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新课标Ⅱ)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
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2.(2020·浙江)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对这部“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
A.赋予参议院很大的权力
B.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总统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D.“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
3.(2020·洛阳模拟)1887年,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利用国内因发生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独裁政权的政治运动。但是在1889年的众议院大选中,共和派仍获得了366个席位,保守派仅获得168个席位。这场运动最终瓦解。这表明法国当时( )
A.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激烈 B.经济危机对社会破坏严重
C.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 D.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
4.(2020·浙江模拟)这部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想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下列表述属于这部宪法且论述正确的是( )
A.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B.规定议会采用两院制,众议院有权否定参议院通过的法律
C.规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
D.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涉等
5.(2020·曲靖模拟)俾斯麦执政期间,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这主要反映出近代德国( )
A.社会保障、保险制度建立的曲折性
B.社会民主政治及法制进程的复杂性
C.统治集团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双重性
D.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势力还非常强大
6.(2020·菏泽模拟)如图是19世纪70年代法国人维莱特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从前至后依次为巴谢尔(当时法国一位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俾斯麦、阿提拉(古代部族领袖,被欧洲人视为野蛮和嗜杀的象征)拿破仑。该图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是( )
A. 反对穷兵黩武和军事扩张 B. 赞赏拿破仑杰出军事才能
C. 揭露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 D. 渴望法国重夺欧洲的霸权
7.(2020·菏泽模拟)如图浮雕中,拿破仑右手边是《查士丁尼法典》,左手指着《拿破仑法典》,脚下碑文大意为“我留下的这部简约的法典,比之前法国的任何法典都卓越”。以下关于《拿破仑法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继承并发展了罗马法
②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③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④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8.(2020高三下·高安模拟)1875 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 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 )
A. 借鉴了英国责任内阁制 B. 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
C. 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 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
9.(2020·湖南模拟)下表是德国统一后,帝国议会通过的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法案。下表反映了德国( )
年代 法案 主要内容
1883年 《疾病保险法》 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护理、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
1884年 《意外事故保险法》 保险费的2/3由个人承担,仅占每天工资的1.5%,1/3由雇主支付。保险包括免费医疗、医疗护理、死亡丧界、病中休养等。
1889年 通过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 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年满70岁即可享受老年赡养费。
A.专制体制的完善 B.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
C.社会管理的进步 D.帝国议会独掌立法大权
10.(2020·河北模拟)如图是漫画《俾斯麦在议会中的神态》。漫画中俾斯麦在德国议会中的傲慢神态意在说明( )
A.俾斯麦狂妄自大的性格 B.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的传统
C.议会对政府缺乏监督权 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11.(2020·河北模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联合起来的22个君主和3个自由市的市议会才是国家主权的共同享有者。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主义 B.联邦主义 C.君主立宪 D.人民主权
12.(2020高三下·如皋月考)“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 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 能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共同纲领》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13.(2020·咸阳模拟)钱乘旦教授《德国通史》“民族国家时代”卷,叙述了1815—1918年德国以独特方式全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该过程表现为( )
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
B.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
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既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产生了社会主义革命
14.(2020·南海模拟)1878年,保皇派总统麦克马洪同意共和派组阁,并且坦言:“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一个议会制共和国,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这最能说明( )
A.麦克马洪已经转变为共和派 B.法国面临着复辟君主制危险
C.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斗争激烈 D.走向共和成为历史发展必然
15.(2020·海南模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定( )
A.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B.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
C.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 D.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16.(2020·浙江模拟)陈晓律先生指出: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和黑格尔,就极力宣扬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德国人养成守纪律、重责任和服从权威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君主政体的联邦。材料中“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各级官吏均由帝国皇帝任命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帝国议会拥有最高的立法权
17.(2019高三上·杭州模拟)“将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转化成了法律制度,以一部集大成的法典真正地结束了革命。”下列法律条文属于这一“法典”的是( )
A.“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B.“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C.“联邦众议院由各邦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
D.“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18.(2020·浙江模拟)“将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转化成了法律制度,以一部集大成的法典真正地结束了革命。”下列法律条文属于这一“法典”的是( )
