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1《固体压强》 知识点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1《固体压强》 知识点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3 11:25:50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1《固体压强》 知识点巩固
一、压力与压强
1.(2019八下·霍林郭勒期中)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答案】A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人无论走路还是站立,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人的重力,所以压力是不变的;
而压强为 ,当人走路时,一只脚着地,所以受力面积减小,则压强会变大;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人或其它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是由重产生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重力不变时,对地面的压力也不变.
2.(2019八下·来宾期末)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
A.帕斯卡(Pa) B.焦耳(J)
C.牛顿(N) D.千克/米3(kg/m3)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力的概念及单位;压强;功
【解析】【解答】A、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符合题意;
B、焦耳是功的单位,不合题意;
C、牛顿是力的单位,不合题意;
D、 千克/米3(kg/m3) 是密度的单位,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依次明确选项中所列单位是属于哪个物理量,即可做出判断。
3.(2019八下·北海期末)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压强最接近(  )
A.50N 103Pa B.50N 104Pa C.500N 103Pa D.500N 104Pa
【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
【解析】【解答】人对水平面的压力和人的重力相同,中学生的重力为500N,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500N,中学生双脚的面积为0.05m2,对地面的压强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人的重力分析压力,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
4.(2019八下·龙圩期中)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在雪地上,滑雪者脚穿滑雪板,能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根据p= 可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是有条件的,重力大,压力不一定大,同时不知道受力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比较压强的大小,A不符合题意;
B、人对雪地的压力来自人的重力,滑雪板能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能减小对雪地的压强,不能减小对雪地的压力;B不符合题意;
C、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C不符合题意;
D、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承受更大的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而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是由重力引起的,F=G.
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2019八下·龙州期中)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某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牛;当他平躺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压力的作用效果;1.5×104;变小
【知识点】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某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5×104牛;
人的重力不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当他平躺在床面上时,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压强计算公式p= 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故答案为:压力的作用效果;1.5×104;变小。
【分析】结合压强的物理意义及压强计算公式p= 可得解.
6.(2020·天河模拟)铁块和海绵块的形状相同,如图所示,将一个铅块分别放在它们的上面,铅块对铁块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铅块对海绵块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   F2,p1   p2(选填“>”、“=”、“<“)
【答案】=;=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铅块相同,故其对铁块和海绵的压力相同,为铅块的重力,故F1=F2。铅块对铁块与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由固体压强公式
可知压强也相同,即p1=p2。
【分析】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7.(2020·鼓楼模拟)如图,物体A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此时物体A所受合力等于   N;当物体露出桌面到一半离开桌面的过程中,桌面受到的压力   (变大、不变、变小),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变大、不变、变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0;不变;增大;不变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静止的木块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0。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木块的重力不变,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即受力面积减小,所以,由 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因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木块所受摩擦力不变。
【分析】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减小受力面积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二、增大或减小压强
8.(2020·静安模拟)成语“如芒在背”用来形容坐立不安,其本义所涉及的物理概念主要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速度
【答案】C
【知识点】压强
【解析】【解答】“如芒在背”指好像有芒刺在背一样,用来形容坐立不安,芒刺非常尖锐,在人的后背上会产生较大的压强。
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用到了转化法,物体形变量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9.(2020·长春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用宽的背带 B.菜刀磨得锋利
C.推土机用宽大履带 D.铁轨下铺放枕木
【答案】B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书包带宽,可以减小压强,A不符合题意;
B.菜刀磨的锋利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符合题意;
C.推土机宽大的履带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不符合题意;
D.铁轨下的枕木可以减小压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10.(2020·金平模拟)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提袋子时垫上厚纸片
B. 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C. 书包背带做的很宽
D.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
【答案】B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提袋子时垫上厚纸片,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 不合题意;
B.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符合题意;
C.书包背带做的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C不合题意;
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压强公式p=F/S可以看出,增加压强可以通过增加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实现。
11.(2020八下·四川期中)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月球车装有宽大的车轮
B. 盲道上有凸起
C.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D. 鳄鱼锋利的牙齿
【答案】A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月球车装有宽大的车轮,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符合题意;
B.盲道上的凸起,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B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C不符合题意;
D.鳄鱼的牙齿很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减小压力或使接触面积增大,可以减小压强。
