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知识点巩固
一、大气压的存在
1.(2019八下·阳东期末)首次向人们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物理实验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托里拆利实验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D.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2019八下·汕尾期末)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瓶子口朝下放置浸入水中。将瓶子慢慢向上提起,当瓶口依然在水面下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瓶中的水将全部流出,瓶子变成空的
B.瓶中的水不流出,瓶中仍充满水
C.露出水面的那段瓶子是空的,浸在水面下的那段瓶子里有水
D.无法确定瓶内是否有水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瓶中的水所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可以通过公式p=ρgh进行估算,我们知道,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能支持约760mm水银柱的高,而水的密度远低于水银的密度,计算可知,大气压能支持约10m高的水柱,瓶的高度约几十厘米,水产生的压强远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完全可以托住它,因此,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充满水,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瓶内不存在空气,是大气压强托住了瓶中的水,只要确定大气压与瓶中水产生的压强谁更大,就能判断大气压能否支持住这瓶水了。
3.(2020·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致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这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增大;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时,瓶外空气变稀薄,瓶外大气压强变小,而瓶内的气压不变,所以水柱会上升。从山脚带到山顶时,空气变稀薄,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大气压变小,说明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分析】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4.(2020八下·北京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杯子中盛满水,用硬塑料片把杯口盖严,再用手按住塑料片把杯子倒过来,塑料片不会下落.这个现象可以表明 的存在。
【答案】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且压强很大,能够支撑杯中水产生的压强,所以纸片不会掉下来,故这个现象可以表明大气压的存在。
【分析】空气受重力,具有流动性,存在压强,本题的覆杯实验就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托住了纸片以及杯中的水。
5.(2020·惠州模拟)著名的 实验向人们展示了大气压的存在;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 .能达万米深处的“蛟龙”号深潜器的形状和构造必须能承受水下深处很大的 .
【答案】马德堡半球;低;压强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 格里克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由 知道,“蛟龙”号深潜器的形状和构造必须能承受水下深处很大的压强.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据以上内容即可解答.
6.(2020八下·闽侯期中)如图甲所示,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
(1)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杯中水面上升。则杯中水柱对水槽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如图乙所示,此时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杯外气压。
【答案】(1)增大
(2)低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杯中水面上升,由p=ρgh可知杯中水柱对水槽的压强增大。(2)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
【分析】(1)水的深度越大,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2)当容器中液面比容器外高时,容器中的气压较小。
二、大气压的测量
7.(2020·平南模拟)下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通过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B.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托里拆利在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mm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在马德堡市进行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A不符合题意;
B.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B符合题意;
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降低,C不符合题意;
D.托里拆利在1标准大气压下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c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和海拔高度有关,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8.(2020·宝山模拟)最先用实验测取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
A.德谟克里特 B.伽利略 C.托里拆利 D.阿基米德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德谟克里特是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A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研究了单摆实验,在牛顿第一定律上有重大的贡献,B不符合题意;
C.托里拆利首先通过托里拆利实验,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C符合题意;
D.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最先测量大气压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9.(2020八下·忻州期中)如图所示,老师在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的地方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 760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最终会 。
【答案】小于;下降至管内外液面相平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小于760mm。当管顶开一个小孔时,管内的水银与外界的大气相通,此时外界大气压对管内水银也有个向下的压强,所以管内的水银不仅不会从小孔喷出,反而会立即下降,此时管和水银槽实际上是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最终管内外液面会相平。
【分析】当水银柱中有气体时,大气压低于实际大气压。
10.(2020八下·秦皇岛期中)如图所示,下面挂着5N重物的吸盘吸附在水平天花板上,吸盘和细钩的总重力是0.5N。吸盘没有掉下来,说明它除了受向下的力外还受到一个向 的作用力,这个力的大小是 N,其施力物体是 。
【答案】上;5.5;空气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于物体是静止的,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竖直向下的重力为5N+0.5N=5.5N时,大气对吸盘有5.5N向上的压力。
故答案为:上;5.5;空气。
【分析】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1.(2020八下·南康期中)如图所示为民间的拨火罐,玻璃罐能够紧紧吸附在人身体上是利用了 的知识, 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答案】大气压;托里拆利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民间的拨火罐是先用点燃的酒精棉球迅速加热玻璃罐内的空气,玻璃罐内的空气迅速膨胀并有部分空气排出玻璃罐,撤出燃烧的酒精棉球,并迅速使玻璃罐口与人的皮肤密合,玻璃罐内空气迅速降温导致体积迅速收缩压强变小,小于大气压强,故玻璃罐被大气紧紧压附在人身体上,故拨火罐是利用了大气压的知识。历史告诉我们,托里拆利首先设计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他设计的实验也被命名为“托里拆利实验”。