A.“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B.“近来以国王权威撞自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C.“联邦众议院由各邦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
D.“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19.(2020·静安模拟)“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材料中“铁和血”“煤和铁”分别喻意( )
A.武力手段、工业基础 B.暴力战争、国家垄断
C.强权政治、商品经济 D.专制统治、自由竞争
20.(2020·茂名模拟)1861年,普鲁士政府提出要扩充军队、增加军费,在讨论军费预算议案时,遭到资产阶级进步党的反对,使预算议案未获通过。同年新即位的国王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于1862年9月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一斗争反映( )
A.德意志帝国具有一定的民主形式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争夺国家主导权
C.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
D.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争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0·福州模拟)【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经过二百多年发展, 今天的西方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监察经验并建立了完善的行政监察制度。作为世界上最早设立专职行政监察机构的瑞典, 其行政监察机构就彻底摆脱了对监察对象的依附关系,地位相当超然、独立。新加坡的监察体系中, 既有预防性立法,如《公务员法》、《公务员行为准则》、《公务员纪律条例》、《财产申报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又有惩治性法规,如《公务员惩戒规则 》。法国政府制定的公务员《道义法规》,对公务员的道德行为标准也作了具体规定。加拿大的《知情权法》,规定一切政务信息除涉及国家安全、他人隐私外,都应向公民公开。美国联邦刑法典规定,任何政府官员如果收受的财物价值超过7000美元, 就要处以相当于其收受财物价值 3倍的罚金,或者判15年以下的监禁,或者取消其政府官员的资格。
——摘编自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发展的历史背景。
22.(2019·淮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伴随着社会经济领城中的深刻变化,政治民主化逐渐成为19世纪英国历史的主旋律。荚国的民主化进程不仅在议会改革中体现出来,而且也在城市政府改革中体现出来。英国19世纪的大众民主是在城市率先发展开普及推广开来的,城市在此充当了大众基层民主的摇篮和发源地。以纳税人资格确定投票权,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摒弃了议会选举中的财产资格条件,这是向现代民主制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历史进步。
——陆伟芳、余大庆《19世纪英国城市政府改革与民主化进程》
材料二:在当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与西方国家比较接近的政治制度,在其中有些发展中国家,西式政治制度已实施很久。但令人疑惑的是,这种在西方发达国家看似成功的制度并没有普遍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稳定和幸福。那种理论上彼此制衡、互相监督的理想政治状态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出现,反而恰恰由于各党派、政治组织势均力敌,导致彼此在各个层面相互制约,互相掣肘,在很多议题上较少达成妥协或一致,国家政治生活始终不能稳定下来,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受到不小的影响。
——摘自冯铍《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英国是怎样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据材料并结合近代英美的相关知识,以“社会条件与政治制度的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3.(2019·岑巩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此以后……其(德国)陆军实力总数不应超过十万,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之组织均应解散,并不得用任何形式重新成立。……德国之强迫普及征兵制度应予以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国际条约集1919~1923年》
材料二:1937年,英国枢密院议长哈里法克斯奉张伯伦之命和希特勒会面时,称颂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右派蒂埃里 穆尼埃谈到法德之间可能发生的战争时说:“(战争)不仅法国可能战败和遭受蹂躏,而且德国的战败也会意味着一种可以信赖的制度的瓦解,这种制度是防止共产主义革命,也许还是防止欧洲立即布尔什维克化的主要堡垒。换句话说,法国的胜利,实际上成为法国的失败。”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现代部分》
(1)材料一所作的规定出自哪个国际条约?它反映出缔约国对德国的何种心态?
(2)材料二中,哈里法克斯为什么称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谓“法国的胜利,实际上成为法国的失败”?
(3)据材料二、三,英法当时推行了一种什么政策?这种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的政体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其中皇帝是国家的中心,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因此当帝国宰相俾斯麦与德皇威廉二世意见相左时,俾斯麦被迫辞职,此事件反映的是皇帝个人权力的强大,B正确;
德意志帝国议会受到政府控制,且材料未涉及议会对政府的监督,A排除;
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在对外政策虽然不一致,但是这仅是材料的表象,材料强调的是皇帝个人权力过大,C排除;
德意志帝国的民主政治并不完善,因此分权制衡体制成熟的说法错误,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意志民主政治的建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2.【答案】C
【知识点】法国议会共和制
【解析】【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等大权,可连选连任,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宪法赋予参议院很大权力,总统和内阁对参议院负责,参议院授权组成高等法院行使司法权,可以审判总统,参议院有权同意解散众议院,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884年议会把“共和国形式不得动摇”和“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之路,因此B项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代议制的确立,答题管家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属于逆向性选择题,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等大权,可连选连任,因此权力较大。
3.【答案】D
【知识点】法国议会共和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派仍获得了366个席位,保守派仅获得168个席位”分析可知: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D正确;
A错误,材料无法看出共和派和君主派斗争激烈;
B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
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封建残余势力顽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发动的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独裁政权的政治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说明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4.【答案】D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由“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国的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因此符合这部宪法内容的是D,因此D正确;
A、B错误,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
C错误,属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体现了君主立宪派和共和派之间的妥协。
5.【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分析可知:俾斯麦一方面镇压工人运动,阻碍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体现了统治集团对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C正确;
A、B、D错误,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俾斯麦政府的措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俾斯麦镇压工人运动及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体现了政府的双重性质。
6.【答案】A
【知识点】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时间分析可知:此时正值普法战争时期,而“当时法国一位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古代部族领袖,被欧洲人视为野蛮和嗜杀的象征”等人物与俾斯麦和拿破仑同行,反映了作者反对反对穷兵黩武和军事扩张 ,A正确;
