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3:神经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3:神经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28 11:10:26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3: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2020八下·慈溪期末)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脑的组成及功能,据此解答
【解答】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富阳模拟)学习了《神经调节》后,同学们对“成年人的排尿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关于“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有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的讨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成年人一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大脑皮层控制的结果
B.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而成年人尿液的排出是间断性的,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C.成年人脊柱受伤后,往往会出现排尿失禁的现象,说明没有大脑皮层控制就失去排尿能力
D.成年人排尿前在大脑中出现“尿意”,但不会马上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成年人一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A不合题意;
B.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而成年人尿液的排出是间断性的,说明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故B不合题意;
C.成年人脊柱受伤后,往往会出现排尿失禁的现象,是因为脊髓的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故C不合题意;
D.成年人排尿前在大脑中出现“尿意”,但不会马上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19八上·越城期末)某人患脑部疾病,医生让他用手指向自己的鼻尖,则患者的手指发生震颤运动,辨别距离过度或不足,方向偏转,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准确地指向鼻尖,出现这种疾病的部位是(  )
A.脊髓 B.大脑 C.小脑 D.脑干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解答】脊髓能对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并且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大脑皮层内有许多神经中枢,小脑能使运动协调;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此人运动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准确地完成动作,是小脑出现了病变。
故答案为:C
4.(2020八上·苍南期末)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中表示树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细胞又叫做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这是它与其他细胞明显的区别。
【解答】 此图是神经细胞的结构图,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 ①是树突,②是细胞质, 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
故答案为:A
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3 神经调节)在“反应快慢的测试”活动中,被测试者闭上眼睛,测试者数到10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立即用手指去夹尺子。在这个过程中,被测试者没有用到的器官是 (  )
A.眼 B.耳 C.皮肤 D.大脑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做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
【解答】在“反应快慢的测试”中,被测试者闭上眼睛接受测试,他没有用到的器官是眼。
故答案为:A
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3 神经调节(第1课时))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B.脊髓只能对一些低级的刺激作出反应
C.脑神经不能支配四肢的感觉和活动
D.“鹦鹉学舌”,某些鹦鹉会学人说话,说明它也具有语言中枢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解答】A、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故A正确;
B、脊髓属于低级中枢,只能控制低级刺激反应;故B正确;
C、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而四肢的活动是被脊髓控制的;故C正确;
D、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鹦鹉没有;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2019八上·江干月考)下表所示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脊髓 反射、传导
B 大脑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 小脑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D 脑干 调节心跳、血压、呼吸、运动等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其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它由许多神经元组成,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还能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解答】A、脊髓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并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脑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平衡,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不能调节运动,D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2019八下·海曙期末)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脑构成了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B.谈虎色变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C.某人车祸中损伤脊髓灰质,此人不小心被针扎后能完成缩手反射但没有感觉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起立问候老师,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解答】A、中枢神经主要由脑和脊髓构成;故A错误;
B、谈虎色变涉及了人体特有的语言中枢,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故B正确;
C、某人车祸中损伤脊髓灰质,破坏了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所以此人不小心被针扎后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也没有感觉;故C错误;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起立问候老师,这个反射是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7章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第3课时)某成年人因车祸受伤而大小便失禁,其原因可能是(  )
A.膀胱和肛门受损,感受器失去作用
B.大脑没有发育完全
C.脊髓从胸部折断,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控制
D.大脑受损,破坏了所有的神经中枢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从脊髓在人体中的作用和特征切入解题即可。
【解答】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0八上·乐清月考)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或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   。
① A→B→C ②C→B→A ③B→A→C
【答案】③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
【解答】由图可知,A是细胞体,B是树突,C轴突;树突接受刺激后,把冲动传递到细胞体,细胞体再把冲动传递到轴突,即 B→A→C;
故答案为: ③ 。
二、反射和反射弧
1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试卷)如图所示为“吃酸梅分泌唾液”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吃酸梅分泌唾液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
B.图中A代表感受器,C代表效应器
C.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D.若图中b受到损伤,则病人不能分泌唾液,也不能感受到梅子的酸味
【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包括A感受器、a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和C效应器,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前角内,a上有神经节,因此a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感觉神经末梢分布的A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B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是受大脑支配的,b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C效应器,C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解答】 A、吃酸梅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
B、A、B、C、a、b分别表示反射弧的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B正确;
C、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C正确;
D、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所以若图中b传出神经受损伤,则病人能感觉到酸味,不能分泌唾液。D错误。
故答案为:D
1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试卷)如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反射类型中的条件反射
B.①和②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C.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
D.即使②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也能正常进行
