溶液蒸发6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E中有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和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
(6) 铁片中未锈蚀的铁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
【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氢气的质量,利用氢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进行分析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5)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分析
(6)根据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11.【答案】(1)0.1
(2)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 H2↑
65 2
x 0.1g
x=3.25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67.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0g+40g-49.9g=0.1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氢气的质量,利用氢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锌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12.【答案】(1)解:20g - 4g = 16g
(2)解:
属于富铁矿石
(3)解:设150g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x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60
219
16g
x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中固体减少质量为氧化铁质量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3)根据氧化铁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出盐酸中溶质质量,再利用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3.【答案】(1)2.88g
(2)解:设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x
2KClO3 2KCl + 3O2↑
245 96
10gx 2.88g
=
x=73.5%
答: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73.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10g+1g﹣8.12g=2.88g。(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2.88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2)利用氧气的质量结合氯酸钾分解的方程式进行分析
14.【答案】(1)4
(2)解:设9.3g干燥的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 CaCO3↓+2NaOH
106 100
x 5g
x=5.3g
则该氯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57.0%
答:该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7.0%。
(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实验1和3可知,2中氢氧化钙全部反应,且100克氢氧化钙完全反应生成2克沉淀,所以m=4;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及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定量关系分析;
(2)根据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列比例式计算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溶液质量与沉淀的质量关系描点绘制图像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