BCD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普法战争,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作者将俾斯麦、拿破仑和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及野蛮嗜杀的象征放在一起,体现了他反对穷兵黩武和军事扩张。
7.【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法典》继承并发展了罗马法,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因此A正确;
③错误,《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④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大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拿破仑法典》继承并发展了罗马法,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8.【答案】D
【知识点】法国议会共和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分析可知:法国保皇派势力依然很强大, 所以共和派在国民议会中险胜,而不得已采取宪法的方式巩固共和制,故D正确;
A错误,法国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并没有借鉴英国的内阁制;
B错误,法国实行的是议会制共和制,不是总统制共和制;
C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法国保皇派势力强大,因此获胜的共和派用宪法的形式来巩固共和政体。
9.【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德国统一后,帝国议会通过的《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说明德国的社会管理不断完善,故C正确;
表格信息反映的是社会保障问题,无法体现专制体制问题,排除A;
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是在二战后,故B项错误;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掌握立法权,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主要能力 ,根据德国统一后所颁布的《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废保险法》分析即可。
10.【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建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是实,皇帝集大权于一身,宰相由皇帝任命,议会对政府缺乏监督,因此俾斯麦在议会中神态傲慢,C正确;
A错误,不能反应实质问题;
B错误,与材料无关;
D错误,德国的制度构想本身就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国统一后建立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皇帝大权独揽,任命宰相,因此议会对政府缺乏监督权。
11.【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各邦是国家主权的共同享有者,突出德意志帝国的联邦属性,B选项正确;
ACD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根据材料“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进行分析即可。
12.【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从材料“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可以看出这应是《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非平衡的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说的是保留了比较浓厚专制色彩。故C项符合;
ABD项都是建立的共和制,与材料中“君主制”不符,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辨析进行判断。1871年宪法规定了德意志的联邦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虽然不尽完善,但使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13.【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材料信息是,1815-1918年,德国通过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而全面迈入“现代”社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双重革命”的过程是,一方面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代议制度;另一方面利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
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这不符合“双重革命”的信息,故A错误;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只是“双重革命”的部分内容,故C错误;1918年--1919年的德国十一月革命基本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没有产生社会主义革命,故D表述错误,且不符合材料信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意志的统一,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意志的统一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方面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实现了工业化,具有工业革命的性质。
14.【答案】D
【知识点】法国议会共和制
【解析】【分析】材料“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一个议会制共和国,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体现了宪法确定了议会的权力,确定了共和体制,民主共和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故答案为D项。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B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1875年宪法的确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875年共和派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法国的共和制政体,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15.【答案】A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分析可知:帝国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因此A正确;
B错误,“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反映了资产阶级有机会参与民主进程;
C错误,材料无关立法权的削弱;
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国的代议制,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16.【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体现了专制主义,而B体现了专制主义,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国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是实,君主专制是虚。
17.【答案】D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符合这一原则。A项体现的是同态复仇,具有落后性,B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C项体现是美国国会的组成,均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掌握代议制确立的共性规律。
18.【答案】D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符合这一原则。
A项体现的是同态复仇,具有落后性,B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C项体现是美国国会的组成,均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把握这一点即可做题。
19.【答案】A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跟据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主张武力统一德国。而“煤和铁”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煤和铁”强调德意志的工业革命是推动德国走向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的物质基础。故答案为A
BCD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意志的统一,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结合德意志统一的背景可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即可。
20.【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1861年普鲁士政府提出要扩充军队、增加军费……的议案,遭到资产阶级进步党的反对;而同年新即位的国王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说明了以议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与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围绕“国家主导权”进行了争夺,B正确;
