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铁东期中)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登顶考察,选择坡度最缓的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0·定西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判断:假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 )
A.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
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C.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D.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
3.(2020·遵义模拟)读“遵义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王村和李庄所在位置山体部位的名称分别是( )
A.山峰、山谷 B.山脊、鞍部 C.陡崖、山脊 D.山谷、鞍部
(2)图中①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
A.丘陵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3)若要在图示地区修建水库,水库大坝坝址最好选择在( )
A.③地 B.④地 C.①地 D.②地
4.(2020七下·河东期中)陆地表面有五种地形类型,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五种地形的区别与联系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
A.①丘陵 B.②高原 C.③平原 D.④山地
(2)下列景观所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B.盆地、丘陵、高原、山地
C.丘陵、盆地、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5.(2020八下·郯城期中)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各题。
(1)山顶A的海拔可能是( )
A.900米 B.800米 C.1 050米 D.1 000米
(2)关于此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上缺少方向,因此无法判断河流丙的流向
B.C处容易发育河流,D处不容易发育河流
C.C处为山脊,D处为山谷
D.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5千米
6.(2020八下·济宁期中)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P,Q 河段的流向为( )
A.向西北 B.向东南 C.向西 D.向东
(2)图中最高点和 Q 地的高差可能是( )
A.200m B.300m C.400m D.500m
7.(2020八下·梅县月考)在地形图上深褐色代表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平原
8.(2020·东莞模拟)下图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一④为观测点编号。右图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等高距是( )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800米
(2)该班同学使用“海拔测量仪”对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测量,验证了左图四个村庄的海拔。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根据右图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左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2020·顺义模拟)下图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明清古村落 ——李庄,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是盆地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丙地是山脊 D.丁和乙都是山峰
(2)下列关于李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B.海拔约 400-500 米
C.李庄南部有大面积的良田 D.图中公路长度大约 400 米
(3)进入新时代,李庄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下列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将古建筑全部翻建为别墅洋房
B.大力开采附近山石建材
C.开发冬季冰雪旅游项目
D.种植有机茶叶、果树,吸引游客
10.(2020七上·乐昌期末)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1.(2020·德州模拟)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夏令营活动的野外考察线路和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图的等高距是 米
(3)若考察队员沿着路线骑行,最费力的路段是____(填字母)
A.①至②路段 B.②至③路段 C.③至④路段 D.④以下路段
(4)攀岩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野外挑战极限运动,图A,B,C,D四处中,你认为最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处,此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5)考虑到如遇大雨天气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老师要求同学们不准在①②③④中 处搭帐篷宿营,原因是 。
(6)某考察对员在④处迷路,他沿着附近一条的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是 。
12.(2020八下·临河期中)野外考察爱好者到我国东南丘陵某地区考察,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点所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2)图甲中②④两地,最适宜作为宿营地的是 ,⑤⑥两地,最适宜观日出的 。
(3)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4)图乙是考察队员绘制的该地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说出15°—25°山坡单位面积产沙量与坡度关系 。
(5)从地形方面分析该地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原因 。
13.(2020九下·四川月考)初冬的周末,邢铁同学一家来到北京郊区某滑雪场滑雪。图为“该滑雪场等高线及雪道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滑雪场总体地势特点为 高 低。
(2)邢铁妈妈首先在初级道(②区域)上进行热身,初级道起点海拔大约 米。
(3)在中级道(③)上热身后,邢铁爸爸乘缆车来到了位于 (地形部位)的高级道(④)起点。这条高级道的AB段沿 (山脊、山谷)而下,坡度较 ,你的判断理由是 。
14.(2020七上·伊春期末)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回答问题。
(1)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
(2)图中A地海拔为 米,B的海拔高度为 米,AB两地相对高度为 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图中四条路线中,①路线的等高线最稀疏,表示坡度最缓,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①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出凸出,位于河谷地带,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因此不能在此野外宿营。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3.【答案】(1)B
(2)C
(3)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王村所在地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李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故答案为:B。(2)据等高线地形图海拔数据可知,图中①中间低,四周高,这种地形为盆地。所以C正确。故答案为:C。(3)图中①地位于盆地处,②地位于陡崖处,③地位于山顶处,④地位于盆地出口处。读图分析可知,水库的大坝地址应在盆地的最狭窄出口处﹣④地,此处修建水库大坝工程量小,并且上游开阔,蓄水量大。故答案为: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山地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高原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丘陵地表起伏和缓,海拔在500米以内,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盆地地表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因中间低,四周高,整个地形外观与盆子相似而得名。盆地的显著特点是中间低、四周高。
4.【答案】(1)B
