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6节 太阳系(优生加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6节 太阳系(优生加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0 08:10:52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6节 太阳系(优生加练)
一、单选题
1.(2020·江干模拟)2015年5月20日,美国NASA声称发现了最像地球、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186F(如图)。它位于天鹅座中,与地球质量、体积大小相近。公转周期为130天,距地球500光年。由上述信息推断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SA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的形态就是该行星现在的模样
B.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
C.该行星上一定有四季更替的现象
D.该行星昼夜交替周期是130天
2.(2020七上·北仑期末)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的是(  )
行星 直径(千米) 质量(×1023千克) 与太阳的距离(×106千米)
水星 4879 3.302 58
金星 12104 48.69 108
地球 12756 59.65 150
火星 6794 6.5219 228
A.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C.体积越小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D.质量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3.(2019·杭州)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4.(2019·宁波)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一千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 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右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5.(2019七下·嵊州期末)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下列有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适于生命存在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一颗恒星
B.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C.太阳光照条件较稳定
D.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6.关于太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B.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能自身发光
C.太阳系的最大范围可延伸到10光年以外
D.太阳是有能源的,但不能稳定地供给地球
7.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分别是(  )
A.水星和海王星 B.水星和金星
C.木星和土星 D.水星和木星
8.八大行星中唯一自东向西进行自转的行星是(  )
A.水星 B.木星 C.金星 D.土星
9.小行星带位于(  )
A.水星和火星之间 B.水星和地球之间
C.地球和火星之间 D.火星和木星之间
10.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新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它被命名为“开普勒-22b”,是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适于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则下列宜居行星所具备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A.存在原始海洋
B.距离所绕恒星的远近适中
C.强烈的太阳光照
D.与其他行星的运动轨道呈同心圆分布
11.(2019七下·余杭期末)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
A.a B.b C.c D.d
12.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B.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
C.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D.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1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14.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15.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
A.2次 B.4次 C.8次 D.16次
二、填空题
16.(2020·黄岩模拟)今年5月6日(农历四月十四),科学家观测到宝瓶座流星雨。
(1)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于   (填字母)
(2)太阳系由八大   、彗星、流星体、卫星等组成。
(3)流星体的碎屑部分落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发生   而燃烧,形成划过天空的流星雨。
17.(2020·余姚模拟) 2020年3、4月份,天文奇观不断上演。3月5日,火星、木星、土星三星欢聚,即这三颗行星以间距完全相同的等距方式排列成一条直线。4月8日凌晨,出现2020年度最大的一次满月(俗称“超级月亮”)。
(1)火星、木星、土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分别是图甲中的编号   。
(2)3月5日地球位于图乙中   之间的位置。
(3)出现“超级月亮”时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关系是   。
18.(2020七下·长兴月考) 2013年2月15日,一颗陨石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爆炸,爆炸引发的“陨石雨”四处散落,地面附近有许多黑色固体小碎片,用小碎片在玻璃上刻划会有较明显的划痕。无独有偶,2013年2月16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与地球“擦肩而过”,引发天文爱好者的无限遐想。
(1)大部分陨石进入地球会被烧毁,若在月球上将会留下很大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的保护。
(2)科学家推测此次撞击俄罗斯的这块陨石可能来自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   之间。
(3)俄罗斯的陨石事件与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之间有无关联?天文爱好者说法不一,下列说法中支持两者有关联的证据是 (填字母,可多选)。
A.两者发生时间相差12小时,距离相隔至少50万千米
B.陨石和小行星组成成分比较接近
C.陨石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与2012DA14来源相同
D.陨石是按自东向西的轨迹运行的,小行星是按自南向北的轨迹运行的,两者处于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19.(2020七下·杭州月考)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天文学上,金、本、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20.(2020七下·温州月考)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
③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的影响
21.(2020七上·鄞州期末)“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升空,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先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1)行星A的名称是    。
(2)“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
22.(2019·台州) 2019年1月2日,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1)金星是整个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之外,观察到的最亮自然天体,金星和月球的光芒来自于   。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同属于   系。
(3)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23.(2019·宁波)过去的2018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
(1)“一个星系与地球的距离每增加326万光年,其远离地球的速度就增加73.5km/s。”这是2018年7月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的理论基础是: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   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所示,加“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①行星A的名称是    。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
24.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1)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上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不可能是____。(填字母)
A.水星凌日 B.金星凌日 C.火星凌日
(2)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   。(填字母)
25.请依据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金星 地球 火星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106km) 108 150 230
表面平均温度(℃)约 470 15 -30
已知卫星个数(个) 0 1 2
绕日周期(年)约 0.6 1 1.9
自转周期(日)约 243 1 1
(1)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是   。
(2)三颗行星中,在   上“年”比“日”短。
(3)行星的公转周期与   有关。
26.1766年德国人提丢斯发现,太阳系中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遵循如表所示的规律:
颗次 1 2 3 4 5 6 …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谷神星 木星 …
距离(天文单位) 0.4 0.7 1 1.6 2.8 5.2 …
根据表格,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   天文单位。
三、解答题
27.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4年7月17日至22日,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在天文学家的准确预测中,撞进了木星,对木星表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试分析:如果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将会出现什么景象?你有什么方法来防止灾难的发生?