【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解答】A、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
B、图中①和②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不符合题意;
C、图中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C符合题意;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神经调节(第2课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解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反射活动,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④ D.⑤
【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由图可知E是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即 ⑤ ;
故答案为:D。
15.(2020八下·镇海期末)如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完成缩手反射活动那样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解答】图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脊髓处的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 若④处传出神经损伤,神经冲动无法传至效应器,所以不能缩手;但又因为冲动已经传到脊髓,而脊髓处有传至脑部的传到神经,所以会在脑部形成痛觉,所以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16.(2020·镇海模拟)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膝跳反射”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标注① B.标注② C.标注③ D.标注④
【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
传入神经:具有从神经末梢向中枢传导冲动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最大区别是传入神经有一个“α”形的神经节。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中枢是指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是指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到各个器官或外围部分的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及运动神经。
效应器: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解答】由图中反射弧的结构可知: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感受器,④肌肉效应器。②位于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之间,应该是传出神经,图中标注错误,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2019·宁波模拟)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谈虎色变 ③位于大脑
B 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视网膜
C 手被火烫立刻缩回 ④手部皮肤
D 膝跳反射 ①是腿部肌肉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外周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应器。实质上是神经元之间的特殊联络结构。
【解答】反射弧包含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A、谈虎色变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故A正确;
B、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传入神经;故B错误;
C、手被火烫立刻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 ④ 是传出神经;故C错误;
D、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① 是接受刺激的感受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8.(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的是(  )
A.听到“酸梅”两字分泌唾液 B.看到酸梅分泌唾液
C.拿到酸梅分泌唾液 D.吃到酸梅分泌唾液
【答案】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与动物相比,人类有语言中枢,所以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解答】听到“酸梅”两字分泌唾液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故答案为:A
19.(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甲、乙两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运作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为了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如表: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所接受的测试 测试结果
甲 以针尖刺甲的指尖 甲感觉痛,但没有缩手
乙 以针尖刺乙的指尖 乙立即缩手,但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传出神经受损,乙传入神经受损
B.甲传出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功能纤维受损
C.甲传入神经受损,乙传出神经受损
D.甲传入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功能纤维受损
【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弧任一结构受损,都会影响反射的完成。传入神经受损,人体将没有感觉也不能作出相应反应。传出神经受损,人体能感受刺激并产生感觉,但不能作出相应反应。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的内部结构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灰质的四周,由纵行的传导神经纤维组成,其主要的成分是由从大脑传达到脊髓的运动神经传导纤维组成的皮质脊髓束,以及从脊髓传达到大脑的感觉神经纤维组成的脊髓丘脑束组成。
【解答】测试中,以针尖刺甲的指尖,他有感觉,但没有缩手,说明其传出神经受损。以针尖刺乙的指尖,他立即缩手,说明反射弧完整,他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说明其脊髓白质中传达到大脑的感觉神经纤维受损。
故答案为:B
20.(2019八上·秀洲期末)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膝跳反射的传导路线是 1→2→3→4→5
B.只要此结构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因为它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C.人在睡着时,一旦有蚊子叮咬也会拍打,这是简单的反射,这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
D.情绪激动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了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根据反射弧的结构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
【解答】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反射弧完整,反射才能进行;但是反射弧完整,反射不一定进行;
故答案为:B。
21.(2020八上·乐清月考)如上右图所示为某女士的手指不小心碰到火焰后的缩手反应,请据图分析作答:
(1)“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的反应是一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做   ,该反应是   (“生来就有”或“后天形成”)的。
(2)如果用“→”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请你试着将该反射弧补充完整:【1】感受器→【2】传入神经→【3】   →【4】传出神经→【5】效应器。
(3)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在缩手后会感觉到疼痛,那么产生痛觉的中枢位于   。
【答案】(1)反射;生来就有
(2)神经中枢
(3)大脑皮层(或大脑)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每个反射都有各自的反射弧。
【解答】(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由图可知,该反射的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即生来就有的;
(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传导刺激到神经中枢;
(3)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
故答案为:(1)反射;生来就有;(2)神经中枢;(3)大脑皮层(或大脑)。
22.(2020八下·余姚期末)小思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了手,小思立即缩手。过一会儿,小思又感觉到痛。
(1)小思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    (填序号)传达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这说明脊髓还具有   功能。
(2)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思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这属于    反射。
【答案】(1)③;传导
(2)条件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或脊髓、⑥传出神经和⑦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③上行传导束,④下行传导束。
【解答】(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③上行传导束传达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
(2)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条件反射,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中枢参与的结果。
故答案为:(1)(2)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23.(2020·金东模拟)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如果⑤是人体上臂肌肉,则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   。
【答案】(1)反射
(2)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中完成反射反射的过程是:信息刺激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解答】(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中完成反射反射的过程是:信息刺激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如果⑤是人体上臂肌肉,则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