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
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是186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
据材料反映的是普鲁士邦内的争夺,而不是“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争”,D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诸邦分裂割据的局面,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是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21.【答案】(1)基本特点:监察机构独立性强;法制体系完善细致;重视规范公职人员行政行为;政务活动公开透明(或保障公民知情权);惩罚措施有力;重视立法,监察体系完善。
(2)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民主、平等、法治思想的传播;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
【知识点】西方文官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和把握。根据“ 其行政监察机构就彻底摆脱了对监察对象的依附关系,地位相当超然、独立”可知:监察机构独立性强;根据“既有预防性立法……又有惩治性法规”等信息分析可知:法制体系完善细致,重视立法,监察体系完善;根据“对公务员的道德行为标准也作了具体规定”可知:重视规范公职人员行政行为;根据“规定一切政务信息除涉及国家安全、他人隐私外,都应向公民公开”可知:政务活动公开透明(或保障公民知情权);根据“任何政府官员如果收受的财物价值超过7000美元, 就要处以相当于其收受财物价值 3倍的罚金”等信息可知:惩罚措施有力。
(2)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和把握。结合“经过二百多年发展”分析可知: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建立与18、19世纪,根据这个时间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政治上: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平等、法治思想的传播。
故答案为:(1)基本特点:监察机构独立性强;法制体系完善细致;重视规范公职人员行政行为;政务活动公开透明(或保障公民知情权);惩罚措施有力;重视立法,监察体系完善。
(2)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民主、平等、法治思想的传播;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西方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难度系数较小,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解释。
22.【答案】(1)随着工业革的发展,政治民主化成为英国19世纪历史的主旋律: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城市的政府改革
使大众民主在城市率先发展并普及开来;以纳税人资格确定投票权、摒弃了议会选中的财产资格条件等使现代民主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示例一:论题:社会条件是政治制度成功的基础
阐述:在世界古代史上,希山多地狭岛港湾多的地理环境:工商航海发达的经济状况;小国家民的政治现实;可资借鉴的亚非文明等外部条件共同涵养了希腊民主制度;在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由于本国社会条件不同,结果建立了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半总统制,美国实行总統制
示例二:论题:社会条件与政治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阐述: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本主义的发展,1689年建立起君主立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后,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业革命首先开展完成,建立日不落帝国。德国统一前,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級统治,推动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很快跃居欧洲第一世界。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伴随着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深刻变化,政治民主化逐新成为19世纪英国历史的主旋律可以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政治民主化成为英国19世纪历史的主旋律;依据“19世纪的大众民主是在城市率先发展并普及推广开来“以纳税人资格确定投票权“摒弃了议会选中的财产资格条件归纳解答。
(2)根据“这种在西方发达国家看似成功的制度井没有普遍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稳定和幸福“可知,西方的民主政台制度在很多采用西式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取得成功,反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麻烦。这充分说明,照搬別国政治制度而不考虑本国国情的结果最终是走向失败。无论是古代希腊还是近代的产阶級代议制国家,无论是哪个国家取得政治上的成功,必然是与本国特色社会状況的产物。所以说改治制度的发晨,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此观点可以列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随着工业革的发展,政治民主化成为英国19世纪历史的主旋律: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城市的政府改革使大众民主在城市率先发展并普及开来;以纳税人资格确定投票权、摒弃了议会选中的财产资格条件等使现代民主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示例一:论题:社会条件是政治制度成功的基础
阐述:在世界古代史上,希山多地狭岛港湾多的地理环境:工商航海发达的经济状况;小国家民的政治现实;可资借鉴的亚非文明等外部条件共同涵养了希腊民主制度;在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由于本国社会条件不同,结果建立了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半总统制,美国实行总統制
示例二:论题:社会条件与政治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阐述: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本主义的发展,1689年建立起君主立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后,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业革命首先开展完成,建立日不落帝国。德国统一前,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級统治,推动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很快跃居欧洲第一世界。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3.【答案】(1)对德和约(或《凡尔赛和约》)。相互矛盾的心态,一方面限定德国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又为德国保留相当兵力。
(2)因为德国纳粹政权仇视共产主义,对内镇压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对外与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反共联盟。理解:在穆尼埃看来如果法国战胜德国,则意味着防止共产主义革命的堡垒瓦解;苏俄革命会影响到法国;因此,法国对德国军事上的胜利将导致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资本主义体系的崩溃。
(3)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实质是帝国主义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达到祸水东引的反共反苏政策。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法西斯主义;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的条约,根据材料一不难得出是《凡尔赛和约》,第二小问的持何种心态,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一方面不允许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另一方面又允许其保留十万陆军,反映了缔约国矛盾的心理。(2)本小问,注意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本小问的政策及其实质,只要把握其本质及目的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1)对德和约(或《凡尔赛和约》)。相互矛盾的心态,一方面限定德国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又为德国保留相当兵力。(2)因为德国纳粹政权仇视共产主义,对内镇压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对外与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反共联盟。理解:在穆尼埃看来如果法国战胜德国,则意味着防止共产主义革命的堡垒瓦解;苏俄革命会影响到法国;因此,法国对德国军事上的胜利将导致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资本主义体系的崩溃。(3)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实质是帝国主义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达到祸水东引的反共反苏政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相关史实,要求学生依据题意从史料当中最大限度的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
