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3中国的河流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3中国的河流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04 22:24:34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3中国的河流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滨城模拟)如图示意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2.(2020·岑溪模拟)下列河流中属于中俄界河的是(  )
A.图们江 B.鸭绿江 C.辽河 D.黑龙江
3.(2020·泉州模拟) 2018年4月5日14点,国内首艘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从宁波舟山港起航,经由东海入长江,溯江而上到达马鞍山港,充分发挥了“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长江“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有(  )
①江阔水深 ②水能丰富 ③无结冰期 ④水流湍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长江是我国最大河流体现在(  )
①长度最长 ②水量最大 ③含沙量最大 ④流域面积最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0八下·吉林期末)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有“山城”和“江城”之称的城市是(  )
A.重庆 B.上海 C.九江 D.武汉
5.(2019八下·临湘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在的省级的行政中心是(  )
A.太原 B.兰州 C.银川 D.西安
(2)下列描述中,符合乙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
A.汛期长 B.含沙量小 C.无凌汛 D.无结冰期
6.(2020八下·扬州期中) 2019年4月1日12时,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进入全域禁渔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各河段皆无结冰期 B.①河段含沙量剧增
C.②河段水流清澈 D.③河段已成为“地上河”
(2)下列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扩大流域内围网养殖规模
C.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7.(2020·历下模拟)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两条河流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甲河是我国第一大河
B.乙河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C.乙河流量大、汛期长
D.甲河最终注入渤海
(2)图中河流各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流经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B.乙河上游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C.甲河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D.乙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
(3)图中山脉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2020八下·北京月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左图示意黄河流域,右图示意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河段中,含沙量增幅最大的是 (  )
A.兰州以上河段 B.兰州—河口
C.河口—峡县 D.峡县—桃花峪
(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3)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下列各组措施中,能有效治沙的是 (  )
①开垦陡坡 ②减少放牧 ③建坝拦沙 ④退耕还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0·银川模拟)黄河对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图,图中各地区所受的影响不符的是(  )
A.黄河水引入① 地灌溉大量农田
B.初春黄河凌汛威胁②地人们的安全
C.丰富的水能资源给③地带来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能源
D.河床远远高于地平面,使④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10.(2020九下·襄州月考)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城市所在省级单位是(  )
A.重庆市,江西省 B.湖北省 安徽省
C.湖北省,江西省 D.重庆市,安徽省
11.(2020八下·湛江开学考)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2)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A.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B.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C.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12.(2020八下·湛江开学考)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当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湖泊,削减洪峰;当干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水量。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  )
A.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
B.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
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
D.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湖水入江
(2)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
①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②周边绿化,保持水土③防治污染,美化环境④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2020七上·乐昌期末)人们常用“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4.(2020七上·云浮期末)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省的简称是(  )
A.粤 B.闽 C.琼 D.台
(2)图中所示的河流是(  )
A.长江 B.珠江 C.黑龙江 D.淮河
(3)有关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第一长河 B.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C.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D.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15.(2020七上·五华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条河流中,位置最靠北的是(  )
A.a河 B.b河 C.c河 D.d河
(2)四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
A.a河 B.b河 C.c河 D.d河
二、综合题
16.(2020·钦州模拟)读图1、图2,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①   海.
(2)黄河   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建成了多座水电站;图中所示②的是被称为“塞上江南”的   平原.
(3)黄河在“乌金之乡”和“古朴秦川”分别接纳了份河、渭河两条支流,“乌金之乡”指的是山西省,“古朴秦川”的“秦”指的是   省.