【分析】马德保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最早给出了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105Pa。
12.(2020·杨浦模拟)16世纪, 实验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奥托 格里克做了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通常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
【答案】托里拆利;马德堡半球;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由实验测量可知,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在760mm左右;(2)奥托 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3)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马德堡半球;小。
【分析】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次测出了大气压值,马德堡半球试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13.(2020·邯郸模拟)
(1)小明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按图①对接, 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拉开吸盘需要用较大的力,这说明了 的存在;
(2)小明由此联想到:把吸盘吸在固定的光滑平面上(如图②所示)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除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3)操做方法: ;
(4)用上述方法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偏 。
【答案】(1)大气压
(2)刻度尺
(3)操做方法: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面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并计算出吸盘的面积S;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挂钩,测出吸盘刚好离开脱离光滑水平面时的拉力F,即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③代入公式p= 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4)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1)因为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时,大气压大于吸盘内的气压,因此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地压在一起,故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由压强的计算公式p= 可知:要粗略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吸盘的直径(计算吸盘的面积),故除弹簧测力计外,还需刻度尺。(3)操做方法: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面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并计算出吸盘的面积S;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挂钩,测出吸盘刚好离开脱离光滑水平面时的拉力F,即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③代入公式p= 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4)由于吸盘中的空气很难完全挤出,测出的压力偏小,由p= 可知,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偏小。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结合题目的表述分析即可。
三、大气压的应用
14.(2020·牡丹模拟)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汽不易外泄,从而 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使锅内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增大;升高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水面上的水蒸气增大时,对水面产生的大气压变大,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此时水的沸点升高。
故答案为:增大;升高。
【分析】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15.(2020八下·遵化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用水杯喝水 B.把药液射进肌肉里
C.用吸管吸饮料 D.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人用水杯喝水,利用了水的重力,A不符合题意;
B.把药液射入肌肉里,利用了压力,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C符合题意;
D.篮球被弹回,利用了弹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用压强,利用吸管喝饮料是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事例。
16.(2020八下·闽侯期中)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护士用注射器给病人打针 B.用吸管喝饮料
C.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D.用高压锅做饭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护士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利用人的压力将药液注入人体肌肉的,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B符合题意;
C.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则机翼受到向上的压强差,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C不符合题意;
D.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大气对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和压强,利用大气压的有:吸管喝饮料、塑料挂衣钩等。
17.(2019八上·七里河期中)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应该( )
A.将水量减少 B.将火烧旺
C.给容器加密封盖子 D.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加热
【答案】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就要增大锅内水上方的气体压强。
A、水量的多少和水的沸点没有关系;
B、火烧的再旺,水的沸点也是不会提高的;
C、使用高压锅,可以通过给容器加密封盖子提高锅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升高水的沸点,使水的沸点高于100℃。
D、将容器移到高山上,气压会减小,水的沸点会降低,低于100℃;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18.(2019·随州)以下现象不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的是( )
A.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以吸取药瓶中的药水
B.“拔火罐”过程中,罐体紧紧吸在人体皮肤上
C.柴油机工作时把空气吸进气缸
D.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他们会“粘”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A、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是注射器内部的气压减小,大气压将药液压入注射器,A不符合题意;
B、“拔火罐”过程中,棉花燃烧消耗罐内的气体,里面气体压强减小,火罐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B不符合题意;
C、柴油机的吸气冲程时,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气体的体积变大,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进气缸,C不符合题意;
D、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他们会“粘”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是利用分子引力,不是大气压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压力差,常见的有吸管吸饮料、吸盘吸玻璃、注射器吸药液、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等.
