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台湾诗人:余光中
作 者 简 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5岁始在各地漫游,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写作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诗,借以表白心情。
解 题
吟:古体诗的一种形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仙山----拨云尖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入梦
天姥风光欣赏
云海漫漫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远眺
天姥风光欣赏
仙雾弥漫
天姥风光欣赏
仙界云宇
天姥风光欣赏
半壁见海日
天姥风光欣赏
湖光山色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龙潭
天姥风光欣赏
镜湖风光
天姥风光欣赏
美丽镜湖
天姥风光欣赏
镜湖扬波
天姥风光欣赏
古驿道
天姥风光欣赏
世外桃源
天姥风光欣赏
千岩万转
天姥风光欣赏
千姿百态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连天
天姥风光欣赏
迷花倚石
流连忘返
天姥风光欣赏
镜湖渔歌
天姥日出
岩泉龙吟
天姥风光欣赏
白雪皑皑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银华
天姥风光欣赏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栗森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訇然中开
虎鼓瑟兮鸾回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失向来之烟霞
解释下列加点词:
(信,的确、实在)
(灭,暗)
(超出 遮掩 )
(使…颤栗;使…惊)
(动词,下雨)
( 打开,动词)
(弹奏)
(低头;侍奉)
(原来,之前)
理清文章思路:
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到何处结束的?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明确:“我欲因之梦吴越”……“仙之人兮列如麻”。
梦前——梦中——梦醒
1.齐读①段并思考: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 有何用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小结:第一段写入梦之由。
第一段 入梦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
诵读并分析②段
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剡溪美景——1至3句
(飞:夸张,形容心情急切。送:拟人)
天姥奇景——4至10句
(殷:作动词用。栗、惊:使动用法)
洞天仙境——11至13句 烟霞如仙人
梦醒——14至15句
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人用什么手法写出了天姥山什么特点?
明确:手法——夸张
特点——高峻、壮美
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
明确:景象—恐怖、奇险的特点。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天门打开前: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如麻。
天门打开后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明确:景象 — 光怪陆离、神奇、瑰丽。
阳光总在风雨后!
天门打开:
湖月梦景
静美 清幽
栗深林兮惊层巅
阴森恐怖
列缺霹雳
金银台
辉煌绚丽
神奇壮美
梦中仙境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心——一落千丈
身——直坠深渊
梦—— 碎了
梦醒了
!
梦醒了,梦碎了,诗人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
世事虚幻无常,人生如梦,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
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品格。
局限性
进步性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的笔墨写梦境?
明确:写梦中仙境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
作者所描写的梦境说明了诗人的诗歌具有什么风格?这种风格在他其它诗歌里是否有所体现,请举例。
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像,
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
明确: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幕成雪。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入梦缘由:
梦中见闻:
梦后感慨
特点:雄峻巍峨
手法:夸张、衬托
浪漫主义笔调
进步性
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