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兴化期中)“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使得中国从此“再无皇帝管人民”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题干内容;
B.洋务运动,不符合题干内容;
C.戊戌变法,不符合题干内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再无皇帝管人们”这一关键词,结合所学,很易得出答案。选项中,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没有推翻清朝的统治;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戊戌变法是在光绪帝的支持下进行的,目的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2.(2020·海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故D符合题意;
萍浏醴起义是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与武汉地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安庆起义爆发于安徽安庆,故B不符合题意;
黄花岗起义在广州举行,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很快占领武汉,革命取得胜利。此后一个多月,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就此结束。
3.(2019九下·宁江模拟)下列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 )
A.《变法通议》 B.《时务报》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国闻报》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重要革命成果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产物,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辛亥革命的准确把握,《辛亥革命》的重要革命成果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2020·连云港)下列历史事件与上图所示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
湖北军政府
A.广州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清帝退位
【答案】B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图片反映的是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湖北军政府的知识。因此:
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湖北军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2019·太仓模拟)如图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该法律的进步性在于( )
A.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C项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是《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6.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它( )
A.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D项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
7.(2018八上·绥化期中)清朝灭亡时退位的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威逼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统治的结束,故D项符合题意;
清朝的历史依次经历的皇帝有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宣统帝是末代皇帝,其他都不是清朝灭亡时的皇帝,故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清帝退位的相关史实。这类题,没什么捷径可,必须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威逼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统治的结束,随后,袁世凯又利用各种手段最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8.(2018八上·郑州期末)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的准确识记,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
9.(2019八上·邵阳期中)“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答案】C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A. 萍浏醴起义 ,不符合题意;
B. 安庆起义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七十二健儿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黄兴率领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事后收集七十二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这次起义被称为黄花岗起义,符合题意;
D.武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要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回答。解答时,要紧贴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来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10.(2016八上·徐州期中)“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统治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失败。“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孙中山的主要功绩。
11.(2017·随州)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
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富国强兵是洋务运动的宗旨,故A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也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故B不符合题意;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故D不符合题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辛亥革命的主张,这是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C符合题意,故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2018八上·揭西期末)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甜蜜可知,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
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
C.无可奈何,静观其变 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甜蜜可知”可知,清帝退位的原因是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A项以退为进,等待时机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B项表面接受,实为揽权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项无可奈何,静观其变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D项顺应民心,接受共和是题干信息的反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帝退位的原因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13.(2020·营口)“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武汉”“推翻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14.(2016·潮阳模拟)如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由材料教育副会长日记“行跪拜礼、旧官僚、非新派”等可知,辛亥革命后,革命阵营内部混入了大批旧官僚。这是因为,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革命就大功告成了。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假面目,反而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15.(2016八上·麒麟期中)下列事件,发生在1912年的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武昌起义 ③宣统帝下诏退位 ④中国同盟会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很快占领武汉,革命取得胜利。此后一个多月,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就此结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事件的年代。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8八上·鱼台期中)2016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5周年纪念日。《中学生历史报》出了一期纪念专刊,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板块,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革命先行者】
材料一:“他”自命为洪秀全第二,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革命志士们】
材料二:为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无数的革命人士抛头颅、洒热血。见图:
【革命的果实】
材料三:1912年1月,“他”自豪地指出,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材料四:见图
(1)材料一中的“他”是 ,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成立 ,后在 的发刊词中,将其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
(2)请写出图一是谁 图二与谁有关?
(3)1911年10月10日晚,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是在哪个城市?
(4)请回答这里的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什么?