28.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   ℃~   ℃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简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2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2011年5月3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第48636号、17606号、90825号、30991号小行星分别被永久命名为“黄昆星”“吴孟超星”“李振声星”和“闵恩泽星”.
材料2:“太阳系模式图”
(1)八大行星中,表示地球的是   ,属于巨行星的是   ,属于远日行星的是   ,公转周期最小的是   .(均填字母)
(2)如图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   .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
(5)在图中画出小行星的公转方向.
30.人类使用内燃机作动力的历史要比使用电力的历史早得多,可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登陆车使用电力而不是内燃机,为什么?
31.用图形、大括号或表格描述你所认识的宇宙的结构.
32.(2020七上·慈溪期末)阅读关于“金星凌日”材料,回答问题。
“金星凌日”是指金星直接从太阳前方掠过,成为太阳表面的可见暗斑,且遮蔽一小部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的天文现象。
(1)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金星离太阳的距离仅次于   星,从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来分,金星属于    (选填:“类地行星”、“巨行星”或“远日行星”)。
(2)“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能否看到“火星凌日”?   (选填“能”或“不能”)
四、实验探究题
33.2011年5月,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六星连珠”天文奇观。仰望星空,这六大行星大致处在一条线上。
(1)“六星”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    公转。
(2)分析下表数据,1千克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哪些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牛 3.6 8.5 3.76 22.9 8.3 11.0
34.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若图示中的地球绕日运行恰好处在6月16日。那么,6个月后的那天,绍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5.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请问:
(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该题结合天文的最新发现,考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
【解答】A、 NASA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距地球500光年,所以NASA观察到的是很久以前该行星的模样;故A错误;
B、适宜人类居住,则第一要素就是有液态水,所以该类地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故B正确;
C、四季更替是公转与轨道之间存在一定夹角导致,而这些信息中没有说明,所以无法确定;故C错误;
D、公转周期是130天,这是一年的时间,而不是一天的时间;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由图可分析出各行星公转速度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由表可分析出各行星离太阳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行星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地球、金星、火星、水星;行星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解答】A、 水星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是最大的,故说法错误。
B、由图可分析出各行星公转速度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由表可分析出各行星离太阳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所以可以得出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故说法正确。
C、 火星体积比地球小,其公转速度也比地球小,故说法错误。
D、地球质量比金星大,其公转速度却比金星大,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亮在公转轨道上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据此解答。
【解答】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的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因此主要与图中的地球运动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当探测器和月球位于c点时,根据月球的旋转方向可知,这时正处于阳光照射的白天,肯定比黑夜着陆难度要小的多,故A符合实际;
B.月球上根本没有水,因此探测器没必要作防水设计,故B不符合实际;
C.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不会摩擦生热,故C不合实际;
D.当探测器在月球的背面时,地球被月球挡住,因此无法拍到地球的照片,故D不合实际。
故选A。
5.【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
【解答】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太阳是一颗能够发光且较稳定的天体,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合适,使得温度适宜,能够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故A说法错误,BCD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系中的某些天体不能自身发光,太阳系的最大范围可延伸到1光年 以外,太阳终究不是永恒的。
【解答】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大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公转,A符合题意。
B、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的球体,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例如金星就不会发光,它是围绕太阳公转 的,B不符合题意。
C、太阳系的最大范围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C不符合题意。
D、太阳终究不是永恒的,但是目前能源还是比较稳定地供给地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特指太阳系的八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 A、八大行星特指太阳系的八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A符合题意。
B、金星离太阳的距离排在水星之后,B不符合题意。
C、土星和木星离太阳的距离也分别排在水星之后,C不符合题意。
D、木星不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中除了金星以外,其他行星都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的。
【解答】 A、八大行星中水星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的,A不符合题意。
B、八大行星中木星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的,B不符合题意。
C、八大行星中只有金星是自东向西进行自转的,C符合题意。
D、八大行星中土星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水星和火星之间没有小行星带,水星和地球之间没有小行星带, 地球和火星之间没有小行星带,而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解答】 A、木星和火星之间并没有小行星带,A不符合题意。
B、小行星带并不是位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B不符合题意。
C、虽然火星有许多特征与地球很相似,但是火星与地球之间是没有小行星带的,C不符合题意。
D、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为有大气层,有太阳光照,各种资源供人类使用等。
【解答】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基本条件可从地球的自身条件和地球的宇宙环境两方面分析:①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②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③充足的液态水的存在;④稳定的光照条件;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为地球提供了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故C项错误,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的地内行星是水星与金星,水星离太阳最近;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解答】太阳系中的地内行星是水星与金星,水星离太阳最近B排除;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 D排除。金星是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所以只能在a、c中选, “启明星” 是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所以应该是在地球的东面出现,所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A、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伽利略是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的科学家,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该说法正确
D、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该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本题依据的史实有:①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研究.②1610年,伽利略便使用他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艾奥是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③哈勃空间望远镜是1990年4月发射的,设置在大气层之外,地球轨道上的望远镜,专门用于探测宇宙目标.④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
13.【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指: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并且爆炸引起了宇宙膨胀,而这种膨胀还在继续,宇宙大爆炸是现在科学家解释宇宙形成中最合理的一种理论,其中谱线红移现象是最有力的证明.故选B.
