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3: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3: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21 16:06:25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3:盐
一、盐的化学性质
1.(2020九上·杭州开学考)向Na2CO3溶液里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向稀盐酸里滴加Na2CO3溶液时,立即就有气泡产生。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Na2CO3跟稀盐酸不反应
B.产生的气泡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C.稀盐酸不足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D.碳酸钠过量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与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描述的现象,对各个选项中的判断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根据第二步可知,因为有气泡生成,所以碳酸钠和稀盐酸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在没有滴入碳酸钠时,稀盐酸肯定会挥发氯化氢气体,但是没有气泡产生,但是滴加碳酸钠后就有气泡产生,因此气泡肯定不是氯化氢气体,故B错误;
C.稀盐酸足量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C错误;
D.向碳酸钠溶液里滴加稀盐酸,开始时碳酸钠过量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与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因此没有气泡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2.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
A.NaOH B.Na2CO3 C.CaO D.NaCl
【答案】B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能够除去酸,那么这种物质肯定呈碱性,能够使馒头松软,应该是反应时有气体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NaOH为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A不合题意;
B.Na2CO3呈碱性,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盐和水,故B符合题意;
C.CaO溶于水呈碱性,生成的氢氧化钙遇酸生成盐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C不合题意;
D.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石灰水反应,又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FeCl3 B.CuO C.Na2CO3 D.KNO3
【答案】C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盐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FeCl3只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铁沉淀,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
B.CuO与石灰水不反应,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B错误;
C.Na2CO3,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KNO3与石灰水和稀盐酸都不发生反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2020·温州模拟)小明想在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上腐蚀出一个“福”字(如图),送给奶奶作为生日礼物。下列溶液能帮他实现愿望的是(  )
A.食盐水 B.白酒 C.蔗糖水 D.白醋
【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哪个选项中的物质能够和碳酸钙反应,那么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食盐水、白酒和蔗糖水与鸡蛋壳都不能反应,只有白醋能够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2020·杭州模拟)在①氢氧化铁、②硝酸钡、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钠四种物质中。跟硫酸钠、硫酸镁都能发生反应且体现“硫酸盐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 D.①②
【答案】C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分析哪种物质能够和硫酸钠、硫酸镁都发生反应即可。
【解答】 ①氢氧化铁是不溶性的盐,不能与硫酸钠和硫酸镁反应;
②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镁;
③稀盐酸与硫酸钠、硫酸镁都不能反应;
④氢氧化钠不能和硫酸钠反应,但是能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那么跟硫酸钠、硫酸镁都能发生反应且体现“硫酸盐通性”的组合是②。
故选C。
6.(2019九上·温州月考)下列试剂中,不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
A.碳酸钠 B.pH 试纸 C.碳酸钙 D.石蕊溶液
【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用一种试剂分辨三种物质,最少要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才行,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泡,与氯化钠不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够区分,故A不合题意;
B.稀硫酸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澄清的石灰水呈碱性,pH试纸分别出现不同的颜色,能够区分,故B不合题意;
C.碳酸钙与氯化钠和氢氧化钙都不反应,无法区分二者,故C符合题意;
D.石蕊试液与稀盐酸变红色,遇到氯化钠不变色,遇到氢氧化钙变蓝色,能够区分,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2019九上·义乌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  )
①NaCl、BaCl2、CuSO4、NaOH、NH4NO3②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③NaOH、FeCl3、MgSO4、BaCl2、KCl ④AgNO3、HCl、K2CO3、NaCl、BaCl2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解答】①首先根据盐酸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能与NaOH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NO3,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①符合题意;
②Ba(NO3)2溶液与Na2SO4、H2SO4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②不合题意;
③黄色的是FeCl3溶液;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能与MgSO4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BaCl2,无明显变化的是KCl溶液,故③符合题意;
④将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K2CO3溶液;与K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AgNO3;与碳酸钾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将盐酸滴加至BaCl2、AgNO3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BaCl2,故④符合题意。
那么①③④可以鉴别。
故选A。
8.由于我国北方某些城市在严冬时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的树木死亡.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的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的是(  )
A.氯化钠 氯化钙 B.氯化钠 氯化镁
C.氯化钠 醋酸钙 醋酸镁 D.尿素 硝酸钙 硝酸镁
【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B、C三个选项中,都含有氯化钠,都可能导致树木死亡,且没有养护树木的作用,故A、B、C错误;
D选项中尿素可以起到养护树木的作用,且硝酸钙和硝酸镁也能降低冰的熔点,故D正确。
故选D。
