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2020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人、健康与环境
一、单选题
1.(2020·台州)锻炼上臂肌肉时,伸肘和屈肘动作的上臂肌肉协作情况如图。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
A.舒张,收缩 B.舒张,舒张 C.收缩,舒张 D.收缩,收缩
2.(2020·宁波)“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参加体育锻炼 D.沉湎网络游戏
3.(2020·台州)联合国把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倡导“爱生命,不吸毒”。以下有关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B.吸毒会使免疫系统遭到损害
C.每个公民都应参与禁毒活动 D.为了兴奋可以吸食少量毒品
4.(2020·湖州)新冠肺炎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如图所示,所以在疫情期间外出时提倡戴口罩。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新冠病毒( )
A.属于单细胞生物
B.能离开生物体独立生活
C.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
D.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5.(2020·嘉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 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定期消毒 B.测量体温
C.勤于洗手 D.隔开餐桌
6.(2020·杭州)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
B.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
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D.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二、填空题
7.(2020·台州)近期,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新冠疫情,几百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1)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 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 。
(3)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8.(2020·湖州)吸毒会引发肺癌和重度贫血等多种疾病。毒品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巨大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远离毒品。
(1)恶性肿瘤细胞具有 ,并且能够转移,侵犯新的组织等特点。
(2)重度贫血是指红细胞计数和 的数值都远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疾病。
9.(2020·金华·丽水)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的抗疫斗争上下同心,举措得力,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请回答:
(1)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感染,专家建议大家要科学佩戴口罩,据此判断新冠肺炎属于 (填“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
(2)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
10.(2020·温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季节性流感导致全球每年数亿人患病。
(1)20世纪40年代开始生产流感疫苗。很多时候流感疫苗的效力不足60%,可能是因为流感病毒在一段时间后发生了 ,产生新的毒株。
(2)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按传播途径来分,流感属于 传染病。
三、解答题
11.(2020·衢州)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该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和接触。该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 。
(2)新冠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排出并散播。如图表示患者呼吸运动的两个过程,箭头表示横膈运动方向。则甲、乙两图表示的过程分别是 。
A.甲、乙都吸气 B.甲、乙都呼气
C.甲吸气、乙呼气 D.甲呼气、乙吸气
(3)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含有抗体的血浆来治疗重症患者,这种方法属于 免疫。
(4)目前尚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预防是抗击这场疫情的最有力“武器”,请从保护自身角度,说说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答出两点即可)
12.(2020·宁波)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1)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而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该结构。
(2)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和空气传播。按传播途径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 传染病
(3)经过一系列科学的防疫措施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请举一例你熟知的措施: 。
13.(2020·舟山)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的科研人员针对病毒溯源、感染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等开展了深入研究。
(1)研究发现很多致命病毒都源于蝙蝠,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始宿主。在分类上蝙蝠是一种 动物。
(2)蝙蝠的生活习性与人类基本没有交集,其体内的很多病毒对人类不具传染性。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这次的新冠病毒首先由蝙蝠传给穿山甲,并在穿山甲体内发生变异,演化出具备了传染人类的能力。据此请你对人类应如何对待野生动物提出合理建议是 。
(3)面对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人们寄希望于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早日上市。但相对于细菌等其他病原体,由于病毒寄生在人体的 中,因此很难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而疫苗的使用对象是数量庞大的健康人,研发后的疫苗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早期临床试验对象通常是少量志愿者,通过检测接种后其体内是否具有相应的 来判断疫苗的有效性。
14.(2020·绍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思想指引下,中国抗疫取得重大胜利!