【分析】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内容及对红移现象理解.
14.【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解释,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不稳定,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15.【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24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n=24h/1.5h=16次.
故选:D.
【分析】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
16.【答案】(1)C
(2)行星
(3)摩擦
【知识点】月相;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3)流星雨的形成与地球大气层有关,流行落到地球前,必须经过大气层。
【解答】(1)农历的每月十四是满月,故C符合题意。
(2)太阳系由八大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等组成。
(3) 流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流星的引力大小相等.但流星质量太小,加速度大,所以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流行体的碎屑部分由于力的作用,与大气发生摩擦而燃烧,形成划过天空的流星雨。
故答案为:(1)C(2)行星(3)摩擦
17.【答案】(1)D、E、F
(2)DA
(3)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三者的中间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是:水 、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2、图乙中A、B、C、D四个位置的节气和阳历日期分别是:A春分3月21日,B夏至6月22日、C秋分9月23日、D冬至12月22日;
3、月相满月时,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两者的中间。
【解答】(1)根据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可知, 火星、木星、土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分别是图甲中的编号为D、E、F;
(2)3月5日在12月22日和3月21日之间,所以地球位于图乙中DA之间的位置;
(3)“超级月亮”的月相是满月,此时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关系是: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三者的中间 。
故答案为:(1)D、E、F (2)DA (3) 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三者的中间
18.【答案】(1)空气(大气层)
(2)木星
(3)B;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陨石是宇宙中的小天体穿过大气层时未燃烧完掉落在地上的石头。地球因为有厚厚的大气层绝大多数的陨星都会燃烧完对地球起保持作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的表面布满了陨石坑;
2、在太阳系中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许多质量较小的天体聚集在一起绕太阳公转;
3、根据题中信息和一些科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1) 由上面分析可知,大部分陨石进入地球会被烧毁,若在月球上将会留下很大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空气(大气层)的保护;
(2)太阳系的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3)成分朔源是可信度比较大的,所以B陨石和小行星组成成分比较接近是可以支持两者有关联的;A 两者发生时间相差12小时,距离相隔至少50万千米 ,这是支持无关联的证据;C 陨石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与2012DA14来源相同 ,根据来源相同这是可以支持有关联的;D 陨石是按自东向西的轨迹运行的,小行星是按自南向北的轨迹运行的,两者处于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这是不支持的证据。所以BC正确。
故选BC
故答案为:(1)空气(大气层) (2)木星 (3)BC
19.【答案】(1)F
(2)①②③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考查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2)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答】(1)八大行星距太阳位置由近到远顺序水星、金 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图中表示土星的是F。
(2)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形成两极地区夜空中的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之间有因果关系,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②③。
故答案为:(1)F(2)①②③
20.【答案】(1)D
(2)①③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如下: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解答】(1)由图可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表示土星的是D。
(2) 太阳耀斑增强时, 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①正确;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增加,②错误; 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的影响,③正确。
故答案为:(1)D;(2) ①③
21.【答案】(1)金星
(2)太阳黑子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如下:
(2)常见的太阳活动由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行星A运行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第二近的,所以是金星。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故答案为:(1)金星;(2)太阳黑子
22.【答案】(1)太阳
(2)太阳(或“银河”)
(3)自东向西(或“北极上空看顺时针”、“南极上空看逆时针”)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哈雷彗星。
【解答】(1)太阳系内行星的光都是来自于太阳;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都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3)地球上看的太阳是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金星上看到太阳是西升东落,所以其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故答案为:(1)太阳;(2) 太阳(或“银河”);(3) 自东向西(或“北极上空看顺时针”、“南极上空看逆时针”)。
23.【答案】(1)没有中心
(2)金星;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通过题目所给的材料可以看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从而得出结论;
(2)①根据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进行解答;
②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有: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据此解答。
【解答】(1)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说明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是在加速膨胀;
(2)①从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可以看出:B是水星,A是金星;
②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有: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
故答案为:(1)没有中心;(2)①金星;②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
24.【答案】(1)C
(2)C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解答】(1)根据题目提示“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再结合太阳与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太阳、水、金、地、火、木、土星等,则只有水和金星可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不可能是火星凌日,C符合题意。
(2)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观图得知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C。
故答案为:(1)C(2)C
25.【答案】(1)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
(2)金星
(3)与太阳间平均距离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①根据表格中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平均距离的数据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②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年”比“日”短行星。
【解答】(1)①由表中2、3行数据可知,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
(2)②由表中5、6行数据可知,三颗行星中,在金星上“年”比“日”短,在地球上“年”等于“日”,在火星上“年”比“日”长。
(3)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间平均距离有关,太阳系的几个行星中,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的行星,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越长。
故答案为:(1)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2)金星(3)与太阳间平均距离
26.【答案】10.0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第1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天文单位;第2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1天文单位;第3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1天文单位;第4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2天文单位;那么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5=10天文单位。
