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1:酸
一、酸的性质
1.(2020九上·秀洲月考)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以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则物质A是( )
A.浓氨水 B.浓硫酸 C.生石灰 D.浓盐酸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它遇到了酸,即A溶液中挥发出的气体分子溶于水后生成了酸。
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故A不合题意;
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故B不合题意;
生石灰没有挥发性,故C不合题意;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溶于水生成稀盐酸,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五环旗”的上面3个环代表一种液体,下面2个环各代表一种酸碱指示剂,两环相交部分表示指示剂跟有关液体混合后显示的颜色,如图表示相交部分显示的颜色,其中显示颜色不正确的是( )
A.红色 B.蓝色 C.红色 D.蓝色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碱溶液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溶液变红分析。
【解答】A、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符合题意;
C、碱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纯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有关酸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和浓硫酸盛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都会减少
B.浓盐酸、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炭化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
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分析。
【解答】 A、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浓硫酸有吸水性,盛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会增加,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纸张炭化 ,浓盐酸不能,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 ,浓盐酸不能,不符合题意;
D、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用于除铁锈 ,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物质与对应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盐酸—制造药物 B.硫酸—生产化肥
C.硫酸—精炼石油 D.氧气—做燃料
【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硫酸和氧气的用途分析。
【解答】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可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D不合理;
故选D。
5.为了比较醋和橘子汁的酸性强弱,应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广泛pH试纸 D.以上均可
【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酸碱性,而要比较酸碱强弱程度需测定溶液 pH分析。
【解答】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只能测定溶液酸碱性,而无法测定酸性强弱, 广泛pH试纸可通过测定溶液pH来比较溶液酸性强弱;
故选C。
6.(2020·瑞安模拟)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例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此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氯化氢气体会挥发,所以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较小。
【解答】A、浓硫酸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溶剂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溶质质量不变,浓盐酸溶质质量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和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符C合题意。
D、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浓盐酸溶液质量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利用如图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选填“a”或“b”)。
(2)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答案】(1)a
(2)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呈无色分析;
(2)根据点滴板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等特点分析。
【解答】(1)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呈无色,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a;
(2)使用点滴板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对比现象明显等;
故答案为:(1)a;(2)节约药品或方便观察或对比现象明显等。
二、酸+某些金属氧化物
8.(2020·上城模拟)为了研究稀硫酸的性质,教材中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锌粒,氧化铁粉末,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铜和氯化钡溶液的5支试管中。关于实验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反应均体现了酸的通性
B.把稀硫酸改成稀盐酸现象都相同
C.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D.反应后的溶液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的通性进行分析;
(2)注意氯化钡和二者的反应是否相同;
(3)在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4)根据各个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分析。
【解答】A.在这五种反应中,缺少酸和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故A错误;
B.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稀盐酸;稀盐酸和氯化钡不发生反应,故B错误;
C.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那么生成的铁的硫酸盐中也应该是+3价,即生成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故C错误;
D.反应的产物:硫酸锌、硫酸铁和硫酸铜、稀盐酸,它们之间不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9.(2019九上·诸暨月考)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石蕊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Ⅹ是下列选项( )
加入的物质 石蕊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现象 试液变红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显现象
A.稀盐酸 B.稀硫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2)金属氧化物能够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硫酸钡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石蕊试液变红,说明X是酸;氧化铁粉末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因此固体溶解,溶液呈现黄色,那么X可能是稀盐酸,也可能是稀硫酸;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如果是稀硫酸,肯定会形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而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因此X是稀盐酸。
故选A。
10.(2019九上·椒江月考)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uO→CuCl2
C.CaCO3→CO2 D.BaCl2→BaSO4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物质的转化途径,哪个只有加酸一种方法,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A不合题意;
B.氧化铜只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C不合题意;
D.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答案】(1)Zn(或Fe等活泼金属)
(2)H2SO4+2NaOH=Na2SO4+2H2O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反应、能与金属氧化的反应、能与盐反、能与碱反应分析。
【解答】(1) X是金属单质, 则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如锌或铁等;
(2)Y属于碱类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
故答案为:(1) Zn(或Fe等活泼金属) ;(2) H2SO4+2NaOH=Na2SO4+2H2O 。
12.(2019九上·温州月考)科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③处填入一种物质,③是 ;
(2)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要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
A.硝酸银 B.氯化钡 C.氢氧化钠
【答案】(1)CuO
(2)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而这种溶液显蓝色;
(2)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解答】(1)编号③处填入一种物质,③是氧化铜,即CuO;
(2)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要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硝酸银,故选A。
三、酸+某些盐
13.(2020·台州)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最合适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石灰水的成分推断白膜的物质种类,然后根据它的化学性质确定除去方法。
