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语言表达(20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摭(zhí)拾 粘(zhān)贴 怪癖(pǐ) 自怨自艾(ài)
B、召(zhào)唤 吮(shǔn)吸 赊(shè )账 锲(qì)而不舍
C、教诲(huì) 经传(zhuàn) 纤(xiān)巧 铩(shā)羽而归
D、悄然(qi o) 慰藉(jí) 悲怆(chuàng) 熠熠(yì)闪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寥落 潦倒 苍凉 汗流夹背 B、沉缅 诙弘 闲暇 沧海桑田
C、蒙敝 炽热 妥帖 根深缔固 D、甄别 烙印 矫饰 怡然自得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在先进的科学技术面前,我们一定要虚心求教,邯郸学步,不能强不知以为知。
B.现在很多影片都是借广告开路,首映日过后去看,变成了明日黄花,观者寥寥。
C.基本功要从小培养,否则,靠花拳绣腿去闯天下,难免会败倒在林教头的手下。
D.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很多珍稀动物已成了绝无仅有的一两只,保护迫在眉睫。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如“阿Q”、“WTO”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仅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B.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政府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其中。
C.“大部制”改革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增强其服务能力。
D.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5.下面是描写春天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话,形象地表现“人”的神态和感受。 (要求运用一种不超过40个字)(4分)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茬上,又野性茁壮地抽出了嫩芽。不用人工修培,它们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抚照下,生长起来。这时,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花卉,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气息,直向人心里钻。无论谁, 。
(选自冯德英《苦菜花》)
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像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精髓。
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计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单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7.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顾而乐之 乐:以……为乐 B.按其图记 按:查核
C.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幸:侥幸 D.因为本其山川 本:根据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夏始饮滁水而甘 ②顺风而呼
B.①用武之地也 ②其问道也固先乎吾
C.①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①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绵清凉。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翁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
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10.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3分)
译文:
(2)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3分)
译文:
(3)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4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雪中偶题 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填空:这是一首咏雪诗,描写了 、 、 三个场景,这样写的作用是 (5分)
(2)对这首诗有人说它“奇绝”,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请略加阐述。(5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间如梦, 。 (2)廉颇老矣, 。
(3)各抱地势, 。 (4)摄提贞于孟陬兮, 。
(5) ,思而不学则殆。 (6)出淤泥而不染, 。
(7) ,吾将上下而求索。 (8)独夫之心, 。
(9)日暮乡关何处是? 。
(10)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
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铁 匠 铺
李登建
①一如上回,铁匠炉仍支在于家东山墙下。
②还是那三个人,六十来岁的老头,是掌钳的师傅,上锅腰,脸、额头上一层黑麻点儿——长年累月火星儿往上迸所致;儿子,一个少言寡语,只会哼哧哼哧抡大锤的铁塔汉子,人们都叫他大憨;女儿枣花,她管拉风箱。
③这是个铁匠世家,祖祖辈辈打铁为生。在“割尾巴”的年代,因穷得发红发紫,被准许串乡“为人民服务”。
④成熟庄稼的香味在田野里弥漫,大团大团地涌向村庄,村子里骚动起来,不要说壮劳力们脉管鼓胀,渴望拼杀一场,就连那些平常不下地的老人也坐不住,开始做着收割的准备。
⑤这翻滚、飘散的香味同样撩拨着铁匠炉的火苗儿,它一蹿一蹿,一蹿多高。很快,埋在炭火里的铁烧得通红,老铁匠持一把长钳夹到铁砧上,小锤刚发出“当”的一声,大憨的大锤就应声砸下来,四溅的火花迸出老远,吓得周围的人慌忙跳开。老铁匠的小锤叫响锤,他敲哪里大锤砸哪里。小锤叮叮当当,大锤铿铿锵锵,一阵天衣无缝的合奏,一件器具打成了。然后浸入水中淬火,“咝”的一声,算是画上句号。老铁匠的嘴角出现了一丝笑纹。完成一件作品时,他脸上的表情就是这样。
⑥炉火不息,铁锤就不停地敲,这是他的命。老铁匠除了到风口擦擦烂红的眼,弓着腰使劲咳嗽,一上午不歇歇手。他干活时一句话不说,只任手里的响锤叮叮当当,全身心陶醉在这支锤乐中。有时候,一旁的人听着这支锤乐,看着那钢铁的舞蹈,出了神,两手发痒,也想过来敲打敲打,那肯定没门,就是大憨这时也不能摸他的响锤。他对儿子说,你要当一个好铁匠,就得先老老实实地抡大锤,别看打铁是力气活,里面有学问哩。马虎不得,马虎不得,祖传的手艺不能断在你手里哩!
⑦饭后,炭火噼噼叭叭捅开,老铁匠、大憨往手心吐口唾沫,攥紧了锤把。村人出工前也都聚向这里来围观,有围观的打得才有劲。
⑧老铁匠稳稳地站在铁砧前,沉默不语,眼皮也不抬一抬,好像根本没看见周围的人,眼里只有炉里的铁。少顷,烧得发了白的铁块被老铁匠迅疾敏捷而又从容不迫地夹上铁砧。几乎与他那“定音锤”响起的同时,飞来了大憨的大榔头。大憨耍的是那种“满月锤”,甩开膀子,“嗖嗖”生风地抡圆,抡出了花,却又砸得那么准。随着锻打,老铁匠不断移动、翻转铁块,每翻一遍都变换一种形状,像揉面一样,紧揉慢揉,越揉越劲道。眼看揉成团了,却又拉成了条儿,或者把砸扁了的板儿,折叠为四四方方的“盒子”,随心所欲,叫人惊讶那坚硬无比的铁在他们手里竟是这般柔软。老铁匠的响锤往砧侧一敲,大憨改成弓步半锤,锤只举至肩头,但节奏加快了,锤点密实了。老铁匠的响锤又作出示意,大憨最后用上了点锤,锤距砧子顶多半尺,锤落如雨,这样砸出的铁器表面平整、光滑得像用手抚过。铁匠们尽情地展演着自己的绝技,所有环节都在众人眼皮底下完成,他们不怕别人偷了艺去。
⑨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
⑩大人们看一会儿,心满意足、啧啧赞叹着下地干活去了,小孩子们却还围着铁匠铺不散,铁匠来打铁这一天是他们的节日。
(选自《散文·海外版》双月刊,2012年第6期,有删节)
13.第⑥自然段集中叙写了老铁匠这个人物形象。仔细阅读后,请作简要分析。
(6分)
14.第⑧自然段画线内容十分精彩地描写了打铁的情景,请简要说说其表现特色。
(6分)
15.“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一句中“最快活”三字的丰富含义是什么?