12.(2020·复兴模拟)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挖掘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B. 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 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答案】D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挖掘机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A不符合题意;
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B不符合题意;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不符合题意;
D.用很细的钢丝切熟鸡蛋,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13.(2020八下·薛城期中)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   ,压强   。
【答案】相等;不相等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两手指给铅笔的压力属于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铅笔给两手指的压力大小相等,与笔尖接触的手指,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分析】保持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当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三、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4.(2020八下·文登期中)小丽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小丽将通过观察泡沫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本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得到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答案】(1)下陷的程度
(2)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丙;控制变量法
(4)错误;压力大小不同(或者说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泡沫的下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小丽是通过观察泡沫的下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下陷程度越深,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通过比较图甲、丙两次实验。当有多个变量影响实验,在探究其中一个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他变量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所以本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因泡沫的下陷程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然而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而图丁所示实验中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等,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分析】(1)通过观察泡沫的下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应该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4)探究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相等。
15.(2019八下·白山期末)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图    所示的方法不合理。
(2)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3)由实验可知,跟    (选填“笔尖”或“笔尾”)接触的手指会感到更疼痛。
【答案】(1)乙
(2)手指凹陷的程度
(3)笔尖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相等,图乙由于重力的作用,两手压力不相等,做法不合理;(2)实验时,通过观察手指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3)由于和笔尖接触的手受力面积小,会感到更疼痛。
【分析】(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相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通过凹陷程度反映效果是否明显;
(3)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16.(2019八下·澄海期中)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1)甲、乙、丙实验中,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中除了运用到转换法还运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
(5)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P丁(选填“>”“<“或“=”)。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甲乙
(3)受力面积越小
(4)控制变量法
(5)=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转换法,观 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压力大小,故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压力一定,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此实验中除了运用到转换法还运用到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是法;(5)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根据p= ,因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故P丙=P丁。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 (2)甲乙; (3)受力面积越小;(4)控制变量法; (5)=。
【分析】(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涉及到转换法(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应用.
(2)涉及到控制变量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及,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5)图丙和丁中受压材料不同,故不能受压材料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根据p= 分析
17.(2019八下·翁牛特旗期中)小宇同学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
(1)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此时实验中要控制:   不变;
(4)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答案】(1)泡沫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和丙;压力
(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泡沫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用泡沫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甲、乙两实验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凹陷越大,故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要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就要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甲和丙两图符合题意;(4)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小宇实验时没有保持压力不变,实验过程中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变化,无法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分析】(1)用泡沫的凹陷程度可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则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4)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
18.(2020八下·庆云期中)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宇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分析比较图   和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答案】(1)凹陷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乙;丁
(4)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的,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明显。(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压力相同,丙图中受力面积较小,压力作用效果较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比较图乙和丁的实验现象。(4)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应;(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四、压强大小的计算
19.(2020八下·郯城期中)一头重1.6×104 N的骆驼,一只脚掌的面积为2 dm2,当它站在水平沙地上时,对沙地产生的压强是    Pa,骆驼行走时对沙地产生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2×105;变大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骆驼站在水平沙地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1.6×104 N
当它站在水平沙地上时,受力面积为S=4×2dm2 =8dm2 =8×10-2 m2
