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7-06 10:42:33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长沙)“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是(  )
A.阿拉伯人 B.因纽特人 C.柬埔寨人 D.菲律宾人
2.(2019九上·通州期末)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国家人口增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是(  )
A.泰国和越南 B.柬埔寨和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和泰国 D.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2)五国人口增长状况会给几个国家带来(  )
A.劳动力人口出现短缺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C.矿产资源紧张状况会好转 D.国防兵源出现短缺
3.西亚和北非地区居民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A.西班牙语 B.俄语 C.日语 D.阿拉伯语
4.(2020七上·伊春期末)下列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是(  )
A.热带雨林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5.东南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物产丰富,经济发达
C.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集的历史悠久
D.资本主义发展早
6.聚落的主要形式有(  )
A.工厂和矿山 B.部落和城堡 C.城市和乡村 D.教堂和寺庙
7.(2018·绵阳)如图为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图,图中的点代表超过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读图,完成小题。
(1)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2)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  )
A.美国、中国、加拿大 B.中国、美国、加拿大
C.中国、加拿大、美国 D.加拿大、美国、中国
8.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差异很大,下列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最慢的是(  )
A.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 B.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C.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D.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9.(2018八上·曲江期末)读下列表格,完成小题: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世界 22 9
非洲 38 14
北美洲 14 9
亚洲 22 8
欧洲 10 11
大洋洲 18 7
(1)比较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状况
B.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比发展中国家高
D.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甚至为负,使少年儿童的比重增大
(3)关于人口与环境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B.控制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延缓作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C.人口数量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
10.(2020七下·九龙坡月考)下列关于美洲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美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B.北美洲各国官方语言为英语
C.南美洲原居民母语为西班牙语
D.北美洲最早的居民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11.(2020九下·北京月考)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分析某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统计图, 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国 B.乙 国 C.丙国 D.丁国
(2)丁国最可能位于(  )
A.欧 洲 B.亚 洲 C.南 美 洲 D.非 洲
(3)上图为人口总数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
A.①-砍伐森林 B.②-草场退化
C.③-人口快速增长 D.④-水土流失
12.(2020·安徽模拟)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下降
C.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的发展情况与该国④时期类似的是(  )
A.泰国 B.德国 C.中国 D.印度
二、判断题
13.(2018八下·无锡月考)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汉语。
14.欧洲西部居民饮食以牛羊肉及乳制品为主和当地发达的畜牧业密切相关
15.(2019八上·宜兴期中)我国南方的房屋屋顶是斜顶,利于排水。
16.(2019七下·徐州期中)欧洲是人口密集、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17.(2019八下·雅安期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明孝陵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三、综合题
18.(2019七上·蓝山期中)读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D大洲的居民,主要属于   人种。
(2)图中G地的居民,通用的语言是   语。
(3)D、E两大洲相比较,人口自然增长较快的是   。
(4)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亚洲的   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   的东部等。
19.(2019七上·卫辉期中)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   北部、亚洲的   部和南部及   。
(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美洲的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   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3)黑色人种分布最广的是   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也有一部分黑色人种。
(4)各人种之间相互通婚,还形成了   人种。
20.(2018七上·海淀期末)某中学学生在地理教室的指导下,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
学习主题1——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高大的阔叶林,轻轻的溪流,悬崖边用树搭成的天梯,拉着老藤枯枝的艰难攀援,看不见阳光的阴湿潮热,令人目不暇接的雨林资源,还有稍纵就过的野生动物,一切的一切,给我们一份神秘、一份美丽、一份惊叹。”
学习主题2——探究人种、宗教与语言的分布: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文字描述的场景是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区的典型景观(  )(选择填空)。
A. B.
C. D.
(2)适应当地气候的民居是(  )(选择填空)。
A. B.
C. D.
(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选择填空)。
①便利的交通 ②平坦的地形 ③高山、荒漠 ④气候湿热 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4)鹿特丹、雅典、科伦坡、广州四个城市中,最早迎来新一天日出的是   。
(5)将图中“一带一路”沿线的城市名称和相关信息填入表中适当位置。
城市 主要信息
德黑兰 地处中东,居民以   (人种)为主,语言以波斯语为主,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为   ,石油工业发达。
内罗毕 居民以   (人种)为主,地处赤道附近大陆东岸,经济较落后。
    地处欧洲西部,居民以   (人种)为主,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居民主要信仰   教,经济发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分析】解:根据题干中描述可知,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是为了防太阳辐射,防风沙,信仰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A。
【点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此外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的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已经成为阿拉伯人的一种标志。
2.【答案】(1)D
(2)B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泰国人口增长速度先上升后下降,越南人口增长速度基本不变,柬埔寨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上升,马来西亚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印度尼西亚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综上所述,故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读图分析可知,五国的人口增长,会给几个国家带来问题是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是劳动力人口出现短缺、矿产资源紧张状况会好转、国防兵源不足等。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东亚(中国、日本)、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2个,亚洲有7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2)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速度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等,这就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3.【答案】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故D符合题意.
