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一、课标要求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它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具体、生动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物质是可以变化的”的观点。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3.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二、内容和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了憧憬,对有关化学的问题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的了解、认识和困惑。如:⑴小学自然: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会发生很多变化。⑵小学中所学到的关于塑料、纤维、钢铁、食品、药品等物质的知识。⑶小学中所学到的关于植物生长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现象。
本节内容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其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三、学习建议
1.用“观念”统领知识,本节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1)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科学的价值观;(2)神奇的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观;(3)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微粒观等化学基本观念。
2.用“方法”提升知识,教给学生:(1)两只眼睛看世界------宏观与微观相联系;(2)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推理;(3)多重表征-------宏观物质、模型、符号等学习化学的方法。
3.用“信息”丰富知识,通过阅读文字、拓展视野、解读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化学科学的魅力。
4.用“活动”达成目标:精心设计活动,提供活动时空,交流活动收获。
四、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比较等活动,感受化学在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2.通过生活经验的分析和动手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的一些基本观点。
4.通过阅读、思考、想象,借助图片、模型,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5.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3.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六、教学媒体、素材准备
1、化学改变生活的多媒体素材,有关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视频资料;
2、木头、纸、石头、塑料、橡胶、纤维等素材;元素周期表。
3、实验 :镁条、酒精灯、火柴、坩埚钳、石棉网、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镊子、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锌粒、硫酸铜溶液。
七、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
课型:新授 累计课时:总计1课时
课题: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知识点 教师活动 期望的学生活动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1.人类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制品。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1课时)一、设疑激思,发现问题【实验激疑】铁树开花:在铁丝上扎几朵用酚酞溶液沾过的棉花,下面放一小杯浓氨水,很快“花儿”就变红了。【引入】教师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引入: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的身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衣食住行、社会发展都与它紧密相连化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拥有它就拥有创造力拥有它就拥有造福人类的力量源泉它轻轻启动双唇就说出一个神奇的故事它悄然一转身就幻化出一个轻灵的世界今天我们学习化学明天我们就将化学演绎成一个美丽的传说让化学的魅力在我们心中绽放吧我们将因为拥有了化学而拥有幸福的生活【设问】1.你能从字面上解读“化学”的含义吗?2.“化学”一词来源于何处?3.你对“化学”有哪些了解?4.你想知道有关“化学”哪些问题?【过渡】你知道吗?汽车轮胎、众多药物、各种塑料,包括你使用的书包等诸多物品都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生产出来的,你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吗?对此你有何感想?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阅读图片】课本P3衣食住行中所使用的化学制品。【设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是化学产品吗? 学生感觉到变化非常的神奇,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聆听,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欣赏课本P2图片,交流自己的感想。阅读图片后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天然材料3.化学制品4.化学是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化学真正成为一门中心科学。 【活动交流】请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说说哪些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设问】如果没有化学产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观察、统计、交流。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展示材料,拓展延伸【图片展示】投影展示神州九号飞船和宇航服、光导纤维、神州九号发射场景和使用的燃料、汽车尾气消除、DNA分子结构的发现等一些最新科技成就。【知识拓展】北京四中的一位中学生曾向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克罗托教授提问“人们都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您能否告诉我化学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呢?”【视频呈现】回顾历史:钻木取火——青铜器的制造——铁和钢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化石燃料的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回归现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疑难疾病等。【设问】在视频中呈现的资料里,化学科学发挥了什么作用? 阅读图片,引起对化学改变世界的震撼。阅读资料,谈自己的看法。观看视频,体悟感受。畅所欲言、交流讨论。
四、归纳概括,感悟收获【感悟收获】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认为化学奇妙之处在哪儿?化学如何改变了世界?【拓展阅读】化学发展简史 交流,共同归纳。开阔知识视野,对化学发展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
五、基础巩固,掌握应用【课后作业】当前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开发新型高效药品;③研究快速降解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和血管;⑥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⑦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⑧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⑨开发新型制冷剂取代氟里昂;⑩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等等。请你选择感兴趣的一项,通过上网查询或走进图书馆查阅书籍等形式,了解一下化学科学帮助人类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个人或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完成并撰写调查小报告。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课前,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问题的答案也比较复杂,所以课前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便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客观的评价和适时的补充。在教学中,仅仅注重自己收集资料是不行的,因为学生毕竟知识面比较窄,而且在此之前也没对化学研究范围内的这些问题产生过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前让学生从网站或书籍报刊上收集会更好,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又可以使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明确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过程;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好,怀抱好奇。-----摘自《中国教育报》,新学期全体同仁共勉。
化学改变了世界
神奇化
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两者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两者的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发生,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构成的奥秘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化学
真奇妙
化学: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