对沙地产生的压强p= =2×105 Pa骆驼行走时对沙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为两只脚掌的面积之和,即受力面积变小,由p= 可知,对沙地产生的压强变大。
【分析】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大小,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0.(2020·吉林模拟)小明的质量是50kg,站立时两只脚的着地面积为500cm 。求:
(g取10N/kg)
(1)小明受到的重力。
(2)小明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解:G=mg=50kg×10N/kg=500N
(2)解:F=G=500N
p= = =1.0×104P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结合质量计算重力;(2)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
1 / 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1《固体压强》 知识点巩固
一、压力与压强
1.(2019八下·霍林郭勒期中)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2.(2019八下·来宾期末)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
A.帕斯卡(Pa) B.焦耳(J)
C.牛顿(N) D.千克/米3(kg/m3)
3.(2019八下·北海期末)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压强最接近(  )
A.50N 103Pa B.50N 104Pa C.500N 103Pa D.500N 104Pa
4.(2019八下·龙圩期中)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在雪地上,滑雪者脚穿滑雪板,能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2019八下·龙州期中)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某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牛;当他平躺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2020·天河模拟)铁块和海绵块的形状相同,如图所示,将一个铅块分别放在它们的上面,铅块对铁块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铅块对海绵块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   F2,p1   p2(选填“>”、“=”、“<“)
7.(2020·鼓楼模拟)如图,物体A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此时物体A所受合力等于   N;当物体露出桌面到一半离开桌面的过程中,桌面受到的压力   (变大、不变、变小),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变大、不变、变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变大、不变、变小)。
二、增大或减小压强
8.(2020·静安模拟)成语“如芒在背”用来形容坐立不安,其本义所涉及的物理概念主要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速度
9.(2020·长春模拟)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用宽的背带 B.菜刀磨得锋利
C.推土机用宽大履带 D.铁轨下铺放枕木
10.(2020·金平模拟)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提袋子时垫上厚纸片
B. 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C. 书包背带做的很宽
D.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
11.(2020八下·四川期中)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月球车装有宽大的车轮
B. 盲道上有凸起
C.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D. 鳄鱼锋利的牙齿
12.(2020·复兴模拟)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挖掘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B. 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 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13.(2020八下·薛城期中)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   ,压强   。
三、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4.(2020八下·文登期中)小丽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小丽将通过观察泡沫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本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得到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5.(2019八下·白山期末)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图    所示的方法不合理。
(2)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3)由实验可知,跟    (选填“笔尖”或“笔尾”)接触的手指会感到更疼痛。
16.(2019八下·澄海期中)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1)甲、乙、丙实验中,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中除了运用到转换法还运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
(5)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P丁(选填“>”“<“或“=”)。
17.(2019八下·翁牛特旗期中)小宇同学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
(1)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此时实验中要控制:   不变;
(4)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8.(2020八下·庆云期中)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宇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分析比较图   和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四、压强大小的计算
19.(2020八下·郯城期中)一头重1.6×104 N的骆驼,一只脚掌的面积为2 dm2,当它站在水平沙地上时,对沙地产生的压强是    Pa,骆驼行走时对沙地产生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020·吉林模拟)小明的质量是50kg,站立时两只脚的着地面积为500cm 。求:
(g取10N/kg)
(1)小明受到的重力。
(2)小明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人无论走路还是站立,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人的重力,所以压力是不变的;
而压强为 ,当人走路时,一只脚着地,所以受力面积减小,则压强会变大;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人或其它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是由重产生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重力不变时,对地面的压力也不变.
2.【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力的概念及单位;压强;功
【解析】【解答】A、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符合题意;
B、焦耳是功的单位,不合题意;
C、牛顿是力的单位,不合题意;
D、 千克/米3(kg/m3) 是密度的单位,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依次明确选项中所列单位是属于哪个物理量,即可做出判断。
3.【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
【解析】【解答】人对水平面的压力和人的重力相同,中学生的重力为500N,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500N,中学生双脚的面积为0.05m2,对地面的压强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人的重力分析压力,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
4.【答案】D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根据p= 可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是有条件的,重力大,压力不一定大,同时不知道受力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比较压强的大小,A不符合题意;
B、人对雪地的压力来自人的重力,滑雪板能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能减小对雪地的压强,不能减小对雪地的压力;B不符合题意;
C、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C不符合题意;
D、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承受更大的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而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是由重力引起的,F=G.
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答案】压力的作用效果;1.5×104;变小
【知识点】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某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5×104牛;
人的重力不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当他平躺在床面上时,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压强计算公式p= 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故答案为:压力的作用效果;1.5×104;变小。
【分析】结合压强的物理意义及压强计算公式p= 可得解.
