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16讲 月相、日食、月食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16讲 月相、日食、月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11:38:20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16讲 月相、日食、月食
一、单选题
1.(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7.3 月球与月相)发生月全食看到的月相是(  )
A.上弦月 B.新月 C.下弦月 D.满月
2.(2020七下·长兴月考)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B.满天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3.(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科学复习卷(二))北京时间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凌晨再现“超级月亮”,只要天气晴朗,我国很多地区均可观赏到。下列各图符合当天的月相的是(  )
A. B.
C. D.
4.(2020·余杭模拟)2020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七)晚上,天文爱好者小悦拍摄了当时出现近地点时的“超级月亮”照片,由此可判断(  )
A. 可清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B.“超级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C.此时的月相为满月
D.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
5.(2020七下·温州期中)2020年4月8日出现了本年度最大的超级月亮,当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地球进入下列哪个区域发生日全食(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7.(2020·路桥模拟)我国“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成功发射。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处在如右图所示位置时,在A点的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A.上弦地 B.满地 C.下弦地 D.新地
8.(2020七下·长兴期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在北京召开。则会议召开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9.(2020·北仑模拟)2020年4月13日(农历三月二十一),浙江地区的初三学子迎来了新冠疫情之后的开学日,关于这一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相接近于下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①和②之间 D.北仑区昼短夜长
10.(2020·海曙模拟)据报道,2020 年有 4 次“超级月亮”发生,其中 4 月 8 日的这次是年度“最大满月”。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全食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B.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近乎在同一直线上
C.月相变化的周期平均为 29.5 日
D.满月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11.(2019七上·奉化期末)2019年11月11日上演罕见天文奇观水星凌日。所谓“水星凌日”是指水星像个小黑点一样在日面上缓缓移动现象。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地球、水星和太阳处在同一直线上时就有凌日现象
B.凌日现象就是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所遮挡
C.水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才有水星凌日
D.与水星凌日类似的现象还有金星凌日
12.(2020七上·北仑期末)2019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后一次日食在北京时间12月26日上演,中国全境可见日偏食。日食现象最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目(  )
A. 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13.(2019·余姚模拟)2018年7月28日凌晨天空上演了本世纪最长月全食,也叫“血月”。宁波市民观看了这次“最小满月+月全食+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北半球
C.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D.“血月”是因为火星照射引起的
14.(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5.(2020·金衢模拟) 2020年4月12日(农历三月二十),这一天金华市昼   夜(填“长于”或“短于”),当天的月相最接近   。
16.(2020·平湖模拟) 2020年6月27日(农历初七),这天,地球最接近图1公转轨道A→B→C→D中的   当晚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   。
17.(2020·温岭模拟)在2020年3月18日,嫦娥四号巡视器“玉兔二号”结束月夜“休眠”,进入第十六月昼工作期。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是地球公转示意图,3月18日,地球运行至    (填“ab”、“bc”、“cd””或“da”)之间。
(2)当天是我国农历的二月二十五,当天的月相最接近   (填字母)。
18.(2020·上城模拟)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试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填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此时海上出现   潮。
19.(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图反映日食情况,请按照日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2)若该图反映月食情况,请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3)从图中可知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   。
20.(2020七下·温州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时,当天的月相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试验图: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4)从中可以得出,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不同;③月、地距离不同;④月球的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三、解答题
22.(2020七下·长兴期中)如图1,“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上移过的现象,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2中金星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   (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请简单说说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解答】发生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所看到的月相是满月,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偏食是指部分太阳照到地球上的光被月亮挡住,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只能看到部分太阳的现象。日偏食时太阳只被遮住了一部分不会出现像夜晚的那种现象,此时可明显看到天空变暗。
