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3声的利用
一、单选题
1.(2020·成都)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2.(2020·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传播速度将变大
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2020·龙湖模拟)下列对图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以传声
B.图乙: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图丙: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图丁: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2020·烟台模拟)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低
5.(2020·武昌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6.(2020·河北模拟)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D.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7.(2019八上·忻城期中)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B.蝙蝠利用声波辨别方向
C.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排石
D.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解战斗英雄故事
8.(2019八上·防城期中)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声波震碎玻璃杯
B.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C.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
二、多选题
9.(2019八上·铁力月考)下列现象说明声能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超声波加湿器
10.(2019八上·通州期中)在图所示的事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B. 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开始奔跑
C. 超声波清洗眼镜
D. 倒车雷达侦测有无障碍物
三、填空题
11.(2020八上·宽城期末)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12.(2020八上·乾县期末)在一个去掉底的塑料瓶子的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用手指弹橡皮膜,瓶口的蜡烛的火焰会发生 ,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具有 .
13.(2020八上·河池期末)医院用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 钢琴演奏者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声音的 会有所不同。
14.(2020八上·河池期末)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 ,可在围墙内的任何位置听到。编钟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2020八上·绥德期末)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该声呐系统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16.(2020八上·青山期末)由于雾霾严重,小明咳嗽看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肺音诊断疾病,是因为声可以传递 ;小明发现超声波加湿器和烧开水都会冒“白气”,加湿器是利用声波传递 将水打碎形成小水滴。
17.(2020八上·苏州期末)如图所示是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该设备利用
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 达到去污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7赫兹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 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很远,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 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18.(2019八上·台山期中)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以上事例,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表明声音可传递能量的是 。
四、计算题
19.(2018八上·云南期中)用超声侧位仪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20.(2019八上·茂名期中)小明站在一山谷间,他喊了一声,经过一秒听到了一次回声,又过了0.5秒,又听到一次回声,问:
(1)小明距离较近的山崖多远?
(2)小明距离较远的山崖多远?
(3)小明所在的山谷有多宽?
21.(2019八上·禹城期中)在古代,船在雾中以5m/s的速度匀速驶向山崖,水手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某次水手吹响号角后经4s听到回声,则:
(1)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2)听到回声时,船离山崖有多远?(取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传播距离有关,距离越短,响度越大,反之越小,B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空气、液体、固体三类,所以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C符合题意;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和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2.【答案】B
【知识点】声速;音色;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速度大,A不符合题意;
B.检查身体的B超,是超声波在传递信息,B符合题意;
C.弹琴时,手按住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音调,Cb符合题意;
D.手机调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速度大,利用B超可以获得信息,改变发声体的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阻止声音产生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利用了电磁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不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C符合题意;
D.敲击水量不同的水瓶,声音的音调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振动的物体长度不同,音调不同。
4.【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变高,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振动物体的长度不同音调不同。
5.【答案】C
【知识点】回声及其产生
【解析】【解答】解:A、人听到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A不符合题意;
B、地震发生时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B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C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所以响度不同,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回声;结合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声音传播的距离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手机调成静音时,不能发出声音,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A不符合题意;
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速度大,B不符合题意;
C.弹琴是用手控制琴弦,可以改变音调,C不符合题意;
D.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传递信息的应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阻止声音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空气中速度大,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7.【答案】C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蝙蝠利用声波辨别方向,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排石,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解战斗英雄故事,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排石,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8.【答案】A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声波震碎玻璃杯,说明声音传递能量,A符合题意;、
B.声呐探测鱼群位置,说明声音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9.【答案】A,C
【知识点】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A项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消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B项不符合题意;
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C项符合题意;
D.生活中所用的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振动时具有能量,将水滴击打成为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的;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
10.【答案】A,C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A符合题意;
B.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开始奔跑,这里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项不合题意;
C.超声波清洗眼镜,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侦测有无障碍物,这里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利用声音做某事,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11.【答案】传递信息;响度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分析】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品质,包含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音色描述声音的特色。
12.【答案】振动;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蜡烛的火焰会振动,是因为获得了能量,烛焰获得的能量是由声音传递过来的,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分析】声音具有能量。
13.【答案】信息;响度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情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弹钢琴时利用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信息;响度。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不同。
14.【答案】反射;音调
【知识点】回声及其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在天坛回音壁的围墙内说话时,能听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反射;音调。
【分析】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振动的物体大小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15.【答案】信息;超声波;3000;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等,适用于水下探测,所以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海底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可以确定海底的深度。由 可得,该处的海深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太空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超声波不能用于太空测距。
【分析】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呐是超声波,根据回声现象可以测量距离,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6.【答案】信息;能量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由于雾霾严重,小明咳嗽看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肺音诊断疾病,是因为声可以传递信息;小明发现超声波加湿器和烧开水都会冒“白气”,加湿器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将水打碎形成小水滴。
【分析】根据声的利用的两个方面进行解答。
17.【答案】超;振动;次;真空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眼镜店利用超声波的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作用,低于7赫兹的声波是次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伤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隔离罩可以防止噪声的传播。
故答案为:超;振动;次;真空。
【分析】超声波的振动可以传递能量,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波,真空可以阻断声音的传播。
18.【答案】①②④;③⑤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①通过声音判断是否有裂纹,利用声音得到信息;②医生利用B超获取病人情况,利用声音得到信息;③利用超声波洁牙,利用了超声波的能量;④中医通过声音判断病情,利用声音传递信息;⑤超声碎石,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其中传递信息的是①②④,传递能量的是③⑤。
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⑤。
【分析】利用声音获知事情,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9.【答案】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 ×4s=2s;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分析】回声测距:s=vt.
