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1:地球上的水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1:地球上的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21 11:01:08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1:地球上的水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慈溪期中)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降水 B.蒸发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地下径流)等五个环节。其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各种运河,水库,南水北调都是在改变地表径流。
【解答】地表径流主要是一些河流,人类用开挖运河等方式可影响地表径流,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D选项正确。降水虽可人工降水但主要以自然降水为主,A错误;蒸发主要依靠太阳辐射,B错误;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大气的运动,C错误。
故选D
2.(2020七下·慈溪期中)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解答】由分析可知,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2020·乐清模拟)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种水体的“纽带”,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属于“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解答】 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 ④是地下径流;
故答案为:B。
4.(2020·越城模拟)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的“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腾作用 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从蒸腾作用、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的相关知识概念切入解题即可。
【解答】毛泽东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中的湘江,它流经湖南省省会长沙,最后与其它三条河流一起汇入洞庭湖。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气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湘江的水与其他河流的水汇入洞庭湖与地表径流的形式相似,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0·南浔模拟)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C.破坏亚马孙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
D.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图中①表示水汽输送,②表示降水,③表示地表径流,④表示地下径流,⑤表示植物蒸腾作用,⑥表示下渗;
2、目前人类往往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
3、 人工降雨一般指人工降水。人工降水,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解答】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应该是对③的影响,A错误;
B、 人工降雨主要是通过改变水汽的时空分布,B错误;
C、 破坏亚马孙雨林,植被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所以 ⑤减少,说法正确,C正确;
D、 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错误,应该是降水,D错误。
故选C
6.(2019八上·越城期末)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D.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供人类食用的水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应当节约水资源。
【解答】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所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
故答案为:C
7.(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2015 年春夏之交,我国云南地区发生大范围严重旱灾,而在广西、江淮和太湖流域却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这说明我国(  )
A.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B.水资源北多南少
C.年降水量逐年减少 D.年降水量逐年增多
【答案】A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灾是由于降水过多引起的,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5 年春夏之交,我国云南地区发生大范围严重旱灾,而在广西、江淮和太湖流域却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这些水是由于降水引起的,所以说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2019八上·椒江月考)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寓意丰富。从科学角度解读,“东到海”与“复西归”可以认为是(  )
A.水的径流与水汽输送的过程 B.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C.降水与蒸发的过程 D.水土流失与大气污染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根据两句诗词的意义分析即可。
【解答】“东到海”是指地表的水通过地面和地下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大海里面,因此是指水的径流;而“复西归”是指流到大海里的水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只能是“水汽输送”。
故选A。
9.(2019八上·杭州期末)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下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B.亚洲的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多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世界上的水资源很短缺,人人都要以言以行节约用水。
【解答】 A、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A符合题意。
B、 亚洲的水资源总量最多,由于人口太多,其实人均水量很少,B不符合题意。
C 、水是循环的,但是淡水资源太少,人口太多,全世界约有3亿多人处于缺水状态,所以要节约用水,C不符合题意。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但人均水量很少,许多地区也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的情况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2018八上·湖州月考)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其中分布占比最多的是(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湖泊淡水 D.大气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情况分析。
【解答】 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其中分布占比最多的是海洋水;
故答案为:A。
11.(2018八上·天台月考)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
D.“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世界第六位,但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
【解答】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正确;
C、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故D错误。
D、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2.(2019八上·吴兴期末)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B属于水循环的   。
(2)如果某地区的地表的森林覆盖率高,则会加强   (填字母)的强度。
【答案】(1)大气输送
(2)E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森林覆盖率高,肯定树木叶片的蒸腾作用加强。
【解答】(1) 图中的B属于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2)如果某地区的地表的森林覆盖率高,则会加强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故选E。
13.(2018八上·湖州月考)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字母C代表水循环中   环节。
(2)南水北调改变的是   (填字母)这一环节。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心引力。
【答案】(1)大气输送
(2)E