【解答】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这层白膜就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白膜会变成另外一种物质溶解在水中,因此去除这层白膜的最合适的物质是稀盐酸,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4.(2020·温州模拟)小韩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格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看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一只没有硬壳的蛋,她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呢?( )
A.高粱酒 B.醋 C.酱油 D.食盐水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根据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因为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所以这杯物质应该是酸,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组是( )
A.CuO、Fe2O3 B.AgCl、BaSO4
C.Cu(OH)2、Fe(OH)3 D.CaCO3、BaCO3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及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氧化铜和氧化铁不溶于水,但都能与硝酸反应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银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和碳酸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19九上·诸暨月考)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是( )
A.NaNO3溶液 B.NaCl溶液 C.Na2SO4溶液 D.稀盐酸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用一种试剂鉴别三种物质,至少要有两种物质反应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 NaNO3溶液 与 AgNO3、Na2CO3、MgCl2 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不合题意;
B. NaCl溶液与 AgNO3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与 Na2CO3、MgCl2 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B不合题意;
C. Na2SO4溶液与Na2CO3、MgCl2 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C不合题意;
D.稀盐酸与 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Na2CO3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 MgCl2 不反应,可以鉴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2020九上·杭州开学考)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写出稀盐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 ;
②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
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在下列用途中两者互相不能替代的是 (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1)2HCl+Fe=FeCl2+H2↑;HCl+ KOH=KCl+H2O;HCl+AgNO3=AgCl↓+HNO3;①②
(2)②③④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弄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注意正确书写化学式,最后注意方程式的配平;
(2)根据反应产物分析即可。
【解答】(1)①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 2HCl+Fe=FeCl2+H2↑ ;
②稀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方程式为: HCl+ KOH=KCl+H2O ;
③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稀硝酸,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
反应①反映了酸能够和活泼金属反应,反应②反映了酸能够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①②。
(2)①盐酸和硫酸都能和铁锈反应,从而去除铁锈,二者可以替代;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时,只能使用盐酸,不能使用硫酸,二者不能替代;
③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除去杂质没有新杂质生成;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钠,二者不能替代;
④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不适用稀硫酸,因为反应产物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二者不能替代。
因此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的是②③④。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1:酸
一、酸的性质
1.(2020九上·秀洲月考)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以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则物质A是( )
A.浓氨水 B.浓硫酸 C.生石灰 D.浓盐酸
2.如图“五环旗”的上面3个环代表一种液体,下面2个环各代表一种酸碱指示剂,两环相交部分表示指示剂跟有关液体混合后显示的颜色,如图表示相交部分显示的颜色,其中显示颜色不正确的是( )
A.红色 B.蓝色 C.红色 D.蓝色
3.下列有关酸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和浓硫酸盛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都会减少
B.浓盐酸、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炭化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
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4.下列物质与对应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盐酸—制造药物 B.硫酸—生产化肥
C.硫酸—精炼石油 D.氧气—做燃料
5.为了比较醋和橘子汁的酸性强弱,应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广泛pH试纸 D.以上均可
6.(2020·瑞安模拟)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例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7.利用如图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选填“a”或“b”)。
(2)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二、酸+某些金属氧化物
8.(2020·上城模拟)为了研究稀硫酸的性质,教材中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锌粒,氧化铁粉末,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铜和氯化钡溶液的5支试管中。关于实验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反应均体现了酸的通性
B.把稀硫酸改成稀盐酸现象都相同
C.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D.反应后的溶液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
9.(2019九上·诸暨月考)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石蕊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Ⅹ是下列选项( )
加入的物质 石蕊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现象 试液变红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显现象
A.稀盐酸 B.稀硫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10.(2019九上·椒江月考)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uO→CuCl2
C.CaCO3→CO2 D.BaCl2→BaSO4
11.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2.(2019九上·温州月考)科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③处填入一种物质,③是 ;
(2)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要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
A.硝酸银 B.氯化钡 C.氢氧化钠
三、酸+某些盐
13.(2020·台州)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最合适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14.(2020·温州模拟)小韩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格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看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一只没有硬壳的蛋,她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呢?( )
A.高粱酒 B.醋 C.酱油 D.食盐水
15.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组是( )
A.CuO、Fe2O3 B.AgCl、BaSO4
C.Cu(OH)2、Fe(OH)3 D.CaCO3、BaCO3
16.(2019九上·诸暨月考)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是( )
A.NaNO3溶液 B.NaCl溶液 C.Na2SO4溶液 D.稀盐酸
17.(2020九上·杭州开学考)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写出稀盐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 ;
②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
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在下列用途中两者互相不能替代的是 (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它遇到了酸,即A溶液中挥发出的气体分子溶于水后生成了酸。