故答案为:(1)反射 (2) ①→②→③→④→⑤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3: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2020八下·慈溪期末)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2.(2020·富阳模拟)学习了《神经调节》后,同学们对“成年人的排尿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关于“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有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的讨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成年人一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大脑皮层控制的结果
B.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而成年人尿液的排出是间断性的,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C.成年人脊柱受伤后,往往会出现排尿失禁的现象,说明没有大脑皮层控制就失去排尿能力
D.成年人排尿前在大脑中出现“尿意”,但不会马上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3.(2019八上·越城期末)某人患脑部疾病,医生让他用手指向自己的鼻尖,则患者的手指发生震颤运动,辨别距离过度或不足,方向偏转,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准确地指向鼻尖,出现这种疾病的部位是(  )
A.脊髓 B.大脑 C.小脑 D.脑干
4.(2020八上·苍南期末)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中表示树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3 神经调节)在“反应快慢的测试”活动中,被测试者闭上眼睛,测试者数到10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立即用手指去夹尺子。在这个过程中,被测试者没有用到的器官是 (  )
A.眼 B.耳 C.皮肤 D.大脑
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3 神经调节(第1课时))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B.脊髓只能对一些低级的刺激作出反应
C.脑神经不能支配四肢的感觉和活动
D.“鹦鹉学舌”,某些鹦鹉会学人说话,说明它也具有语言中枢
7.(2019八上·江干月考)下表所示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脊髓 反射、传导
B 大脑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 小脑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D 脑干 调节心跳、血压、呼吸、运动等
A.A B.B C.C D.D
8.(2019八下·海曙期末)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脑构成了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B.谈虎色变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C.某人车祸中损伤脊髓灰质,此人不小心被针扎后能完成缩手反射但没有感觉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起立问候老师,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9.(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7章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第3课时)某成年人因车祸受伤而大小便失禁,其原因可能是(  )
A.膀胱和肛门受损,感受器失去作用
B.大脑没有发育完全
C.脊髓从胸部折断,排便排尿中枢失去大脑控制
D.大脑受损,破坏了所有的神经中枢
10.(2020八上·乐清月考)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或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   。
① A→B→C ②C→B→A ③B→A→C
二、反射和反射弧
1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试卷)如图所示为“吃酸梅分泌唾液”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吃酸梅分泌唾液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
B.图中A代表感受器,C代表效应器
C.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D.若图中b受到损伤,则病人不能分泌唾液,也不能感受到梅子的酸味
12.(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试卷)如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反射类型中的条件反射
B.①和②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C.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
D.即使②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也能正常进行
1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神经调节(第2课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14.(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④ D.⑤
15.(2020八下·镇海期末)如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16.(2020·镇海模拟)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膝跳反射”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标注① B.标注② C.标注③ D.标注④
17.(2019·宁波模拟)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谈虎色变 ③位于大脑
B 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视网膜
C 手被火烫立刻缩回 ④手部皮肤
D 膝跳反射 ①是腿部肌肉
A.A B.B C.C D.D
18.(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的是(  )
A.听到“酸梅”两字分泌唾液 B.看到酸梅分泌唾液
C.拿到酸梅分泌唾液 D.吃到酸梅分泌唾液
19.(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7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甲、乙两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运作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为了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如表: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所接受的测试 测试结果
甲 以针尖刺甲的指尖 甲感觉痛,但没有缩手
乙 以针尖刺乙的指尖 乙立即缩手,但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传出神经受损,乙传入神经受损
B.甲传出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功能纤维受损
C.甲传入神经受损,乙传出神经受损
D.甲传入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功能纤维受损
20.(2019八上·秀洲期末)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膝跳反射的传导路线是 1→2→3→4→5
B.只要此结构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因为它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C.人在睡着时,一旦有蚊子叮咬也会拍打,这是简单的反射,这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
D.情绪激动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了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21.(2020八上·乐清月考)如上右图所示为某女士的手指不小心碰到火焰后的缩手反应,请据图分析作答:
(1)“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的反应是一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做   ,该反应是   (“生来就有”或“后天形成”)的。
(2)如果用“→”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请你试着将该反射弧补充完整:【1】感受器→【2】传入神经→【3】   →【4】传出神经→【5】效应器。
(3)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在缩手后会感觉到疼痛,那么产生痛觉的中枢位于   。
22.(2020八下·余姚期末)小思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了手,小思立即缩手。过一会儿,小思又感觉到痛。
(1)小思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    (填序号)传达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这说明脊髓还具有   功能。
(2)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思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这属于    反射。
23.(2020·金东模拟)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如果⑤是人体上臂肌肉,则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脑的组成及功能,据此解答
【解答】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C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成年人一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A不合题意;
B.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而成年人尿液的排出是间断性的,说明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故B不合题意;
C.成年人脊柱受伤后,往往会出现排尿失禁的现象,是因为脊髓的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故C不合题意;
D.成年人排尿前在大脑中出现“尿意”,但不会马上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解答】脊髓能对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并且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大脑皮层内有许多神经中枢,小脑能使运动协调;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此人运动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准确地完成动作,是小脑出现了病变。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细胞又叫做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这是它与其他细胞明显的区别。
【解答】 此图是神经细胞的结构图,也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 ①是树突,②是细胞质, 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做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