19.(2019八下·二道期末)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式挂衣钩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度越高,大气压越高
C.大气压的值总是等于1.013×105Pa
D.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高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A.挤压吸盘,吸盘内空气减少,外部大气压把吸盘紧紧压住,所以吸盘式挂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A符合题意;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B不符合题意;
C.大气压的值不是恒定的,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C不符合题意;
D.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压力差,常见的有吸管吸饮料、吸盘吸玻璃、注射器吸药液、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等.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20.(2019八下·双阳期末)下列做法或装置利用大气压的是( )
A.拦河坝上窄下宽 B.用高压锅煮食物
C.用吸管吸取饮料 D.注射器注射药液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拦河大坝上窄下宽,利用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A不符合题意;
B.高压锅煮食物,增大气体压强可以提升沸点,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吸管喝饮料,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C符合题意;
D.注射器注射药液,利用了手对活塞的压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大气有压强,喝饮料时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
21.(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中)用塑料管能吸瓶内的果汁,是由于 减小, 使果汁沿塑 料管上升至口中.
【答案】管内气压;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用塑料管能吸瓶内的果汁,是由于管内气压减小,大气压使果汁沿塑料管上升至口中.
【分析】吸气之前,吸管内的气压和吸管外的气压相等。当用力吸气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这时外面的气压大于管内气压,瓶内的果汁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进入口中。
1 / 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知识点巩固
一、大气压的存在
1.(2019八下·阳东期末)首次向人们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物理实验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托里拆利实验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D.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2.(2019八下·汕尾期末)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瓶子口朝下放置浸入水中。将瓶子慢慢向上提起,当瓶口依然在水面下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瓶中的水将全部流出,瓶子变成空的
B.瓶中的水不流出,瓶中仍充满水
C.露出水面的那段瓶子是空的,浸在水面下的那段瓶子里有水
D.无法确定瓶内是否有水
3.(2020·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致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这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2020八下·北京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杯子中盛满水,用硬塑料片把杯口盖严,再用手按住塑料片把杯子倒过来,塑料片不会下落.这个现象可以表明 的存在。
5.(2020·惠州模拟)著名的 实验向人们展示了大气压的存在;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 .能达万米深处的“蛟龙”号深潜器的形状和构造必须能承受水下深处很大的 .