(1)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分离和基因测序,是研发疫苗和药物的基础。
检索表 1a有细胞结构……2 1b无细胞结构……A 2a有成形的细胞核……B 2b无成形的细胞核……C
①右表是有关酵母菌、大肠杆菌、新型冠状病毒的检索表,其中表示新冠状病毒的是 ;
②当前,我国正在积极研发新冠疫苗,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 。
③为应对疫情,同学们都居家学习,在此期间做法合理的有 。
A.健康饮食,平衡膳食
B.长时间躺床上看书
C.多服用抗生素增强抵抗力
D.关爱家人,乐观面对生活
(2)佩戴口罩出行是新冠肺炎的重要举措。
①佩戴口罩时,需要用手指按压口罩上的直金属丝,使得口罩和脸部尽量紧贴,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从力的作用效果看,手指按压金属丝说明力能使物体 ;
②小敏戴上口罩后一会儿,呼出气体使他所戴眼镜的镜片出现模糊现象,镜片模糊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③一次性口罩需要及时更换,废弃的口罩应放入 垃圾桶最合适。
(3)对公共场所的定期消毒是控制新冠肺炎的有力保障。“84”消毒液被广泛用于新冠疫情的卫生消毒,可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生成物中有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其中次氯酸钠是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①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写出制取“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 。
15.(2020·嘉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的科研人员针对病毒溯源、感染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等开展了深入研究。
(1)研究发现很多致命病毒都源于蝙蝠,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始宿主。在分类上蝙蝠是一种 动物。
(2)蝙蝠的生活习性与人类基本没有交集,其体内的很多病毒对人类不具传染性。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这次的新冠病毒首先由蝙蝠传给穿山甲,并在穿山甲体内发生 ,演化出具备了传染人类的能力。因此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刻不容缓。
(3)面对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人们寄希望于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早日上市。但相对于细菌等其他病原体,由于病毒寄生在人体的 中,因此很难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而疫苗的使用对象是数量庞大的健康人,研发后的疫苗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早期临床试验对象通常是少量志愿者,通过检测接种后其体内是否具有相应的 来判断疫苗的有效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分析】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红肌纤维,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解答】由图 可知,屈肘时,肱二头肌鼓起,说明其处于收缩状态,而肱三头肌处于拉伸状态,说明其处于舒张状态;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心理平衡、充足的睡眠、讲究日常卫 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久坐不动、超长使用电子产品、熬夜、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肥胖、饮食不规律、熬夜加班、饮水不足等。
【解答】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心理健康,A错误;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有利于生理健康,B错误;
C: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生理健康,C错误;
D:沉迷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的健康,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对毒品的认识进行判断。
【解答】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成瘾,很难戒掉,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吸毒会使免疫系统遭到损害,使人体变得虚弱,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每个公民都应参与禁毒活动,形成全民禁毒的大氛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为了兴奋可以吸食少量毒品,也很容易上瘾,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传染源:指会散发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病毒是一种病原体。
【解答】A、 新冠病毒 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
B、 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B错误;
C、新冠病毒是一种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C错误;
D、遗传物质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变异是指一些性状的改变,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传播过程。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针对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就可以戴口罩,房间注意通风等等。
【解答】A、定期消毒可以杀死一些从传染源转移的病毒防止转移到易感宿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
B、测量体温,是对病原体的监测和排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正确;
C、 勤于洗手 ,可以阻断病原体感染正常人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
D、 隔开餐桌 ,可防止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传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 “新冠肺炎” 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防御措施主要是通过佩戴口罩,勤洗手以及室内的消毒等方法进行防护;
3、 疫苗,能够使人体获得对病毒的免疫力,是保护健康人群最有效的手段,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 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隔离传染源(传染源包括病人、疑似病人或可能传染病的动物等)。
【解答】A、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是遗传病,A错误;
B、佩戴口罩,勤洗手以及室内的消毒等方法可有效预防 “新冠肺炎”,B错误;
C、疫苗通过对健康人群注射,使人获得对病毒的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
D、确诊病例属传染源,对其进行医学隔离可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属控制传染源,D正确。
故选D
7.【答案】(1)传染
(2)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解答】(1)传染病的特点是流行性和传染性;
(2)教室内进行消毒,是为了消杀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毒,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康复者体内出现了抗体,说明该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才会出现抗体;
故答案为:(1)传染;(2)切断传播途径;(3)特异性。
8.【答案】(1)不间断分裂
(2)血红蛋白
