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单选题
1.(2020·都江堰模拟)人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2020·江州模拟)我们深呼吸一下,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3.(2019九上·安徽月考)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A. B.
C. D.
4.(2019九上·长春期末)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是( )
A.吸入的空气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吸入的空气中不含水蒸气
D.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不同
5.(2018九上·深圳期中)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
A.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B.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C.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二、实验探究题
6.(2020·青羊模拟)用如图装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集气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用止水夹加紧左侧橡胶管,手握集气瓶。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
(2)进行实验:向d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
操作 c处现象 d处现象
从a处缓缓吸气5次 无明显现象 石灰水不浑浊
从b处缓缓吹气5次 出现无色液滴 石灰水变浑浊
①吸气、吹气时,c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②吹气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
7.(2018九上·北京月考)请你根据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到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① ②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的硬度较低, ③
探究火焰各部分温度的高低 将一根细木条放入火焰中,约2秒后立即取出 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 ④
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 ⑤
三、综合题
8.(2019九上·吉林月考)请解释下列实验中的现象。
(1)把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很快熄灭
原因: 。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一条即可)
原因: 。
(3)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原因: 。
9.(2019八上·海伦月考)完成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1)步骤:人呼出的气体可以用 法收集,首先将瓶里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放入水槽中,在水下移开玻璃片后用导管向集气瓶中呼气,收集满气体的现象是 ,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拿出正放在桌面上。
现象与结论:
(2)滴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 ,而滴入空气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证明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3)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的 熄灭,而伸入空气中的能够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4)对着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出现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
拓展: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先放入一个燃着的蜡烛,如果蜡烛 ,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 ,此时人不适合进入。
10.(2019九上·东莞月考)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有 .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有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上升或下降).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的比较,进行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我们深呼吸一下,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选项能看到木条两边被烧黑;B选项无明显现象;C选项小烧杯中出现水珠;D选项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熄灭;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蜡烛火焰最外层火焰温度最高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C、根据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分析
D、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吸入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A不符合题意;
B、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B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吸入的空气中含水蒸气,C不符合题意;
D、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均不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出气体和呼入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多,呼入气体中氧气含量多
5.【答案】A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不能观察到明显沉淀变化,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滴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会有浑浊出现,观察到明显变化,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燃着的火柴会立即熄灭,观察到明显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罩在干冷的烧杯上,燃烧产生得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观察到明显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6.【答案】(1)长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2)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集气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用止水夹加紧左侧橡胶管,手握集气瓶。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长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因为用手握集气瓶,瓶内气体受热压强增大,b处于大气相通,所以长导管液面会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2)①吸气、吹气时,c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②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吹气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7.【答案】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盛有空气集气瓶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伸入盛有呼出气体集气瓶的木条熄灭;蜡烛密度小于水,蜡烛不溶于水;外焰温度比内焰和焰心温度高;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一定含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含量。①的实验操作可以是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②若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则实验现象为伸入盛有空气集气瓶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③根据实验现象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可知,蜡烛密度小于水,蜡烛不溶于水;
④根据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可知,外焰温度比内焰和焰心温度高;
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空气中存在水蒸气。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可知,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一定含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
【分析】 ① 用燃着的木条比较通过木条燃烧的情况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② 木条在空气中能够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会熄灭; ③ 根据蜡烛浮于水面,可以判断蜡烛的密度比水小,在水中无变化,说明蜡烛难溶于水; ④ 根据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 ,水面蜡烛外焰温度最高; ⑤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 ,蜡烛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由于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分可能蒸发,则说明蜡烛燃烧可能有水生成;
8.【答案】(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使木条很快熄灭(回答有大量二氧化碳不得分)
(2)试管外壁有水(或用酒精灯焰心加热;或没有预热;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或其他合理答案)
(3)分子之间有间隔(或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物质的微粒性;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O2含量比空气中的少,会使木条熄灭;
(2) 试管外壁有水;或用酒精灯焰心加热;或没有预热;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等均会使试管炸裂;
(3)气体分子间存在间隔,压强增大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因而能将气体压缩存储于钢瓶中。
【分析】(1)根据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相关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分子的微粒性进行分析解答。
9.【答案】(1)排水;集气瓶中的水被完全排出
(2)变浑浊;二氧化碳
(3)燃着的小木条快速;正常燃烧
(4)水雾;多;快速熄灭;较高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步骤:人呼出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首先将瓶里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放入水槽中,在水下移开玻璃片后用导管向集气瓶中呼气,收集满气体的现象是集气瓶中的水被完全排出,或集气瓶口有气体冒出,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拿出正放在桌面上。故填:排水;集气瓶中的水被完全排出。(2)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滴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滴入空气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故填:变浑浊;二氧化碳。(3)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的燃着的小木条快速熄灭,而伸入空气中的能够正常燃烧,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故填:燃着的小木条快速;正常燃烧。(4)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故填:水雾;多。
拓展: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先放入一个燃着的蜡烛,如果蜡烛快速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此时人不适合进入。故填:快速熄灭;较高。
【分析】(1)根据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原理及氧气集满的现象进行分析;
(2)根据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含量高进行解答;
(3)根据在呼吸作用发生时氧气的量明显减少以及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4)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10.【答案】(1)氧气
(2)二氧化碳
(3)上升
(4)氮气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空气的组成;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1)瓶内有空气,空气中含有能供给呼吸的氧气,故小白鼠仍可成活一段时间;(2)小白鼠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瓶壁逐渐变模糊;(3)小白鼠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从而被吸收,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烧杯中导管内液面上升;(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通过小白鼠的呼吸作用被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又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分析】(1)根据氧气的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3)根据装置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分析;