1 / 1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新课标Ⅱ)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
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的政体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其中皇帝是国家的中心,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因此当帝国宰相俾斯麦与德皇威廉二世意见相左时,俾斯麦被迫辞职,此事件反映的是皇帝个人权力的强大,B正确;
德意志帝国议会受到政府控制,且材料未涉及议会对政府的监督,A排除;
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在对外政策虽然不一致,但是这仅是材料的表象,材料强调的是皇帝个人权力过大,C排除;
德意志帝国的民主政治并不完善,因此分权制衡体制成熟的说法错误,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意志民主政治的建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2.(2020·浙江)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对这部“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
A.赋予参议院很大的权力
B.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总统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D.“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
【答案】C
【知识点】法国议会共和制
【解析】【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等大权,可连选连任,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宪法赋予参议院很大权力,总统和内阁对参议院负责,参议院授权组成高等法院行使司法权,可以审判总统,参议院有权同意解散众议院,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884年议会把“共和国形式不得动摇”和“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之路,因此B项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代议制的确立,答题管家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属于逆向性选择题,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等大权,可连选连任,因此权力较大。
3.(2020·洛阳模拟)1887年,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利用国内因发生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独裁政权的政治运动。但是在1889年的众议院大选中,共和派仍获得了366个席位,保守派仅获得168个席位。这场运动最终瓦解。这表明法国当时( )
A.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激烈 B.经济危机对社会破坏严重
C.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 D.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
【答案】D
【知识点】法国议会共和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派仍获得了366个席位,保守派仅获得168个席位”分析可知: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D正确;
A错误,材料无法看出共和派和君主派斗争激烈;
B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
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封建残余势力顽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发动的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独裁政权的政治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说明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4.(2020·浙江模拟)这部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想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下列表述属于这部宪法且论述正确的是( )
A.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B.规定议会采用两院制,众议院有权否定参议院通过的法律
C.规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
D.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涉等
【答案】D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由“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国的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因此符合这部宪法内容的是D,因此D正确;
A、B错误,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
C错误,属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体现了君主立宪派和共和派之间的妥协。
5.(2020·曲靖模拟)俾斯麦执政期间,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这主要反映出近代德国( )
A.社会保障、保险制度建立的曲折性
B.社会民主政治及法制进程的复杂性
C.统治集团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双重性
D.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势力还非常强大
【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分析可知:俾斯麦一方面镇压工人运动,阻碍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体现了统治集团对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C正确;
A、B、D错误,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俾斯麦政府的措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俾斯麦镇压工人运动及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体现了政府的双重性质。
6.(2020·菏泽模拟)如图是19世纪70年代法国人维莱特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从前至后依次为巴谢尔(当时法国一位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俾斯麦、阿提拉(古代部族领袖,被欧洲人视为野蛮和嗜杀的象征)拿破仑。该图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是( )
A. 反对穷兵黩武和军事扩张 B. 赞赏拿破仑杰出军事才能
C. 揭露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 D. 渴望法国重夺欧洲的霸权
【答案】A
【知识点】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时间分析可知:此时正值普法战争时期,而“当时法国一位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古代部族领袖,被欧洲人视为野蛮和嗜杀的象征”等人物与俾斯麦和拿破仑同行,反映了作者反对反对穷兵黩武和军事扩张 ,A正确;
BCD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普法战争,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作者将俾斯麦、拿破仑和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及野蛮嗜杀的象征放在一起,体现了他反对穷兵黩武和军事扩张。
7.(2020·菏泽模拟)如图浮雕中,拿破仑右手边是《查士丁尼法典》,左手指着《拿破仑法典》,脚下碑文大意为“我留下的这部简约的法典,比之前法国的任何法典都卓越”。以下关于《拿破仑法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继承并发展了罗马法
②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③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④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法典》继承并发展了罗马法,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因此A正确;
③错误,《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④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大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拿破仑法典》继承并发展了罗马法,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8.(2020高三下·高安模拟)1875 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 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 )
A. 借鉴了英国责任内阁制 B. 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
