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阅读下面两幅对联,说出其中的两位历史名人分别是谁?这里有两处文学圣地,你知道吗?分别在哪里?
文学圣地一日游
草堂起宏愿,杜工部病体寒衣不失天下之怀。
陋室有德馨,刘禹锡安贫乐道不改高洁之志。
杜甫
刘禹锡
文学圣地一日游
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
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
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了解作者
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争思辩
杨柳青青江水平
人在历阳心在京
刘禹锡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须大
陋室铭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了解文体
铭
一般都押韵
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铭文特点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
读出感情。
朗读欣赏
朗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类比的手法
思考讨论
☆陋室,真的陋吗?
☆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
陋室,真的陋吗?
不陋
原因:惟吾德馨
从哪几个方面来
论述陋室不陋的?
优美的自然环境
往来客人的不俗
主人的高雅情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具体写“德馨“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反问句“何陋之有”照应上文哪句?
惟吾德馨
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陋室类比,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并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
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
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中心
托物言志:
运用类比的方法
写作方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 ,往来无白丁。
鸿儒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乱,无……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
子云亭
诸葛庐
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南洋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何陋之有
山——仙名
水——龙灵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联系现实,发表见解
你觉得下面的学生铭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填空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行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查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曰:“公仆精神!”
参考例文
写作
★仿《陋室铭》的文体,练习写一篇《 铭》的文章,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