【解答】0.4+0.3×25=10天文单位。
故答案为:10.0
27.【答案】科学家估计,小行星的碰撞并不足以消灭地球上的生物,不过,碰撞所产生的一连串事件,如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海水的氧气减少以及气候改变,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喷射出来的灰尘和二氧化碳,将会产生温室作用,令地球的气温上升,灰尘阻挡了日光,使植物不能产生光合作用,破坏地球的食物链等等。美籍华裔太空人卢杰及另一名美国太空人想出新方法,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就是发射一艘核动力太空船并指挥它于小行星旁盘旋,发挥“引力拖船”的作用,以引力改变小行星的行进轨道。(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常有发生,但是它的发生不会使地球上的生物全部死亡,因此不必太过恐慌。
【解答】 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将会出现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等等事件,目前有一位科学家发明出 发射一艘核动力太空船并指挥它于小行星旁盘旋,发挥“引力拖船”的作用,以引力改变小行星的行进轨道。
故答案为: 科学家估计,小行星的碰撞并不足以消灭地球上的生物,不过,碰撞所产生的一连串事件,如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海水的氧气减少以及气候改变,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喷射出来的灰尘和二氧化碳,将会产生温室作用,令地球的气温上升,灰尘阻挡了日光,使植物不能产生光合作用,破坏地球的食物链等等。美籍华裔太空人卢杰及另一名美国太空人想出新方法,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就是发射一艘核动力太空船并指挥它于小行星旁盘旋,发挥“引力拖船”的作用,以引力改变小行星的行进轨道。
28.【答案】(1)0;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也只能以固态或晶体形式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3)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1)目前,地球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22 ℃ ,近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 ℃ ,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为液态存在。(2)从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分析表面温度差异的原因。(3)从材料中可以得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4)自转与公转的周期过长,导致地球表面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变大。
【解答】(1)目前,地球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22 ℃ ,近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 ℃ ,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为液态存在,故适宜的温度应该为0 ℃ -100 ℃ 。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所以温度低。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也只能以固态或晶体形式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3)从材料中可以得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
(4) 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29.【答案】(1)C;EF;GH;A
(2)两;太阳;太阳的质量最大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4)日地距离适中
(5)解:(逆时针方向)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中,巨行星有:木星、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公转周期最小的是水星.(2)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太阳的质量巨大,其它天体绕太阳运转,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3)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之一是安全的宇宙环境,即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质量体积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5)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看都是逆时针.
【解答】解:(1)图中ABC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DEFGH分别代表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的公转周期最小.(2)图中有太阳系、地月系等两级天体系统;太阳质量巨大,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3)太阳系模式图中所反映出的有利于地球生物的宇宙环境条件是大小星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4)太阳系模式图中所反映出的有利于地球生物的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5)公转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看都是逆时针.故答案为:(1)C EF GH A (2)两级 太阳 太阳的质量最大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4)日地距离适中(5)
30.【答案】月球上没有氧气,内燃机的燃料不能燃烧,无法工作,故只能用电力驱动。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氧气,内燃机是要用氧气的,在月球上内燃机无法工作,故只能用电力驱动.
【分析】 内燃机是要用氧气的,而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氧气,故只有用电力驱动.
31.【答案】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宇宙的组成由小到大可以分为:地月系统——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宇宙是由很多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组成;而银河系中又含有众多和太阳一样大的恒星组成;而太阳系又包含8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一个;
故其结构可为: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结构体,是由很多类似于银河系的大的星系组成,我们目前的研究局限在银河系内.
32.【答案】(1)水星;类地行星
(2)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是不会看到“火星凌日”,因为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外侧,火星不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地球上看不到,“火星凌日”现象。
【解答】(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是不会看到“火星凌日”,因为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外侧,火星不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地球上看不到,“火星凌日”现象。
故答案为:(1)水星;类地行星(2)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不能
33.【答案】(1)太阳
(2)木星和海王星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你对 宇宙及太阳系,重力的概念 ,重力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另外: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宇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注、困惑、探索的焦点。20世纪,人类终于梦想成真,踏上了太空的旅程;浩瀚的星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行星。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发现还有八大行星、66颗卫星、2000多颗有正式命名或编号的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彗星和流星。 在太阳系中这些几乎都以太阳为中心,绕着太阳运动。
【解答】(1)“六星”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
(2)根据1kg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9.8N;比较实验数据可知:重力比9.8N大的数据有22.9N和11.0N,即1千克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木星、海王星。
故答案为:1.太阳。2.木星、海王星。
34.【答案】(1)B
(2)①②③
(3)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顺序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结合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回答。
(3)明确6个月后的那天处于什么季节,再分析昼夜长短状况。
【解答】(1)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顺序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和木星之间为小行星带。金星与太阳的距离处于第二近,故选B。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等等,故填①②③ 。
(3)图示位置为6月16日,6个月后为12月16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与冬至日较为接近,所以昼夜长短状况为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B
(2)①②③
(3)昼短夜长
35.【答案】(1)日出日落现象不是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
(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日心说”.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1)日出日落现象不是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的,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自西向东的旋转,让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2)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用“日心说”否定了托罗密的“地心说”.