C. 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 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
【答案】D
【知识点】法国议会共和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分析可知:法国保皇派势力依然很强大, 所以共和派在国民议会中险胜,而不得已采取宪法的方式巩固共和制,故D正确;
A错误,法国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并没有借鉴英国的内阁制;
B错误,法国实行的是议会制共和制,不是总统制共和制;
C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法国保皇派势力强大,因此获胜的共和派用宪法的形式来巩固共和政体。
9.(2020·湖南模拟)下表是德国统一后,帝国议会通过的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法案。下表反映了德国( )
年代 法案 主要内容
1883年 《疾病保险法》 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护理、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
1884年 《意外事故保险法》 保险费的2/3由个人承担,仅占每天工资的1.5%,1/3由雇主支付。保险包括免费医疗、医疗护理、死亡丧界、病中休养等。
1889年 通过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 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年满70岁即可享受老年赡养费。
A.专制体制的完善 B.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
C.社会管理的进步 D.帝国议会独掌立法大权
【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德国统一后,帝国议会通过的《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说明德国的社会管理不断完善,故C正确;
表格信息反映的是社会保障问题,无法体现专制体制问题,排除A;
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是在二战后,故B项错误;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掌握立法权,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主要能力 ,根据德国统一后所颁布的《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废保险法》分析即可。
10.(2020·河北模拟)如图是漫画《俾斯麦在议会中的神态》。漫画中俾斯麦在德国议会中的傲慢神态意在说明( )
A.俾斯麦狂妄自大的性格 B.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的传统
C.议会对政府缺乏监督权 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建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是实,皇帝集大权于一身,宰相由皇帝任命,议会对政府缺乏监督,因此俾斯麦在议会中神态傲慢,C正确;
A错误,不能反应实质问题;
B错误,与材料无关;
D错误,德国的制度构想本身就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国统一后建立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皇帝大权独揽,任命宰相,因此议会对政府缺乏监督权。
11.(2020·河北模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联合起来的22个君主和3个自由市的市议会才是国家主权的共同享有者。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主义 B.联邦主义 C.君主立宪 D.人民主权
【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各邦是国家主权的共同享有者,突出德意志帝国的联邦属性,B选项正确;
ACD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根据材料“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进行分析即可。
12.(2020高三下·如皋月考)“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 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 能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共同纲领》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答案】C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从材料“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可以看出这应是《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非平衡的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说的是保留了比较浓厚专制色彩。故C项符合;
ABD项都是建立的共和制,与材料中“君主制”不符,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辨析进行判断。1871年宪法规定了德意志的联邦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虽然不尽完善,但使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13.(2020·咸阳模拟)钱乘旦教授《德国通史》“民族国家时代”卷,叙述了1815—1918年德国以独特方式全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该过程表现为( )
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
B.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
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既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产生了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材料信息是,1815-1918年,德国通过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而全面迈入“现代”社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双重革命”的过程是,一方面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代议制度;另一方面利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
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这不符合“双重革命”的信息,故A错误;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只是“双重革命”的部分内容,故C错误;1918年--1919年的德国十一月革命基本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没有产生社会主义革命,故D表述错误,且不符合材料信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意志的统一,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意志的统一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方面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实现了工业化,具有工业革命的性质。
14.(2020·南海模拟)1878年,保皇派总统麦克马洪同意共和派组阁,并且坦言:“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一个议会制共和国,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这最能说明( )
A.麦克马洪已经转变为共和派 B.法国面临着复辟君主制危险
C.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斗争激烈 D.走向共和成为历史发展必然
【答案】D
【知识点】法国议会共和制
【解析】【分析】材料“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一个议会制共和国,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体现了宪法确定了议会的权力,确定了共和体制,民主共和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故答案为D项。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B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1875年宪法的确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875年共和派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法国的共和制政体,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15.(2020·海南模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定( )
A.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B.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
C.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 D.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答案】A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分析可知:帝国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因此A正确;
B错误,“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反映了资产阶级有机会参与民主进程;
C错误,材料无关立法权的削弱;