(3)太阳辐射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通过水循环过程,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解答】由图可以看出,A降水,B蒸发, C水汽输送, D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故C是大气输送;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南方湿润地区的水通过地表输送到北方干旱地区;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故答案为:(1)大气输送;(2)E; (3)太阳辐射。
14.(2018八上·温州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图甲),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③   ;
(2)海绵城市,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就是在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如图乙),作为海绵体,暴雨的时候作为蓄水的地方,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海绵城市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填名称)。
【答案】(1)水汽输送
(2)下渗以及地表径流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解答】(1)由图可知, ③ 是由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属于水汽输送;
(2)海绵体能够蓄水,改变的是下渗和地表径流环节;
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2)下渗以及地表径流。
15.(2020八上·秀洲月考)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图中③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
(2)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人们常常通过对 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3)嘉兴是饮用水较为缺乏的地区,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C.随手关闭水龙头
【答案】(1)水汽输送
(2)⑤
(3)B;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2)人类可以通过地表修建大坝,修建沟渠,从而改变地表水的行进方向,为合理使用水源,进行跨区域调水提供可能,这其实改变的是地表径流;
(3)根据节约用水的常识分析即可。
【解答】(1)图中③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人们常常通过对 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故选⑤;
(3)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人河道,会污染地表水源,故A错误;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可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故B正确;
C.随手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
故选BC。
三、解答题
16.(2018八上·温岭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读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缺水程度 人均水量/m3 年-1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500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2)“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   。
(3)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4)台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 年-1,上表资料显示,台州属于   缺水城市。
【答案】(1)降水
(2)南多北少
(3)C
(4)中度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解答】(1)A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2) “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南方丰富,北方缺少,即男多北少。
(3)“百川东到海 ”中“川”是指山川,在陆地上,“海”则是指海洋,体现的是海陆间循环。
(4) 由题目表格可知,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 年-1 的台州属于中度缺水城市。
故答案为:(1)降水;(2)南多北少;(3)C;(4)中度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1:地球上的水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慈溪期中)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降水 B.蒸发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2.(2020七下·慈溪期中)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3.(2020·乐清模拟)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种水体的“纽带”,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属于“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2020·越城模拟)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的“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腾作用 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5.(2020·南浔模拟)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C.破坏亚马孙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
D.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6.(2019八上·越城期末)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D.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7.(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2015 年春夏之交,我国云南地区发生大范围严重旱灾,而在广西、江淮和太湖流域却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这说明我国(  )
A.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B.水资源北多南少
C.年降水量逐年减少 D.年降水量逐年增多
8.(2019八上·椒江月考)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寓意丰富。从科学角度解读,“东到海”与“复西归”可以认为是(  )
A.水的径流与水汽输送的过程 B.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C.降水与蒸发的过程 D.水土流失与大气污染
9.(2019八上·杭州期末)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下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B.亚洲的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多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10.(2018八上·湖州月考)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其中分布占比最多的是(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湖泊淡水 D.大气水
11.(2018八上·天台月考)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
D.“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二、填空题
12.(2019八上·吴兴期末)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B属于水循环的   。
(2)如果某地区的地表的森林覆盖率高,则会加强   (填字母)的强度。
13.(2018八上·湖州月考)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字母C代表水循环中   环节。
(2)南水北调改变的是   (填字母)这一环节。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心引力。
14.(2018八上·温州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图甲),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③   ;
(2)海绵城市,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就是在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如图乙),作为海绵体,暴雨的时候作为蓄水的地方,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海绵城市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填名称)。
15.(2020八上·秀洲月考)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图中③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
