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下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步试卷
1.(2020九上·梅里斯月考)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两个一百年”指( )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②中共十九大召开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④建军100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③符合题意,B正确;
②④与“两个一百年”无关,ACD排除;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两个一百年”的相关史实。解答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2.(2020九上·梅里斯月考)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五大发展理念
【答案】C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C符合题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B排除;
五大发展理念与“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不符,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四个全面”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2020·扬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
【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所以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世界和平,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提出、实现途径、具体目标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4.(2020·凉山)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的是( )
A.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深化改革
【答案】A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选项中的全面建成和谐社会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干设问要求,应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四个全面”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过程、意义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5.(2020·乐山)下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答案】B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的相关史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学生应掌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6.(2020九上·官渡月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阶段。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 )
A.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答案】A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符合题意;
C.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
D.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牢记。
7.(2020·深圳)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排除干扰项。
8.(2020九上·江门开学考)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九大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9.(2020九上·湛江开学考)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包括( )
①国家富强 ②科技领先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此: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难度不大,掌握中国梦的基本知识即可作答。
10.(2020·南县)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新中国 土地改革 “最可爱的人”
B.总路线 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
C.红卫兵 阶级斗争 “停课闹革命”
D.中国梦 精准扶贫 “两个一百年”
【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D正确;
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 “最可爱的人” 是指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战士,A排除;
总路线、 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是指1958年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排除;
红卫兵、 阶级斗争、 “停课闹革命” 对应的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结合所学,紧扣“2012年党的十八大”,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1.(2020·临沂)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次“全会”是( )
A.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答案】D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排除干扰项。
12.(2020九上·隆化开学考)从下图漫画中能够得到的信息是( )
A.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典型特征
B.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
C.思想解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唯一因素
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答案】B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材料“改革开放”“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信息可以看出,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
A项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典型特征不全面,改革开放只是一个部分,不符合题意;
B项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是从题干漫画中能够得到的信息,符合题意;
C项思想解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唯一因素表述太绝对,不符合题意;
D项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项,排除;D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当今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获取、解读漫画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13.(2020九上·隆化开学考)在“一带一路”的“丝路精神”中所蕴含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文化理念,对于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可见,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是( )
A.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通
B.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C.推进对外开放进程,加速中国经济发展
D.实现中国经济的扩张
【答案】A
【知识点】“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对于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可以看出,一带一路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通。
A项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通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符合题意;
B项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材料主旨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D两项不是材料主旨所强调的是伟大意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4.(2020·山东模拟)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和平发展道路 B.韬光养晦之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共产主义道路
【答案】C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A. 和平发展道路,不符合题意;
B. 韬光养晦之路,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共产主义道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识记,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15.(2020八下·邵阳期末)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下面年代尺上空白处应填的内容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中国梦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BC三项都不是年代尺上空白处应填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D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年代尺上空白处应填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共十九大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相关会议的主要内容。
16.(2020八下·岑溪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材料三 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2)根据材料二。我国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3)据材料三,归纳“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意义。
【答案】(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知识点】“中国梦”;“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我们国家在坚持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基础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因此想要实现中国梦,取得更大的成绩,还需要继续坚持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等等,据此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是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专题。内容包含了“中国梦”的提出、实现途径、具体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过程、意义等基础知识。这样的专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17.(2020八下·廊坊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已过去150年;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50年之后的21世纪中叶。两者相加,一共是200年的时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材料一中“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两方面即可)
【答案】(1)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果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只有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3)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要从青少年抓起,提高国民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知识点】“中国梦”;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的现实意义: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的途径: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要从青少年抓起,提高国民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点评】本题考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有关知识。材料内容涉及了中国梦的提出、实现途径、具体目标等相关史实。问题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8.(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同步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战略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请回答:材料中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怎样的核心思想理念?该战略的提出和践行有何影响?