【知识点】血液;非传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1、恶性肿瘤细胞除了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产生无数与自己相同的恶性肿瘤细胞外,一些恶性肿瘤细胞还会从肿瘤上脱落,进入血液。这样,恶性肿瘤细胞就会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在新组织中形成新的恶性肿瘤;
2、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
【解答】(1)由分析可知: 恶性肿瘤细胞具有 不间断分裂, 并且能够转移,侵犯新的组织等特点 ;
(2)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是检测贫血的重要指标。 重度贫血是指红细胞计数和 血红蛋白的 数值都远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疾病 。
故答案为:(1)不间断分裂 (2)血红蛋白
9.【答案】(1)呼吸道
(2)控制传染源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佩戴口罩可有效防止病原体进入呼吸道。 消化道的传染病,通常是通过粪便传播的。这些排泄物污染了食物和水源,正常的人群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水源,就会导致被感染的情况;
2、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措施是隔离传染源。
【解答】(1)由题中信息“ 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感染,专家建议大家要科学佩戴口罩 ”可知,佩戴口罩主要是防止病源体进入呼吸道, 据此判断新冠肺炎属于 呼吸道传染病;
(2)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是将传染源隔离控制起来。该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1)呼吸道 (2)控制传染源
10.【答案】(1)变异
(2)呼吸道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常见的传染病
【解析】【分析】1、病毒变异其实就是指病毒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各方面的变化,如病毒变异产生的耐药性。病毒变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病毒毒力变强,会有强毒株、弱毒株之分;(2)、温度适应能力,如果此病毒原属于喜低温病毒,随着基因突变,病毒可变异为耐冷、耐热;(3)、宿主范围增大,由原来的动物体内的病毒发展为适应人体。如果病毒已经发生变化,那有可能你之前所做的疫苗或者是药物都有可能会对它不再起作用;
2、按传播途径分传染病可分为: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四类。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解答】(1) 20世纪40年代开始生产流感疫苗。很多时候流感疫苗的效力不足60%,可能是因为流感病毒在一段时间后发生了 变异,产生新的毒株;
(2)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所以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故答案为:(1)变异 (2)呼吸道
11.【答案】(1)病原体
(2)C
(3)特异性(或体液、人工、人工被动)
(4)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消毒、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
2、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3、 人工被动免疫就是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利用直接注射抗体进行免疫的方式可称为是体液免疫(或人工免疫)。这种用康复者的抗体只能对新冠病毒有效,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4、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首先要科学的洗手,可以采用六步的洗手法。要文明的咳嗽。在打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可以用清洁的手绢或者纸巾遮掩口鼻,也可以用手的肘弯衣服来遮挡口鼻,打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千万不能用手遮掩口鼻。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才能增强抵抗力。进行适当的运动。同时要进行健康的饮食。
【解答】(1)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 病原体;
(2)甲图横隔下降胸腔体积增大,气压减小气体进入体内,是吸气过程。乙图中横隔回升,胸腔体积缩小,气压增大气体呼出,是呼气过程。所以C选项正确;
(3) 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含有抗体的血浆来治疗重症患者,这种方法属于 特异性(或体液、人工、人工被动) 免疫;
(4) 目前尚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预防是抗击这场疫情的最有力“武器”,请从保护自身角度,说说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消毒、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
故答案为:(1)病原体 (2)C (3) 特异性(或体液、人工、人工被动) (4) 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消毒、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12.【答案】(1)细胞
(2)呼吸道
(3)戴口罩(合理即可)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常见的传染病
【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动物和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 按传播途径传染病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四类。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主要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方式传播,平时注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护好自己的口鼻,病原体从人体的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侵入人体之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就是呼吸道传染病;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就是要减少出门,并且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来进行洗手,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并且适当的做一些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身体免疫力增高,就能够有效的防止被感染冠状病毒。
【解答】(1)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而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该结构 ;
(2)根据题中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和空气传播 ”可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 呼吸道传染病;
(3)由分析可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措施:戴口罩(或勤洗手等)。
故答案为:(1)细胞 (2)呼吸道 (3)戴口罩
13.【答案】(1)哺乳
(2)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3)活细胞;抗体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 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
2、 病毒可以通过动物传染给人,人类需要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3、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该种病毒的抗体,而对这种病毒产生免疫。