(2)A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是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大的山地。②是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很小的高原。③是海拔较低,地面起伏较大的丘陵。④是海拔较,,地面起伏很小的平原,故答案为:B。(2)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四幅图从地形的特点来分析依次是丘陵、盆地、高原、山地。因此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等高线分布很稀疏,弯曲度小;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无明显海拔高度的限制,等高线闭合,数值外高内低。
5.【答案】(1)A
(2)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200米,山顶A的海拔为800-1000米;ABCD四个选项中A符合题意;
(2)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读图可知,在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可以利用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故A错;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不容易发育河流,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容易发育河流;故B错,C对;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根据比例尺1:50000,可以计算出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3÷1/50000=1.5千米,故D错;
故答案为:(1)A;(2)C;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6.【答案】(1)A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按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辨认方向,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北方。据此并结合图中地势判断,图中P,Q 河段的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故答案为:A。(2)两点的高差叫相对高度,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点高海拔高度为600~700米,Q点的海拔高度为100~200米,最高点和 Q 地的高差大于400,小于600米,所以可能是500米。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7.【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8.【答案】(1)A
(2)D
(3)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图中两条等高线为600和800,中间只有一条等高线,所以等高距为100米。
(2)丁地海拔为600米,其余三地海拔均低于600米。
(3)读图可知,②地海拔低于400米,位于山峰A的东南侧,位于山谷地带,有河流的出现。
故答案为:(1)A;(2)D;(3)B。
【点评】(1)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差即为该图中的等高距。(2)根据等高距进行加减计算即可得出各个地点的海拔高度。(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峰,数值中间小四周大的是盆地,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山谷地区经常有河流发育。
9.【答案】(1)B
(2)B
(3)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丙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丁地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该地最高处海拔超过了5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故答案为:B。(2)该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知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李庄海拔大约是400 500米;根据一般定向法,李庄的北部是大面积的良田;公路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应该是500米左右。故答案为:B。(3)种植有机茶叶、果树,吸引游客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选项ABC中的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A、等高线封闭,越往中心海拔高度越低,表示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故A正确。
B、等高线封闭,越往中心海拔高度越高,表示山地,故B错误。
C、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表示山谷,故C错误。
D、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表示山脊,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11.【答案】(1)鞍部
(2)100米
(3)A
(4)A;陡崖
(5)④;④处为山谷大雨天气容易积水成河
(6)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知,图一中字母C处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2)等高距是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越陡的地方爬山越费力。读图可知,①至②路段的等高线最密集,所以是最费力的路段。(4)攀岩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野外挑战极限运动--攀岩,图一中的A地为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最适合攀岩运动。(5)考虑到如遇大雨天气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④处搭帐篷宿营,原因是④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是山谷,雨水汇集,易形成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6)山上的河流一般在山谷发育,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最终会流出大山。河流中下游处也是人口分布较多的地方,往往会有人居住。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2.【答案】(1)陡崖
(2)②;⑥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坡度越大,产沙量越大)
(5)地形以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山区/东南丘陵)为主,坡度大(起伏大/相对高度/崎岖等)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1)①点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2)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处地形平坦开阔,最适宜作为宿营地;⑤⑥两地中,⑥地位于山顶东侧,最适宜观日出。(3)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图乙是考察队员绘制的该地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通过观察发现,坡度在15°﹣25°之间,坡度越大,单位面积产沙量越多。(5)该地是我国东南丘陵某地区,地形坡度大,降水多,易发生水土流失.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13.【答案】(1)北;南
(2)140
(3)山顶;山谷;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解:(1)在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依据等高线可知,该滑雪场总体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2)图中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20米,邢铁妈妈首先在初级道(②区域)上进行热身,初级道起点海拔大约140米。(3)图中可知,④赛道起点的位置是山顶,图中高级道的AB段沿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而下,其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14.【答案】(1)相对高度
(2)1400;400;1000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知,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AB之间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2)海拔是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因此图中A地海拔为1400米,B的海拔高度为400米,AB两地相对高度为1000米。