【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6节 太阳系(优生加练)
一、单选题
1.(2020·江干模拟)2015年5月20日,美国NASA声称发现了最像地球、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186F(如图)。它位于天鹅座中,与地球质量、体积大小相近。公转周期为130天,距地球500光年。由上述信息推断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SA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的形态就是该行星现在的模样
B.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
C.该行星上一定有四季更替的现象
D.该行星昼夜交替周期是130天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该题结合天文的最新发现,考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
【解答】A、 NASA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距地球500光年,所以NASA观察到的是很久以前该行星的模样;故A错误;
B、适宜人类居住,则第一要素就是有液态水,所以该类地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故B正确;
C、四季更替是公转与轨道之间存在一定夹角导致,而这些信息中没有说明,所以无法确定;故C错误;
D、公转周期是130天,这是一年的时间,而不是一天的时间;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0七上·北仑期末)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的是(  )
行星 直径(千米) 质量(×1023千克) 与太阳的距离(×106千米)
水星 4879 3.302 58
金星 12104 48.69 108
地球 12756 59.65 150
火星 6794 6.5219 228
A.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C.体积越小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D.质量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由图可分析出各行星公转速度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由表可分析出各行星离太阳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行星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地球、金星、火星、水星;行星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解答】A、 水星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是最大的,故说法错误。
B、由图可分析出各行星公转速度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由表可分析出各行星离太阳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所以可以得出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故说法正确。
C、 火星体积比地球小,其公转速度也比地球小,故说法错误。
D、地球质量比金星大,其公转速度却比金星大,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3.(2019·杭州)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亮在公转轨道上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据此解答。
【解答】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的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因此主要与图中的地球运动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2019·宁波)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一千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 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右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答案】A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当探测器和月球位于c点时,根据月球的旋转方向可知,这时正处于阳光照射的白天,肯定比黑夜着陆难度要小的多,故A符合实际;
B.月球上根本没有水,因此探测器没必要作防水设计,故B不符合实际;
C.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不会摩擦生热,故C不合实际;
D.当探测器在月球的背面时,地球被月球挡住,因此无法拍到地球的照片,故D不合实际。
故选A。
5.(2019七下·嵊州期末)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下列有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适于生命存在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一颗恒星
B.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C.太阳光照条件较稳定
D.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
【解答】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太阳是一颗能够发光且较稳定的天体,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合适,使得温度适宜,能够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故A说法错误,BCD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关于太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B.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能自身发光
C.太阳系的最大范围可延伸到10光年以外
D.太阳是有能源的,但不能稳定地供给地球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系中的某些天体不能自身发光,太阳系的最大范围可延伸到1光年 以外,太阳终究不是永恒的。
【解答】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大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公转,A符合题意。
B、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的球体,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例如金星就不会发光,它是围绕太阳公转 的,B不符合题意。
C、太阳系的最大范围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C不符合题意。
D、太阳终究不是永恒的,但是目前能源还是比较稳定地供给地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分别是(  )
A.水星和海王星 B.水星和金星
C.木星和土星 D.水星和木星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特指太阳系的八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 A、八大行星特指太阳系的八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A符合题意。
B、金星离太阳的距离排在水星之后,B不符合题意。
C、土星和木星离太阳的距离也分别排在水星之后,C不符合题意。
D、木星不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八大行星中唯一自东向西进行自转的行星是(  )
A.水星 B.木星 C.金星 D.土星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中除了金星以外,其他行星都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的。
【解答】 A、八大行星中水星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的,A不符合题意。
B、八大行星中木星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的,B不符合题意。
C、八大行星中只有金星是自东向西进行自转的,C符合题意。
D、八大行星中土星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小行星带位于(  )
A.水星和火星之间 B.水星和地球之间
C.地球和火星之间 D.火星和木星之间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水星和火星之间没有小行星带,水星和地球之间没有小行星带, 地球和火星之间没有小行星带,而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解答】 A、木星和火星之间并没有小行星带,A不符合题意。
B、小行星带并不是位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B不符合题意。
C、虽然火星有许多特征与地球很相似,但是火星与地球之间是没有小行星带的,C不符合题意。
D、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新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它被命名为“开普勒-22b”,是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适于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则下列宜居行星所具备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A.存在原始海洋
B.距离所绕恒星的远近适中
C.强烈的太阳光照
D.与其他行星的运动轨道呈同心圆分布
【答案】C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为有大气层,有太阳光照,各种资源供人类使用等。
【解答】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基本条件可从地球的自身条件和地球的宇宙环境两方面分析:①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②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③充足的液态水的存在;④稳定的光照条件;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为地球提供了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故C项错误,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2019七下·余杭期末)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的地内行星是水星与金星,水星离太阳最近;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解答】太阳系中的地内行星是水星与金星,水星离太阳最近B排除;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 D排除。金星是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所以只能在a、c中选, “启明星” 是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所以应该是在地球的东面出现,所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B.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
C.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D.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A、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伽利略是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的科学家,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该说法正确
D、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该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本题依据的史实有:①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研究.②1610年,伽利略便使用他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艾奥是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③哈勃空间望远镜是1990年4月发射的,设置在大气层之外,地球轨道上的望远镜,专门用于探测宇宙目标.④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
1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指: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并且爆炸引起了宇宙膨胀,而这种膨胀还在继续,宇宙大爆炸是现在科学家解释宇宙形成中最合理的一种理论,其中谱线红移现象是最有力的证明.故选B.