(5)请回答材料二的性质。
(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从“他”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民报》;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
(2)图一:秋瑾;图二:黄兴。
(3)武昌。
(4)中华民国的建立。
(5)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6)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故图一与秋瑾有关;图二与黄兴有关。
(3)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的新军最先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统治从此土崩瓦解,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称为辛亥革命。
(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所说的变局和创举。
(5)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诞生。
(6)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孙中山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为己任,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而努力拼搏,这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值得我们学习。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17.一百多年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
《猛回头》摘录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三: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2)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
(3)据材料三,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答案】(1)状况:中国遭到列强疯狂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不足:不敢公开反帝。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⑴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前中国遭到列强疯狂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⑵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可知,辛亥革命不敢公开反帝;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辛亥革命不敢公开反帝。
⑶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2)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3)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的条件。
1 / 1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兴化期中)“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使得中国从此“再无皇帝管人民”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2020·海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3.(2019九下·宁江模拟)下列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 )
A.《变法通议》 B.《时务报》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国闻报》
4.(2020·连云港)下列历史事件与上图所示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
湖北军政府
A.广州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清帝退位
5.(2019·太仓模拟)如图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该法律的进步性在于( )
A.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6.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它( )
A.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7.(2018八上·绥化期中)清朝灭亡时退位的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8.(2018八上·郑州期末)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9.(2019八上·邵阳期中)“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0.(2016八上·徐州期中)“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统治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11.(2017·随州)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
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12.(2018八上·揭西期末)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甜蜜可知,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
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
C.无可奈何,静观其变 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13.(2020·营口)“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16·潮阳模拟)如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5.(2016八上·麒麟期中)下列事件,发生在1912年的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武昌起义 ③宣统帝下诏退位 ④中国同盟会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8八上·鱼台期中)2016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5周年纪念日。《中学生历史报》出了一期纪念专刊,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板块,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革命先行者】
材料一:“他”自命为洪秀全第二,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革命志士们】
材料二:为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无数的革命人士抛头颅、洒热血。见图:
【革命的果实】
材料三:1912年1月,“他”自豪地指出,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材料四:见图
(1)材料一中的“他”是 ,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成立 ,后在 的发刊词中,将其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
(2)请写出图一是谁 图二与谁有关?
(3)1911年10月10日晚,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是在哪个城市?
(4)请回答这里的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什么?
(5)请回答材料二的性质。
(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从“他”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7.一百多年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
《猛回头》摘录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三: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2)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
(3)据材料三,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题干内容;
B.洋务运动,不符合题干内容;
C.戊戌变法,不符合题干内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再无皇帝管人们”这一关键词,结合所学,很易得出答案。选项中,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没有推翻清朝的统治;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戊戌变法是在光绪帝的支持下进行的,目的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2.【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故D符合题意;
萍浏醴起义是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与武汉地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安庆起义爆发于安徽安庆,故B不符合题意;
黄花岗起义在广州举行,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很快占领武汉,革命取得胜利。此后一个多月,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就此结束。
3.【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重要革命成果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产物,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辛亥革命的准确把握,《辛亥革命》的重要革命成果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答案】B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图片反映的是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湖北军政府的知识。因此:
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湖北军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C项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是《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6.【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D项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
7.【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威逼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统治的结束,故D项符合题意;
清朝的历史依次经历的皇帝有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宣统帝是末代皇帝,其他都不是清朝灭亡时的皇帝,故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清帝退位的相关史实。这类题,没什么捷径可,必须准确识记相关基础知识——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威逼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统治的结束,随后,袁世凯又利用各种手段最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8.【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的准确识记,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
9.【答案】C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A. 萍浏醴起义 ,不符合题意;
B. 安庆起义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七十二健儿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黄兴率领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事后收集七十二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这次起义被称为黄花岗起义,符合题意;
D.武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要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回答。解答时,要紧贴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来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10.【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失败。“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孙中山的主要功绩。
11.【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富国强兵是洋务运动的宗旨,故A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也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故B不符合题意;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故D不符合题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辛亥革命的主张,这是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C符合题意,故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甜蜜可知”可知,清帝退位的原因是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A项以退为进,等待时机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B项表面接受,实为揽权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C项无可奈何,静观其变题干信息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
D项顺应民心,接受共和是题干信息的反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帝退位的原因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13.【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武汉”“推翻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由材料教育副会长日记“行跪拜礼、旧官僚、非新派”等可知,辛亥革命后,革命阵营内部混入了大批旧官僚。这是因为,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革命就大功告成了。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假面目,反而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15.【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很快占领武汉,革命取得胜利。此后一个多月,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就此结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事件的年代。
16.【答案】(1)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民报》;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
(2)图一:秋瑾;图二:黄兴。
(3)武昌。
(4)中华民国的建立。
(5)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6)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故图一与秋瑾有关;图二与黄兴有关。
(3)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的新军最先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统治从此土崩瓦解,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称为辛亥革命。
(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所说的变局和创举。
(5)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诞生。
(6)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孙中山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为己任,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而努力拼搏,这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值得我们学习。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17.【答案】(1)状况:中国遭到列强疯狂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不足:不敢公开反帝。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⑴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前中国遭到列强疯狂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⑵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可知,辛亥革命不敢公开反帝;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辛亥革命不敢公开反帝。
⑶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2)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3)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的条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