(4)读图2分析,从河口到孟津,含沙量   (增加或减少),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   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
17.(2020·东营模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集中力量支援湖北、支援武汉。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提供了有力支持。读图“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长江发源于甲   山脉,最终注入的海乙是   ,长江最大的支流 A是   (填河流名称),经过武汉的铁路B是   线。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河段位于   (上、中、下)游,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   ”之称。图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
(3)武汉市被称为“百湖之市”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蒸发量 D.植被
(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的“光谷”。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光谷生物城等园区组成。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科研机构众多,有7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请你分析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
(5)下列特色饮食属于湖北省的是 (  )
(6)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近年来武汉经济发展迅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依据地图资料描述武汉地理位置的优势。
18.(2020八下·嘉峪关月考)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和“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山脉,流入   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世界著名的“   ”。
(2)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的两个地点分别是位于内蒙古境内的A   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B   ;主要支流a是   ;黄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游和    游。
(3)右图中的①和②称为“塞上江南”,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4)长江发源地B:   山脉。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 D:   水利枢纽。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   ”;同时,长江干支流形成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图中可知,长江上游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生物栖息地占的比重是最大,上游河段是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2.【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以上四条河流中,图门江和鸭绿江是我国与朝鲜的界河,辽河全部位于我国境内,不是国界河,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故答案为:D。
【点评】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有南北两源,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全长4440公里,在俄罗斯注入鄂霍次克海峡。黑龙江流域广阔,流域包括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四国,河源地区是蒙古草原地带,中下游大部位于大小兴安岭林区。流域内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较好。
3.【答案】(1)C
(2)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长江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被誉为“黄金水道”。从自然因素考虑主要是因为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大,通航能力强;无结冰期,四季可以通航,所以根据题意选C。(2)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故答案为:B。
【点评】(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2)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4.【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结合长江水系图可知, 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城市是 重庆,有“山城”和“江城”之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主要支流有: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赣江。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5.【答案】(1)D
(2)C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省是陕西省,陕西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简称是陕或秦,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故答案为:D.(2)由图可知,乙河段﹣﹣黄河中游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有结冰期,雨季短,汛期短,同时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这里的河流流向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所以无凌汛现象,故答案为:C.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6.【答案】(1)D
(2)C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主要流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有结冰期,A错误。黄河①为上游河段,含沙量较少,B错误。②黄河中游穿行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C错误。黄河下游在③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D正确。故答案为:D。(2)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河流;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1)A
(2)B
(3)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甲河是黄河,乙图是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能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流量大、汛期长,黄河最终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所以A描述错误,BC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A。(2)据图可知,甲河是黄河,乙图是长江,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被称为“地上河”,长江上游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所以B描述正确。故答案为:B。(3)图中①是贺兰山,②是太行山,③是秦岭,④是巫山,其中太行山和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故答案为:B。
【点评】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
8.【答案】(1)C
(2)C
(3)D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的各河段中,在中游河段,也就是图中河口到峡县河段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增幅最大。故答案为:C。(2)黄河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使该河流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故答案为:C。(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生态建设措施是: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开垦陡坡会造成水土流失,不能有效治沙,故答案为:D。
【点评】(1)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产生的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覆盖率低;③黄土土质疏松;④地形坡度大,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也使黄河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理黄河措施: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黄河中游植树造林,打坝淤地,修筑梯田,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9.【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水引入①表示的河套平原灌溉大量农田,故A正确。②地区黄河是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会有凌汛现象,故B错误。丰富的水能资源给③地带来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能源,故C正确。河床远远高于地平面,使下游的④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故D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凌汛是指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有时冰凌聚集,形成冰塞或冰坝,大幅度地抬高水位,轻则漫滩,重则决堤成灾。形成凌汛的条件是河流有结冰期,而且由低纬流向高纬。黄河有两段河段均有凌汛现象的发生,一段是从甘肃兰州至内蒙古磴口,另一段是从郑州花园口至入海口。
10.【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是湖北省宜昌;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处是江西省湖口。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流域支流众多,流经地区大多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11.【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1)嫩江春季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河流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春汛。故D符合题意。
(2)扎龙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今后应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而“ 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 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 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都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湿地的保护。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1)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2)本题考查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1)C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A. 三峡位于宜昌以上,因此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减少,A不符合题意;
B. 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加快,B不符合题意;
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C符合题意;
D. 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D不符合题意;
(2)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周边绿化,保持水土。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和湖泊的调节作用无关;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减弱湖泊的调节作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 。
【点评】(1)长江主要支流有: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赣江,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是上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
(2)本题考查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很多泥沙被冲刷到黄河当中,使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河的干流流向问题,在宁夏河段和山东河段还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14.【答案】(1)A
(2)B
(3)D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省为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广州市,故A正确。
(2)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自西向东流经滇、黔、桂、粤4个省(区),故B正确。
(3)珠江是我国的第二大河,第三长河,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2)B;(3)D;
【点评】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 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15.【答案】(1)A
(2)B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a是黑龙江,b是黄河,c是珠江,d是长江。其中位置最靠北的是a黑龙江。故A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图中a是黑龙江,b是黄河,c是珠江,d是长江。其中含沙量最大的是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16.【答案】(1)渤
(2)上、中;宁夏
(3)陕西
(4)增加;黄土;植树造林、种草等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注入渤海.(2)黄河上、中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建成了多座水电站;宁夏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沃野千里,有“塞外江南”的美誉.(3)秦是陕西省的简称,故古朴秦川中的秦指的是陕西省.(4)由图2可看出,从河口到孟津,含沙量增加,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黄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淤积下来,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用的方式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等.