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国的代议制,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16.(2020·浙江模拟)陈晓律先生指出: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和黑格尔,就极力宣扬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德国人养成守纪律、重责任和服从权威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君主政体的联邦。材料中“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各级官吏均由帝国皇帝任命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帝国议会拥有最高的立法权
【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体现了专制主义,而B体现了专制主义,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德国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是实,君主专制是虚。
17.(2019高三上·杭州模拟)“将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转化成了法律制度,以一部集大成的法典真正地结束了革命。”下列法律条文属于这一“法典”的是( )
A.“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B.“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C.“联邦众议院由各邦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
D.“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答案】D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符合这一原则。A项体现的是同态复仇,具有落后性,B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C项体现是美国国会的组成,均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掌握代议制确立的共性规律。
18.(2020·浙江模拟)“将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转化成了法律制度,以一部集大成的法典真正地结束了革命。”下列法律条文属于这一“法典”的是( )
A.“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B.“近来以国王权威撞自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C.“联邦众议院由各邦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
D.“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答案】D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符合这一原则。
A项体现的是同态复仇,具有落后性,B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C项体现是美国国会的组成,均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把握这一点即可做题。
19.(2020·静安模拟)“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材料中“铁和血”“煤和铁”分别喻意( )
A.武力手段、工业基础 B.暴力战争、国家垄断
C.强权政治、商品经济 D.专制统治、自由竞争
【答案】A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跟据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主张武力统一德国。而“煤和铁”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煤和铁”强调德意志的工业革命是推动德国走向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的物质基础。故答案为A
BCD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德意志的统一,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结合德意志统一的背景可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即可。
20.(2020·茂名模拟)1861年,普鲁士政府提出要扩充军队、增加军费,在讨论军费预算议案时,遭到资产阶级进步党的反对,使预算议案未获通过。同年新即位的国王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于1862年9月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一斗争反映( )
A.德意志帝国具有一定的民主形式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争夺国家主导权
C.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
D.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争
【答案】B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据材料可知,1861年普鲁士政府提出要扩充军队、增加军费……的议案,遭到资产阶级进步党的反对;而同年新即位的国王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说明了以议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与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围绕“国家主导权”进行了争夺,B正确;
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
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是186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
据材料反映的是普鲁士邦内的争夺,而不是“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争”,D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诸邦分裂割据的局面,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是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0·福州模拟)【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经过二百多年发展, 今天的西方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监察经验并建立了完善的行政监察制度。作为世界上最早设立专职行政监察机构的瑞典, 其行政监察机构就彻底摆脱了对监察对象的依附关系,地位相当超然、独立。新加坡的监察体系中, 既有预防性立法,如《公务员法》、《公务员行为准则》、《公务员纪律条例》、《财产申报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又有惩治性法规,如《公务员惩戒规则 》。法国政府制定的公务员《道义法规》,对公务员的道德行为标准也作了具体规定。加拿大的《知情权法》,规定一切政务信息除涉及国家安全、他人隐私外,都应向公民公开。美国联邦刑法典规定,任何政府官员如果收受的财物价值超过7000美元, 就要处以相当于其收受财物价值 3倍的罚金,或者判15年以下的监禁,或者取消其政府官员的资格。
——摘编自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发展的历史背景。
【答案】(1)基本特点:监察机构独立性强;法制体系完善细致;重视规范公职人员行政行为;政务活动公开透明(或保障公民知情权);惩罚措施有力;重视立法,监察体系完善。
(2)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民主、平等、法治思想的传播;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
【知识点】西方文官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和把握。根据“ 其行政监察机构就彻底摆脱了对监察对象的依附关系,地位相当超然、独立”可知:监察机构独立性强;根据“既有预防性立法……又有惩治性法规”等信息分析可知:法制体系完善细致,重视立法,监察体系完善;根据“对公务员的道德行为标准也作了具体规定”可知:重视规范公职人员行政行为;根据“规定一切政务信息除涉及国家安全、他人隐私外,都应向公民公开”可知:政务活动公开透明(或保障公民知情权);根据“任何政府官员如果收受的财物价值超过7000美元, 就要处以相当于其收受财物价值 3倍的罚金”等信息可知:惩罚措施有力。
(2)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和把握。结合“经过二百多年发展”分析可知: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建立与18、19世纪,根据这个时间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政治上: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平等、法治思想的传播。
故答案为:(1)基本特点:监察机构独立性强;法制体系完善细致;重视规范公职人员行政行为;政务活动公开透明(或保障公民知情权);惩罚措施有力;重视立法,监察体系完善。
(2)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民主、平等、法治思想的传播;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西方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难度系数较小,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解释。
22.(2019·淮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伴随着社会经济领城中的深刻变化,政治民主化逐渐成为19世纪英国历史的主旋律。荚国的民主化进程不仅在议会改革中体现出来,而且也在城市政府改革中体现出来。英国19世纪的大众民主是在城市率先发展开普及推广开来的,城市在此充当了大众基层民主的摇篮和发源地。以纳税人资格确定投票权,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摒弃了议会选举中的财产资格条件,这是向现代民主制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历史进步。