2、日食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的初一,但不是每个农历月的初一都会发生,被一时的月相是新月。
【解答】A、 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此时月相是新月,看不到月亮,A错误;
B、天空只是变得暗了些,星星要在很暗的情况下才能出现,B错误;
C、日珥是太阳大气中的活动,要用专门的设备观察,肉眼是看不到的,C错误;
D、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现象可能出现,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解答】 北京时间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 出现了“超级月亮”,此时的月相为满月,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月球没有大气层;故A错误;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故B错误;
C、超级月亮说明月相是满月;故C正确;
D、满月是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农历月时,月相有规律的变化,初一新月,初七、八上弦月,十五、六满月,廿二、三下弦月,每个月周而复始的变化。
【解答】2020年4月8日是农历的三月十六,月相应该是满月,C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C
6.【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解答】发生日食,就是部分太阳或者整个太阳被月亮给挡住了,即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人可能会看到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B、D区可以看到日偏食,在A区看到日全食,在C区看到日环食
故答案为:A
7.【答案】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由图可知,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光线无法反射到月球上,所以看到的地球地相是新地;
故答案为:D。
8.【答案】A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农历中的日期部分实际是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历法。在一个农历月中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形态的变化称月相,农历初一新月,农历初七、八上弦月,农历十五、六满月,农历廿二、三下弦月。
【解答】由题意可知, 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 ,农历三十与下一个月的初一接近,所以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新月,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
【解答】A、每个月的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就是下弦月,A符合题意。
B、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显然4月13日还未到夏至日,B不符合题意。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①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就是冬至日,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显然4月13日还未到冬至日, 因此地球不可能运行到图中①和②之间,C不符合题意。
D、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而4月13日其实就是地球运行在地球运行到图中②和③之间,③是夏至,②是春分,因此春分3月21日以后,北仑区在北半球是昼长夜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月食是由于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位于月亮和太阳之间的地球挡住,由于月球没有太阳光反射,我们看到的月亮不再明亮,形成月食。
【解答】A: 当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时,便形成月食,所以 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A符合题意。
B、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近乎在同一直线上,B不符合题意。
C、月相变化的周期平均为 29.5日,C不符合题意。
D、满月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满月是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水星穿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时候,就叫做水星凌日,水星凌日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
【解答】由于水星和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一个7度的倾角。二者只有两个交点:升交点与降交点。因此,只有水星处于轨道上的这两个交点附近,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
故答案为:A
12.【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解答】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所以此时的月相是新月,发生的日期是农历初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月食相关知识.
【解答】A. 月食发生在满月时,即农历十五、十六,A错误;
B. 7月28是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正确;
C. 月全食地球处于三者之间,C错误;
D. 血月是因为此时只有红光进入大气层,D错误;
故答案为B.
14.【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月食形成的原理,即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日月之间分析.
【解答】A、月相为满月,可能会发生月食,满足题意;
B、月相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C、月相为上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D、 不可能会发生日食, 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长于;下弦月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1)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根据月相的日期对照解题即可。
【解答】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的春分是3月21日前后,春分以后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下弦月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 因此2020年4月12日(农历三月二十) 为下弦月。
故答案为:长于;下弦月
16.【答案】A;丙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从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法转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为夏至,而6月22日是夏至日,那么 2020年6月27日这天最接近A点。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丙位置。
故答案为:A;丙
17.【答案】(1)bc
(2)D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3月18日接近春分日(3月21日),因此地球运行在冬至日到春分之间,即bc之间;
(2)农历二月二十五的月相是下弦月,即图2中的D。
18.【答案】(1)C;月食
(2)B;西
(3)垂直;小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农历的阴历成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历法,一个农历月中月球圆缺有规律的变化,表成月相。在农历十五、六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此时可以看到满月。而当月球处于地球的阴影中时会出现月食的天文现象;