9.2015年1月15日,海珠陈女士一家六口人饭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并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加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请结合下表信息判断,下列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方法错误的是(  )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无反应
跟硝酸银溶液作用 生成浅黄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A.滴加稀盐酸 B.加热
C.滴加硝酸银溶液 D.加水溶解
【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不同点.根据这些不同点可以区分它们。【解答】A.滴加稀盐酸,亚硝酸钠放出红棕色气体,而氯化钠不反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加热时,亚硝酸加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而氯化钠受热不会反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滴加硝酸银溶液,和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而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加水溶解,二者都易溶于水,没有明显现象,没法进行区别,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19·苍南模拟)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俗称纯碱,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该原料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A.有机物 B.混合物 C.碱 D.盐
【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碳酸钠俗称 纯碱,其水溶液呈 碱性性。
【解答】 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 ,虽然水溶液呈碱性,但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
故答案为:D
11.(2018九上·杭州期中)现有 4 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钡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不可组内互相反应)(  )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如果要将两种物质鉴别出来,就必须有明显的、可以区别的现象,;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鉴别即可。【解答】①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因此无法鉴别;
②稀硫酸与稀盐酸不反应;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③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但现象不明显,它与氢氧化钡不反应,因此不能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钡鉴别出来;
④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不能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
因此能用来一次性鉴别三种物质的是②。
故选A。
12.(2020·衢州)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 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答案】产生气泡;氯化钠和氯化钙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碳酸钠溶液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质量的增加速度较慢,即AB段;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质量的增加速度更慢,即BD段;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既没有沉淀生成,又没有气体产生,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最快。
【解答】图中AB段为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反应现象为:生成气泡。C点在B和D之间,此时为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溶液中肯定有前面反应的产物氯化钠和尚未反应的氯化钙。
13.(2020·台州)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   。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   。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   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答案】(1)食盐(NaCl)
(2)纯碱(Na2CO3);CaCl2 (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均可)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食盐是厨房内非常重要的调味品,因为其有咸味,所以可以腌制酱菜。由于它可以使细胞脱水,因此可以消毒杀菌,使食物不易变质。
(2)方案一: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氯化钠和稀盐酸不反应;
方案二: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氯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
【解答】(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食盐(NaCl)。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Na2CO3);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CaCl2 (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14.(2019九上·余杭期中)硫酸铜、硝酸铜具有一相似的化学质。请回答: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   色,因为它们部具有   离子。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   。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净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蓝;铜
(2)CuSO4;CuSO4+BaCl2=CuCl2+BaSO4↓
(3)Ba(OH)2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分析;
(2)根据硫酸根对应硫酸钡沉淀,铜离子对应氢氧化铜沉淀分析。
【解答】(1) 碳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因含有铜离子均显蓝色;
(2) 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因硫酸铜与氯化钡可产生硫酸钡沉淀能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CuSO4+BaCl2=CuCl2+BaSO4↓ ;
(3) 铜离子可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硫酸根离子可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 Ba(OH)2 ;
故答案为:(1)蓝;铜;(2) Ba(OH)2 。
15.(2019九上·义乌月考)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测定其组成,取适量样品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答案】(1)硫酸铜
(2)碳酸钠、硫酸钠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硫酸铜的溶液为蓝色;
(2)碳酸钡和硫酸钡同为白色沉淀,但碳酸钡溶于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如果样品中含有硫酸铜,那么溶液肯定呈蓝色,因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
(2)加入氯化钡后,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白色沉淀包括硫酸钡和碳酸钡,即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二、盐与化肥
16.(2018九上·嘉兴期中)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施用化肥的利与弊进行了小组辩论,甲方的观点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甲方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大量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加产量