【解答】在“反应快慢的测试”中,被测试者闭上眼睛接受测试,他没有用到的器官是眼。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解答】A、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故A正确;
B、脊髓属于低级中枢,只能控制低级刺激反应;故B正确;
C、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而四肢的活动是被脊髓控制的;故C正确;
D、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鹦鹉没有;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其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它由许多神经元组成,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还能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解答】A、脊髓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并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脑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平衡,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不能调节运动,D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解答】A、中枢神经主要由脑和脊髓构成;故A错误;
B、谈虎色变涉及了人体特有的语言中枢,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故B正确;
C、某人车祸中损伤脊髓灰质,破坏了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所以此人不小心被针扎后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也没有感觉;故C错误;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起立问候老师,这个反射是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从脊髓在人体中的作用和特征切入解题即可。
【解答】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③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
【解答】由图可知,A是细胞体,B是树突,C轴突;树突接受刺激后,把冲动传递到细胞体,细胞体再把冲动传递到轴突,即 B→A→C;
故答案为: ③ 。
11.【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包括A感受器、a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和C效应器,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前角内,a上有神经节,因此a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感觉神经末梢分布的A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B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是受大脑支配的,b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C效应器,C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解答】 A、吃酸梅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
B、A、B、C、a、b分别表示反射弧的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B正确;
C、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C正确;
D、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所以若图中b传出神经受损伤,则病人能感觉到酸味,不能分泌唾液。D错误。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解答】A、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
B、图中①和②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不符合题意;
C、图中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C符合题意;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解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反射活动,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由图可知E是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即 ⑤ ;
故答案为:D。
15.【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完成缩手反射活动那样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解答】图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脊髓处的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 若④处传出神经损伤,神经冲动无法传至效应器,所以不能缩手;但又因为冲动已经传到脊髓,而脊髓处有传至脑部的传到神经,所以会在脑部形成痛觉,所以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16.【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
传入神经:具有从神经末梢向中枢传导冲动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最大区别是传入神经有一个“α”形的神经节。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中枢是指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是指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到各个器官或外围部分的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及运动神经。
效应器: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解答】由图中反射弧的结构可知: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感受器,④肌肉效应器。②位于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之间,应该是传出神经,图中标注错误,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答案】A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外周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应器。实质上是神经元之间的特殊联络结构。
【解答】反射弧包含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A、谈虎色变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故A正确;
B、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传入神经;故B错误;
C、手被火烫立刻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 ④ 是传出神经;故C错误;
D、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① 是接受刺激的感受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8.【答案】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与动物相比,人类有语言中枢,所以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解答】听到“酸梅”两字分泌唾液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故答案为:A
19.【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弧任一结构受损,都会影响反射的完成。传入神经受损,人体将没有感觉也不能作出相应反应。传出神经受损,人体能感受刺激并产生感觉,但不能作出相应反应。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的内部结构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灰质的四周,由纵行的传导神经纤维组成,其主要的成分是由从大脑传达到脊髓的运动神经传导纤维组成的皮质脊髓束,以及从脊髓传达到大脑的感觉神经纤维组成的脊髓丘脑束组成。
【解答】测试中,以针尖刺甲的指尖,他有感觉,但没有缩手,说明其传出神经受损。以针尖刺乙的指尖,他立即缩手,说明反射弧完整,他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说明其脊髓白质中传达到大脑的感觉神经纤维受损。
故答案为:B
20.【答案】B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根据反射弧的结构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
【解答】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反射弧完整,反射才能进行;但是反射弧完整,反射不一定进行;
故答案为:B。
21.【答案】(1)反射;生来就有
(2)神经中枢
(3)大脑皮层(或大脑)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每个反射都有各自的反射弧。
【解答】(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由图可知,该反射的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即生来就有的;
(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传导刺激到神经中枢;
(3)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
故答案为:(1)反射;生来就有;(2)神经中枢;(3)大脑皮层(或大脑)。
22.【答案】(1)③;传导
(2)条件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或脊髓、⑥传出神经和⑦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③上行传导束,④下行传导束。
【解答】(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③上行传导束传达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
(2)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条件反射,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中枢参与的结果。
故答案为:(1)(2)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23.【答案】(1)反射
(2)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中完成反射反射的过程是:信息刺激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解答】(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中完成反射反射的过程是:信息刺激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如果⑤是人体上臂肌肉,则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
故答案为:(1)反射 (2) ①→②→③→④→⑤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