6.【答案】=;=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铅块相同,故其对铁块和海绵的压力相同,为铅块的重力,故F1=F2。铅块对铁块与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由固体压强公式
可知压强也相同,即p1=p2。
【分析】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7.【答案】0;不变;增大;不变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静止的木块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0。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木块的重力不变,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即受力面积减小,所以,由 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因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木块所受摩擦力不变。
【分析】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减小受力面积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8.【答案】C
【知识点】压强
【解析】【解答】“如芒在背”指好像有芒刺在背一样,用来形容坐立不安,芒刺非常尖锐,在人的后背上会产生较大的压强。
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用到了转化法,物体形变量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9.【答案】B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书包带宽,可以减小压强,A不符合题意;
B.菜刀磨的锋利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符合题意;
C.推土机宽大的履带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不符合题意;
D.铁轨下的枕木可以减小压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10.【答案】B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提袋子时垫上厚纸片,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 不合题意;
B.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符合题意;
C.书包背带做的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C不合题意;
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压强公式p=F/S可以看出,增加压强可以通过增加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实现。
11.【答案】A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月球车装有宽大的车轮,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符合题意;
B.盲道上的凸起,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B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C不符合题意;
D.鳄鱼的牙齿很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减小压力或使接触面积增大,可以减小压强。
12.【答案】D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挖掘机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A不符合题意;
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B不符合题意;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不符合题意;
D.用很细的钢丝切熟鸡蛋,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13.【答案】相等;不相等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两手指给铅笔的压力属于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铅笔给两手指的压力大小相等,与笔尖接触的手指,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分析】保持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当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14.【答案】(1)下陷的程度
(2)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丙;控制变量法
(4)错误;压力大小不同(或者说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泡沫的下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小丽是通过观察泡沫的下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下陷程度越深,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通过比较图甲、丙两次实验。当有多个变量影响实验,在探究其中一个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他变量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所以本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因泡沫的下陷程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然而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而图丁所示实验中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等,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分析】(1)通过观察泡沫的下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应该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4)探究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相等。
15.【答案】(1)乙
(2)手指凹陷的程度
(3)笔尖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相等,图乙由于重力的作用,两手压力不相等,做法不合理;(2)实验时,通过观察手指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3)由于和笔尖接触的手受力面积小,会感到更疼痛。
【分析】(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相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通过凹陷程度反映效果是否明显;
(3)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16.【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甲乙
(3)受力面积越小
(4)控制变量法
(5)=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转换法,观 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压力大小,故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压力一定,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此实验中除了运用到转换法还运用到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是法;(5)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根据p= ,因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故P丙=P丁。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 (2)甲乙; (3)受力面积越小;(4)控制变量法; (5)=。
【分析】(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涉及到转换法(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应用.
(2)涉及到控制变量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及,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5)图丙和丁中受压材料不同,故不能受压材料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根据p= 分析
17.【答案】(1)泡沫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和丙;压力
(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泡沫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用泡沫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甲、乙两实验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凹陷越大,故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要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就要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甲和丙两图符合题意;(4)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小宇实验时没有保持压力不变,实验过程中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变化,无法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分析】(1)用泡沫的凹陷程度可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则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4)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保持压力不变。
18.【答案】(1)凹陷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乙;丁
(4)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的,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明显。(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压力相同,丙图中受力面积较小,压力作用效果较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比较图乙和丁的实验现象。(4)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应;(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19.【答案】2×105;变大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骆驼站在水平沙地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1.6×104 N
当它站在水平沙地上时,受力面积为S=4×2dm2 =8dm2 =8×10-2 m2
对沙地产生的压强p= =2×105 Pa骆驼行走时对沙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为两只脚掌的面积之和,即受力面积变小,由p= 可知,对沙地产生的压强变大。
【分析】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大小,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0.【答案】(1)解:G=mg=50kg×10N/kg=500N
(2)解:F=G=500N
p= = =1.0×104P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结合质量计算重力;(2)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