(4分)
16.本文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美散文,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共9分,每小题3分)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如今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
这首歌的MV于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截止到前天,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过去一年里,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在英国,它成为本月第一周UK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在美国,它位居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小甜甜”布兰妮和罗宾 威廉姆斯加入了模仿大军,影星汤姆·克鲁斯为它卖力吆喝。在我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等多个版本。
如今,和所有横空出世的神曲一样,关于《江南Style》,有一半人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另一半人则在问:“这首歌为什么一夜爆红?”
歌曲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的有钱人向性感的姑娘发出邀约的情景;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该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身兼词、曲和演唱的“鸟叔”(原名朴载相)自我剖析说:“我不帅,不高,也没有肌肉。我的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这种灵魂和态度,具体到《江南Style》里,就是质疑江南地区所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虽然歌词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做着成为江南名流、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而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的江南地区正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对此心怀不满的大众从这首歌中找到共鸣不足为奇。
但相比于歌词,韩国以外的人们更感兴趣的似乎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于是破解《江南Style》的走红密码,成为各路人马津津乐道的事情;种种解读又进一步构成了“《江南Style》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的科研机构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而另一个激发人们生理反应的元素则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其脑中不断重复,科学界把这称为“耳虫”现象。韩国的心理学家表示,《江南Style》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甚至有临床案例证明,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听了这首歌以后都会开心大笑。音乐评论家则表示,《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欧美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而其副歌部分,则又是韩国音乐风格。二者相结合产生出奇妙的效应。
此外,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
17.下列关于“《江南Style》”的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舞曲《江南Style》的点击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超过3亿次,而此前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B.整首歌的MV都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俨然一幅奢华生活的扫描图。
C.它从本土迅速蹿红全球,在英国和美国分别成为本月第一周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和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
D.各国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江南Style》,“小甜甜”布兰妮、罗宾·威廉姆斯甚至连奥巴马也未能脱俗,加入了模仿大军。
1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江南地区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却因为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令所有韩国大众对此心怀不满,这种情绪在《江南Style》里得以找到共鸣。
B.韩国的科研机构研究发现,《江南Style》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于是大多数人莫名就有了跟着节拍一起舞蹈的冲动。
C.韩国的心理学家认为,《江南Style》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聆听这首歌甚至能令精神病患者摆脱压抑。
D.在音乐评论家看来,《江南Style》的音乐风格是近年来风靡欧美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和韩国音乐风格奇妙的结合。
1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歌词里“我”是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 “我”却是一个做着成为江南名流的黄粱美梦的“屌丝”,这种意味十足的讽刺其实是在质疑江南地区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
B.《江南Style》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能让听者产生“耳虫”现象,从而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提高听者的自律能力。
C.尽管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但因为全球共同存在着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等因素,才使《江南Style》得以在全球流行开来,尤其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
D.只要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透彻,深刻剖析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复制另一首神曲并非没有可能。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以“前排”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答题纸
1-4题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
5.(4分)
6.答: (4分)
7-9题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
10.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3分)
译文:
(2)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3分)
译文:
(3)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4分)
译文:
11.(1)填空:这是一首咏雪诗,描写了 、 、 三个场景,这样写的作用是
(5分)
(2)对这首诗有人说它“奇绝”,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请略加阐述。(5分)
答: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人间如梦, 。 (2)廉颇老矣, 。
(3)各抱地势, 。 (4)摄提贞于孟陬兮, 。
(5) ,思而不学则殆。 (6)出淤泥而不染, 。
(7) ,吾将上下而求索。 (8)独夫之心, 。
(9)日暮乡关何处是? 。
(10)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
13.第⑥自然段集中叙写了老铁匠这个人物形象。仔细阅读后,请作简要分析。
(6分)
14.第⑧自然段画线内容十分精彩地描写了打铁的情景,请简要说说其表现特色。
(6分)
15.“这时候也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一句中“最快活”三字的丰富含义是什么?
(4分)
16.本文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优美散文,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
17-19题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
高 一 语 文 期 中 考 试 答 案
7.C。 【解析】幸:庆幸。
【参考译文】
自从唐代政治颓败,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一出天下就统一了。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了。百年之间,寂静无声,只见青山依旧高耸,河水依旧清澈。想打听当时战争情况,可是经历过的老人都早已去世了。现在滁州位于长江和淮水之间,乘船坐车的商贩和四面八方宾客都很少来到这里。百姓一生中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已达百年之久呢
11.(1)僧舍飘雪、密洒歌楼、渔人雪夜归;既突出了下雪的景象,更表现了雪景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5分,前面一空1分,后一空2分)
(2) “浅俗”在语言上: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在写景上: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生活的向往(这是一道开放题,可选择一面也可两者兼答,关键点是“浅俗”在语言,“奇绝”在写景选材,每点2分,整体表述1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