(2)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人们常常通过对 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3)嘉兴是饮用水较为缺乏的地区,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C.随手关闭水龙头
三、解答题
16.(2018八上·温岭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读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缺水程度 人均水量/m3 年-1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500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2)“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   。
(3)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4)台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 年-1,上表资料显示,台州属于   缺水城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地下径流)等五个环节。其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各种运河,水库,南水北调都是在改变地表径流。
【解答】地表径流主要是一些河流,人类用开挖运河等方式可影响地表径流,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D选项正确。降水虽可人工降水但主要以自然降水为主,A错误;蒸发主要依靠太阳辐射,B错误;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大气的运动,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解答】由分析可知,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解答】 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 ④是地下径流;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从蒸腾作用、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的相关知识概念切入解题即可。
【解答】毛泽东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中的湘江,它流经湖南省省会长沙,最后与其它三条河流一起汇入洞庭湖。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气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湘江的水与其他河流的水汇入洞庭湖与地表径流的形式相似,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图中①表示水汽输送,②表示降水,③表示地表径流,④表示地下径流,⑤表示植物蒸腾作用,⑥表示下渗;
2、目前人类往往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
3、 人工降雨一般指人工降水。人工降水,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解答】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应该是对③的影响,A错误;
B、 人工降雨主要是通过改变水汽的时空分布,B错误;
C、 破坏亚马孙雨林,植被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所以 ⑤减少,说法正确,C正确;
D、 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错误,应该是降水,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供人类食用的水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应当节约水资源。
【解答】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所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
故答案为:C
7.【答案】A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灾是由于降水过多引起的,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5 年春夏之交,我国云南地区发生大范围严重旱灾,而在广西、江淮和太湖流域却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这些水是由于降水引起的,所以说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根据两句诗词的意义分析即可。
【解答】“东到海”是指地表的水通过地面和地下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大海里面,因此是指水的径流;而“复西归”是指流到大海里的水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只能是“水汽输送”。
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世界上的水资源很短缺,人人都要以言以行节约用水。
【解答】 A、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A符合题意。
B、 亚洲的水资源总量最多,由于人口太多,其实人均水量很少,B不符合题意。
C 、水是循环的,但是淡水资源太少,人口太多,全世界约有3亿多人处于缺水状态,所以要节约用水,C不符合题意。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但人均水量很少,许多地区也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的情况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情况分析。
【解答】 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其中分布占比最多的是海洋水;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世界第六位,但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
【解答】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正确;
C、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故D错误。
D、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2.【答案】(1)大气输送
(2)E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森林覆盖率高,肯定树木叶片的蒸腾作用加强。
【解答】(1) 图中的B属于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2)如果某地区的地表的森林覆盖率高,则会加强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故选E。
13.【答案】(1)大气输送
(2)E
(3)太阳辐射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通过水循环过程,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解答】由图可以看出,A降水,B蒸发, C水汽输送, D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故C是大气输送;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南方湿润地区的水通过地表输送到北方干旱地区;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故答案为:(1)大气输送;(2)E; (3)太阳辐射。
14.【答案】(1)水汽输送
(2)下渗以及地表径流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解答】(1)由图可知, ③ 是由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属于水汽输送;
(2)海绵体能够蓄水,改变的是下渗和地表径流环节;
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2)下渗以及地表径流。
15.【答案】(1)水汽输送
(2)⑤
(3)B;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1)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2)人类可以通过地表修建大坝,修建沟渠,从而改变地表水的行进方向,为合理使用水源,进行跨区域调水提供可能,这其实改变的是地表径流;
(3)根据节约用水的常识分析即可。
【解答】(1)图中③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人们常常通过对 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故选⑤;
(3)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人河道,会污染地表水源,故A错误;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可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故B正确;
C.随手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
故选BC。
16.【答案】(1)降水
(2)南多北少
(3)C
(4)中度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解答】(1)A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2) “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南方丰富,北方缺少,即男多北少。
(3)“百川东到海 ”中“川”是指山川,在陆地上,“海”则是指海洋,体现的是海陆间循环。
(4) 由题目表格可知,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 年-1 的台州属于中度缺水城市。
故答案为:(1)降水;(2)南多北少;(3)C;(4)中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