【点评】海拔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铁东期中)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登顶考察,选择坡度最缓的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图中四条路线中,①路线的等高线最稀疏,表示坡度最缓,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2020·定西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判断:假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 )
A.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
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C.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D.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
【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①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出凸出,位于河谷地带,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因此不能在此野外宿营。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3.(2020·遵义模拟)读“遵义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王村和李庄所在位置山体部位的名称分别是( )
A.山峰、山谷 B.山脊、鞍部 C.陡崖、山脊 D.山谷、鞍部
(2)图中①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
A.丘陵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3)若要在图示地区修建水库,水库大坝坝址最好选择在( )
A.③地 B.④地 C.①地 D.②地
【答案】(1)B
(2)C
(3)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王村所在地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李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故答案为:B。(2)据等高线地形图海拔数据可知,图中①中间低,四周高,这种地形为盆地。所以C正确。故答案为:C。(3)图中①地位于盆地处,②地位于陡崖处,③地位于山顶处,④地位于盆地出口处。读图分析可知,水库的大坝地址应在盆地的最狭窄出口处﹣④地,此处修建水库大坝工程量小,并且上游开阔,蓄水量大。故答案为: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山地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高原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丘陵地表起伏和缓,海拔在500米以内,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盆地地表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因中间低,四周高,整个地形外观与盆子相似而得名。盆地的显著特点是中间低、四周高。
4.(2020七下·河东期中)陆地表面有五种地形类型,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五种地形的区别与联系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
A.①丘陵 B.②高原 C.③平原 D.④山地
(2)下列景观所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B.盆地、丘陵、高原、山地
C.丘陵、盆地、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答案】(1)B
(2)A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是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大的山地。②是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很小的高原。③是海拔较低,地面起伏较大的丘陵。④是海拔较,,地面起伏很小的平原,故答案为:B。(2)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四幅图从地形的特点来分析依次是丘陵、盆地、高原、山地。因此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等高线分布很稀疏,弯曲度小;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无明显海拔高度的限制,等高线闭合,数值外高内低。
5.(2020八下·郯城期中)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各题。
(1)山顶A的海拔可能是( )
A.900米 B.800米 C.1 050米 D.1 000米
(2)关于此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上缺少方向,因此无法判断河流丙的流向
B.C处容易发育河流,D处不容易发育河流
C.C处为山脊,D处为山谷
D.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5千米
【答案】(1)A
(2)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200米,山顶A的海拔为800-1000米;ABCD四个选项中A符合题意;
(2)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读图可知,在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可以利用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故A错;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不容易发育河流,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容易发育河流;故B错,C对;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根据比例尺1:50000,可以计算出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3÷1/50000=1.5千米,故D错;
故答案为:(1)A;(2)C;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6.(2020八下·济宁期中)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P,Q 河段的流向为( )
A.向西北 B.向东南 C.向西 D.向东
(2)图中最高点和 Q 地的高差可能是( )
A.200m B.300m C.400m D.500m
【答案】(1)A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按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辨认方向,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北方。据此并结合图中地势判断,图中P,Q 河段的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故答案为:A。(2)两点的高差叫相对高度,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点高海拔高度为600~700米,Q点的海拔高度为100~200米,最高点和 Q 地的高差大于400,小于600米,所以可能是500米。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7.(2020八下·梅县月考)在地形图上深褐色代表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平原
【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8.(2020·东莞模拟)下图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一④为观测点编号。右图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等高距是( )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800米
(2)该班同学使用“海拔测量仪”对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测量,验证了左图四个村庄的海拔。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根据右图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左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D
(3)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图中两条等高线为600和800,中间只有一条等高线,所以等高距为100米。
(2)丁地海拔为600米,其余三地海拔均低于600米。
(3)读图可知,②地海拔低于400米,位于山峰A的东南侧,位于山谷地带,有河流的出现。
故答案为:(1)A;(2)D;(3)B。
【点评】(1)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差即为该图中的等高距。(2)根据等高距进行加减计算即可得出各个地点的海拔高度。(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峰,数值中间小四周大的是盆地,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山谷地区经常有河流发育。