(4)根据空气的组成及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1 / 1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单选题
1.(2020·都江堰模拟)人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的比较,进行分析。
2.(2020·江州模拟)我们深呼吸一下,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我们深呼吸一下,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3.(2019九上·安徽月考)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选项能看到木条两边被烧黑;B选项无明显现象;C选项小烧杯中出现水珠;D选项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熄灭;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蜡烛火焰最外层火焰温度最高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C、根据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分析
D、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分析
4.(2019九上·长春期末)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是( )
A.吸入的空气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吸入的空气中不含水蒸气
D.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不同
【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吸入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A不符合题意;
B、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B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吸入的空气中含水蒸气,C不符合题意;
D、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均不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出气体和呼入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多,呼入气体中氧气含量多
5.(2018九上·深圳期中)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
A.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B.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C.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答案】A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不能观察到明显沉淀变化,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滴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会有浑浊出现,观察到明显变化,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燃着的火柴会立即熄灭,观察到明显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罩在干冷的烧杯上,燃烧产生得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观察到明显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二、实验探究题
6.(2020·青羊模拟)用如图装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集气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用止水夹加紧左侧橡胶管,手握集气瓶。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
(2)进行实验:向d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
操作 c处现象 d处现象
从a处缓缓吸气5次 无明显现象 石灰水不浑浊
从b处缓缓吹气5次 出现无色液滴 石灰水变浑浊
①吸气、吹气时,c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②吹气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长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2)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集气瓶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用止水夹加紧左侧橡胶管,手握集气瓶。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长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因为用手握集气瓶,瓶内气体受热压强增大,b处于大气相通,所以长导管液面会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2)①吸气、吹气时,c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②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吹气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7.(2018九上·北京月考)请你根据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到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① ②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的硬度较低, ③
探究火焰各部分温度的高低 将一根细木条放入火焰中,约2秒后立即取出 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 ④
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 ⑤
【答案】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盛有空气集气瓶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伸入盛有呼出气体集气瓶的木条熄灭;蜡烛密度小于水,蜡烛不溶于水;外焰温度比内焰和焰心温度高;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一定含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含量。①的实验操作可以是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②若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则实验现象为伸入盛有空气集气瓶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③根据实验现象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可知,蜡烛密度小于水,蜡烛不溶于水;
④根据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可知,外焰温度比内焰和焰心温度高;
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空气中存在水蒸气。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可知,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一定含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
【分析】 ① 用燃着的木条比较通过木条燃烧的情况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② 木条在空气中能够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会熄灭; ③ 根据蜡烛浮于水面,可以判断蜡烛的密度比水小,在水中无变化,说明蜡烛难溶于水; ④ 根据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 ,水面蜡烛外焰温度最高; ⑤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 ,蜡烛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由于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分可能蒸发,则说明蜡烛燃烧可能有水生成;
三、综合题
8.(2019九上·吉林月考)请解释下列实验中的现象。
(1)把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很快熄灭
原因: 。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一条即可)
原因: 。
(3)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原因: 。
【答案】(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使木条很快熄灭(回答有大量二氧化碳不得分)
(2)试管外壁有水(或用酒精灯焰心加热;或没有预热;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或其他合理答案)
(3)分子之间有间隔(或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物质的微粒性;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O2含量比空气中的少,会使木条熄灭;
(2) 试管外壁有水;或用酒精灯焰心加热;或没有预热;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等均会使试管炸裂;
(3)气体分子间存在间隔,压强增大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因而能将气体压缩存储于钢瓶中。
【分析】(1)根据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相关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分子的微粒性进行分析解答。
9.(2019八上·海伦月考)完成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1)步骤:人呼出的气体可以用 法收集,首先将瓶里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放入水槽中,在水下移开玻璃片后用导管向集气瓶中呼气,收集满气体的现象是 ,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拿出正放在桌面上。
现象与结论:
(2)滴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 ,而滴入空气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证明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3)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的 熄灭,而伸入空气中的能够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4)对着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出现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
拓展: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先放入一个燃着的蜡烛,如果蜡烛 ,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 ,此时人不适合进入。
【答案】(1)排水;集气瓶中的水被完全排出
(2)变浑浊;二氧化碳
(3)燃着的小木条快速;正常燃烧
(4)水雾;多;快速熄灭;较高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步骤:人呼出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首先将瓶里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放入水槽中,在水下移开玻璃片后用导管向集气瓶中呼气,收集满气体的现象是集气瓶中的水被完全排出,或集气瓶口有气体冒出,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拿出正放在桌面上。故填:排水;集气瓶中的水被完全排出。(2)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滴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滴入空气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故填:变浑浊;二氧化碳。(3)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的燃着的小木条快速熄灭,而伸入空气中的能够正常燃烧,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故填:燃着的小木条快速;正常燃烧。(4)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故填:水雾;多。
拓展: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先放入一个燃着的蜡烛,如果蜡烛快速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此时人不适合进入。故填:快速熄灭;较高。
【分析】(1)根据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原理及氧气集满的现象进行分析;
(2)根据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含量高进行解答;
(3)根据在呼吸作用发生时氧气的量明显减少以及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4)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10.(2019九上·东莞月考)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有 .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有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上升或下降).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答案】(1)氧气
(2)二氧化碳
(3)上升
(4)氮气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空气的组成;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1)瓶内有空气,空气中含有能供给呼吸的氧气,故小白鼠仍可成活一段时间;(2)小白鼠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瓶壁逐渐变模糊;(3)小白鼠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从而被吸收,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烧杯中导管内液面上升;(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通过小白鼠的呼吸作用被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又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分析】(1)根据氧气的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3)根据装置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分析;
(4)根据空气的组成及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