【分析】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内容及对红移现象理解.
14.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解释,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不稳定,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15.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
A.2次 B.4次 C.8次 D.16次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 24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n=24h/1.5h=16次.
故选:D.
【分析】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
二、填空题
16.(2020·黄岩模拟)今年5月6日(农历四月十四),科学家观测到宝瓶座流星雨。
(1)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于   (填字母)
(2)太阳系由八大   、彗星、流星体、卫星等组成。
(3)流星体的碎屑部分落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发生   而燃烧,形成划过天空的流星雨。
【答案】(1)C
(2)行星
(3)摩擦
【知识点】月相;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3)流星雨的形成与地球大气层有关,流行落到地球前,必须经过大气层。
【解答】(1)农历的每月十四是满月,故C符合题意。
(2)太阳系由八大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等组成。
(3) 流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流星的引力大小相等.但流星质量太小,加速度大,所以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流行体的碎屑部分由于力的作用,与大气发生摩擦而燃烧,形成划过天空的流星雨。
故答案为:(1)C(2)行星(3)摩擦
17.(2020·余姚模拟) 2020年3、4月份,天文奇观不断上演。3月5日,火星、木星、土星三星欢聚,即这三颗行星以间距完全相同的等距方式排列成一条直线。4月8日凌晨,出现2020年度最大的一次满月(俗称“超级月亮”)。
(1)火星、木星、土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分别是图甲中的编号   。
(2)3月5日地球位于图乙中   之间的位置。
(3)出现“超级月亮”时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关系是   。
【答案】(1)D、E、F
(2)DA
(3)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三者的中间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是:水 、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2、图乙中A、B、C、D四个位置的节气和阳历日期分别是:A春分3月21日,B夏至6月22日、C秋分9月23日、D冬至12月22日;
3、月相满月时,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两者的中间。
【解答】(1)根据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可知, 火星、木星、土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分别是图甲中的编号为D、E、F;
(2)3月5日在12月22日和3月21日之间,所以地球位于图乙中DA之间的位置;
(3)“超级月亮”的月相是满月,此时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关系是: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三者的中间 。
故答案为:(1)D、E、F (2)DA (3) 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三者的中间
18.(2020七下·长兴月考) 2013年2月15日,一颗陨石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爆炸,爆炸引发的“陨石雨”四处散落,地面附近有许多黑色固体小碎片,用小碎片在玻璃上刻划会有较明显的划痕。无独有偶,2013年2月16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与地球“擦肩而过”,引发天文爱好者的无限遐想。
(1)大部分陨石进入地球会被烧毁,若在月球上将会留下很大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的保护。
(2)科学家推测此次撞击俄罗斯的这块陨石可能来自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   之间。
(3)俄罗斯的陨石事件与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之间有无关联?天文爱好者说法不一,下列说法中支持两者有关联的证据是 (填字母,可多选)。
A.两者发生时间相差12小时,距离相隔至少50万千米
B.陨石和小行星组成成分比较接近
C.陨石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与2012DA14来源相同
D.陨石是按自东向西的轨迹运行的,小行星是按自南向北的轨迹运行的,两者处于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答案】(1)空气(大气层)
(2)木星
(3)B;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陨石是宇宙中的小天体穿过大气层时未燃烧完掉落在地上的石头。地球因为有厚厚的大气层绝大多数的陨星都会燃烧完对地球起保持作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的表面布满了陨石坑;
2、在太阳系中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许多质量较小的天体聚集在一起绕太阳公转;
3、根据题中信息和一些科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1) 由上面分析可知,大部分陨石进入地球会被烧毁,若在月球上将会留下很大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空气(大气层)的保护;
(2)太阳系的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3)成分朔源是可信度比较大的,所以B陨石和小行星组成成分比较接近是可以支持两者有关联的;A 两者发生时间相差12小时,距离相隔至少50万千米 ,这是支持无关联的证据;C 陨石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与2012DA14来源相同 ,根据来源相同这是可以支持有关联的;D 陨石是按自东向西的轨迹运行的,小行星是按自南向北的轨迹运行的,两者处于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这是不支持的证据。所以BC正确。
故选BC
故答案为:(1)空气(大气层) (2)木星 (3)BC
19.(2020七下·杭州月考)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天文学上,金、本、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答案】(1)F
(2)①②③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考查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2)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答】(1)八大行星距太阳位置由近到远顺序水星、金 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图中表示土星的是F。
(2)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形成两极地区夜空中的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之间有因果关系,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②③。
故答案为:(1)F(2)①②③
20.(2020七下·温州月考)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
③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的影响
【答案】(1)D
(2)①③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如下: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解答】(1)由图可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表示土星的是D。
(2) 太阳耀斑增强时, 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①正确;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增加,②错误; 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的影响,③正确。
故答案为:(1)D;(2) ①③
21.(2020七上·鄞州期末)“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升空,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先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1)行星A的名称是    。
(2)“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
【答案】(1)金星
(2)太阳黑子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如下:
(2)常见的太阳活动由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行星A运行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第二近的,所以是金星。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故答案为:(1)金星;(2)太阳黑子
22.(2019·台州) 2019年1月2日,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1)金星是整个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之外,观察到的最亮自然天体,金星和月球的光芒来自于   。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同属于   系。
(3)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答案】(1)太阳
(2)太阳(或“银河”)
(3)自东向西(或“北极上空看顺时针”、“南极上空看逆时针”)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哈雷彗星。
【解答】(1)太阳系内行星的光都是来自于太阳;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都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3)地球上看的太阳是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金星上看到太阳是西升东落,所以其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故答案为:(1)太阳;(2) 太阳(或“银河”);(3) 自东向西(或“北极上空看顺时针”、“南极上空看逆时针”)。
23.(2019·宁波)过去的2018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
