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 高一 学科 地理 标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师
课型 第一课时问题导学,解决第二课时自主建网,练习 课时 2 授课日期
设计理念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能分辨事情的好坏。不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感性思维上,理性思维还有待加强,而且理解知识也还不够全面。因此应注意在激发他们情感的同时让他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1)当前人类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拯救地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我国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本框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循序渐进了解环境问题严重危害的平台,为学生学习环境保护法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奠定了基础。(2)教材在学习环境问题的定义及具体表现后,列举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和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材料的基础上,再从整体上分析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从个体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这都比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2)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3)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难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 1、引导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3、自主建网,形成体系。
教学准备 问题导学 地图册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要求) 时间 目标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景 约5分钟 激发学习热情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我们已经学习过,那么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今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热情
自主 学习合作探究 20分钟 让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并在自主与合作的过程中生成问题 课前教师要发给学生“问题导学”,教师巡视督导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解决问题 15分钟 教师结合自主学习的问题和合作探究生成的问题进行归纳并进一步让学生展开讨论 给学生归纳出共性的问题,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 学生进行小组生成问题展示,
探究提升 8分钟 对重难点进行延伸拓展 教师巡视指导,对重难点进行延伸拓展 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掌握重难点知识
第 二 课 时
归纳总结自主建网 15分钟 通过自主建网,使知识系统完善,提升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让学生体验收获和成功的快乐。 独立建网,小组展示
解决练习 30分钟 教师通过“练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和提高。 通过练案,解决共性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学科长组织成员互评。最后展示小组问题
课外拓展 结合所在地实际分析主要的环境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2、环境问题的产生3、环境问题的类型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成功的方面主要有: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和合作展示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生成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学生在追问质疑环节表现非常出色,课堂气愤活跃。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