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下)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学年(下)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4-27 09:59:17

文档简介

2012学年(下)教学质量检测(一)八年级科学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 、
22、 、
23、 、 、
24、 、
25、
26、 、 、
27、 、
28、 、 、
29、
30、
31、
32、
33、 、 、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图2分,共10分)
34.根据图所示的两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36.(1)将图1中两个灯泡串联起来
(2)图2根据左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虚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图1 图2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37、
38、 、 、
39、(1)
(2)
(3)
温馨提示:请仔细检查,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号
……………………………………………装……………………………………订……………………………………线…………………………
答题卷 第1页 共2页2012学年(下)教学质量检测(一)八年级科学试卷
  
本卷四大题,39小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下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 ( )
2. 最简单的电路组成部分有 ( )
A.电源和用电器 B.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C.导线和电源 D.用电器和开关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即使物体在振动,我们也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B.我们能区别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只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其他常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D.乐器发出的声音—定不是噪声
4.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 ( )
A.36 V B.15 V C.1.5 V D.220 V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 B C D
6.现有六种物品:铜条、玻璃丝、铅笔芯、水银、塑料棒、陶瓷片。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小明是按物质的哪种物理属性对它们进行分类的 ( )
第一类 第二类
铜条 铅笔芯 水银 玻璃丝 塑料棒 陶瓷片
A.密度 B.磁性 C.硬度 D.导电性
7.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 )
A. 用声呐测海底的深度 B.用仪器听海啸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8. 光由空气斜射向水面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 ( )
9.如图1所示,在一个可以抽气的玻璃瓶内放一响铃,现逐渐抽掉瓶内空气,则声音会( )
A. 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都有可能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路中有了电源就能形成电流 
B、在闭合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要有电源
C、电源是提供电流的装置  
D、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11.某同学按照左边的电路把右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那么他所选择的电路图是( )
12.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观察发现,小汽车前而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 )
A .为了美观 B .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
C .扩大视野 D .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13.下列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4. 电压表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下列所述的选择原则正确的( )
A、尽可能选用大一些的量程 B、尽可能选用小一些的量程
C、经试触后,被测电压不超过小的量程时,应选用小的量程
D、在不损坏电压表的前提下,量程可随意选择
15.如图所示,在下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正确的是 ( )
16.晴朗的夏天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17.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连接成右图所示电路。若开关闭合,其后果是( )
A.电压表不会烧坏,电流表可能烧坏 B.两表不会被烧坏
C.电压表不会被烧坏,但无示数 D.两表会被烧坏
18.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19.图中所示为平面镜所成的钟的像,若钟所指的时间为4时45分,在图中正确的是( )
20.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厘米的地方,在离物体45厘米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 )
A. 凸透镜焦距是90厘米,像是放大的
B. 凸透镜的焦距是18厘米,像是放大的
C. 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像是放大的
D. 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像是缩小的
二、简答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攀登雪山是一项极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有一个忌讳,那就是不许高声喊叫.这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而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时,也引起周围_______振动,从而传给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________,这样会引发雪崩造成危险。
22.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 现象;“疑水浅”是光的 现象。
23.眼睛根据光线强弱,通过调节 的扩张与收缩来调节瞳孔的大小;当看远处与近处物体时,通过调节______ 的凸度,使它们的像都成______ 上。
24.当使用甲电流表测电流时,右图甲刻
度盘上的示数是 A;右图乙刻度
盘上的示数是 A。
25.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
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
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
26.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使用    的方法减少噪声;宁波中心城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的方法减少噪声。
27.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镜子比白纸_____( “亮”或“暗”),这是由于光在镜子上发生了______反射的原因( “镜面”或“漫”)。
28.某同学在自行车车条里卡一硬纸片,当他慢骑时产生的声音音调较低,可见音调跟发声体_______有关,车速加快时,纸片的振动频率________,音调__________.
29.图所示电路中有两个小灯,请在图中○内,分别填入
及或的符号,要求电键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
表的示数均不为零。
30.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   (实/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  。
31.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如果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垂直,那么,反射角等于________度.
32.如图所示L1、L2两灯的电阻分别是R1、R2。当S1、S3 闭合,S2断开时,L1、L2的连接方式是 。当S1、S3断开,S2闭合时,L1、L2的连接方式是
(填串联或并联)
33. 如图是一束光在空气和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
折射现象, 图中OA、OB、OC表示光线,则入射光线
是 ,折射光线是 ,折射角的大小是 度.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图2分,共10分)
34.根据图所示的两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36.(1)将图1中两个灯泡串联起来
(2)图2根据左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虚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图1 图2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37.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
38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 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实验中观察到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由于 造成的。
39、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所示是其实验的部分过程。
(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使光屏的像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是利用这原理制成的。
(3)在(2)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_____。
A安培
B欧姆
C焦耳
D法拉第
第九题
第17题
第24题
第27题
第29题
第32题
L2
S1
L1
S2
S3
第33题
图T3-82012学年(下)教学质量检测(一)八年级科学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C D D B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C D A A B B D
二、简答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振动、 空气、 振动 22、 反射 、折射
23、虹膜 、 晶状体 、 视网膜 24、 2.4 、 0.48
25、 固体能传声 (合理给分)
26、 设置屏障(传播途径) 、 控制噪声源 、
27、暗 、 镜面 28、振动频率 、 加快、 变高
29、
30、 虚 0.7 不变
31、 0
32、 并联 串联
33、 CO 、 OA 、 48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图2分,共10分)
(略)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37、20 把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读成反射角了
38、 透光 、大小 、 玻璃板没有竖立放置
39、(1) 15 (2) 右 照相机
(3) 蜡烛 可逆的
温馨提示:请仔细检查,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A
X
V
七年级科学答题卷 第1页 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