4.【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解:人类不适合居住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日温差和年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适宜居住在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答案为:B。
【点评】目前世界大量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方,多属平原、丘陵,这里地势低平,土地利用率高。如中国沿海平原带、欧洲平原带、南美平原带、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平原带都是世界人口集中地区。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都是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
5.【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东南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类聚集的历史悠久。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人口:人口超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等6个;各大洲人口排序:亚非欧南北美大洋洲;各大洲人口增长率:非南美亚大洋北美欧;著名的民族文化: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华夏文化(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文化、两河流域文化(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还有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亚洲只有日本属于发达国家。
6.【答案】C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7.【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因为加拿大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而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故选项C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美国人口密度为35人/平方千米,加拿大人口密度为4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为146人/平方千米。即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中国、美国、加拿大。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加拿大的人口分布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中国、美国、加拿大人口密度大小,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回答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目前,世界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欧洲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生育观念的改变,导致出生率下降。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即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学生需作一定的记忆,并结合到各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答题。
9.【答案】(1)A
(2)B
(3)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故A正确。
(2)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状况;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甚至为负增长,使少年儿童的比重减小。故B正确。
(3)人口数量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都有积极作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2)B;(3)D。
【点评】(1)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0.【答案】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A、南美洲以白色人种为主,故A错误;
B、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官方语言为英语,墨西哥等国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故B错误;
C、南美洲原居民为印第安人,说印第安语,故错误;
D、北美洲最早的居民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1)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共有6种: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11.【答案】(1)B
(2)A
(3)D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1)人口的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上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乙国,人口增长率在2%以上;其他三个国家的增长率不到1%。故答案为:B。(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丁国的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最有可能是发达国家,以上四大洲中,最有可能分布在欧洲,故答案为:A。(3)根据图中内容的因果关系可以判断,①处应该是人口快速增长,所以导致粮食不足,故A选项错误。②处是通过砍伐森林来扩大耕地面积,故B选项错误。③处因为开垦草原,所以导致草场退化,故C选项错误。④处是因为森林面积减少,导致水土流失,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人口自然增加数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 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2)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3)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2.【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1)该图反映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凭图,无法判断①时期人口出生率高低。故A错误。②到③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还处于正值,故人口总数还在不断上升。故B错误。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大值,故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故C正确。从③到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故人口总数一直在下降,故D错误。故答案为:C。(2)由图可以看出,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故人口负增长。泰国、中国和印度为发展中国家,人口正增长。德国为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故答案为:B。
【点评】(1)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通常取决于人口的自然生长率。自然变动是各种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人口迁移、宗教、习俗、人口政策、战争等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年龄性别结构、人体生理素质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通常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因素。
(2)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速度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等,这就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而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点评】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经济最早发展,也是最早向外侵略的国家,因此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国家;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因此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欧洲人餐桌上主要是牛羊肉和乳产品等食物,这种饮食结构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因果顺序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汁牧草,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欧洲人爱吃牛羊肉.故答案为:√.