6.(2020八下·闽侯期中)如图甲所示,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
(1)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杯中水面上升。则杯中水柱对水槽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如图乙所示,此时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杯外气压。
二、大气压的测量
7.(2020·平南模拟)下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通过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B.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托里拆利在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mm
8.(2020·宝山模拟)最先用实验测取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
A.德谟克里特 B.伽利略 C.托里拆利 D.阿基米德
9.(2020八下·忻州期中)如图所示,老师在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的地方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 760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最终会 。
10.(2020八下·秦皇岛期中)如图所示,下面挂着5N重物的吸盘吸附在水平天花板上,吸盘和细钩的总重力是0.5N。吸盘没有掉下来,说明它除了受向下的力外还受到一个向 的作用力,这个力的大小是 N,其施力物体是 。
11.(2020八下·南康期中)如图所示为民间的拨火罐,玻璃罐能够紧紧吸附在人身体上是利用了 的知识, 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12.(2020·杨浦模拟)16世纪, 实验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奥托 格里克做了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通常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
13.(2020·邯郸模拟)
(1)小明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按图①对接, 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拉开吸盘需要用较大的力,这说明了 的存在;
(2)小明由此联想到:把吸盘吸在固定的光滑平面上(如图②所示)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除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3)操做方法: ;
(4)用上述方法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偏 。
三、大气压的应用
14.(2020·牡丹模拟)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汽不易外泄,从而 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使锅内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
15.(2020八下·遵化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用水杯喝水 B.把药液射进肌肉里
C.用吸管吸饮料 D.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16.(2020八下·闽侯期中)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护士用注射器给病人打针 B.用吸管喝饮料
C.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D.用高压锅做饭
17.(2019八上·七里河期中)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应该( )
A.将水量减少 B.将火烧旺
C.给容器加密封盖子 D.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加热
18.(2019·随州)以下现象不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的是( )
A.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以吸取药瓶中的药水
B.“拔火罐”过程中,罐体紧紧吸在人体皮肤上
C.柴油机工作时把空气吸进气缸
D.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他们会“粘”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
19.(2019八下·二道期末)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式挂衣钩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度越高,大气压越高
C.大气压的值总是等于1.013×105Pa
D.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高
20.(2019八下·双阳期末)下列做法或装置利用大气压的是( )
A.拦河坝上窄下宽 B.用高压锅煮食物
C.用吸管吸取饮料 D.注射器注射药液
21.(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中)用塑料管能吸瓶内的果汁,是由于 减小, 使果汁沿塑 料管上升至口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瓶中的水所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可以通过公式p=ρgh进行估算,我们知道,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能支持约760mm水银柱的高,而水的密度远低于水银的密度,计算可知,大气压能支持约10m高的水柱,瓶的高度约几十厘米,水产生的压强远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完全可以托住它,因此,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充满水,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瓶内不存在空气,是大气压强托住了瓶中的水,只要确定大气压与瓶中水产生的压强谁更大,就能判断大气压能否支持住这瓶水了。
3.【答案】增大;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时,瓶外空气变稀薄,瓶外大气压强变小,而瓶内的气压不变,所以水柱会上升。从山脚带到山顶时,空气变稀薄,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大气压变小,说明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分析】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4.【答案】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且压强很大,能够支撑杯中水产生的压强,所以纸片不会掉下来,故这个现象可以表明大气压的存在。
【分析】空气受重力,具有流动性,存在压强,本题的覆杯实验就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托住了纸片以及杯中的水。
5.【答案】马德堡半球;低;压强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 格里克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由 知道,“蛟龙”号深潜器的形状和构造必须能承受水下深处很大的压强.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据以上内容即可解答.
6.【答案】(1)增大
(2)低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杯中水面上升,由p=ρgh可知杯中水柱对水槽的压强增大。(2)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
【分析】(1)水的深度越大,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2)当容器中液面比容器外高时,容器中的气压较小。
7.【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A.在马德堡市进行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A不符合题意;
B.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B符合题意;
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降低,C不符合题意;
D.托里拆利在1标准大气压下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c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和海拔高度有关,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8.【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德谟克里特是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A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研究了单摆实验,在牛顿第一定律上有重大的贡献,B不符合题意;
C.托里拆利首先通过托里拆利实验,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C符合题意;
D.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最先测量大气压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9.【答案】小于;下降至管内外液面相平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小于760mm。当管顶开一个小孔时,管内的水银与外界的大气相通,此时外界大气压对管内水银也有个向下的压强,所以管内的水银不仅不会从小孔喷出,反而会立即下降,此时管和水银槽实际上是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最终管内外液面会相平。