2、农历初七、八时,月球处于日、地的连线上成直角,此时的月相是上弦月,月面西边亮;
3、地球上的海水会受到太阳和月球引力的作用,当初一、十五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时,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力在一直线上引力比较大,易出现大潮。而当初七、八和廿二、三时,两者对海水的合力不在一直线上,引力较小,易出现小潮。
【解答】 (1)当日、地、月三者处于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时,地球上将能看到满月的月相,此时日期为农历的十五、六,所以月球应公转到C点时。由于三者处于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月球可能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所以此时可能发生月食现象;
(2)在图中月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将依次转过A、B、C、D、A,而上弦月是初七、八,此时日、地、月成直角,由此可知图中的B点为上弦月,月面朝西;
(3)由图可知,月球公转到D点时,是下弦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垂直。由于太阳和月球对海水的吸引力不在一直线上,所以此时对海水的吸引力比较小,此时海上出现小潮。
故答案为:(1)C;月食 (2)B;西 (3)垂直;小
19.【答案】(1)gfdbahceg
(2)gechabdfg
(3)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月球的阴影投射在地球上时,位于月球阴影里的地球表面看不到太阳,就是日食了。在月球的本影区内是日全食或日环食,在月球的半影区内是日偏食;
月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地球的阴影遮蔽了月球时,从地球上看,月球逐渐消失了,或成为古铜色,就是月食了。
【解答】(1)、日食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顺序为 gfdbahceg ;
(2)、月食先亏东(左侧),复圆于西(右侧,故顺序为) gechabdfg ;
(3)、由图可以看出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先亏损的方向不同,即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故答案为:(1)gfdbahceg ;(2)gechabdfg ;(3)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20.【答案】(1)日食
(2)满月;月食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3)月相示意图如下:
【解答】(1)有分析可知当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时,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日食。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地球在中间,此时月相是满月,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月食。
故答案为:(1)日食;(2)满月;月食
21.【答案】(1)日环食
(2)日全食
(3)日偏食
(4)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4)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日环食 ; (2)、 日全食; (3)、 日偏食;(4)、C
22.【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金星凌日是指金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金星将太阳照到地球的光挡住了,地球上的人在这点看不到太阳光而成为一个缓慢移动的黑点;
2、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3、日全食和月全食是太阳全被遮住和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阴影,需要有较大的阴影区。而金星凌日时金星只是一个黑点不足以遮挡住全部的太阳,据此可进行回答。
【解答】(1)由分析可知,“金星凌日”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在一直线,金星在中间,所以金星位置应在丁位置;
(2) “金星凌日” 是金星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面上出现了一个黑点,日食时月球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出现了亏损,所以原理与日食相似;
(3) 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 ,由于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看到的金星非常小,金星不可能将太阳全部遮挡,不会出现类似于目全食的现象。理由: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
故答案为:(1)丁 (2)日食 (3)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1 / 1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16讲 月相、日食、月食
一、单选题
1.(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7.3 月球与月相)发生月全食看到的月相是(  )
A.上弦月 B.新月 C.下弦月 D.满月
【答案】D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解答】发生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所看到的月相是满月,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0七下·长兴月考)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B.满天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偏食是指部分太阳照到地球上的光被月亮挡住,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只能看到部分太阳的现象。日偏食时太阳只被遮住了一部分不会出现像夜晚的那种现象,此时可明显看到天空变暗。
2、日食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的初一,但不是每个农历月的初一都会发生,被一时的月相是新月。
【解答】A、 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此时月相是新月,看不到月亮,A错误;
B、天空只是变得暗了些,星星要在很暗的情况下才能出现,B错误;
C、日珥是太阳大气中的活动,要用专门的设备观察,肉眼是看不到的,C错误;
D、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现象可能出现,D正确。
故选D
3.(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科学复习卷(二))北京时间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凌晨再现“超级月亮”,只要天气晴朗,我国很多地区均可观赏到。下列各图符合当天的月相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解答】 北京时间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 出现了“超级月亮”,此时的月相为满月,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2020·余杭模拟)2020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七)晚上,天文爱好者小悦拍摄了当时出现近地点时的“超级月亮”照片,由此可判断(  )
A. 可清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B.“超级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C.此时的月相为满月
D.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月球没有大气层;故A错误;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故B错误;
C、超级月亮说明月相是满月;故C正确;
