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 相遇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昨天放学,淘气回家发现自己不小心把笑笑的数学书带回了家,于是马上打电话通知了笑笑,还好两家离得不远,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方法,淘气可以把书还给笑笑?
淘气去笑笑家送书。(2)笑笑来淘气家取书(3)打完电话后,两人都出发,淘气往笑笑家走,笑笑往淘气家走。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那我们现在找两名同学分别扮演淘气和笑笑,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三种办法。
学生演示这三种还书方法。
师:那么观察刚才的演示,你知道哪种方法他们两能最快见面?
生:第 种。
师:这种方法是几个人在走?
生:两个人
师:最终结果咋样
生:两人见面了。
师:对,其实淘气和笑笑也是选择这种方式还书的。
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淘气步行的速度是每时70千米。笑笑步行的速度是每时50千米。 淘气的家笑在距离是840米。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你找出了关键信息,他们是怎样从家里出发的?
生:同时。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把同学们刚才收集的信息完整地表述一下?
生完整叙述。
师:他们究竟是如何走的呢?有没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你能否用手演示一下他们是如何走的吗。
生演示。
师:这两人分别从两地怎么出发?(生答同时)(师手演示,呼吁学生一起演示),相向运动,最后怎么样了?(生答相遇)
师: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直到相遇,说明了什么?
生:两人走的时间相同。
师:对,两个人或两个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我们把这样的问题叫做相遇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个情景来研究一下相遇问题。首先看第一个问题。
估计,两人会在哪个地方相遇
生:我发现,淘气走得快,笑笑走得慢,,所以淘气走的路程比笑笑走的路程要多,所以相遇的时候不是在中间,而是偏向笑笑,应该在邮局附近。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不同意见?他们同时出发,老师觉得相遇点在中间,对吗?
生:不对,因为淘气的速度是70米每分,笑笑的速度是50米每秒。
师:说的非常好。速度不一样,走的时间相同,速度快的走的路程就多,速度慢的走得路程就少,淘气的速度快,所以他走的路程就比一半还要多一些,所以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师:那么淘气和笑笑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这个问题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结束后来汇报。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
小组活动结束后,学生上前讲解。师辅助补充讲解。
师完成板书。
师小结:同学们平时解决速度X时间=路程,非常好解决。而我们今天知道了路程和速度,不知道时间,但我们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那就是方程。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题目稍稍修改一下。谁能说一说哪些信息发生了变化?
生答:淘气的步行速度现在是80米每分,笑笑的步行速度是60米每分
师:对,速度发生了变化。还是那条路,你会列方程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
师:在这个题里面,有没有等量关系?是什么?
生齐声答。
师大屏幕出示解答过程。最后叮嘱有错误的学生订正。
师:还是这道题。你能通过改变题中的某些信息来提出新的问题吗?
师同学生一起分析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
信息一: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m,
信息二:淘气步行的速度是70米/分,笑笑步行的速度是50米/分,
信息三: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
问 题:淘气和笑笑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学生改编新题。
生1: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900m,淘气步行的速度是70米/分,笑笑步行的速度是50米/分,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淘气和笑笑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生2: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900m,淘气步行的速度是70米/分,笑笑步行的速度是50米/分,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遇时淘气走了多少米?
生3: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900m,淘气步行的速度是70米/分,笑笑步行的速度是50米/分,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遇时笑笑走了多少米?
师:同学们刚才的尝试都很棒。通过改变所给的数据,或是把所求的问题加深了。刚才的几种尝试里,等量关系有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生:没有变化。
师:我们现在升级一下。你能否提出一个问题,它依据得等量关系也有所变化?
生:如果淘气早出发一分,他们多长时间后会相遇?
夸学生思维敏捷,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给予掌声鼓励。
师生共同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知道速度X时间=路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个物体,、进行一个相对运动从而相遇,我们要求出他们的时间。其实在生活中不仅仅是走路有这样一个情景,还有其他的情景也可以用到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举例。
三巩固知识,应用训练
师:其实这样的情景很多很多。老师这里也有几道这样的题,同学们想不想挑战试试。
第一关:小试牛刀。
第二关:再接再厉。这道题有相遇问题有什么相识的地方吗?学生展台展示线段图。
第三关: 大显身手。这道题你能尝试用算术和方程两种发法解决吗?四、生谈收获、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今天的作业是数学书72页的3题和5题。同学们回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会用到相遇问题。好,下课。