【分析】当水银柱中有气体时,大气压低于实际大气压。
10.【答案】上;5.5;空气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于物体是静止的,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竖直向下的重力为5N+0.5N=5.5N时,大气对吸盘有5.5N向上的压力。
故答案为:上;5.5;空气。
【分析】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1.【答案】大气压;托里拆利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民间的拨火罐是先用点燃的酒精棉球迅速加热玻璃罐内的空气,玻璃罐内的空气迅速膨胀并有部分空气排出玻璃罐,撤出燃烧的酒精棉球,并迅速使玻璃罐口与人的皮肤密合,玻璃罐内空气迅速降温导致体积迅速收缩压强变小,小于大气压强,故玻璃罐被大气紧紧压附在人身体上,故拨火罐是利用了大气压的知识。历史告诉我们,托里拆利首先设计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他设计的实验也被命名为“托里拆利实验”。
【分析】马德保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最早给出了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105Pa。
12.【答案】托里拆利;马德堡半球;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由实验测量可知,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在760mm左右;(2)奥托 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3)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马德堡半球;小。
【分析】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次测出了大气压值,马德堡半球试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13.【答案】(1)大气压
(2)刻度尺
(3)操做方法: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面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并计算出吸盘的面积S;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挂钩,测出吸盘刚好离开脱离光滑水平面时的拉力F,即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③代入公式p= 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4)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1)因为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时,大气压大于吸盘内的气压,因此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地压在一起,故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由压强的计算公式p= 可知:要粗略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吸盘的直径(计算吸盘的面积),故除弹簧测力计外,还需刻度尺。(3)操做方法: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面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并计算出吸盘的面积S;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挂钩,测出吸盘刚好离开脱离光滑水平面时的拉力F,即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③代入公式p= 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4)由于吸盘中的空气很难完全挤出,测出的压力偏小,由p= 可知,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偏小。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结合题目的表述分析即可。
14.【答案】增大;升高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水面上的水蒸气增大时,对水面产生的大气压变大,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此时水的沸点升高。
故答案为:增大;升高。
【分析】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15.【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人用水杯喝水,利用了水的重力,A不符合题意;
B.把药液射入肌肉里,利用了压力,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C符合题意;
D.篮球被弹回,利用了弹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用压强,利用吸管喝饮料是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事例。
16.【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护士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利用人的压力将药液注入人体肌肉的,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B符合题意;
C.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则机翼受到向上的压强差,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C不符合题意;
D.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大气对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和压强,利用大气压的有:吸管喝饮料、塑料挂衣钩等。
17.【答案】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就要增大锅内水上方的气体压强。
A、水量的多少和水的沸点没有关系;
B、火烧的再旺,水的沸点也是不会提高的;
C、使用高压锅,可以通过给容器加密封盖子提高锅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升高水的沸点,使水的沸点高于100℃。
D、将容器移到高山上,气压会减小,水的沸点会降低,低于100℃;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18.【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A、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是注射器内部的气压减小,大气压将药液压入注射器,A不符合题意;
B、“拔火罐”过程中,棉花燃烧消耗罐内的气体,里面气体压强减小,火罐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B不符合题意;
C、柴油机的吸气冲程时,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气体的体积变大,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进气缸,C不符合题意;
D、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他们会“粘”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是利用分子引力,不是大气压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压力差,常见的有吸管吸饮料、吸盘吸玻璃、注射器吸药液、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等.
19.【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A.挤压吸盘,吸盘内空气减少,外部大气压把吸盘紧紧压住,所以吸盘式挂钩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A符合题意;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B不符合题意;
C.大气压的值不是恒定的,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C不符合题意;
D.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压力差,常见的有吸管吸饮料、吸盘吸玻璃、注射器吸药液、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等.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20.【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拦河大坝上窄下宽,利用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A不符合题意;
B.高压锅煮食物,增大气体压强可以提升沸点,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吸管喝饮料,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C符合题意;
D.注射器注射药液,利用了手对活塞的压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大气有压强,喝饮料时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
21.【答案】管内气压;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用塑料管能吸瓶内的果汁,是由于管内气压减小,大气压使果汁沿塑料管上升至口中.
【分析】吸气之前,吸管内的气压和吸管外的气压相等。当用力吸气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这时外面的气压大于管内气压,瓶内的果汁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进入口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