20.【答案】(1)解:声音到较近山崖的时间t1= ×1s=0.5s,
由v= 可得,声音到较近山崖的距离:
s1=vt1=340m/s×0.5s=170m
答:小明距离较近的山崖为170m
(2)解:声音到较远山的时间t2= ×(1s+0.5s)=0.75s,
由v= 可得,声音到较近山的距离:
s2=vt2=340m/s×0.75s=255m
答:小明距离较远的山崖为255m
(3)解:小明所在的山谷宽度:
s=s1+s2=170m+255m=425m
答:小明所在的山谷有425m宽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距离;
(2)根据听到回声的时间,结合声音速度计算距离;
(3)利用两地间的距离和计算总距离。
21.【答案】(1)信息
(2)气温为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
声音从水手传到山崖的时间:
t= ×4s=2s,
船与山崖之间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解:听到回声时,船离山崖有680m远。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解:(1)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一种对人有用的信息,所以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
【分析】(1)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
(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路程。
1 /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3声的利用
一、单选题
1.(2020·成都)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传播距离有关,距离越短,响度越大,反之越小,B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空气、液体、固体三类,所以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C符合题意;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和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2.(2020·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传播速度将变大
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B
【知识点】声速;音色;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速度大,A不符合题意;
B.检查身体的B超,是超声波在传递信息,B符合题意;
C.弹琴时,手按住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音调,Cb符合题意;
D.手机调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速度大,利用B超可以获得信息,改变发声体的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阻止声音产生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3.(2020·龙湖模拟)下列对图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乒乓球可以传声
B.图乙: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图丙: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图丁: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发声的音叉轻贴着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利用了电磁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不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C符合题意;
D.敲击水量不同的水瓶,声音的音调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振动的物体长度不同,音调不同。
4.(2020·烟台模拟)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低
【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变高,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振动物体的长度不同音调不同。
5.(2020·武昌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答案】C
【知识点】回声及其产生
【解析】【解答】解:A、人听到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A不符合题意;
B、地震发生时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B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C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所以响度不同,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回声;结合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声音传播的距离即可。
6.(2020·河北模拟)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D.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答案】D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手机调成静音时,不能发出声音,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A不符合题意;
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速度大,B不符合题意;
C.弹琴是用手控制琴弦,可以改变音调,C不符合题意;
D.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传递信息的应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阻止声音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空气中速度大,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7.(2019八上·忻城期中)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B.蝙蝠利用声波辨别方向
C.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排石
D.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解战斗英雄故事
【答案】C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蝙蝠利用声波辨别方向,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排石,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解战斗英雄故事,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排石,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8.(2019八上·防城期中)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声波震碎玻璃杯
B.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C.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
【答案】A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声波震碎玻璃杯,说明声音传递能量,A符合题意;、
B.声呐探测鱼群位置,说明声音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二、多选题
9.(2019八上·铁力月考)下列现象说明声能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超声波加湿器
【答案】A,C
【知识点】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A项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消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B项不符合题意;
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C项符合题意;
D.生活中所用的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振动时具有能量,将水滴击打成为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的;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
10.(2019八上·通州期中)在图所示的事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B. 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开始奔跑
C. 超声波清洗眼镜
D. 倒车雷达侦测有无障碍物
【答案】A,C
【知识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A.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A符合题意;
B.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开始奔跑,这里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项不合题意;
C.超声波清洗眼镜,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侦测有无障碍物,这里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利用声音做某事,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三、填空题
11.(2020八上·宽城期末)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答案】传递信息;响度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分析】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品质,包含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音色描述声音的特色。
12.(2020八上·乾县期末)在一个去掉底的塑料瓶子的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用手指弹橡皮膜,瓶口的蜡烛的火焰会发生 ,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具有 .