D、满月是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0七下·温州期中)2020年4月8日出现了本年度最大的超级月亮,当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农历月时,月相有规律的变化,初一新月,初七、八上弦月,十五、六满月,廿二、三下弦月,每个月周而复始的变化。
【解答】2020年4月8日是农历的三月十六,月相应该是满月,C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C
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地球进入下列哪个区域发生日全食(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解答】发生日食,就是部分太阳或者整个太阳被月亮给挡住了,即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人可能会看到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B、D区可以看到日偏食,在A区看到日全食,在C区看到日环食
故答案为:A
7.(2020·路桥模拟)我国“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成功发射。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处在如右图所示位置时,在A点的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A.上弦地 B.满地 C.下弦地 D.新地
【答案】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由图可知,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光线无法反射到月球上,所以看到的地球地相是新地;
故答案为:D。
8.(2020七下·长兴期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在北京召开。则会议召开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农历中的日期部分实际是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历法。在一个农历月中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形态的变化称月相,农历初一新月,农历初七、八上弦月,农历十五、六满月,农历廿二、三下弦月。
【解答】由题意可知, 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 ,农历三十与下一个月的初一接近,所以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新月,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2020·北仑模拟)2020年4月13日(农历三月二十一),浙江地区的初三学子迎来了新冠疫情之后的开学日,关于这一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相接近于下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①和②之间 D.北仑区昼短夜长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
【解答】A、每个月的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就是下弦月,A符合题意。
B、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显然4月13日还未到夏至日,B不符合题意。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①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就是冬至日,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显然4月13日还未到冬至日, 因此地球不可能运行到图中①和②之间,C不符合题意。
D、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而4月13日其实就是地球运行在地球运行到图中②和③之间,③是夏至,②是春分,因此春分3月21日以后,北仑区在北半球是昼长夜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2020·海曙模拟)据报道,2020 年有 4 次“超级月亮”发生,其中 4 月 8 日的这次是年度“最大满月”。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全食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B.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近乎在同一直线上
C.月相变化的周期平均为 29.5 日
D.满月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答案】A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月食是由于当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位于月亮和太阳之间的地球挡住,由于月球没有太阳光反射,我们看到的月亮不再明亮,形成月食。
【解答】A: 当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时,便形成月食,所以 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A符合题意。
B、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近乎在同一直线上,B不符合题意。
C、月相变化的周期平均为 29.5日,C不符合题意。
D、满月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满月是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2019七上·奉化期末)2019年11月11日上演罕见天文奇观水星凌日。所谓“水星凌日”是指水星像个小黑点一样在日面上缓缓移动现象。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地球、水星和太阳处在同一直线上时就有凌日现象
B.凌日现象就是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所遮挡
C.水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才有水星凌日
D.与水星凌日类似的现象还有金星凌日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水星穿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时候,就叫做水星凌日,水星凌日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
【解答】由于水星和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一个7度的倾角。二者只有两个交点:升交点与降交点。因此,只有水星处于轨道上的这两个交点附近,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
故答案为:A
12.(2020七上·北仑期末)2019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后一次日食在北京时间12月26日上演,中国全境可见日偏食。日食现象最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目(  )
A. 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解答】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所以此时的月相是新月,发生的日期是农历初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2019·余姚模拟)2018年7月28日凌晨天空上演了本世纪最长月全食,也叫“血月”。宁波市民观看了这次“最小满月+月全食+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北半球
C.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D.“血月”是因为火星照射引起的
【答案】B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月食相关知识.
【解答】A. 月食发生在满月时,即农历十五、十六,A错误;
B. 7月28是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正确;
C. 月全食地球处于三者之间,C错误;
D. 血月是因为此时只有红光进入大气层,D错误;
故答案为B.
14.(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月食形成的原理,即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日月之间分析.