【答案】倡导合作、互信、包容的思想理念。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利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二中的“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可见: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包含倡导合作、互信、包容的思想理念。“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实现中国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也可促进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故答案为:倡导合作、互信、包容的思想理念。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利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
1 / 1历史八下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步试卷
1.(2020九上·梅里斯月考)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两个一百年”指( )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②中共十九大召开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④建军100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20九上·梅里斯月考)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五大发展理念
3.(2020·扬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
4.(2020·凉山)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的是( )
A.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深化改革
5.(2020·乐山)下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6.(2020九上·官渡月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阶段。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 )
A.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7.(2020·深圳)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2020九上·江门开学考)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9.(2020九上·湛江开学考)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变为现实。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包括( )
①国家富强 ②科技领先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20·南县)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新中国 土地改革 “最可爱的人”
B.总路线 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
C.红卫兵 阶级斗争 “停课闹革命”
D.中国梦 精准扶贫 “两个一百年”
11.(2020·临沂)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次“全会”是( )
A.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12.(2020九上·隆化开学考)从下图漫画中能够得到的信息是( )
A.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典型特征
B.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
C.思想解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唯一因素
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13.(2020九上·隆化开学考)在“一带一路”的“丝路精神”中所蕴含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文化理念,对于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可见,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是( )
A.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通
B.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C.推进对外开放进程,加速中国经济发展
D.实现中国经济的扩张
14.(2020·山东模拟)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和平发展道路 B.韬光养晦之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共产主义道路
15.(2020八下·邵阳期末)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下面年代尺上空白处应填的内容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中国梦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6.(2020八下·岑溪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
——京歌《中国梦》节选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材料三 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2)根据材料二。我国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3)据材料三,归纳“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意义。
17.(2020八下·廊坊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已过去150年;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50年之后的21世纪中叶。两者相加,一共是200年的时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材料一中“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两方面即可)
18.(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同步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战略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请回答:材料中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怎样的核心思想理念?该战略的提出和践行有何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③符合题意,B正确;
②④与“两个一百年”无关,ACD排除;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两个一百年”的相关史实。解答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2.【答案】C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C符合题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B排除;
五大发展理念与“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不符,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四个全面”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所以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世界和平,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提出、实现途径、具体目标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4.【答案】A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选项中的全面建成和谐社会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干设问要求,应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四个全面”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过程、意义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5.【答案】B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的相关史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学生应掌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6.【答案】A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符合题意;
C.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
D.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牢记。
7.【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排除干扰项。
8.【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共十九大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9.【答案】C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此: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难度不大,掌握中国梦的基本知识即可作答。
10.【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D正确;
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 “最可爱的人” 是指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战士,A排除;
总路线、 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是指1958年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排除;
红卫兵、 阶级斗争、 “停课闹革命” 对应的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结合所学,紧扣“2012年党的十八大”,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1.【答案】D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排除干扰项。
12.【答案】B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材料“改革开放”“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信息可以看出,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
A项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典型特征不全面,改革开放只是一个部分,不符合题意;
B项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是从题干漫画中能够得到的信息,符合题意;
C项思想解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唯一因素表述太绝对,不符合题意;
D项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项,排除;D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当今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获取、解读漫画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13.【答案】A
【知识点】“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对于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可以看出,一带一路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通。
A项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通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符合题意;
B项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材料主旨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D两项不是材料主旨所强调的是伟大意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意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4.【答案】C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A. 和平发展道路,不符合题意;
B. 韬光养晦之路,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共产主义道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识记,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15.【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BC三项都不是年代尺上空白处应填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D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年代尺上空白处应填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共十九大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相关会议的主要内容。
16.【答案】(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知识点】“中国梦”;“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我们国家在坚持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基础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因此想要实现中国梦,取得更大的成绩,还需要继续坚持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等等,据此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是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专题。内容包含了“中国梦”的提出、实现途径、具体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过程、意义等基础知识。这样的专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17.【答案】(1)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果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只有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3)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要从青少年抓起,提高国民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知识点】“中国梦”;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的现实意义: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的途径: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要从青少年抓起,提高国民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点评】本题考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有关知识。材料内容涉及了中国梦的提出、实现途径、具体目标等相关史实。问题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8.【答案】倡导合作、互信、包容的思想理念。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利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二中的“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可见: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包含倡导合作、互信、包容的思想理念。“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实现中国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也可促进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故答案为:倡导合作、互信、包容的思想理念。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利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