【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以及上游的湟水等。
(2)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塞上江南今泛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自古修建秦、汉等渠,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牧业发达,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胜似江南。
(3)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介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治理的措施主要是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①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建梯田,陡坡植树种草;②打坝建库;③运用轮作、间作、套种等生产技术。
17.【答案】(1)唐古拉;东海;汉江;京广
(2)上;黄金水道;三峡水利枢纽
(3)A
(4)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5)④
(6)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之地,水运便利;位于京广铁路线上,陆上运输便利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图中,长江发源于甲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最终注入的乙东海,长江最大的支流 A是汉江。经过武汉的铁路B是京广线。(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河段位于上游河段,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图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3)武汉市被称为“百湖之市”,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降水丰富,其主导因素是降水。(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的“光谷”。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光谷生物城等园区组成。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科研机构众多,有7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因而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等。(5)武昌鱼是湖北省的特色美食;青稞酒属于西藏地区的特色美食;北京烤鸭为北京地区的特色美食;烤馕为新疆地区的特色美食。 (6)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近年来武汉经济发展迅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武汉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武汉地理位置重要,有“九省通衢”之称,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之地,水运便利;位于京广铁路线上,陆上运输便利。
【点评】根据长江源自唐古拉山,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总落差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1)巴颜喀拉;渤;黄土;地上河
(2)河口;桃花峪;汾河;上;中
(3)河套;宁夏
(4)唐古拉;三峡
(5)上游;“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世界著名的“地上河”。(2)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的两个地点分别是位于内蒙古境内的A河口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B桃花峪;主要支流a是汾河,主要流经山西省;黄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的有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3)读图,根据位置可知,右图中的①和②称为“塞上江南”,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因为黄河水灌溉,这里成为西北地区的米粮仓。(4)读图可知,长江发源地B唐古拉山脉。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 D三峡水利枢纽,在防洪、发电、养殖灌溉等方面有巨大的效益。 (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上游地区落差大,水流急,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河段,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水能宝库”;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支流形成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上游和中游划分点宜昌,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上游和中游划分点是湖口,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1 / 1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3中国的河流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滨城模拟)如图示意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图中可知,长江上游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生物栖息地占的比重是最大,上游河段是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上游的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上游各省区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针对上游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能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长江中下游的问题表现为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尤其入海口和沿海是污染的高风险区,中下游各省区应注重打坝淤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
2.(2020·岑溪模拟)下列河流中属于中俄界河的是(  )
A.图们江 B.鸭绿江 C.辽河 D.黑龙江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以上四条河流中,图门江和鸭绿江是我国与朝鲜的界河,辽河全部位于我国境内,不是国界河,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故答案为:D。
【点评】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有南北两源,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全长4440公里,在俄罗斯注入鄂霍次克海峡。黑龙江流域广阔,流域包括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四国,河源地区是蒙古草原地带,中下游大部位于大小兴安岭林区。流域内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较好。
3.(2020·泉州模拟) 2018年4月5日14点,国内首艘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从宁波舟山港起航,经由东海入长江,溯江而上到达马鞍山港,充分发挥了“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长江“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有(  )
①江阔水深 ②水能丰富 ③无结冰期 ④水流湍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长江是我国最大河流体现在(  )
①长度最长 ②水量最大 ③含沙量最大 ④流域面积最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长江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被誉为“黄金水道”。从自然因素考虑主要是因为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大,通航能力强;无结冰期,四季可以通航,所以根据题意选C。(2)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故答案为:B。
【点评】(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2)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4.(2020八下·吉林期末)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有“山城”和“江城”之称的城市是(  )
A.重庆 B.上海 C.九江 D.武汉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结合长江水系图可知, 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城市是 重庆,有“山城”和“江城”之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主要支流有: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赣江。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5.(2019八下·临湘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在的省级的行政中心是(  )
A.太原 B.兰州 C.银川 D.西安
(2)下列描述中,符合乙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
A.汛期长 B.含沙量小 C.无凌汛 D.无结冰期
【答案】(1)D
(2)C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省是陕西省,陕西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简称是陕或秦,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故答案为:D.(2)由图可知,乙河段﹣﹣黄河中游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有结冰期,雨季短,汛期短,同时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这里的河流流向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所以无凌汛现象,故答案为:C.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6.(2020八下·扬州期中) 2019年4月1日12时,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进入全域禁渔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各河段皆无结冰期 B.①河段含沙量剧增
C.②河段水流清澈 D.③河段已成为“地上河”
(2)下列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扩大流域内围网养殖规模
C.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答案】(1)D
(2)C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主要流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有结冰期,A错误。黄河①为上游河段,含沙量较少,B错误。②黄河中游穿行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C错误。黄河下游在③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D正确。故答案为:D。(2)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河流;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进行分析解答。
7.(2020·历下模拟)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两条河流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甲河是我国第一大河
B.乙河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C.乙河流量大、汛期长
D.甲河最终注入渤海