【点评】欧洲西部大部处于北温带,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降水丰富,气候湿热,传统民居的屋顶多为斜顶,利于排水。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解:欧洲是人口密集、但是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最低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点评】当前世界上共有70几亿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人口分布较少的四个地方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纬度较高终年寒冷的高度纬度地区。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解: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世界遗产有杭州西湖、南京中山陵、南京明孝陵、苏州古典园林等,故答案:正确
【点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3类 。
18.【答案】(1)白色
(2)英
(3)E
(4)东;南美洲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D是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欧洲,该大洲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2)图中G地是北美洲,该大洲的居民通用的语言是英语,主要属于白色人种。(3)图中D表示的欧洲和E表示的非洲,人口增长快的是E表示的非洲,该大洲经济落后,人口问题成为困扰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4)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点评】世界上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根据人的体质或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世界上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9.【答案】(1)欧洲;北美洲;非洲;西;大洋洲
(2)亚洲东部;印第安;因纽特
(3)非
(4)混血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2)图中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3)黑色人种分布最广的是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也有一部分黑色人种。(4)各人种之间相互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点评】(1)白种人又称欧亚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其主要集中分布地方是欧洲,西亚、非洲北部以及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南美洲各国中白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
(2)黄色人种泛指所有聚居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当地人群及美洲印第安人。其中分布在东北亚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的人类称为典型蒙古人种,而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人群称为南亚蒙古人种。也有学者将蒙古人种具体分为北亚、东北亚、北极、东亚、南亚等类型。
(3)黑色人种在中世纪时期和中世纪以前,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后来因为欧洲国家的帝国主义和重商主义,大批量的黑人被迫作为奴隶送于南美洲和北美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认为是黑种人的故乡。
(4)世界人种呈现出的主要特点:1.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2.除了三大人种之外,因为各人种之间的相互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种;3.人口最多的是白色人种;4.黄种人不仅分布在亚洲东部,在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20.【答案】(1)A
(2)B
(3)C
(4)广州
(5)白色;清真寺;黑色;鹿特丹;白色;基督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不同的人种;世界三大宗教;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读图及材料可知:
(1)上述文字描述的场景是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典型景观;依据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可知:A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
(2)热带雨林地区湿热多雨,适应当地气候的传统民居是B高脚屋;A碉楼,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C蒙古包,是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传统民居;D冰屋,是北极圈沿岸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
(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
(4)鹿特丹、雅典、科伦坡、广州四个城市中,最早迎来新一天日出的是广州,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地点先见到日出,而广州是四城市中位置相对最东的城市。
(5)中东居民以阿拉伯民族为主,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为清真寺,石油工业发达;非洲内罗毕的居民以黑种人为主,地处赤道附近大陆东岸,经济较落后;欧洲西部荷兰的鹿特丹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位于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故答案为:
(1)A;(2)B;(3)C;(4)广州;(5)白色;清真寺;黑色;鹿特丹;白色;基督。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多,比较综合,有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长沙)“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是(  )
A.阿拉伯人 B.因纽特人 C.柬埔寨人 D.菲律宾人
【答案】A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分析】解:根据题干中描述可知,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是为了防太阳辐射,防风沙,信仰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A。
【点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此外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的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已经成为阿拉伯人的一种标志。
2.(2019九上·通州期末)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国家人口增长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是(  )
A.泰国和越南 B.柬埔寨和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和泰国 D.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2)五国人口增长状况会给几个国家带来(  )
A.劳动力人口出现短缺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C.矿产资源紧张状况会好转 D.国防兵源出现短缺
【答案】(1)D
(2)B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泰国人口增长速度先上升后下降,越南人口增长速度基本不变,柬埔寨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上升,马来西亚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印度尼西亚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综上所述,故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读图分析可知,五国的人口增长,会给几个国家带来问题是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是劳动力人口出现短缺、矿产资源紧张状况会好转、国防兵源不足等。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东亚(中国、日本)、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2个,亚洲有7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2)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速度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等,这就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3.西亚和北非地区居民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A.西班牙语 B.俄语 C.日语 D.阿拉伯语
【答案】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故D符合题意.