C.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养分的吸收
D.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
【答案】A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除了需要光、二氧化碳、水、空气、温度条件外,还需要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可以来自自然界中的一些物质,还有些是人工合成的盐,成为化肥。根据化肥中的元素种类,分为氮肥、磷肥、复合肥,化肥虽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也会给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解答】A、大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故会造成环境污染;
B、化肥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可以使农作物的产量增加;
C、磷肥能促进 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养分的吸收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D、钾肥
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故答案为:A
17.(2020九上·秀洲月考)番茄,又名西红柿,在欧洲又叫“爱情果”。某实验室配制番茄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时,要用到KNO3做化肥,化肥KNO3是一种(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料
【答案】D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在化肥中,只含有钾元素的叫钾肥,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以上营养素的叫复合肥。
【解答】化肥KNO3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8.(2020九上·台州月考)科字选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技术员测定了某耕地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及土壤肥量标准见表,此耕地无需施用的化肥是(  )
  含氮 含磷 含钾
土壤肥量标准(g/kg) 10.62 10.34 17.8
测定结果(g/kg) 10.501 0.36 18.1
A.(NH4)2SO4 B.K2SO4
C.Ca3 (PO4)2 D.Ca (H2PO4)2
【答案】B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解答】由土壤肥量标准和土壤测定结果数值分析可知,该土壤需要补充氮肥和磷肥,不需补充钾肥;
A、(NH4)2SO4 为氮肥,不符合题意;
B、 K2SO4 为钾肥,符合题意;
C、 Ca3 (PO4)2 为磷肥,不符合题意;
D、 Ca (H2PO4)2为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2020九上·台州月考)白菜生长过程中不茂盛,叶子发黄,应施加的化肥是(  )
A.CO(NH)2 B.K2SO4 C.Ca3 (PO4) 2 D.KH2PO4
【答案】A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根据氮肥的用途及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解答】 白菜生长过程中不茂盛,叶子发黄,应施加氮肥, CO(NH)2 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A。
20.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种子的萌发;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吸收二氧化碳,因此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无机盐。植物的根须吸收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贮存在其中的能量,以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答】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可为种子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A措施与其依据一致,不符合题意。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作物光合作用,B措施与其依据一致,不符合题意。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C措施与其依据不一致,符合题意。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作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D措施与其依据一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3:盐
一、盐的化学性质
1.(2020九上·杭州开学考)向Na2CO3溶液里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向稀盐酸里滴加Na2CO3溶液时,立即就有气泡产生。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Na2CO3跟稀盐酸不反应
B.产生的气泡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C.稀盐酸不足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D.碳酸钠过量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与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2.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
A.NaOH B.Na2CO3 C.CaO D.NaCl
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石灰水反应,又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FeCl3 B.CuO C.Na2CO3 D.KNO3
4.(2020·温州模拟)小明想在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上腐蚀出一个“福”字(如图),送给奶奶作为生日礼物。下列溶液能帮他实现愿望的是(  )
A.食盐水 B.白酒 C.蔗糖水 D.白醋
5.(2020·杭州模拟)在①氢氧化铁、②硝酸钡、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钠四种物质中。跟硫酸钠、硫酸镁都能发生反应且体现“硫酸盐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 D.①②
6.(2019九上·温州月考)下列试剂中,不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
A.碳酸钠 B.pH 试纸 C.碳酸钙 D.石蕊溶液
7.(2019九上·义乌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  )
①NaCl、BaCl2、CuSO4、NaOH、NH4NO3②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③NaOH、FeCl3、MgSO4、BaCl2、KCl ④AgNO3、HCl、K2CO3、NaCl、BaCl2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8.由于我国北方某些城市在严冬时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的树木死亡.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的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的是(  )
A.氯化钠 氯化钙 B.氯化钠 氯化镁
C.氯化钠 醋酸钙 醋酸镁 D.尿素 硝酸钙 硝酸镁
9.2015年1月15日,海珠陈女士一家六口人饭后出现亚硝酸盐中毒,并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加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请结合下表信息判断,下列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方法错误的是(  )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无反应
跟硝酸银溶液作用 生成浅黄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A.滴加稀盐酸 B.加热
C.滴加硝酸银溶液 D.加水溶解
10.(2019·苍南模拟)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俗称纯碱,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该原料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A.有机物 B.混合物 C.碱 D.盐