【答案】振动;能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蜡烛的火焰会振动,是因为获得了能量,烛焰获得的能量是由声音传递过来的,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分析】声音具有能量。
13.(2020八上·河池期末)医院用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 钢琴演奏者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声音的 会有所不同。
【答案】信息;响度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情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弹钢琴时利用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信息;响度。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不同。
14.(2020八上·河池期末)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 ,可在围墙内的任何位置听到。编钟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反射;音调
【知识点】回声及其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在天坛回音壁的围墙内说话时,能听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反射;音调。
【分析】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振动的物体大小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15.(2020八上·绥德期末)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该声呐系统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答案】信息;超声波;3000;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等,适用于水下探测,所以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海底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可以确定海底的深度。由 可得,该处的海深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太空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超声波不能用于太空测距。
【分析】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呐是超声波,根据回声现象可以测量距离,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6.(2020八上·青山期末)由于雾霾严重,小明咳嗽看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肺音诊断疾病,是因为声可以传递 ;小明发现超声波加湿器和烧开水都会冒“白气”,加湿器是利用声波传递 将水打碎形成小水滴。
【答案】信息;能量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由于雾霾严重,小明咳嗽看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肺音诊断疾病,是因为声可以传递信息;小明发现超声波加湿器和烧开水都会冒“白气”,加湿器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将水打碎形成小水滴。
【分析】根据声的利用的两个方面进行解答。
17.(2020八上·苏州期末)如图所示是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该设备利用
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 达到去污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7赫兹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 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很远,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 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答案】超;振动;次;真空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眼镜店利用超声波的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作用,低于7赫兹的声波是次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伤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隔离罩可以防止噪声的传播。
故答案为:超;振动;次;真空。
【分析】超声波的振动可以传递能量,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波,真空可以阻断声音的传播。
18.(2019八上·台山期中)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以上事例,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表明声音可传递能量的是 。
【答案】①②④;③⑤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①通过声音判断是否有裂纹,利用声音得到信息;②医生利用B超获取病人情况,利用声音得到信息;③利用超声波洁牙,利用了超声波的能量;④中医通过声音判断病情,利用声音传递信息;⑤超声碎石,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其中传递信息的是①②④,传递能量的是③⑤。
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⑤。
【分析】利用声音获知事情,是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四、计算题
19.(2018八上·云南期中)用超声侧位仪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答案】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 ×4s=2s;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分析】回声测距:s=vt.
20.(2019八上·茂名期中)小明站在一山谷间,他喊了一声,经过一秒听到了一次回声,又过了0.5秒,又听到一次回声,问:
(1)小明距离较近的山崖多远?
(2)小明距离较远的山崖多远?
(3)小明所在的山谷有多宽?
【答案】(1)解:声音到较近山崖的时间t1= ×1s=0.5s,
由v= 可得,声音到较近山崖的距离:
s1=vt1=340m/s×0.5s=170m
答:小明距离较近的山崖为170m
(2)解:声音到较远山的时间t2= ×(1s+0.5s)=0.75s,
由v= 可得,声音到较近山的距离:
s2=vt2=340m/s×0.75s=255m
答:小明距离较远的山崖为255m
(3)解:小明所在的山谷宽度:
s=s1+s2=170m+255m=425m
答:小明所在的山谷有425m宽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距离;
(2)根据听到回声的时间,结合声音速度计算距离;
(3)利用两地间的距离和计算总距离。
21.(2019八上·禹城期中)在古代,船在雾中以5m/s的速度匀速驶向山崖,水手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某次水手吹响号角后经4s听到回声,则:
(1)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2)听到回声时,船离山崖有多远?(取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答案】(1)信息
(2)气温为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
声音从水手传到山崖的时间:
t= ×4s=2s,
船与山崖之间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解:听到回声时,船离山崖有680m远。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解:(1)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一种对人有用的信息,所以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判断船与悬崖间的距离,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
【分析】(1)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
(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路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