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自然选择的证明》课件(25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课件(25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9 10: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自然选择的证明
达尔文
1.理解主要概念,梳理整体思路,理解基本观点与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2.运用概念和逻辑,阐述一个科学原理或介绍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
3.结合达尔文环球旅行考察,探究其用科学推动人类进步的精神。
【重点】
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
【难点】
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教学目标
1.写作背景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一、导入
2.作者介绍
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8年,他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物种起源》。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牛顿墓旁。
3.题目解说
《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等影响巨大的观点,并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界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物种起源》第15章《综述和结论》,作者用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使这理论获得进一步支撑。
理清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反对自然选择学说者的种种观点,概括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存在。
第二部分(3-14段)从不同的方面列举自然选择这一学说的具体和论点,证明了自然选择这一学说的正确性,同时批驳了神创论的谬论。
二、研读
1、达尔文是怎样解释“为什么在自然系统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划归大小不等的类群这一重大事实”的?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这样,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程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并成为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较大的特征差异。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每一纲中凡是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它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其结果必然是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同时性状分异也就更大。由于地球上的生存空间有限,不可能允许所有的种群都扩大规模,其结果就是优势类型在竟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这使大类群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性状分异更趋明显,并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
2、为什么说“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
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
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
3、结合下文内容,理解“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的具体含义。
同一块大陆上,在炎热和寒冷、高山和低地、沙漠与沼泽等极为不同的条件下,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有明显联系;在最遥远的山区,在南北温带中会有少数植物是相同的,其他许多植物也很相似;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南北温带海洋生物中仍有些也极为相似。
4、选文内容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一步步展开论证的。
选文采用总分结构,前两段为总论,第3~14段为分论。总论部分论证了自然选择法则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下面分论部分为具体论证生物在自然选择法则下的不断进化奠定基础。
分论部分,论证过程按照物种的起源、生存与演变,再到物种的地理分布,按照物种进化的过程展开,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该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3~7段,从物种最初的存在形式谈起,这是物种进化的起源;接着从生物的演化、改良、灭绝,以及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与变异的缓慢性方面论证生物在自然选择中不断进化的过程;最后谈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
第二层次为8~11段,主要谈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该部分是对上一层内容的进一步论证,分别从生物物种的适应与改良、生物本性、杂交物种与其父母的相似性、地质学研究成果显示的物种遗传与变异关系等方面,论证了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
第三层为12~14段,从物种的地理分布角度证明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
分论部分是选文的主体,内容安排符合物种起源、发展、演变、分布的自然顺序,逻辑关系十分严密。
5、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①事实论证。
这是选文运用最多的一种论证方式。作者一开始就列举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更多的是列举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如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同一大陆上的近缘类型可以长期共存在一起,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等等,证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②道理论证。
第二段,作者论证自然选择在事理上具有合理性,以反问、质疑的语气逐步展开,推论严谨,无可辩驳,是道理论证最好的证明。第五段,作者阐述道理,引用格言,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自然进化的普遍性规律。
③对比论证。
作者多处将自然选择、进化论能解释物种演化等自然现象与特创论不能解释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巩固。
④因果论证。
选文部分的因果论证,主要体现在文中运用大量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如第三段“因为在物种形成很活跃的地方……”“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第四段“由于……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第八段“既然……所以某地区的物种……”,等等。
6、从选文来看,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①自然选择保存了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使同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
②使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产生新的优势类型,规模更趋增大,打败较不占优势的类型,导致大量物种绝灭;
③使物种逐步缓慢变异,努力适应那些自然界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
④使物种具有千姿百态的美的形态或属性;
⑤使物种间因为竞争都得到适应与改良;
⑥使物种的本能缓慢改变,性状、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器官也更为特化以适应不同的功能。
7、阅读《物种起源》一书,结合《自然选择的证明》说说它们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