4.(2020七上·伊春期末)下列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是(  )
A.热带雨林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解:人类不适合居住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日温差和年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适宜居住在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答案为:B。
【点评】目前世界大量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方,多属平原、丘陵,这里地势低平,土地利用率高。如中国沿海平原带、欧洲平原带、南美平原带、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平原带都是世界人口集中地区。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等都是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
5.东南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物产丰富,经济发达
C.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集的历史悠久
D.资本主义发展早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东南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类聚集的历史悠久。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人口:人口超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等6个;各大洲人口排序:亚非欧南北美大洋洲;各大洲人口增长率:非南美亚大洋北美欧;著名的民族文化: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华夏文化(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文化、两河流域文化(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还有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亚洲只有日本属于发达国家。
6.聚落的主要形式有(  )
A.工厂和矿山 B.部落和城堡 C.城市和乡村 D.教堂和寺庙
【答案】C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7.(2018·绵阳)如图为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图,图中的点代表超过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读图,完成小题。
(1)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2)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  )
A.美国、中国、加拿大 B.中国、美国、加拿大
C.中国、加拿大、美国 D.加拿大、美国、中国
【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因为加拿大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而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故选项C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美国人口密度为35人/平方千米,加拿大人口密度为4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为146人/平方千米。即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中国、美国、加拿大。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加拿大的人口分布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中国、美国、加拿大人口密度大小,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回答即可。
8.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差异很大,下列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最慢的是(  )
A.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 B.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C.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D.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目前,世界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欧洲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生育观念的改变,导致出生率下降。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即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学生需作一定的记忆,并结合到各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答题。
9.(2018八上·曲江期末)读下列表格,完成小题: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世界 22 9
非洲 38 14
北美洲 14 9
亚洲 22 8
欧洲 10 11
大洋洲 18 7
(1)比较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状况
B.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比发展中国家高
D.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甚至为负,使少年儿童的比重增大
(3)关于人口与环境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B.控制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延缓作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C.人口数量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故A正确。
(2)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状况;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甚至为负增长,使少年儿童的比重减小。故B正确。
(3)人口数量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都有积极作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2)B;(3)D。
【点评】(1)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0.(2020七下·九龙坡月考)下列关于美洲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美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B.北美洲各国官方语言为英语
C.南美洲原居民母语为西班牙语
D.北美洲最早的居民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答案】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A、南美洲以白色人种为主,故A错误;
B、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官方语言为英语,墨西哥等国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故B错误;
C、南美洲原居民为印第安人,说印第安语,故错误;
D、北美洲最早的居民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1)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共有6种: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11.(2020九下·北京月考)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分析某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统计图, 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国 B.乙 国 C.丙国 D.丁国
(2)丁国最可能位于(  )
A.欧 洲 B.亚 洲 C.南 美 洲 D.非 洲
(3)上图为人口总数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图中数字含义正确的是(  )
A.①-砍伐森林 B.②-草场退化
C.③-人口快速增长 D.④-水土流失
【答案】(1)B
(2)A
(3)D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1)人口的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上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乙国,人口增长率在2%以上;其他三个国家的增长率不到1%。故答案为:B。(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丁国的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最有可能是发达国家,以上四大洲中,最有可能分布在欧洲,故答案为:A。(3)根据图中内容的因果关系可以判断,①处应该是人口快速增长,所以导致粮食不足,故A选项错误。②处是通过砍伐森林来扩大耕地面积,故B选项错误。③处因为开垦草原,所以导致草场退化,故C选项错误。④处是因为森林面积减少,导致水土流失,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人口自然增加数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 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2)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3)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2.(2020·安徽模拟)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下降
C.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的发展情况与该国④时期类似的是(  )
A.泰国 B.德国 C.中国 D.印度
【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1)该图反映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凭图,无法判断①时期人口出生率高低。故A错误。②到③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还处于正值,故人口总数还在不断上升。故B错误。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大值,故③时期人口总数达到最多。故C正确。从③到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故人口总数一直在下降,故D错误。故答案为:C。(2)由图可以看出,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故人口负增长。泰国、中国和印度为发展中国家,人口正增长。德国为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故答案为:B。
【点评】(1)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通常取决于人口的自然生长率。自然变动是各种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人口迁移、宗教、习俗、人口政策、战争等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年龄性别结构、人体生理素质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通常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因素。
(2)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速度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等,这就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而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二、判断题
13.(2018八下·无锡月考)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汉语。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点评】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经济最早发展,也是最早向外侵略的国家,因此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国家;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因此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
14.欧洲西部居民饮食以牛羊肉及乳制品为主和当地发达的畜牧业密切相关
【答案】正确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欧洲人餐桌上主要是牛羊肉和乳产品等食物,这种饮食结构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因果顺序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汁牧草,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欧洲人爱吃牛羊肉.故答案为:√.