【解答】(1)由分析可知在分类上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2)由题意知,新冠病毒首先由蝙蝠传给穿山甲,并在穿山甲体内发生变异,演化出具备了传染人类的能力,这是通过动物可以传染给人,因此需要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3)病毒寄生在人体的 活细胞中,没有细胞结构很难 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 接种后的健康人群如能产生抗体就具有了抵抗该种病毒的免疫力,说明疫苗是有效的。所以可填抗体。
故答案为:(1)哺乳 (2)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3)活细胞;抗体
14.【答案】(1)A;抗原;AD
(2)发生形变;液化;B
(3)+1价;Cl2+2NaOH=NaCl+NaClO+H2O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液化及液化现象;力的作用效果;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分析】生物检索表是生物学研究中帮助鉴定动、植物的专业工具书和手段,用于对未知分类地位的细菌、植物、动物等生物进行科学分类和鉴别。具体的检索方式有退格式检索,平行式检索等类型。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用化学式(有机化学中有机物一般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解答】(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在检索表中的A;疫苗是灭活的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原;
A、健康饮食、平衡膳食,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故A正确;
B、长时间躺在床上看书,对身体不好;故B错误;
C、抗生素服用过多,对身体免疫有很大破坏性;故C错误;
D、关爱家人,乐观面对生活,好的生活心态,有利于身心健康;故D正确;
(2)手按压金属丝导致金属丝弯曲,体现了力能物体发生形变;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导致镜片模糊;废弃的口罩属于有害垃圾;
(3)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之和为0,Na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由信息可知,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氯气,生成物是氯化钠、水、次氯酸,配平可得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1)A;抗原;AD;(2)发生形变;液化;B;(3)+1价; Cl2+2NaOH=NaCl+NaClO+H2O 。
15.【答案】(1)哺乳
(2)变异
(3)活细胞;抗体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 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
2、 病毒变异其实就是指病毒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各方面的变化;
3、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该种病毒的抗体,而对这种病毒产生免疫。
【解答】(1)由分析可知在分类上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2)由题意知,新冠病毒在蝙蝠体内时不具备传染人的能力,而传给穿山甲后演化出了具备传染人类的能力,宿主范围的变化这是病毒发生了变异;
(3)病毒寄生在人体的 活细胞中,没有细胞结构很难 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 接种后的健康人群如能产生抗体就具有了抵抗该种病毒的免疫力,说明疫苗是有效的。所以可填抗体。
故答案为:(1)哺乳 (2)变异 (3)活细胞;抗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2020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人、健康与环境
一、单选题
1.(2020·台州)锻炼上臂肌肉时,伸肘和屈肘动作的上臂肌肉协作情况如图。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
A.舒张,收缩 B.舒张,舒张 C.收缩,舒张 D.收缩,收缩
【答案】C
【知识点】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分析】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红肌纤维,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解答】由图 可知,屈肘时,肱二头肌鼓起,说明其处于收缩状态,而肱三头肌处于拉伸状态,说明其处于舒张状态;
故答案为:C。
2.(2020·宁波)“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参加体育锻炼 D.沉湎网络游戏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心理平衡、充足的睡眠、讲究日常卫 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久坐不动、超长使用电子产品、熬夜、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肥胖、饮食不规律、熬夜加班、饮水不足等。
【解答】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心理健康,A错误;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有利于生理健康,B错误;
C: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生理健康,C错误;
D:沉迷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的健康,D正确。
故选D
3.(2020·台州)联合国把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倡导“爱生命,不吸毒”。以下有关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B.吸毒会使免疫系统遭到损害
C.每个公民都应参与禁毒活动 D.为了兴奋可以吸食少量毒品
【答案】D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对毒品的认识进行判断。
【解答】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成瘾,很难戒掉,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吸毒会使免疫系统遭到损害,使人体变得虚弱,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每个公民都应参与禁毒活动,形成全民禁毒的大氛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为了兴奋可以吸食少量毒品,也很容易上瘾,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0·湖州)新冠肺炎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如图所示,所以在疫情期间外出时提倡戴口罩。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新冠病毒( )
A.属于单细胞生物
B.能离开生物体独立生活
C.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
D.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传染源:指会散发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病毒是一种病原体。
【解答】A、 新冠病毒 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
B、 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B错误;
C、新冠病毒是一种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C错误;
D、遗传物质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变异是指一些性状的改变,D正确。
故选D
5.(2020·嘉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 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定期消毒 B.测量体温
C.勤于洗手 D.隔开餐桌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传播过程。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针对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就可以戴口罩,房间注意通风等等。
【解答】A、定期消毒可以杀死一些从传染源转移的病毒防止转移到易感宿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