——陆伟芳、余大庆《19世纪英国城市政府改革与民主化进程》
材料二:在当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与西方国家比较接近的政治制度,在其中有些发展中国家,西式政治制度已实施很久。但令人疑惑的是,这种在西方发达国家看似成功的制度并没有普遍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稳定和幸福。那种理论上彼此制衡、互相监督的理想政治状态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出现,反而恰恰由于各党派、政治组织势均力敌,导致彼此在各个层面相互制约,互相掣肘,在很多议题上较少达成妥协或一致,国家政治生活始终不能稳定下来,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受到不小的影响。
——摘自冯铍《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英国是怎样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据材料并结合近代英美的相关知识,以“社会条件与政治制度的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1)随着工业革的发展,政治民主化成为英国19世纪历史的主旋律: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城市的政府改革
使大众民主在城市率先发展并普及开来;以纳税人资格确定投票权、摒弃了议会选中的财产资格条件等使现代民主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示例一:论题:社会条件是政治制度成功的基础
阐述:在世界古代史上,希山多地狭岛港湾多的地理环境:工商航海发达的经济状况;小国家民的政治现实;可资借鉴的亚非文明等外部条件共同涵养了希腊民主制度;在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由于本国社会条件不同,结果建立了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半总统制,美国实行总統制
示例二:论题:社会条件与政治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阐述: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本主义的发展,1689年建立起君主立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后,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业革命首先开展完成,建立日不落帝国。德国统一前,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級统治,推动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很快跃居欧洲第一世界。
【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伴随着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深刻变化,政治民主化逐新成为19世纪英国历史的主旋律可以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政治民主化成为英国19世纪历史的主旋律;依据“19世纪的大众民主是在城市率先发展并普及推广开来“以纳税人资格确定投票权“摒弃了议会选中的财产资格条件归纳解答。
(2)根据“这种在西方发达国家看似成功的制度井没有普遍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稳定和幸福“可知,西方的民主政台制度在很多采用西式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取得成功,反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麻烦。这充分说明,照搬別国政治制度而不考虑本国国情的结果最终是走向失败。无论是古代希腊还是近代的产阶級代议制国家,无论是哪个国家取得政治上的成功,必然是与本国特色社会状況的产物。所以说改治制度的发晨,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此观点可以列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随着工业革的发展,政治民主化成为英国19世纪历史的主旋律: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城市的政府改革使大众民主在城市率先发展并普及开来;以纳税人资格确定投票权、摒弃了议会选中的财产资格条件等使现代民主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示例一:论题:社会条件是政治制度成功的基础
阐述:在世界古代史上,希山多地狭岛港湾多的地理环境:工商航海发达的经济状况;小国家民的政治现实;可资借鉴的亚非文明等外部条件共同涵养了希腊民主制度;在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由于本国社会条件不同,结果建立了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半总统制,美国实行总統制
示例二:论题:社会条件与政治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阐述: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本主义的发展,1689年建立起君主立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后,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业革命首先开展完成,建立日不落帝国。德国统一前,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級统治,推动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很快跃居欧洲第一世界。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3.(2019·岑巩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此以后……其(德国)陆军实力总数不应超过十万,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之组织均应解散,并不得用任何形式重新成立。……德国之强迫普及征兵制度应予以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国际条约集1919~1923年》
材料二:1937年,英国枢密院议长哈里法克斯奉张伯伦之命和希特勒会面时,称颂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右派蒂埃里 穆尼埃谈到法德之间可能发生的战争时说:“(战争)不仅法国可能战败和遭受蹂躏,而且德国的战败也会意味着一种可以信赖的制度的瓦解,这种制度是防止共产主义革命,也许还是防止欧洲立即布尔什维克化的主要堡垒。换句话说,法国的胜利,实际上成为法国的失败。”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现代部分》
(1)材料一所作的规定出自哪个国际条约?它反映出缔约国对德国的何种心态?
(2)材料二中,哈里法克斯为什么称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谓“法国的胜利,实际上成为法国的失败”?
(3)据材料二、三,英法当时推行了一种什么政策?这种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1)对德和约(或《凡尔赛和约》)。相互矛盾的心态,一方面限定德国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又为德国保留相当兵力。
(2)因为德国纳粹政权仇视共产主义,对内镇压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对外与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反共联盟。理解:在穆尼埃看来如果法国战胜德国,则意味着防止共产主义革命的堡垒瓦解;苏俄革命会影响到法国;因此,法国对德国军事上的胜利将导致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资本主义体系的崩溃。
(3)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实质是帝国主义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达到祸水东引的反共反苏政策。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法西斯主义;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的条约,根据材料一不难得出是《凡尔赛和约》,第二小问的持何种心态,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一方面不允许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另一方面又允许其保留十万陆军,反映了缔约国矛盾的心理。(2)本小问,注意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本小问的政策及其实质,只要把握其本质及目的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1)对德和约(或《凡尔赛和约》)。相互矛盾的心态,一方面限定德国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又为德国保留相当兵力。(2)因为德国纳粹政权仇视共产主义,对内镇压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对外与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反共联盟。理解:在穆尼埃看来如果法国战胜德国,则意味着防止共产主义革命的堡垒瓦解;苏俄革命会影响到法国;因此,法国对德国军事上的胜利将导致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资本主义体系的崩溃。(3)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实质是帝国主义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达到祸水东引的反共反苏政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相关史实,要求学生依据题意从史料当中最大限度的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