(1)“一个星系与地球的距离每增加326万光年,其远离地球的速度就增加73.5km/s。”这是2018年7月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的理论基础是: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   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所示,加“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①行星A的名称是    。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
【答案】(1)没有中心
(2)金星;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1)通过题目所给的材料可以看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从而得出结论;
(2)①根据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进行解答;
②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有: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据此解答。
【解答】(1)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说明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是在加速膨胀;
(2)①从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可以看出:B是水星,A是金星;
②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有: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
故答案为:(1)没有中心;(2)①金星;②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
24.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1)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上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不可能是____。(填字母)
A.水星凌日 B.金星凌日 C.火星凌日
(2)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   。(填字母)
【答案】(1)C
(2)C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解答】(1)根据题目提示“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再结合太阳与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太阳、水、金、地、火、木、土星等,则只有水和金星可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不可能是火星凌日,C符合题意。
(2)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观图得知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C。
故答案为:(1)C(2)C
25.请依据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金星 地球 火星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106km) 108 150 230
表面平均温度(℃)约 470 15 -30
已知卫星个数(个) 0 1 2
绕日周期(年)约 0.6 1 1.9
自转周期(日)约 243 1 1
(1)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是   。
(2)三颗行星中,在   上“年”比“日”短。
(3)行星的公转周期与   有关。
【答案】(1)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
(2)金星
(3)与太阳间平均距离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①根据表格中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平均距离的数据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②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年”比“日”短行星。
【解答】(1)①由表中2、3行数据可知,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
(2)②由表中5、6行数据可知,三颗行星中,在金星上“年”比“日”短,在地球上“年”等于“日”,在火星上“年”比“日”长。
(3)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间平均距离有关,太阳系的几个行星中,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的行星,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越长。
故答案为:(1)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2)金星(3)与太阳间平均距离
26.1766年德国人提丢斯发现,太阳系中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遵循如表所示的规律:
颗次 1 2 3 4 5 6 …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谷神星 木星 …
距离(天文单位) 0.4 0.7 1 1.6 2.8 5.2 …
根据表格,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   天文单位。
【答案】10.0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第1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天文单位;第2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1天文单位;第3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1天文单位;第4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2天文单位;那么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5=10天文单位。
【解答】0.4+0.3×25=10天文单位。
故答案为:10.0
三、解答题
27.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4年7月17日至22日,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在天文学家的准确预测中,撞进了木星,对木星表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试分析:如果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将会出现什么景象?你有什么方法来防止灾难的发生?
【答案】科学家估计,小行星的碰撞并不足以消灭地球上的生物,不过,碰撞所产生的一连串事件,如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海水的氧气减少以及气候改变,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喷射出来的灰尘和二氧化碳,将会产生温室作用,令地球的气温上升,灰尘阻挡了日光,使植物不能产生光合作用,破坏地球的食物链等等。美籍华裔太空人卢杰及另一名美国太空人想出新方法,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就是发射一艘核动力太空船并指挥它于小行星旁盘旋,发挥“引力拖船”的作用,以引力改变小行星的行进轨道。(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常有发生,但是它的发生不会使地球上的生物全部死亡,因此不必太过恐慌。
【解答】 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将会出现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等等事件,目前有一位科学家发明出 发射一艘核动力太空船并指挥它于小行星旁盘旋,发挥“引力拖船”的作用,以引力改变小行星的行进轨道。
故答案为: 科学家估计,小行星的碰撞并不足以消灭地球上的生物,不过,碰撞所产生的一连串事件,如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海水的氧气减少以及气候改变,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喷射出来的灰尘和二氧化碳,将会产生温室作用,令地球的气温上升,灰尘阻挡了日光,使植物不能产生光合作用,破坏地球的食物链等等。美籍华裔太空人卢杰及另一名美国太空人想出新方法,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就是发射一艘核动力太空船并指挥它于小行星旁盘旋,发挥“引力拖船”的作用,以引力改变小行星的行进轨道。
28.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   ℃~   ℃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简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0;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也只能以固态或晶体形式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3)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1)目前,地球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22 ℃ ,近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 ℃ ,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为液态存在。(2)从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分析表面温度差异的原因。(3)从材料中可以得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4)自转与公转的周期过长,导致地球表面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变大。
【解答】(1)目前,地球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22 ℃ ,近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 ℃ ,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为液态存在,故适宜的温度应该为0 ℃ -100 ℃ 。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所以温度低。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也只能以固态或晶体形式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3)从材料中可以得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
(4) 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2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2011年5月3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第48636号、17606号、90825号、30991号小行星分别被永久命名为“黄昆星”“吴孟超星”“李振声星”和“闵恩泽星”.