《自然选择的证明》列举了大量事实,那些基于事实的逻辑论证,基于事实的严谨推理的过程,那些正与反的多角度的巧妙的思辨,那些朴素而谦虚却字字千斤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指神创论“物种不变”的靶心,为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达尔文由五年环球旅行所得到的大量事实所产生的“生物为什么既相似又相异”的疑问,到对“物种不变”的神创论的怀疑;由可见的人工选择形成新物种的具体事例,到推理漫长的不可见的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的过程;由某些看似盲目穿梭的蜂蝶,或许会有对繁杂的奇花异草中某一种的最爱,到阐明少为人知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极其微妙的力量均衡与和谐,到说明微小变异可能改变微妙的生存平衡、细节决定成败、微小变异的遗传积累对物种形成的作用;等等。达尔文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科学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8、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观点一:我赞同这个观点。世界上的生物从诞生的那刻开始,就经历着被环境选择的过程,这是谁都不可改变的。弱者,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牢牢地站稳脚跟的,才是真正的强者,它们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得以生存。正是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观点二:我不同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自然生物的领域来说,更多的是在强调自然环境对物种繁衍与进化的影响。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人为因素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干扰到物种自然的繁衍生息,甚至对物种繁衍生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一个物种能否继续生存繁衍下去,与人类对它们生存环境的保护或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已经演变为“物竞人择,适者生存”。
1.中心思想
《自然选择的证明》阐明了这样的科学原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不是不变的,而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发展的。自然选择包括以下几点:
(1)多数变异是微小的,在自然状态下显著的偶然变异是少见的,即使出现也会因为杂交而消失。
(2)自然界的变异是连续过渡的,从个体差异到轻微的变种、显著的变种、亚种和新种。
(3)自然选择:生物都有按几何级数增加个体数目的倾向,但是资源(如空间、食物等)又是有限的,因而,同一物种内的不同个体以及不同物种之间为获得生存机会而斗争(竞争),并导致大量个体的死亡。
三、探究
2.写作特点
(1)思路清晰。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在论述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主要论述自然选择状态下有变异发生;第二层,主要阐述自然选择下的遗传和变异;第层,主要从物种的地理分布的角度证明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论述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论证层层深入。
(2)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的严密集中体现在论点与论据的逻辑关系上。作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在对每一个论点的论证中,论点与论据都具有统一性,典型性。如第六段先举出“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却具有蹼状脚;一种像鸫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一种海燕却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这些例子,然后,指出“缓慢变异”这一关键点。在这个论述过程中,事实典型,直指论点,论点与论据关系紧密,体现了论据与论点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3)论证方法多样。
本文采用了大量的事实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如作者举“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的例子,证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如在文中,作者多次将自然选择、进化论与特创论在解释物种进化等自然现象时的不同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
(4)多用限制性词语和长句,体现科学论著的严谨性。
如第四段中:“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这是一个多重复句,最后一句是得出结论的核心句,前几个分句从物种繁殖的趋向、物种变异的后代占据多种多样生活场所的目的的角度分析原因,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驯养(xùn) 吝啬(lìn) 晕眩(xuán) 战栗(lì)
B.脚蹼(pǔ) 鸫鸟(dōng) 诞生(dàn) 夙望(sù)
C.枞树(cōng) 脚踝(huái) 沼泽(zhāo) 束缚(fù)
D.璀璨(cuǐ) 广袤(máo) 甲烷(wán) 荡漾(yàng)
答案:B
四、迁移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________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
②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________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③________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________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A.演化 湮没 虽然/但是
B.演变 淹没 即使/但是
C.演变 湮没 即使/但是
D.演化 淹没 虽然/但是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组成的(上千亿个恒星),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
B.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
C.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这些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它们就是彗核。
D.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亡的老年星,而发白光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过年过节,花销多些是应该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身体力行,千万不要过度消费,那样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的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账额来说,这实在是螳臂当车。
D.“茅台将申请奢侈品资格”的消息让茅台集团进退维谷,集团既想打造国际品牌,又想实现“让老百姓喝得起”的承诺。
答案:D
5.分析下面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长在树头,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说它是“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那样的绚丽烂漫的动人景色了。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A.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引用
B.举例子 列数字 分类别 摹状貌
C.列数字 打比方 作引用 下定义
D.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诠释
答案:A
6.为了使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识,激发同学们求知、探索的兴趣,学校从中国科学院请来了张院士给同学们作报告。假如由你主持这个报告会,请你就此拟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60个字)
【示例】同学们,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中国科学院的张院士。张院士将给我们上一堂丰富多彩的宇宙知识课,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奥秘,激发我们求知、探索的兴趣。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张院士的莅临表示欢迎!
7.下面是某高校学生邀请该校知名教授参加学生活动的邀请函初稿片段,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本周五我院学生会将举办一场读书分享会。您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潜心治学的态度在贵校获得了极高的名誉,现就教文学院院长一职。我们特邀您担任本次活动的客座教授,衷心希望您能拨冗参加亲临指导,我们将鼎力给您提供便利。
答案:①将“贵校”改为“我校”;②将“名誉”改为“声誉”;③将“就教”改为“担任”;④将“鼎力”改为“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