【解答】A、月相为满月,可能会发生月食,满足题意;
B、月相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C、月相为上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D、 不可能会发生日食, 错误.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5.(2020·金衢模拟) 2020年4月12日(农历三月二十),这一天金华市昼   夜(填“长于”或“短于”),当天的月相最接近   。
【答案】长于;下弦月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1)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根据月相的日期对照解题即可。
【解答】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的春分是3月21日前后,春分以后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下弦月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 因此2020年4月12日(农历三月二十) 为下弦月。
故答案为:长于;下弦月
16.(2020·平湖模拟) 2020年6月27日(农历初七),这天,地球最接近图1公转轨道A→B→C→D中的   当晚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   。
【答案】A;丙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从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法转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A点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为夏至,而6月22日是夏至日,那么 2020年6月27日这天最接近A点。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丙位置。
故答案为:A;丙
17.(2020·温岭模拟)在2020年3月18日,嫦娥四号巡视器“玉兔二号”结束月夜“休眠”,进入第十六月昼工作期。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是地球公转示意图,3月18日,地球运行至    (填“ab”、“bc”、“cd””或“da”)之间。
(2)当天是我国农历的二月二十五,当天的月相最接近   (填字母)。
【答案】(1)bc
(2)D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解答】(1)3月18日接近春分日(3月21日),因此地球运行在冬至日到春分之间,即bc之间;
(2)农历二月二十五的月相是下弦月,即图2中的D。
18.(2020·上城模拟)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试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是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填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此时海上出现   潮。
【答案】(1)C;月食
(2)B;西
(3)垂直;小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农历的阴历成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历法,一个农历月中月球圆缺有规律的变化,表成月相。在农历十五、六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此时可以看到满月。而当月球处于地球的阴影中时会出现月食的天文现象;
2、农历初七、八时,月球处于日、地的连线上成直角,此时的月相是上弦月,月面西边亮;
3、地球上的海水会受到太阳和月球引力的作用,当初一、十五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时,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力在一直线上引力比较大,易出现大潮。而当初七、八和廿二、三时,两者对海水的合力不在一直线上,引力较小,易出现小潮。
【解答】 (1)当日、地、月三者处于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时,地球上将能看到满月的月相,此时日期为农历的十五、六,所以月球应公转到C点时。由于三者处于一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月球可能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所以此时可能发生月食现象;
(2)在图中月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将依次转过A、B、C、D、A,而上弦月是初七、八,此时日、地、月成直角,由此可知图中的B点为上弦月,月面朝西;
(3)由图可知,月球公转到D点时,是下弦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垂直。由于太阳和月球对海水的吸引力不在一直线上,所以此时对海水的吸引力比较小,此时海上出现小潮。
故答案为:(1)C;月食 (2)B;西 (3)垂直;小
19.(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图反映日食情况,请按照日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2)若该图反映月食情况,请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3)从图中可知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   。
【答案】(1)gfdbahceg
(2)gechabdfg
(3)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月球的阴影投射在地球上时,位于月球阴影里的地球表面看不到太阳,就是日食了。在月球的本影区内是日全食或日环食,在月球的半影区内是日偏食;
月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地球的阴影遮蔽了月球时,从地球上看,月球逐渐消失了,或成为古铜色,就是月食了。
【解答】(1)、日食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顺序为 gfdbahceg ;
(2)、月食先亏东(左侧),复圆于西(右侧,故顺序为) gechabdfg ;
(3)、由图可以看出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先亏损的方向不同,即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故答案为:(1)gfdbahceg ;(2)gechabdfg ;(3)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20.(2020七下·温州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时,当天的月相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答案】(1)日食
(2)满月;月食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3)月相示意图如下:
【解答】(1)有分析可知当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时,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日食。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地球在中间,此时月相是满月,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月食。
故答案为:(1)日食;(2)满月;月食
2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试验图: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4)从中可以得出,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不同;③月、地距离不同;④月球的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日环食
(2)日全食
(3)日偏食
(4)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4)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日环食 ; (2)、 日全食; (3)、 日偏食;(4)、C
三、解答题
22.(2020七下·长兴期中)如图1,“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上移过的现象,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2中金星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   (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请简单说说理由:   。
【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金星凌日是指金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金星将太阳照到地球的光挡住了,地球上的人在这点看不到太阳光而成为一个缓慢移动的黑点;
2、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3、日全食和月全食是太阳全被遮住和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阴影,需要有较大的阴影区。而金星凌日时金星只是一个黑点不足以遮挡住全部的太阳,据此可进行回答。
【解答】(1)由分析可知,“金星凌日”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在一直线,金星在中间,所以金星位置应在丁位置;
(2) “金星凌日” 是金星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面上出现了一个黑点,日食时月球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出现了亏损,所以原理与日食相似;
(3) 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 ,由于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看到的金星非常小,金星不可能将太阳全部遮挡,不会出现类似于目全食的现象。理由: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
故答案为:(1)丁 (2)日食 (3)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