(2)图中河流各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流经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B.乙河上游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C.甲河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D.乙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
(3)图中山脉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1)A
(2)B
(3)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甲河是黄河,乙图是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能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流量大、汛期长,黄河最终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所以A描述错误,BC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A。(2)据图可知,甲河是黄河,乙图是长江,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被称为“地上河”,长江上游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所以B描述正确。故答案为:B。(3)图中①是贺兰山,②是太行山,③是秦岭,④是巫山,其中太行山和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故答案为:B。
【点评】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
8.(2020八下·北京月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左图示意黄河流域,右图示意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河段中,含沙量增幅最大的是 (  )
A.兰州以上河段 B.兰州—河口
C.河口—峡县 D.峡县—桃花峪
(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3)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下列各组措施中,能有效治沙的是 (  )
①开垦陡坡 ②减少放牧 ③建坝拦沙 ④退耕还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C
(3)D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的各河段中,在中游河段,也就是图中河口到峡县河段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增幅最大。故答案为:C。(2)黄河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使该河流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故答案为:C。(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生态建设措施是: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开垦陡坡会造成水土流失,不能有效治沙,故答案为:D。
【点评】(1)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产生的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覆盖率低;③黄土土质疏松;④地形坡度大,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也使黄河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理黄河措施: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黄河中游植树造林,打坝淤地,修筑梯田,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9.(2020·银川模拟)黄河对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图,图中各地区所受的影响不符的是(  )
A.黄河水引入① 地灌溉大量农田
B.初春黄河凌汛威胁②地人们的安全
C.丰富的水能资源给③地带来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能源
D.河床远远高于地平面,使④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水引入①表示的河套平原灌溉大量农田,故A正确。②地区黄河是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会有凌汛现象,故B错误。丰富的水能资源给③地带来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能源,故C正确。河床远远高于地平面,使下游的④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故D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凌汛是指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有时冰凌聚集,形成冰塞或冰坝,大幅度地抬高水位,轻则漫滩,重则决堤成灾。形成凌汛的条件是河流有结冰期,而且由低纬流向高纬。黄河有两段河段均有凌汛现象的发生,一段是从甘肃兰州至内蒙古磴口,另一段是从郑州花园口至入海口。
10.(2020九下·襄州月考)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城市所在省级单位是(  )
A.重庆市,江西省 B.湖北省 安徽省
C.湖北省,江西省 D.重庆市,安徽省
【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是湖北省宜昌;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处是江西省湖口。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流域支流众多,流经地区大多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11.(2020八下·湛江开学考)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2)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A.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B.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C.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1)嫩江春季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河流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春汛。故D符合题意。
(2)扎龙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今后应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而“ 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 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 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都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湿地的保护。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1)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2)本题考查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理解解答即可。
12.(2020八下·湛江开学考)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当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湖泊,削减洪峰;当干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水量。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  )
A.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
B.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
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
D.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湖水入江
(2)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
①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②周边绿化,保持水土③防治污染,美化环境④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C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A. 三峡位于宜昌以上,因此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减少,A不符合题意;
B. 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加快,B不符合题意;
C.洞庭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C符合题意;
D. 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D不符合题意;
(2)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周边绿化,保持水土。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和湖泊的调节作用无关;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减弱湖泊的调节作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 。
【点评】(1)长江主要支流有: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赣江,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是上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
(2)本题考查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3.(2020七上·乐昌期末)人们常用“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答案】C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很多泥沙被冲刷到黄河当中,使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河的干流流向问题,在宁夏河段和山东河段还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14.(2020七上·云浮期末)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省的简称是(  )
A.粤 B.闽 C.琼 D.台
(2)图中所示的河流是(  )
A.长江 B.珠江 C.黑龙江 D.淮河
(3)有关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第一长河 B.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C.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D.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省为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广州市,故A正确。
(2)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自西向东流经滇、黔、桂、粤4个省(区),故B正确。
(3)珠江是我国的第二大河,第三长河,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2)B;(3)D;
【点评】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 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15.(2020七上·五华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条河流中,位置最靠北的是(  )
A.a河 B.b河 C.c河 D.d河
(2)四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
A.a河 B.b河 C.c河 D.d河
【答案】(1)A
(2)B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a是黑龙江,b是黄河,c是珠江,d是长江。其中位置最靠北的是a黑龙江。故A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图中a是黑龙江,b是黄河,c是珠江,d是长江。其中含沙量最大的是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二、综合题
16.(2020·钦州模拟)读图1、图2,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①   海.