11.(2018九上·杭州期中)现有 4 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钡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不可组内互相反应)(  )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2020·衢州)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 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13.(2020·台州)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   。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   。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   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14.(2019九上·余杭期中)硫酸铜、硝酸铜具有一相似的化学质。请回答: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   色,因为它们部具有   离子。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   。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净物的化学式为   。
15.(2019九上·义乌月考)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测定其组成,取适量样品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二、盐与化肥
16.(2018九上·嘉兴期中)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施用化肥的利与弊进行了小组辩论,甲方的观点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甲方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大量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加产量
C.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养分的吸收
D.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
17.(2020九上·秀洲月考)番茄,又名西红柿,在欧洲又叫“爱情果”。某实验室配制番茄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时,要用到KNO3做化肥,化肥KNO3是一种(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料
18.(2020九上·台州月考)科字选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技术员测定了某耕地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及土壤肥量标准见表,此耕地无需施用的化肥是(  )
  含氮 含磷 含钾
土壤肥量标准(g/kg) 10.62 10.34 17.8
测定结果(g/kg) 10.501 0.36 18.1
A.(NH4)2SO4 B.K2SO4
C.Ca3 (PO4)2 D.Ca (H2PO4)2
19.(2020九上·台州月考)白菜生长过程中不茂盛,叶子发黄,应施加的化肥是(  )
A.CO(NH)2 B.K2SO4 C.Ca3 (PO4) 2 D.KH2PO4
20.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描述的现象,对各个选项中的判断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根据第二步可知,因为有气泡生成,所以碳酸钠和稀盐酸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在没有滴入碳酸钠时,稀盐酸肯定会挥发氯化氢气体,但是没有气泡产生,但是滴加碳酸钠后就有气泡产生,因此气泡肯定不是氯化氢气体,故B错误;
C.稀盐酸足量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C错误;
D.向碳酸钠溶液里滴加稀盐酸,开始时碳酸钠过量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与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因此没有气泡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能够除去酸,那么这种物质肯定呈碱性,能够使馒头松软,应该是反应时有气体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NaOH为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A不合题意;
B.Na2CO3呈碱性,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盐和水,故B符合题意;
C.CaO溶于水呈碱性,生成的氢氧化钙遇酸生成盐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C不合题意;
D.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盐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FeCl3只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铁沉淀,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
B.CuO与石灰水不反应,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B错误;
C.Na2CO3,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KNO3与石灰水和稀盐酸都不发生反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哪个选项中的物质能够和碳酸钙反应,那么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食盐水、白酒和蔗糖水与鸡蛋壳都不能反应,只有白醋能够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C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分析哪种物质能够和硫酸钠、硫酸镁都发生反应即可。
【解答】 ①氢氧化铁是不溶性的盐,不能与硫酸钠和硫酸镁反应;
②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镁;
③稀盐酸与硫酸钠、硫酸镁都不能反应;
④氢氧化钠不能和硫酸钠反应,但是能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那么跟硫酸钠、硫酸镁都能发生反应且体现“硫酸盐通性”的组合是②。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用一种试剂分辨三种物质,最少要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才行,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泡,与氯化钠不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够区分,故A不合题意;
B.稀硫酸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澄清的石灰水呈碱性,pH试纸分别出现不同的颜色,能够区分,故B不合题意;
C.碳酸钙与氯化钠和氢氧化钙都不反应,无法区分二者,故C符合题意;
D.石蕊试液与稀盐酸变红色,遇到氯化钠不变色,遇到氢氧化钙变蓝色,能够区分,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解答】①首先根据盐酸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能与NaOH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NO3,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①符合题意;
②Ba(NO3)2溶液与Na2SO4、H2SO4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②不合题意;
③黄色的是FeCl3溶液;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能与MgSO4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BaCl2,无明显变化的是KCl溶液,故③符合题意;
④将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K2CO3溶液;与K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AgNO3;与碳酸钾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将盐酸滴加至BaCl2、AgNO3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BaCl2,故④符合题意。
那么①③④可以鉴别。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B、C三个选项中,都含有氯化钠,都可能导致树木死亡,且没有养护树木的作用,故A、B、C错误;
D选项中尿素可以起到养护树木的作用,且硝酸钙和硝酸镁也能降低冰的熔点,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不同点.根据这些不同点可以区分它们。【解答】A.滴加稀盐酸,亚硝酸钠放出红棕色气体,而氯化钠不反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加热时,亚硝酸加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而氯化钠受热不会反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滴加硝酸银溶液,和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而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加水溶解,二者都易溶于水,没有明显现象,没法进行区别,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碳酸钠俗称 纯碱,其水溶液呈 碱性性。