材料2:“太阳系模式图”
(1)八大行星中,表示地球的是   ,属于巨行星的是   ,属于远日行星的是   ,公转周期最小的是   .(均填字母)
(2)如图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   .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
(5)在图中画出小行星的公转方向.
【答案】(1)C;EF;GH;A
(2)两;太阳;太阳的质量最大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4)日地距离适中
(5)解:(逆时针方向)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中,巨行星有:木星、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公转周期最小的是水星.(2)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太阳的质量巨大,其它天体绕太阳运转,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3)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之一是安全的宇宙环境,即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质量体积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5)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看都是逆时针.
【解答】解:(1)图中ABC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DEFGH分别代表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的公转周期最小.(2)图中有太阳系、地月系等两级天体系统;太阳质量巨大,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3)太阳系模式图中所反映出的有利于地球生物的宇宙环境条件是大小星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4)太阳系模式图中所反映出的有利于地球生物的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5)公转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看都是逆时针.故答案为:(1)C EF GH A (2)两级 太阳 太阳的质量最大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4)日地距离适中(5)
30.人类使用内燃机作动力的历史要比使用电力的历史早得多,可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登陆车使用电力而不是内燃机,为什么?
【答案】月球上没有氧气,内燃机的燃料不能燃烧,无法工作,故只能用电力驱动。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氧气,内燃机是要用氧气的,在月球上内燃机无法工作,故只能用电力驱动.
【分析】 内燃机是要用氧气的,而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氧气,故只有用电力驱动.
31.用图形、大括号或表格描述你所认识的宇宙的结构.
【答案】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宇宙的组成由小到大可以分为:地月系统——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宇宙是由很多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组成;而银河系中又含有众多和太阳一样大的恒星组成;而太阳系又包含8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一个;
故其结构可为: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结构体,是由很多类似于银河系的大的星系组成,我们目前的研究局限在银河系内.
32.(2020七上·慈溪期末)阅读关于“金星凌日”材料,回答问题。
“金星凌日”是指金星直接从太阳前方掠过,成为太阳表面的可见暗斑,且遮蔽一小部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的天文现象。
(1)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金星离太阳的距离仅次于   星,从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来分,金星属于    (选填:“类地行星”、“巨行星”或“远日行星”)。
(2)“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能否看到“火星凌日”?   (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1)水星;类地行星
(2)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是不会看到“火星凌日”,因为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外侧,火星不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地球上看不到,“火星凌日”现象。
【解答】(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是不会看到“火星凌日”,因为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外侧,火星不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地球上看不到,“火星凌日”现象。
故答案为:(1)水星;类地行星(2)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不能
四、实验探究题
33.2011年5月,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六星连珠”天文奇观。仰望星空,这六大行星大致处在一条线上。
(1)“六星”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    公转。
(2)分析下表数据,1千克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哪些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牛 3.6 8.5 3.76 22.9 8.3 11.0
【答案】(1)太阳
(2)木星和海王星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你对 宇宙及太阳系,重力的概念 ,重力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另外: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宇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注、困惑、探索的焦点。20世纪,人类终于梦想成真,踏上了太空的旅程;浩瀚的星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行星。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发现还有八大行星、66颗卫星、2000多颗有正式命名或编号的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彗星和流星。 在太阳系中这些几乎都以太阳为中心,绕着太阳运动。
【解答】(1)“六星”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
(2)根据1kg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9.8N;比较实验数据可知:重力比9.8N大的数据有22.9N和11.0N,即1千克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木星、海王星。
故答案为:1.太阳。2.木星、海王星。
34.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若图示中的地球绕日运行恰好处在6月16日。那么,6个月后的那天,绍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答案】(1)B
(2)①②③
(3)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顺序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结合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回答。
(3)明确6个月后的那天处于什么季节,再分析昼夜长短状况。
【解答】(1)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顺序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和木星之间为小行星带。金星与太阳的距离处于第二近,故选B。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等等,故填①②③ 。
(3)图示位置为6月16日,6个月后为12月16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与冬至日较为接近,所以昼夜长短状况为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B
(2)①②③
(3)昼短夜长
35.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请问:
(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
【答案】(1)日出日落现象不是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
(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日心说”.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解答】(1)日出日落现象不是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的,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自西向东的旋转,让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2)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用“日心说”否定了托罗密的“地心说”.
【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