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遮挡挡》
年 级:二年级
课 型:综合·探索
教学内容:美术(河北美术出版社)第四册第十六课《遮遮挡挡》
教材分析:
冀教版美术教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的教学内容,《大街上》属于综合·探索的类型。其教学目的是在了解主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明确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尝试在绘画创作中表现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这个教学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冀教版美术教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用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利于孩子的认知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学生分析: 通过将近两年时间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表现物体的平面形象,并且已经具有了懵懂的立体意识,产生了空间表现和立体创作的心理需要。这节课选择了二维立体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
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分为聆听导入——回忆形象——突破难点——提出要求——创作表现——集体赏评——课后延伸七个步骤。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声音引入,进一步分析大街上的情景;通过范画的展示,帮助学生明确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并且掌握主要的创作方法;提出创作要求的时候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一些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凸现艺术的人文性;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思索的余地,鼓励他们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集体讲评时始终抓住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讲评,适当对学生创作中的其他问题予以点评;最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下节课的平面绘画创作,留下思维空间,保持学生对美术活动的持续关注。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引导学生体验多种表现形式的乐趣。
认知领域:分析、感受物体间的前后遮挡关系。
能力领域:能够用二维立体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
教学重点:
对物体前后遮挡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二维的空间中(平面上)利用遮挡关系表现三维空间。
教学准备:录制声音、制作示范教具、制作展示模型,剪刀、胶棒、彩纸、彩笔、素描纸。
教学流程:
今天来了一个小朋友,他叫小伴。他还害羞,躲着不肯出来呢,(出来给大家见面打打招呼吧)我请一位小同学把他请出来,(咦)小半真的只有一半)你的身体其他部分呢?说出来我们大家可以帮助你。
大家好!我被施了魔法,对了我今天一上街,有一个东西从我身边一过,我的身体就缺了一部分?女巫说找出原因,我的身体另一部分才能回来?你们帮我找找原因?是因为它吗?从图里找一个出来?一辆大汽车开出来,嗯嗯就是因为它,汽车开过来挡在我的身前,原来是--遮挡使我一部分身体消失了,出示课题《遮遮挡挡》。你在街上还发现了那些遮挡现象(学生回答)看图片(幻灯)
画面中的遮挡有什么用呢?前后关系,我们生活在立体的空间里,你想想在路上还有那些存在遮挡的现象。
分析图,哪些在前哪些在后。谁遮挡遮挡了谁?
三、突破难点
出示范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四、提出作业要求
完成一副表现大街上热闹情景的绘画作品.
注意1表现出各种形象的前后关系。
2画面饱满、色彩丰富,上色尽量均匀。
五、创作表现
学生自主进行创作。教师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指导。
学生制作的作品如果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可以进行必要的提醒,但是不做影响要求。
可以提示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作品,取得相应的帮助信息。
(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让学生自己遇到的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实质。)
六、集体赏评
邀请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创作的作品进行集体赏评,主要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评。
(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评,进一步突出这节课的教学中、难点。)
七、课后延伸
下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在一张画里怎样表现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大家可以先自己想个好办法。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下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