B、测量体温,是对病原体的监测和排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正确;
C、 勤于洗手 ,可以阻断病原体感染正常人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
D、 隔开餐桌 ,可防止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传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B
6.(2020·杭州)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
B.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
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D.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 “新冠肺炎” 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防御措施主要是通过佩戴口罩,勤洗手以及室内的消毒等方法进行防护;
3、 疫苗,能够使人体获得对病毒的免疫力,是保护健康人群最有效的手段,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 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隔离传染源(传染源包括病人、疑似病人或可能传染病的动物等)。
【解答】A、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是遗传病,A错误;
B、佩戴口罩,勤洗手以及室内的消毒等方法可有效预防 “新冠肺炎”,B错误;
C、疫苗通过对健康人群注射,使人获得对病毒的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
D、确诊病例属传染源,对其进行医学隔离可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属控制传染源,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7.(2020·台州)近期,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新冠疫情,几百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1)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 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 。
(3)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传染
(2)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解答】(1)传染病的特点是流行性和传染性;
(2)教室内进行消毒,是为了消杀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毒,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康复者体内出现了抗体,说明该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才会出现抗体;
故答案为:(1)传染;(2)切断传播途径;(3)特异性。
8.(2020·湖州)吸毒会引发肺癌和重度贫血等多种疾病。毒品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巨大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远离毒品。
(1)恶性肿瘤细胞具有 ,并且能够转移,侵犯新的组织等特点。
(2)重度贫血是指红细胞计数和 的数值都远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疾病。
【答案】(1)不间断分裂
(2)血红蛋白
【知识点】血液;非传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1、恶性肿瘤细胞除了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产生无数与自己相同的恶性肿瘤细胞外,一些恶性肿瘤细胞还会从肿瘤上脱落,进入血液。这样,恶性肿瘤细胞就会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在新组织中形成新的恶性肿瘤;
2、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
【解答】(1)由分析可知: 恶性肿瘤细胞具有 不间断分裂, 并且能够转移,侵犯新的组织等特点 ;
(2)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是检测贫血的重要指标。 重度贫血是指红细胞计数和 血红蛋白的 数值都远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疾病 。
故答案为:(1)不间断分裂 (2)血红蛋白
9.(2020·金华·丽水)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的抗疫斗争上下同心,举措得力,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请回答:
(1)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感染,专家建议大家要科学佩戴口罩,据此判断新冠肺炎属于 (填“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
(2)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
【答案】(1)呼吸道
(2)控制传染源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佩戴口罩可有效防止病原体进入呼吸道。 消化道的传染病,通常是通过粪便传播的。这些排泄物污染了食物和水源,正常的人群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水源,就会导致被感染的情况;
2、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措施是隔离传染源。
【解答】(1)由题中信息“ 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感染,专家建议大家要科学佩戴口罩 ”可知,佩戴口罩主要是防止病源体进入呼吸道, 据此判断新冠肺炎属于 呼吸道传染病;
(2)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是将传染源隔离控制起来。该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1)呼吸道 (2)控制传染源
10.(2020·温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季节性流感导致全球每年数亿人患病。
(1)20世纪40年代开始生产流感疫苗。很多时候流感疫苗的效力不足60%,可能是因为流感病毒在一段时间后发生了 ,产生新的毒株。
(2)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按传播途径来分,流感属于 传染病。
【答案】(1)变异
(2)呼吸道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常见的传染病
【解析】【分析】1、病毒变异其实就是指病毒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各方面的变化,如病毒变异产生的耐药性。病毒变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病毒毒力变强,会有强毒株、弱毒株之分;(2)、温度适应能力,如果此病毒原属于喜低温病毒,随着基因突变,病毒可变异为耐冷、耐热;(3)、宿主范围增大,由原来的动物体内的病毒发展为适应人体。如果病毒已经发生变化,那有可能你之前所做的疫苗或者是药物都有可能会对它不再起作用;
2、按传播途径分传染病可分为: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四类。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解答】(1) 20世纪40年代开始生产流感疫苗。很多时候流感疫苗的效力不足60%,可能是因为流感病毒在一段时间后发生了 变异,产生新的毒株;
(2)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所以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故答案为:(1)变异 (2)呼吸道
三、解答题
11.(2020·衢州)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该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和接触。该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 。
(2)新冠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排出并散播。如图表示患者呼吸运动的两个过程,箭头表示横膈运动方向。则甲、乙两图表示的过程分别是 。
A.甲、乙都吸气 B.甲、乙都呼气
C.甲吸气、乙呼气 D.甲呼气、乙吸气
