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童区寄传》学案
[学习寄语]:
有胆有识才不惧困境,胆源于识,识则来自学习。小区寄有胆有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积累掌握“之”“者”“是”“囊”“虚”“为市”等不同类型文言词语。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细节等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能说出其好处。
4、品味本文简洁、传神的表达特点,体味区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淳朴可爱的优秀品质。
[学习方法]
1、 由表及里诵读法。第一步:用心默读;第二步:放声朗读;第三步:品味诵读。
2、借用外力法。工具书、课下注释、有关资料、同学交流、教师点拨。
3、意会猜度法。注意要联系上下文反复验证。
4、整体感知法。
[学习流程]
第一站:第一课时
◇预习目标:
不读错一个字,能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达成学习目标1、2。
◇预习指导:
1、先自主阅读,独立完成预习题目,后小组交流,互帮互助。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询问老师。以自主阅读,独立学习为主。
2、先通读课文,划出疑难,再做预习题目。
2、 要反复朗读,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用心猜度意会。
3、 翻译指导:①古汉语多为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为双音节词,对于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差别小的词试着把单音节词替换成双音节词。②对于词义和现代汉语差别大的词,凭着语感联系上下文猜想意会,并反复验证。③古汉语中省略成分多,注意补上。古汉语中有些句子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注意调整。
◇预习题目:
1、解题:
《童区寄传》选自 。作者 。区寄(区读作ōu),一个姓区名寄的人。传(zhuàn),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童”的意思是 ______,交代了人物的________。区寄是本文的______。“传”交代了本文__ __ 。
2、查资料(包括课下注释),熟悉作者。
柳宗元(773—819), 代著名文学家,字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著有《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 ”。 与 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与 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 和宋代的 、 、 、 、 、 、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主要著作有游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 )》、《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散文《童区寄传》,寓言《三戒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临江之麋 ( http: / / www.21cnjy.com / )》、《黔之驴》等等。
3、借助课下注释和字典准确把握下列字的读音。
郴( )州 荛( )牧儿也 逾( ) 恐栗( ) 伺其睡( ) 布囊( )其口 以fù( )背刃 虽chuāng( )手勿dàn( ) jù( )曰 区( )寄 因大号( ) 岂可近耶 ( ) 是儿少( )秦武阳二岁 大( )府 吾得专焉( )
4、借助课下注释和字典理解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第一组:
①之虚所__________ ②恐栗_____________ ③大府__________
第二组:
①布囊其口________ ②力上下,得绝 ____________ ③郎诚见完与恩___________
第三组:
1市者还。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2虽疮手勿惮。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3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思考:上述每组加点词有何共同特点?想不出来要问老师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②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③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
④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5、默读课文,用心体会,整体感知:
①想一想:区寄克服了自己哪些劣势?发扬了自己什么长处?抓住敌人什么缺点?分几步摆脱劫匪的?
②划出课文中描写区寄的句子,想一想是什么描写?有什么特点?表现了区寄什么品质?。
③用文中原话回答:“贼易之”的原因是什么?
6、有节奏朗读课文,至少读三遍。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声音洪亮。每读一遍完后,想一想:有几处读音读错,有几处节奏不当,是不是一次比一次少。
◇小组交流。在组长带领下解决疑难。
◇朗读展示。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朗读得好。
◇学后记:我还不懂的问题有:
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课下问老师哟!
第二站:第二课时 深化
◇ 目标:
熟悉课文故事,理解区寄品质,明了作者写作的精妙,达成学习目标3、4。
◇要求:
1、先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2、让人以我为荣,以我小组为荣。听着的用心听,用心欣赏,主动参与。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请相信:胜利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题目:(合作探究)
1、 基础训练。
知识整合: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之虚所卖之 2 恐栗,为儿恒状 3州白大府
(2)古今异义:
贼易之 古义: 今义:
植刃道上 古义: 今义:
童微伺其睡 古义: 今义:
市者良久计 古义: 今义:
以缚即炉火绝之 古义: 今义:
幼愿耳 古义: 今义:
一词多义:
即: 以缚即炉火绝之: 即藏其尸:
之: 之虚所卖之: 因取刃杀之:
得: 力上下,得觉: 得童,大骇:
一: 一人去为市: 一虚皆惊:
文言句式:
省略句:与衣裳
判断句: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⑴请翻译下列句子: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
⑵请补出下列译文中的省略成分:
区寄没有逃多远,( )那个去交涉买卖的家伙回来了。( )把区寄抓住了( )( )不禁十分恐怖起来了,( )下决心把他杀了( )
2、整体感知。
①用简练的语言叙述区寄是如何摆脱劫匪的?(不超过50字)
②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描写得精彩?说出你的理由。(不少于两句)
③读了本文,你最佩服的是区寄的什么?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2、 畅谈感想:
①自古英雄出少年,举出你知道的少年英雄的例子。
②对区寄的行为,你有何看法?说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后检测
1、注音
荛( ) 遽( ) 栗( ) 惮( )
2、解词
豪_________ 栗___________ 易________ 诚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郎诚见完与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剌吏颜证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愿以闻于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彼不我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
①区寄只是一个小孩,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凶恶的敌人的?
②区寄有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
③竟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这一段话对区寄的描写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
◇学后记:
这一节课我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我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懂?
温馨提示:继续努力哟!
◇ 课外阅读
古代聪慧儿童故事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古代聪慧儿童故事二:
却说那晚南陔(北宋名人王采的小名,此时五岁)在王吉(王采家人)身上,正在挨挤喧嚷之际,忽然有个人趁近到王吉身畔,轻轻伸手过来接去,仍旧一般驮着。南陔贪着观看,正在眼花撩乱,一时不觉。只见那一个负得在背,便在人丛里乱挤将过去,南陔才喝声道:“王吉!如何如此乱走!”定睛一看,那里是个王吉?衣帽装束多另是一样了。南陔年纪虽小,心里煞是聪明,便晓得是个歹人,被他闹里来拐了,欲待声张,左右一看,并无一个认得的熟人。他心里思量道:“此必贪我头上珠帽,若被他掠去,须难寻讨,我且藏过帽子,我身子不怕他怎地!”遂将手去头上除下帽子来,揣在袖中,也不言语。也不慌张,任他驮着前走,却象不晓得什么的。将近东华门,看见轿子四五乘叠联而来,南陔心里忖量道:“轿中必有官员贵人在内,此时不声张求救,更待何时?”南陔觑轿子来得较近,伸手去攀着轿巾宪,大呼道:“有贼!有贼!救人!救人!”那负南陔的贼出于不意,骤听得背上如此呼叫,吃了一惊,恐怕被人拿住,连忙把南陔撩下背来,脱身便走,在人丛里混过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