【解答】 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 ,虽然水溶液呈碱性,但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如果要将两种物质鉴别出来,就必须有明显的、可以区别的现象,;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鉴别即可。【解答】①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因此无法鉴别;
②稀硫酸与稀盐酸不反应;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③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但现象不明显,它与氢氧化钡不反应,因此不能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钡鉴别出来;
④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不能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
因此能用来一次性鉴别三种物质的是②。
故选A。
12.【答案】产生气泡;氯化钠和氯化钙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碳酸钠溶液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质量的增加速度较慢,即AB段;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质量的增加速度更慢,即BD段;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既没有沉淀生成,又没有气体产生,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最快。
【解答】图中AB段为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反应现象为:生成气泡。C点在B和D之间,此时为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溶液中肯定有前面反应的产物氯化钠和尚未反应的氯化钙。
13.【答案】(1)食盐(NaCl)
(2)纯碱(Na2CO3);CaCl2 (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均可)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食盐是厨房内非常重要的调味品,因为其有咸味,所以可以腌制酱菜。由于它可以使细胞脱水,因此可以消毒杀菌,使食物不易变质。
(2)方案一: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氯化钠和稀盐酸不反应;
方案二: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氯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
【解答】(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食盐(NaCl)。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Na2CO3);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CaCl2 (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14.【答案】(1)蓝;铜
(2)CuSO4;CuSO4+BaCl2=CuCl2+BaSO4↓
(3)Ba(OH)2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分析;
(2)根据硫酸根对应硫酸钡沉淀,铜离子对应氢氧化铜沉淀分析。
【解答】(1) 碳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因含有铜离子均显蓝色;
(2) 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因硫酸铜与氯化钡可产生硫酸钡沉淀能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CuSO4+BaCl2=CuCl2+BaSO4↓ ;
(3) 铜离子可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硫酸根离子可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 Ba(OH)2 ;
故答案为:(1)蓝;铜;(2) Ba(OH)2 。
15.【答案】(1)硫酸铜
(2)碳酸钠、硫酸钠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硫酸铜的溶液为蓝色;
(2)碳酸钡和硫酸钡同为白色沉淀,但碳酸钡溶于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如果样品中含有硫酸铜,那么溶液肯定呈蓝色,因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
(2)加入氯化钡后,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白色沉淀包括硫酸钡和碳酸钡,即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16.【答案】A
【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除了需要光、二氧化碳、水、空气、温度条件外,还需要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可以来自自然界中的一些物质,还有些是人工合成的盐,成为化肥。根据化肥中的元素种类,分为氮肥、磷肥、复合肥,化肥虽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也会给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解答】A、大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故会造成环境污染;
B、化肥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可以使农作物的产量增加;
C、磷肥能促进 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养分的吸收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D、钾肥
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故答案为:A
17.【答案】D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在化肥中,只含有钾元素的叫钾肥,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以上营养素的叫复合肥。
【解答】化肥KNO3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8.【答案】B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解答】由土壤肥量标准和土壤测定结果数值分析可知,该土壤需要补充氮肥和磷肥,不需补充钾肥;
A、(NH4)2SO4 为氮肥,不符合题意;
B、 K2SO4 为钾肥,符合题意;
C、 Ca3 (PO4)2 为磷肥,不符合题意;
D、 Ca (H2PO4)2为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答案】A
【知识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根据氮肥的用途及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解答】 白菜生长过程中不茂盛,叶子发黄,应施加氮肥, CO(NH)2 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A。
20.【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种子的萌发;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吸收二氧化碳,因此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无机盐。植物的根须吸收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贮存在其中的能量,以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答】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可为种子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A措施与其依据一致,不符合题意。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作物光合作用,B措施与其依据一致,不符合题意。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C措施与其依据不一致,符合题意。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作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D措施与其依据一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