(3)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含有抗体的血浆来治疗重症患者,这种方法属于 免疫。
(4)目前尚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预防是抗击这场疫情的最有力“武器”,请从保护自身角度,说说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病原体
(2)C
(3)特异性(或体液、人工、人工被动)
(4)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消毒、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
2、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3、 人工被动免疫就是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利用直接注射抗体进行免疫的方式可称为是体液免疫(或人工免疫)。这种用康复者的抗体只能对新冠病毒有效,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4、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首先要科学的洗手,可以采用六步的洗手法。要文明的咳嗽。在打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可以用清洁的手绢或者纸巾遮掩口鼻,也可以用手的肘弯衣服来遮挡口鼻,打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千万不能用手遮掩口鼻。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才能增强抵抗力。进行适当的运动。同时要进行健康的饮食。
【解答】(1)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 病原体;
(2)甲图横隔下降胸腔体积增大,气压减小气体进入体内,是吸气过程。乙图中横隔回升,胸腔体积缩小,气压增大气体呼出,是呼气过程。所以C选项正确;
(3) 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含有抗体的血浆来治疗重症患者,这种方法属于 特异性(或体液、人工、人工被动) 免疫;
(4) 目前尚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预防是抗击这场疫情的最有力“武器”,请从保护自身角度,说说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消毒、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
故答案为:(1)病原体 (2)C (3) 特异性(或体液、人工、人工被动) (4) 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消毒、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12.(2020·宁波)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1)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而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该结构。
(2)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和空气传播。按传播途径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 传染病
(3)经过一系列科学的防疫措施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请举一例你熟知的措施: 。
【答案】(1)细胞
(2)呼吸道
(3)戴口罩(合理即可)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常见的传染病
【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动物和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 按传播途径传染病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四类。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主要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方式传播,平时注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护好自己的口鼻,病原体从人体的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侵入人体之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就是呼吸道传染病;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就是要减少出门,并且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来进行洗手,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并且适当的做一些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身体免疫力增高,就能够有效的防止被感染冠状病毒。
【解答】(1)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而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该结构 ;
(2)根据题中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和空气传播 ”可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 呼吸道传染病;
(3)由分析可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措施:戴口罩(或勤洗手等)。
故答案为:(1)细胞 (2)呼吸道 (3)戴口罩
13.(2020·舟山)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的科研人员针对病毒溯源、感染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等开展了深入研究。
(1)研究发现很多致命病毒都源于蝙蝠,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始宿主。在分类上蝙蝠是一种 动物。
(2)蝙蝠的生活习性与人类基本没有交集,其体内的很多病毒对人类不具传染性。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这次的新冠病毒首先由蝙蝠传给穿山甲,并在穿山甲体内发生变异,演化出具备了传染人类的能力。据此请你对人类应如何对待野生动物提出合理建议是 。
(3)面对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人们寄希望于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早日上市。但相对于细菌等其他病原体,由于病毒寄生在人体的 中,因此很难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而疫苗的使用对象是数量庞大的健康人,研发后的疫苗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早期临床试验对象通常是少量志愿者,通过检测接种后其体内是否具有相应的 来判断疫苗的有效性。
【答案】(1)哺乳
(2)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3)活细胞;抗体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 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
2、 病毒可以通过动物传染给人,人类需要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3、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该种病毒的抗体,而对这种病毒产生免疫。
【解答】(1)由分析可知在分类上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2)由题意知,新冠病毒首先由蝙蝠传给穿山甲,并在穿山甲体内发生变异,演化出具备了传染人类的能力,这是通过动物可以传染给人,因此需要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3)病毒寄生在人体的 活细胞中,没有细胞结构很难 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 接种后的健康人群如能产生抗体就具有了抵抗该种病毒的免疫力,说明疫苗是有效的。所以可填抗体。
故答案为:(1)哺乳 (2)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3)活细胞;抗体
14.(2020·绍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思想指引下,中国抗疫取得重大胜利!