【点评】欧洲西部大部处于北温带,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15.(2019八上·宜兴期中)我国南方的房屋屋顶是斜顶,利于排水。
【答案】正确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降水丰富,气候湿热,传统民居的屋顶多为斜顶,利于排水。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16.(2019七下·徐州期中)欧洲是人口密集、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解:欧洲是人口密集、但是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最低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点评】当前世界上共有70几亿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人口分布较少的四个地方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纬度较高终年寒冷的高度纬度地区。
17.(2019八下·雅安期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明孝陵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正确
【知识点】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解: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世界遗产有杭州西湖、南京中山陵、南京明孝陵、苏州古典园林等,故答案:正确
【点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3类 。
三、综合题
18.(2019七上·蓝山期中)读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D大洲的居民,主要属于   人种。
(2)图中G地的居民,通用的语言是   语。
(3)D、E两大洲相比较,人口自然增长较快的是   。
(4)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亚洲的   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   的东部等。
【答案】(1)白色
(2)英
(3)E
(4)东;南美洲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D是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欧洲,该大洲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2)图中G地是北美洲,该大洲的居民通用的语言是英语,主要属于白色人种。(3)图中D表示的欧洲和E表示的非洲,人口增长快的是E表示的非洲,该大洲经济落后,人口问题成为困扰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4)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点评】世界上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根据人的体质或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世界上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9.(2019七上·卫辉期中)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   北部、亚洲的   部和南部及   。
(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美洲的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   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3)黑色人种分布最广的是   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也有一部分黑色人种。
(4)各人种之间相互通婚,还形成了   人种。
【答案】(1)欧洲;北美洲;非洲;西;大洋洲
(2)亚洲东部;印第安;因纽特
(3)非
(4)混血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2)图中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3)黑色人种分布最广的是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也有一部分黑色人种。(4)各人种之间相互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点评】(1)白种人又称欧亚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其主要集中分布地方是欧洲,西亚、非洲北部以及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南美洲各国中白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
(2)黄色人种泛指所有聚居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当地人群及美洲印第安人。其中分布在东北亚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的人类称为典型蒙古人种,而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人群称为南亚蒙古人种。也有学者将蒙古人种具体分为北亚、东北亚、北极、东亚、南亚等类型。
(3)黑色人种在中世纪时期和中世纪以前,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后来因为欧洲国家的帝国主义和重商主义,大批量的黑人被迫作为奴隶送于南美洲和北美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认为是黑种人的故乡。
(4)世界人种呈现出的主要特点:1.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2.除了三大人种之外,因为各人种之间的相互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种;3.人口最多的是白色人种;4.黄种人不仅分布在亚洲东部,在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20.(2018七上·海淀期末)某中学学生在地理教室的指导下,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
学习主题1——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高大的阔叶林,轻轻的溪流,悬崖边用树搭成的天梯,拉着老藤枯枝的艰难攀援,看不见阳光的阴湿潮热,令人目不暇接的雨林资源,还有稍纵就过的野生动物,一切的一切,给我们一份神秘、一份美丽、一份惊叹。”
学习主题2——探究人种、宗教与语言的分布: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文字描述的场景是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区的典型景观(  )(选择填空)。
A. B.
C. D.
(2)适应当地气候的民居是(  )(选择填空)。
A. B.
C. D.
(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选择填空)。
①便利的交通 ②平坦的地形 ③高山、荒漠 ④气候湿热 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4)鹿特丹、雅典、科伦坡、广州四个城市中,最早迎来新一天日出的是   。
(5)将图中“一带一路”沿线的城市名称和相关信息填入表中适当位置。
城市 主要信息
德黑兰 地处中东,居民以   (人种)为主,语言以波斯语为主,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为   ,石油工业发达。
内罗毕 居民以   (人种)为主,地处赤道附近大陆东岸,经济较落后。
    地处欧洲西部,居民以   (人种)为主,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居民主要信仰   教,经济发达。
【答案】(1)A
(2)B
(3)C
(4)广州
(5)白色;清真寺;黑色;鹿特丹;白色;基督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不同的人种;世界三大宗教;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读图及材料可知:
(1)上述文字描述的场景是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典型景观;依据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可知:A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
(2)热带雨林地区湿热多雨,适应当地气候的传统民居是B高脚屋;A碉楼,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C蒙古包,是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传统民居;D冰屋,是北极圈沿岸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
(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
(4)鹿特丹、雅典、科伦坡、广州四个城市中,最早迎来新一天日出的是广州,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地点先见到日出,而广州是四城市中位置相对最东的城市。
(5)中东居民以阿拉伯民族为主,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其宗教建筑为清真寺,石油工业发达;非洲内罗毕的居民以黑种人为主,地处赤道附近大陆东岸,经济较落后;欧洲西部荷兰的鹿特丹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位于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故答案为:
(1)A;(2)B;(3)C;(4)广州;(5)白色;清真寺;黑色;鹿特丹;白色;基督。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多,比较综合,有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