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学生借助点子图圈一圈,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能解释算理。
3.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1. 课前口算:
2. 新授课:
师:你能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吗?根据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生: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呢
(课件展示情境图)
理解题意: 独立感知问题情境,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它,再独立列出这个算式。
3.探索计算方法: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汇报算法
方法一:
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
把12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0行,一部分是2行,分别乘14以后,再把积相加就是所求结果。
14×10=140
14×2=28
140+28=168
方法三:
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10×10=100
10×2=20
4×10=40
4×2=8
100+20+40+8=168
4.将算式转换成表格的形式:
下面的方法你能看懂吗 结合点子图说一说。 讨论交流:
(1)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2)表格中的数据与点子图及算式的联系。
4、正确解答:
14×12=168(人)
答:共有168人参加队列表演。
5、总结:
(1)拆一个乘数成两数相乘:将一个乘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然后按照递等式的算法进行计算
(2)拆一个乘数成两数相加:将其中一个乘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用第二乘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乘得的两个得数相加;可写成算式,也可列成表格。
(3)拆两乘数分别成两数相加:将两个乘数分别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将这四个数分别相乘,最后乘得的四个得数相加;可写成算式,也可列成表格。
6.练习:
(1)列表格法:23×13= 14×14=
(2)用你喜欢的算法完成下列算式
11×11= 13×13=
7.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你收获了多少呢
你想夸夸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