(1)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分离和基因测序,是研发疫苗和药物的基础。
检索表 1a有细胞结构……2 1b无细胞结构……A 2a有成形的细胞核……B 2b无成形的细胞核……C
①右表是有关酵母菌、大肠杆菌、新型冠状病毒的检索表,其中表示新冠状病毒的是 ;
②当前,我国正在积极研发新冠疫苗,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 。
③为应对疫情,同学们都居家学习,在此期间做法合理的有 。
A.健康饮食,平衡膳食
B.长时间躺床上看书
C.多服用抗生素增强抵抗力
D.关爱家人,乐观面对生活
(2)佩戴口罩出行是新冠肺炎的重要举措。
①佩戴口罩时,需要用手指按压口罩上的直金属丝,使得口罩和脸部尽量紧贴,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从力的作用效果看,手指按压金属丝说明力能使物体 ;
②小敏戴上口罩后一会儿,呼出气体使他所戴眼镜的镜片出现模糊现象,镜片模糊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③一次性口罩需要及时更换,废弃的口罩应放入 垃圾桶最合适。
(3)对公共场所的定期消毒是控制新冠肺炎的有力保障。“84”消毒液被广泛用于新冠疫情的卫生消毒,可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生成物中有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其中次氯酸钠是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①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写出制取“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A;抗原;AD
(2)发生形变;液化;B
(3)+1价;Cl2+2NaOH=NaCl+NaClO+H2O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液化及液化现象;力的作用效果;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分析】生物检索表是生物学研究中帮助鉴定动、植物的专业工具书和手段,用于对未知分类地位的细菌、植物、动物等生物进行科学分类和鉴别。具体的检索方式有退格式检索,平行式检索等类型。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用化学式(有机化学中有机物一般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解答】(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在检索表中的A;疫苗是灭活的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原;
A、健康饮食、平衡膳食,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故A正确;
B、长时间躺在床上看书,对身体不好;故B错误;
C、抗生素服用过多,对身体免疫有很大破坏性;故C错误;
D、关爱家人,乐观面对生活,好的生活心态,有利于身心健康;故D正确;
(2)手按压金属丝导致金属丝弯曲,体现了力能物体发生形变;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导致镜片模糊;废弃的口罩属于有害垃圾;
(3)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之和为0,Na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由信息可知,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氯气,生成物是氯化钠、水、次氯酸,配平可得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1)A;抗原;AD;(2)发生形变;液化;B;(3)+1价; Cl2+2NaOH=NaCl+NaClO+H2O 。
15.(2020·嘉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的科研人员针对病毒溯源、感染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等开展了深入研究。
(1)研究发现很多致命病毒都源于蝙蝠,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始宿主。在分类上蝙蝠是一种 动物。
(2)蝙蝠的生活习性与人类基本没有交集,其体内的很多病毒对人类不具传染性。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这次的新冠病毒首先由蝙蝠传给穿山甲,并在穿山甲体内发生 ,演化出具备了传染人类的能力。因此禁止捕猎、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刻不容缓。
(3)面对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人们寄希望于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早日上市。但相对于细菌等其他病原体,由于病毒寄生在人体的 中,因此很难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而疫苗的使用对象是数量庞大的健康人,研发后的疫苗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早期临床试验对象通常是少量志愿者,通过检测接种后其体内是否具有相应的 来判断疫苗的有效性。
【答案】(1)哺乳
(2)变异
(3)活细胞;抗体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 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
2、 病毒变异其实就是指病毒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各方面的变化;
3、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该种病毒的抗体,而对这种病毒产生免疫。
【解答】(1)由分析可知在分类上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2)由题意知,新冠病毒在蝙蝠体内时不具备传染人的能力,而传给穿山甲后演化出了具备传染人类的能力,宿主范围的变化这是病毒发生了变异;
(3)病毒寄生在人体的 活细胞中,没有细胞结构很难 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效药。 接种后的健康人群如能产生抗体就具有了抵抗该种病毒的免疫力,说明疫苗是有效的。所以可填抗体。
故答案为:(1)哺乳 (2)变异 (3)活细胞;抗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