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故A不合题意;
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故B不合题意;
生石灰没有挥发性,故C不合题意;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溶于水生成稀盐酸,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碱溶液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溶液变红分析。
【解答】A、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符合题意;
C、碱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纯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分析。
【解答】 A、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浓硫酸有吸水性,盛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会增加,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纸张炭化 ,浓盐酸不能,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 ,浓盐酸不能,不符合题意;
D、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用于除铁锈 ,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硫酸和氧气的用途分析。
【解答】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可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D不合理;
故选D。
5.【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酸碱性,而要比较酸碱强弱程度需测定溶液 pH分析。
【解答】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只能测定溶液酸碱性,而无法测定酸性强弱, 广泛pH试纸可通过测定溶液pH来比较溶液酸性强弱;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此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氯化氢气体会挥发,所以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较小。
【解答】A、浓硫酸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溶剂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溶质质量不变,浓盐酸溶质质量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和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符C合题意。
D、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浓盐酸溶液质量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1)a
(2)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呈无色分析;
(2)根据点滴板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等特点分析。
【解答】(1)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呈无色,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a;
(2)使用点滴板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对比现象明显等;
故答案为:(1)a;(2)节约药品或方便观察或对比现象明显等。
8.【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的通性进行分析;
(2)注意氯化钡和二者的反应是否相同;
(3)在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4)根据各个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分析。
【解答】A.在这五种反应中,缺少酸和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故A错误;
B.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稀盐酸;稀盐酸和氯化钡不发生反应,故B错误;
C.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那么生成的铁的硫酸盐中也应该是+3价,即生成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故C错误;
D.反应的产物:硫酸锌、硫酸铁和硫酸铜、稀盐酸,它们之间不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2)金属氧化物能够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硫酸钡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石蕊试液变红,说明X是酸;氧化铁粉末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因此固体溶解,溶液呈现黄色,那么X可能是稀盐酸,也可能是稀硫酸;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如果是稀硫酸,肯定会形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而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因此X是稀盐酸。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物质的转化途径,哪个只有加酸一种方法,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A不合题意;
B.氧化铜只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C不合题意;
D.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1)Zn(或Fe等活泼金属)
(2)H2SO4+2NaOH=Na2SO4+2H2O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反应、能与金属氧化的反应、能与盐反、能与碱反应分析。
【解答】(1) X是金属单质, 则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如锌或铁等;
(2)Y属于碱类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
故答案为:(1) Zn(或Fe等活泼金属) ;(2) H2SO4+2NaOH=Na2SO4+2H2O 。
12.【答案】(1)CuO
(2)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而这种溶液显蓝色;
(2)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解答】(1)编号③处填入一种物质,③是氧化铜,即CuO;
(2)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要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硝酸银,故选A。
13.【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石灰水的成分推断白膜的物质种类,然后根据它的化学性质确定除去方法。
【解答】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这层白膜就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白膜会变成另外一种物质溶解在水中,因此去除这层白膜的最合适的物质是稀盐酸,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根据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因为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所以这杯物质应该是酸,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及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氧化铜和氧化铁不溶于水,但都能与硝酸反应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银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和碳酸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用一种试剂鉴别三种物质,至少要有两种物质反应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 NaNO3溶液 与 AgNO3、Na2CO3、MgCl2 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不合题意;
B. NaCl溶液与 AgNO3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与 Na2CO3、MgCl2 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B不合题意;
C. Na2SO4溶液与Na2CO3、MgCl2 都不反应,无法鉴别,故C不合题意;
D.稀盐酸与 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Na2CO3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 MgCl2 不反应,可以鉴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答案】(1)2HCl+Fe=FeCl2+H2↑;HCl+ KOH=KCl+H2O;HCl+AgNO3=AgCl↓+HNO3;①②
(2)②③④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弄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注意正确书写化学式,最后注意方程式的配平;
(2)根据反应产物分析即可。
【解答】(1)①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 2HCl+Fe=FeCl2+H2↑ ;
②稀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方程式为: HCl+ KOH=KCl+H2O ;
③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稀硝酸,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
反应①反映了酸能够和活泼金属反应,反应②反映了酸能够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①②。
(2)①盐酸和硫酸都能和铁锈反应,从而去除铁锈,二者可以替代;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时,只能使用盐酸,不能使用硫酸,二者不能替代;
③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除去杂质没有新杂质生成;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钠,二者不能替代;
④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不适用稀硫酸,因为反应产物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二者不能替代。
因此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的是②③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