(2)黄河   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建成了多座水电站;图中所示②的是被称为“塞上江南”的   平原.
(3)黄河在“乌金之乡”和“古朴秦川”分别接纳了份河、渭河两条支流,“乌金之乡”指的是山西省,“古朴秦川”的“秦”指的是   省.
(4)读图2分析,从河口到孟津,含沙量   (增加或减少),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   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
【答案】(1)渤
(2)上、中;宁夏
(3)陕西
(4)增加;黄土;植树造林、种草等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注入渤海.(2)黄河上、中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建成了多座水电站;宁夏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沃野千里,有“塞外江南”的美誉.(3)秦是陕西省的简称,故古朴秦川中的秦指的是陕西省.(4)由图2可看出,从河口到孟津,含沙量增加,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黄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淤积下来,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用的方式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等.
【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以及上游的湟水等。
(2)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塞上江南今泛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自古修建秦、汉等渠,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牧业发达,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优美,胜似江南。
(3)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介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治理的措施主要是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①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建梯田,陡坡植树种草;②打坝建库;③运用轮作、间作、套种等生产技术。
17.(2020·东营模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集中力量支援湖北、支援武汉。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提供了有力支持。读图“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长江发源于甲   山脉,最终注入的海乙是   ,长江最大的支流 A是   (填河流名称),经过武汉的铁路B是   线。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河段位于   (上、中、下)游,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   ”之称。图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
(3)武汉市被称为“百湖之市”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蒸发量 D.植被
(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的“光谷”。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光谷生物城等园区组成。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科研机构众多,有7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请你分析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
(5)下列特色饮食属于湖北省的是 (  )
(6)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近年来武汉经济发展迅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依据地图资料描述武汉地理位置的优势。
【答案】(1)唐古拉;东海;汉江;京广
(2)上;黄金水道;三峡水利枢纽
(3)A
(4)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5)④
(6)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之地,水运便利;位于京广铁路线上,陆上运输便利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图中,长江发源于甲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最终注入的乙东海,长江最大的支流 A是汉江。经过武汉的铁路B是京广线。(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河段位于上游河段,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图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3)武汉市被称为“百湖之市”,是因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降水丰富,其主导因素是降水。(4)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的“光谷”。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光谷生物城等园区组成。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科研机构众多,有7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因而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等。(5)武昌鱼是湖北省的特色美食;青稞酒属于西藏地区的特色美食;北京烤鸭为北京地区的特色美食;烤馕为新疆地区的特色美食。 (6)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近年来武汉经济发展迅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武汉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武汉地理位置重要,有“九省通衢”之称,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之地,水运便利;位于京广铁路线上,陆上运输便利。
【点评】根据长江源自唐古拉山,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总落差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进行分析解答。
18.(2020八下·嘉峪关月考)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和“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山脉,流入   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世界著名的“   ”。
(2)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的两个地点分别是位于内蒙古境内的A   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B   ;主要支流a是   ;黄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游和    游。
(3)右图中的①和②称为“塞上江南”,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4)长江发源地B:   山脉。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 D:   水利枢纽。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   ”;同时,长江干支流形成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   ”。
【答案】(1)巴颜喀拉;渤;黄土;地上河
(2)河口;桃花峪;汾河;上;中
(3)河套;宁夏
(4)唐古拉;三峡
(5)上游;“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世界著名的“地上河”。(2)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的两个地点分别是位于内蒙古境内的A河口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B桃花峪;主要支流a是汾河,主要流经山西省;黄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的有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3)读图,根据位置可知,右图中的①和②称为“塞上江南”,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因为黄河水灌溉,这里成为西北地区的米粮仓。(4)读图可知,长江发源地B唐古拉山脉。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 D三峡水利枢纽,在防洪、发电、养殖灌溉等方面有巨大的效益。 (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上游地区落差大,水流急,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河段,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水能宝库”;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支流形成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上游和中游划分点宜昌,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上游和中游划分点是湖口,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