9.(2020·顺义模拟)下图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明清古村落 ——李庄,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是盆地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丙地是山脊 D.丁和乙都是山峰
(2)下列关于李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B.海拔约 400-500 米
C.李庄南部有大面积的良田 D.图中公路长度大约 400 米
(3)进入新时代,李庄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下列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将古建筑全部翻建为别墅洋房
B.大力开采附近山石建材
C.开发冬季冰雪旅游项目
D.种植有机茶叶、果树,吸引游客
【答案】(1)B
(2)B
(3)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丙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丁地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该地最高处海拔超过了5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故答案为:B。(2)该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知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李庄海拔大约是400 500米;根据一般定向法,李庄的北部是大面积的良田;公路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应该是500米左右。故答案为:B。(3)种植有机茶叶、果树,吸引游客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选项ABC中的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进行分析解答。
10.(2020七上·乐昌期末)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A、等高线封闭,越往中心海拔高度越低,表示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故A正确。
B、等高线封闭,越往中心海拔高度越高,表示山地,故B错误。
C、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表示山谷,故C错误。
D、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表示山脊,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二、综合题
11.(2020·德州模拟)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夏令营活动的野外考察线路和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图的等高距是 米
(3)若考察队员沿着路线骑行,最费力的路段是____(填字母)
A.①至②路段 B.②至③路段 C.③至④路段 D.④以下路段
(4)攀岩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野外挑战极限运动,图A,B,C,D四处中,你认为最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处,此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5)考虑到如遇大雨天气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老师要求同学们不准在①②③④中 处搭帐篷宿营,原因是 。
(6)某考察对员在④处迷路,他沿着附近一条的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是 。
【答案】(1)鞍部
(2)100米
(3)A
(4)A;陡崖
(5)④;④处为山谷大雨天气容易积水成河
(6)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知,图一中字母C处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2)等高距是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越陡的地方爬山越费力。读图可知,①至②路段的等高线最密集,所以是最费力的路段。(4)攀岩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野外挑战极限运动--攀岩,图一中的A地为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最适合攀岩运动。(5)考虑到如遇大雨天气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④处搭帐篷宿营,原因是④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是山谷,雨水汇集,易形成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6)山上的河流一般在山谷发育,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最终会流出大山。河流中下游处也是人口分布较多的地方,往往会有人居住。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2.(2020八下·临河期中)野外考察爱好者到我国东南丘陵某地区考察,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点所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2)图甲中②④两地,最适宜作为宿营地的是 ,⑤⑥两地,最适宜观日出的 。
(3)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4)图乙是考察队员绘制的该地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说出15°—25°山坡单位面积产沙量与坡度关系 。
(5)从地形方面分析该地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原因 。
【答案】(1)陡崖
(2)②;⑥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坡度越大,产沙量越大)
(5)地形以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山区/东南丘陵)为主,坡度大(起伏大/相对高度/崎岖等)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1)①点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2)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处地形平坦开阔,最适宜作为宿营地;⑤⑥两地中,⑥地位于山顶东侧,最适宜观日出。(3)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图乙是考察队员绘制的该地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通过观察发现,坡度在15°﹣25°之间,坡度越大,单位面积产沙量越多。(5)该地是我国东南丘陵某地区,地形坡度大,降水多,易发生水土流失.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13.(2020九下·四川月考)初冬的周末,邢铁同学一家来到北京郊区某滑雪场滑雪。图为“该滑雪场等高线及雪道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滑雪场总体地势特点为 高 低。
(2)邢铁妈妈首先在初级道(②区域)上进行热身,初级道起点海拔大约 米。
(3)在中级道(③)上热身后,邢铁爸爸乘缆车来到了位于 (地形部位)的高级道(④)起点。这条高级道的AB段沿 (山脊、山谷)而下,坡度较 ,你的判断理由是 。
【答案】(1)北;南
(2)140
(3)山顶;山谷;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解:(1)在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依据等高线可知,该滑雪场总体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2)图中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20米,邢铁妈妈首先在初级道(②区域)上进行热身,初级道起点海拔大约140米。(3)图中可知,④赛道起点的位置是山顶,图中高级道的AB段沿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而下,其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14.(2020七上·伊春期末)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回答问题。
(1)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
(2)图中A地海拔为 米,B的海拔高度为 米,AB两地相对高度为 米.
【答案】(1)相对高度
(2)1400;400;1000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知,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AB之间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2)海拔是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因此图中A地海拔为1400米,B的海拔高度为400米,AB两地相对高度为1000米。
【点评】海拔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